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中國網訊】一、工程師學院簡介
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是浙江大學發揮高水平大學優勢,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中國製造2025》,推進國家、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培養造就更多高層次工程科技人才的重大舉措。
學院定位為高水平專業型學院,主要開展研究生層次工程師培養和企業工程師培訓;緊密依託浙江大學高水平的綜合辦學優勢,堅持「政府主導、校企協同、複合交叉、國際合作」,努力打造成為支撐我國和我省產業轉型升級的高級工程科技人才培養基地和工程領域的產學研創新平臺。
學院積極推進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按照「高層次、高素質、國際化」的人才培養理念,探索應用型、複合型、創新性的工程科技人才培養體系。精心打造一支專兼結合的高水平應用型師資隊伍,著重加強工程實踐訓練、產學協同和國際合作,大力建設具有一流水平的工程創新與訓練中心,積極推動校企協同培養模式創新,切實開展與法國巴黎綜合理工學院、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等世界高水平工程院校多種形式的國際聯培項目合作。
二、工程管理碩士專業概況
工程管理專業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旨在培養工程和管理領域跨界的高層次人才。在我國,工程管理碩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以下簡稱MEM)是2010年新設置的專業學位。其目的是適應我國現代工程事業發展對工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工程管理人才培養體系,創新工程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我國工程管理的人才質量。
浙江大學工程管理碩士的培養由專門從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工程師學院負責,工程管理中心(MEM中心)具體執行,面向所有工程領域招生和培養。2020年計劃招生人數為230人(其中含金融工程方向研究生20人)。
三、培養目標
堅持「德才兼備,全面發展,求是創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夠有效地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工程實踐及技術開發等活動,既掌握現代管理方法又掌握現代工程技術的高層次應用型高素質工程管理人才、產業化人才、跨界的工程領域管理專家、產業領袖。
四、培養特色
1.特有的培養環境
設立在專門從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建有專門的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教學指導委員會、工程管理專業學位學位評定委員會、工程管理中心,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培養質量的持續提升提供了保障。
2.特色化的工程管理實踐課程
依託工程師學院特有的實訓平臺,打破自身所在行業領域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活動界限,著重加強培養學生的跨工程領域的創新意識和工程管理實踐能力。
3.多元化的國際化培養
與國外高水平大學密切合作,設有中法創新創業管理雙碩士項目、海外短期訪學等項目。
4.不同種類的資格認證
畢業生將獲得浙江大學畢業證書、碩士學位證書,經申請和符合條件者可獲得浙江省人社廳頒發的工程師職稱系列證書、國際項目經理資質認證(IPMP)證書。
5.有效的過程管理制度
在課程學習和論文研究階段,設置多個控制節點,進行過程管理,有效地幫助學生按質按時完成課程學習和論文研究工作。
五、師資力量
現有校內指導教師200多人。分別來自於機械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等10多個院系。導師研究方向涉及機械、化工、光電、能源、動力、材料、信電、電氣、計算機、軟體、工民建築、水利水電、城市規劃、市政、醫藥衛生、金融證券、公共管理、製造業、建築業、倉儲業、金融業、電力等各個行業領域。
六、主要研究方向
1、製造工程管理
2、建設工程管理
3、信息工程管理
4、標準化
5、金融工程
七、經典課程
專業學位課:工程管理數學、工程經濟學、系統工程、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質量管理等。
專業實踐課:工程管理實踐(海內外企業實踐)、工程管理專題講座與討論等。
專業選修課:精益思想和精益製造、產品開發與數據管理、知識管理、創業能力建設、技術創新管理、技術創業、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IT工程項目管理、計算機網絡與通信、工程造價與計價控制、建設法規與工程合同管理、國際工程及總承包管理、房地產經營與管理、標準化概論、標準化原理和方法、企業標準化、金融衍生工具、量化投資、金融產品設計與創新等專業方向課程。
八、培養方式
在職學習,學制2.5年。周五至周日集中上課(一般每兩周集中一次),採用理論學習、實踐教學和現場專題研究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九、培養費用
10萬元/全程▪生,按學制平均到每個學年收取(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