新股速遞|又見高瓴!基因檢測獨角獸貝康醫療會是大牛股嗎?

2020-12-22 華盛通港美股

編者註:錦欣生殖之後時隔一年,又一隻輔助生殖獨角獸來到了投資者的面前。與錦欣生殖不同,貝康醫療主要提供輔助生殖基因檢測解決方案,並且高瓴資本位列十大股東。

2020年9月17日,貝康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發行H股上市,中信證券為其獨家保薦人。

2019年6月25日,「輔助生殖第一股」錦欣生殖正式登陸港交所,時隔一年,又一隻輔助生殖獨角獸來到了投資者的面前。

與錦欣生殖不同,貝康醫療主要提供輔助生殖基因檢測解決方案,檢測一直是輔助生殖中重中之重的環節,輔助生殖的目標人群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二胎的高齡人群,後代產生基因缺陷的概率相對較大,貝康醫療能提供高準確率的基因檢測試劑盒,堪稱 「二孩」催化劑。

一、公司概況:中國輔助生殖基因檢測解決方案最領先創新平臺

貝康醫療是中國輔助生殖基因檢測解決方案最領先創新平臺。產品管線涵蓋了植入前階段、產前階段和產後階段,擁有5款檢測試劑盒和4種器械及儀器。公司獲批的自研產品卻僅PGT-A檢測試劑盒一款,這款PGT-A檢測試劑盒可以在植入前篩查胚胎中的非整倍體(一種常與試管嬰兒植入失敗有關的染色體疾病),是中國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在國家藥監局註冊且在中國已商業化的三代試管嬰兒基因檢測試劑盒。

來源:招股書

三代試管技術讓貝康醫療具備了在基因水平上對胚胎的篩選能力,很多以前無法想像的事情都變成了現實。比如蘇州一對老夫婦多次流產才生了一個女兒,現在女兒又多次流產無法生育。經過檢測女兒患有可以遺傳給子代的染色體結構異常,只有約1/8機率自然生育一個正常孩子。通過貝康醫療PGT產品她選擇了一個完全正常的胚胎進行植入,成功實現了生育而且生育的孩子也不攜帶這個致病異常。

二、行業概況:生殖遺傳市場一片藍海

中國的生殖遺傳學醫療器械市場

生殖遺傳學是一個主要涉及為預測未來懷孕的可能結果進行不同測試,或評估有可能導致懷孕後母親或孩子患某些疾病的基因變化的醫學領域,包括輔助生殖、遺傳諮詢,以及胚胎植入前、產前和產後篩查和診斷。生殖遺傳學醫療器械主要包括試劑、醫療設備、器具以及軟體。

中國生殖遺傳學醫療器械市場正在快速發展。受不孕率日益上升、對輔助生殖治療(如試管嬰兒)的需求不斷增長、中國健康意識日益提升、基因檢測的可購性和可用性不斷增加以及技術進步所驅動,中國生殖遺傳學醫療器械市場(按基於出廠價計算的銷售收入計)已從2015年的人民幣13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人民幣3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8.4%,並預期於2024年達到人民幣112億元,2019年至2024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6.5%。

來源:招股書

中國生殖遺傳學試劑市場

中國生殖遺傳學試劑市場近年來迅猛發展,其市場規模(按基於出廠價的銷售收入計)從2015年的人民幣7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人民幣28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41.4%,及預期於2024年達到人民幣89億元,2019年至2024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6.2%。尤其是,胚胎植入前基因檢測(PGT)試劑市場(在第一個PGT試劑產品獲國家藥監局批准的2020年興起)預期在2020年至2024年將比整個市場增長更快,此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20.9%。

來源:招股書

PGT試劑市場規模

隨著貝康醫療的PGT-A試劑盒獲批准,中國的PGT試劑市場於2020年興起。中國PGT試劑市場預期將在未來數年快速增長,其市場規模(按基於出廠價的銷售收入計)從2020年的人民幣95.9百萬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幣3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03.8%,及預期於2030年進一步增加至人民幣147億元,2025年至203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34.2%。

與以患者關於PGT服務的總支出計量的PGT服務市場相比,PGT試劑市場以PGT試劑生產商的銷售收入(按出廠價計算)計量,該計量方式可清晰描繪PGT試劑在中國的未來銷售情況。一般而言,PGT試劑的出廠價約佔其零售價的40%至60%。隨著PGT作為主要分部興起,PGT試劑市場規模(佔中國生殖遺傳學試劑市場的百分比)預期將從2020年的2.7%大幅增長到2024年的25.8%。

來源:招股書

三、財務數據:剩餘流動資產少,研發導致大量虧損

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產生的虧損淨額分別為人民幣1.58億元、人民幣5.34億元及人民幣8.08億元,其中人民幣1.52億元、人民幣5.28億元及人民幣8.10億元分別來自持續經營業務。

來源:招股書

公司的營運需要耗費大量現金,但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的流動資產淨值僅為人民幣7760萬元,公司上市募集資金的需求十分強烈。

來源:招股書

四、競爭力和風險點

競爭優勢

(i)中國輔助生殖基因檢測解決方案最領先創新平臺,具有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國家藥監局批准的三代試管嬰兒基因檢測試劑盒;

(ii)覆蓋整個生殖周期並具有顯著技術優勢的全面基因檢測產品組合;

(iii)具備行業領先臨床支持能力的創新服務模式;

(iv)基於以臨床為導向的研發模式的強大研發能力以及具有成功經驗的專業知識;

(v)擁有豐富行業經驗和堅定事業信念的高瞻遠矚的管理團隊;

(vi)在PGT領域佔據領先地位以及對更大市場的戰略願景。

風險點

(i)貝康醫療自成立以來已產生重大虧損淨額且預計將繼續產生虧損,並可能永遠無法實現或保持盈利;

(ii)貝康醫療可能需要獲得大量額外融資為運營提供資金;

(iii)貝康醫療的財務前景取決於產品組合的成功;

(iv)貝康醫療的歷史銷售主要依賴於兩種產品,即自主開發的PGT-A試劑盒和經銷的NIPT試劑盒,可能難以評估我們的未來前景;

五、股權結構

招股書顯示,貝康醫療2014年以來共獲得達瑞生物、蘇州聚明和博華資本三家機構的股權融資。同時,貝康醫療截至目前累計獲得4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資本巨鱷——高瓴資本旗下的高瓴香港,還有博華投資、雙井投資等機構,4輪融資累計獲得資金近4億元。

來源:招股書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本文來源於新浪集團旗下港美股交易平臺華盛通APP資訊專欄,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科利實業首日漲230%,蘇州市「獨角獸」培育企業貝康醫療遞表
    在嘉和生物上市前的股東架構中,高瓴資本旗下HHJH and HM Healthcare一共持股為35.59%,為控股大股東。除高瓴資本外,康恩貝旗下子公司康嘉醫療及康和醫療合計持股比例為16.07%,為第二大股東,其中康和醫療持股為12.32%,康嘉醫療持股為3.75%,淡馬錫旗下的Aranda Investments持股6.32%;海通開元旗下HaiTong XuYu持股2.53%;Yingke Innovation Fund持股為1.53%;CPED Pharma持股1.42%,誠妙持股為1.30%。
  • 輔助生殖基因檢測企業貝康醫療遞交招股書,擬香港IPO上市
    億歐大健康9月18日獲悉,輔助生殖基因檢測企業蘇州貝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康醫療)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發行H股上市。 貝康醫療基於NGS(高通量測序技術)平臺提供孕前、產前、新生兒全生育周期的基因檢測產品試劑盒。
  • 新股消息|貝康醫療遞表港交所,上半年淨利同比扭虧為盈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據港交所9月17日披露,蘇州貝康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中信證券為其獨家保薦人。公司概況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貝康醫療是中國輔助生殖基因檢測解決方案最領先創新平臺,也是中國唯一一家擁有覆蓋整個生殖周期的基因檢測試劑盒產品線的公司。
  • 試管嬰兒基因檢測是門好生意嗎?滲透率低、缺錢、難盈利三座大山壓頂貝康醫療
    招股書顯示,貝康醫療旗下的PGT-A試劑盒是目前國內三代試管嬰兒檢測試劑唯一「合法持證」產品,但儘管如此,貝康醫療的情況卻完全不如錦欣生殖,且不說營收規模不如後者的十分之一,由於研發等大額費用支出,公司至今未形成盈利。
  • 獲1億人民幣B輪融資,「貝康醫療」想通過基因檢測技術破生殖難題
    36氪獲悉,專注於生殖領域的蘇州貝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康醫療)日前對外宣布:已完成1億人民幣B輪融資,資方未透露。該公司為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子公司。根據官網信息,貝康醫療的主營業務包括兩個板塊:研發輔助生殖的高通量測序技術;根據用戶(主要是醫療機構)自身檢測項目的需要,幫其設計臨床檢測實驗室的方案,並提供從「技術支持、體系培訓、信息分析到運營管理」的一站式服務。
  • ...檢測是門好生意嗎?滲透率低、缺錢、難盈利三座大山壓頂貝康醫療
    招股書顯示,貝康醫療旗下的PGT-A試劑盒是目前國內三代試管嬰兒檢測試劑唯一「合法持證」產品,但儘管如此,貝康醫療的情況卻完全不如錦欣生殖,且不說營收規模不如後者的十分之一,由於研發等大額費用支出,公司至今未形成盈利。
  • 貝康醫療遞表港交所 PGT-A試劑盒系國內三代試管嬰兒唯一有證產品
    高瓴香港在列公司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6.82%。其他主要股東包括深圳前海恆瑞方圓、元禾原點、博康資本、蘇州新建元。此外,OPM(OrbiMed投資基金)持股1.59%。公司於2020年改制為股份制公司。貝康醫療創始人梁博士在生物信息學及生殖科學行業擁有超十年經驗,曾領導NIPT及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研發以及NGS產品的開發及調控應用。
  • 生殖領域龍頭企業「貝康醫療」入榜中國潛在獨角獸榜單
    來源:時刻頭條《2020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長城戰略諮詢是國內率先研究"獨角獸"榜單,也是目前產業內公認的獨角獸榜單權威發布機構之一。從2016年起,該機構已經陸續發布了三期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
  • 聚焦輔助生殖領域的貝康醫療獲1.5億人民幣C輪融資
    近日,NGS細分市場—生殖領域龍頭企業蘇州貝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康醫療」)已完成1.5億人民幣C輪融資。本輪投資由博華資本領投,聚明創投、鷹潭金虎跟投。
  • 試管嬰兒產品研發商貝康醫療,獲博華資本等1.5億C輪投資
    (以下簡稱「貝康醫療」)已完成1.5億人民幣C輪融資。貝康醫療:首個獲批上市的三代試管PGS產品專注於研究基因科技在生育領域的貝康醫療,使命是讓更多家庭生育健康的寶寶。貝康醫療成立於2010年,致力於高通量測序技術在生育健康領域的研發和臨床應用,現於蘇州擁有一萬平方米的研究中心大樓和檢測中心大樓,在全國運營4個獨立醫學檢驗實驗室。
  • IPO周報|森泰股份、均普智能擬登科創板,貝康醫療奔赴港交所
    均普智能是一家全球化的智能製造裝備供應商,主要從事成套定製化裝配與檢測智能製造裝備及數位化軟體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汽車工業智能製造裝備業務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佔總收入比重7成左右。貝康醫療9月17日遞交招股書 擬登陸港交所9月17日,蘇州貝康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康醫療」)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發行H股上市,由中信證券擔任保薦人。
  • 強強聯合 貝康醫療與迪安診斷達成獨家戰略合作協議
    共同打造大生殖第三方檢測服務包2020年5月22日,蘇州貝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康醫療」)與迪安診斷(300244,股吧)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迪安診斷」)達成獨家戰略合作協議。貝康醫療是NGS細分市場—生殖領域龍頭企業,其研發的三代試管PGS試劑盒是國內首個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國械注準:20203400181)的產品,也是繼NIPT註冊證之後生殖領域的「第二張證」,標誌著我國三代試管嬰兒技術進入醫療器械監管的有證時代,填補了三代試管臨床應用的技術空白。貝康醫療產品覆蓋孕前、產前、新生兒全生育周期,具有從研發、註冊到生產完整的產業鏈。
  • 專注生殖領域,貝康醫療完成1.5億人民幣C輪融資
    【獵雲網】5月15日報導今日消息,專注於生殖領域的蘇州貝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康醫療)已完成1.5億人民幣C輪融資。本輪投資由博華資本領投,聚明創投、鷹潭金虎跟投。公開信息顯示,貝康醫療聚焦輔助生殖領域,是生育健康細分市場的領軍龍頭企業,在全國運營了4個獨立醫學檢驗實驗室,同多個省市的大型醫療機構建立了31個聯合實驗室,與國內200多個醫療機構開展了業務合作,與義大利、加拿大及東南亞等多個海外機構開展了全球業務合作。
  • G-U速遞:劉冉錄教授-基因檢測助力精準治療
    今天我們有幸請到了來自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劉冉錄教授,來為我們談談綜合診療模式和基因檢測在癌症精準治療中的作用。 記者:對於泌尿系腫瘤而言,MDT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案,您能向我們介紹一下您的團隊嗎?以及結合您過往的經驗談一談,在泌尿生殖腫瘤診療過程中是如何促進MDT的精準化和規範化的?
  • 貝康醫療獨家合作迪安診斷,共同布局大生殖領域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
    36氪獲悉,蘇州貝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康醫療」)今日與迪安診斷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迪安診斷」)達成獨家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布局大生殖領域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為全國500多家生殖中心提供從基礎的生理、生化、免疫、病毒檢測到分子遺傳檢測,涵蓋3000種項目一體化
  • 三代試管PGS試劑盒進入有證時代,貝康醫療為患者免費提供40萬高額...
    2020年3月18日,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蘇州貝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與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圍繞如何推動生殖領域的保險保障進行了討論交流,雙方現場就「胚胎植入前染色體非整倍體檢測(PGS)」項目達成了戰略合作並舉行了線上簽約儀式。陽光財險將為使用國內首個獲得註冊證的三代試管PGS產品(國械注準:20203400181)的家庭提供40萬元的商業保險。
  • 「貝康醫療」獲1.5億人民幣C輪融資
    貝康醫療
  • 京東健康、華蘭生物……47家中國醫療獨角獸排名大公開
    美國以233家領先於中國的227家排在第一位,美國和中國過去一年分別增加了30家和21家獨角獸。在7月剛剛宣布科創板和港交所上市計劃的螞蟻集團以1萬億估值蟬聯第一。01醫療健康獨角獸中國企業佔比近半此次共有47家涉及醫療健康領域的獨角獸企業上榜,分屬生物科技和健康科技兩個細分行業。
  • 細數高瓴的投資敗筆:「踩雷」君實生物、低賣高買蔚來、賣美的買格力
    雖然還有很多的未知,但可以預測的是,在生命科學領域,技術創新的周期會更長,創新的空間也會更大,未來生物科技的創新將超乎大家的想像。從投資者的角度看,醫藥行業或許是最好的「賽道」之一。 不過最近,高瓴在最擅長的領域「踩雷」了君實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