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去試,就不會輸。
-01-
你是不是有過很多美妙的想法?你是否曾自言自語地說:「嗯,這個想法不錯!」可是,繼而又把它忘得一乾二淨。但是幾個月之後發現,某人靠著你的想法實現了某一夢想,於是後悔自己為什麼不去做?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有過這樣那樣的想法,只是從來不去嘗試,或者說不知道如何付諸實踐。
常有人說:我的想法很多,可是我的收穫很少。的確,有了想法不去實踐,跟沒有想法有什麼區別?確切地說,是你缺乏嘗試的勇氣和自信,使你常常在不該打退堂鼓的時候拼命打退堂鼓,為了恐懼失敗而不敢嘗試成功。
也許就是這些想法裡的其中一個,就可以把你推向成功的道路,可是,我們卻自己放棄了。只是因為沒有嘗試,就與成功的機會擦肩而過,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生的遺憾。
成功有時候就是這樣,它如同飄浮在海面上,遠處仿佛是你想要的,但迷霧卻讓你怎麼都看不清遠處的景物,可是不遊過去又怎能知道那究竟是什麼呢?
要知道,再長的路,一步一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你不邁開雙腳將永遠無法達到。所以,我們應該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擁有了好的想法,就大膽去冒險嘗試,也許下一個成功者就是你。因為,想法是成功的種子,一個簡單的想法有時能創造出億萬財富。
-02-
大笑的人可能被當作傻瓜,流淚可能被視為脆弱;主動認識他人的人,可能會把自己暴露於尷尬的境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夢想宣告於眾的人,可能失去眾人的擁戴;去愛一個人,要冒不被那人所愛的風險。
說到底,只要活著,就有死亡的危險,同樣,想成功,卻要冒失敗的風險。
可是,所有這些風險和危險都是值得的,因為人生最大的冒險,就是沒有任何冒險。沒有任何冒險的人,就什麼也沒有做,什麼也沒有。或許避免了痛苦和悲傷,可是他的人生沒有學習,沒有感受,沒有變化,也就沒有成長。
在比爾·蓋茨看來,成功的首要因素就是冒險。在任何事業中,把所有的冒險都消除掉的話,自然也就把所有成功的機會都消除掉了。他自己的一生當中,最持續一貫的特性就是強烈的冒險天性。
他甚至認為,如果一個機會沒有伴隨著風險,這種機會通常就不值得花心力去嘗試。他堅定不移的認為,有冒險才有機會,正是有風險才使得事業更加充滿跌宕起伏的趣味。
愛迪生就是個永不安分的發明家,非常喜歡去嘗試。為了發明電燈,研究經濟適用的燈絲,承受了成千上萬的次風險,終獲得了成功。
富蘭克林在發明蒸汽船的時候,一開始,人們譏笑他的船是怪物,抱著來看熱鬧的心態來欣賞他的出醜。但是他沒有退縮,屢敗屢試,不斷改進終於獲得了非凡的成功。
還有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敢於想像不可思議的事情,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為後人開闢出一條光明的道路。
魯迅先生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敢於冒險的人往往能比別人早一步成功,也許多種風險可能會導致你失敗,但如果你能化險為夷,那麼你獲得的回報將遠遠比不冒風險做事所取得的回報要高得多。
但總有年輕人擔心失敗,他們總會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來使自己不去冒險,而將一些很有意義的事,推給了別人,但當別人歷盡千險得到掌聲和鮮花後,他們又後悔莫及,當初不該將機會拱手相讓。
對於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們,你們應該知道做任何一件事,完成任何一種工作都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有風險,只是風險率低些罷了。要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因為為夢想去行動的人離成功最近。
-03-
上世紀80年代,白手起家到擁有資產億萬的張杰,他在走入社會之初也一心想發財。然而在當時,他還只不過是一個連房租都很難交齊的窮小子。
剛開始他賣水果,不過,當他聽說有很多當地村民到香港種菜,每天都會捎回一些味精、無花果等時髦商品,在深圳很好賣,利潤也不錯時。於是他又大膽的把水果換成了各種時髦的港貨。
不過沒多久,他發現賣服裝比收購港貨還賺錢時,他再次大膽的轉賣服裝。雖然要很多資金,但他還是決定去嘗試,他的事業就是這樣一步步的創造出來的。
從賣水果到擺服裝地攤,再到今天開辦建材超市,他的生意是越做越大。十多年間,他雖然經歷了無數次的艱難險阻,但他畢竟成功了。他說,「我總是在一個產業剛剛出現下滑趨勢時,馬上大膽轉型,因為我不想等到時機到來時,才後悔自己還有抓住機會。」
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了想法就去行動,只要你能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就一定會做出成績。如果你只是坐在家裡空想,一輩子也成功不了。
每個人必須面對變化的社會,根據社會變化不斷調整自己,不斷更新自己,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你一定先要認真分析自己,到底具備什麼能力,應當向什麼方向努力,而能力是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提高的。
很多人常常在有了好主意之後,不敢馬上去實踐,擔心自己萬一會失敗,在商機到來時,生怕遇到危險等等。這種心裡上的顧慮,造成了你事業上的縮手縮腳,停止不前,結果往往失去了大好機會,事事都讓別人牽著鼻子走。
但是,如果能衝出這個誤區,大膽地去行動,就會體會到,成功並不是想像的那麼難。只有行動起來才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所以做事情不要縮手縮腳;在這個過程中更不要過多估計旁人對你的想法和看法,只要你認為是可行的對自己負責,就不要瞻前顧後。
有位企業家說:「成功的關鍵在於行動,成功的人都是行動導向的人。一旦他們有了什麼想法,就立即去實踐,實踐的結果有兩種,一是可能成功,一是可能失敗。但成功總是伴隨著一串失敗,是失敗的累計。
所以只要你去試,就不會輸。這話說得多好啊,有了想法,不去實踐是最大的成本,大膽地去做想做的事情,人生成功的機會就會很多。
-04-
剛剛獲得首屆中國民辦高校就業之星稱號的冀可,一路從內蒙古到山西到北京,10年間換了5份工作,還完成了外貿英語專業的大學學業。角色、職位不斷變化,她做到了樣樣精彩。冀可的領導、老師常常稱讚她「有毅力,敢嘗試」。
冀可說:「我沒有高考成績,英語又一點兒不會,根本沒法上公辦大學,幸虧民辦大學給了我一個上學的機會。」冀可回憶起當年辭職求學的經歷,不禁眼角有些溼潤。
現年30歲的冀可,回顧自己10年來求職、求學的經歷,她認為自己的成功得益於待人坦誠,有了想法敢於嘗試,堅持不懈。
大學畢業前夕,冀可看到報紙上一家投資貿易公司招聘銷售代表的廣告,由於面試就在當天舉行,冀可來不及準備簡歷就趕到了招聘現場。「人家看我沒帶簡歷,根本不同意我參加面試,我就對負責面試的經理說,請給我幾分鐘和您談談,您會了解我適不適合做銷售工作。」冀可回憶說。
當時那位經理問她:「你是學英語的,我們需要市場營銷人才,專業不對口,你有什麼信心能做好這份工作?」
「我並不認為隔行如隔山,銷售工作需要各方面的綜合知識,只要產品科技含量高,符合市場需求,我就有信心做好銷售工作。」冀可還向這位經理介紹了自己以前的工作經歷、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坦誠的交流,大膽的想法讓她很快得到了這份工作。
上大學前曾是一家大公司分區經理銷的冀可,大學畢業求職時她甘願從基層做起,有了任何想法就馬上行動,由於她在工作中業績突出,22天後她就被公司破格轉正,還榮獲公司的年度銷售狀元。時至今日,她已經從普通業務人員成長為北京北衛冀康集團器械部總經理。
-05-
有一位專家說:「我在自己長期的實踐和觀察中發現,頂尖的人總是著想未來,而平庸的人總是著想過去。那些最優秀的人在啟動之前已經設立了一個未來的遠景目標,然後倒推現在應該做什麼,從而邁出第一步。大多數人對生活都有自己想法,但卻從來沒有邁出第一步。」
我想確實如此,相信每位年輕人都有很多想法,只是你不敢大膽嘗試,所以你離成功還很遠。
當然,大膽地去做絕不是盲目固執己見,它是建立在自己具有深刻的洞察力的基礎之上的。一項事業,從一個簡單的想法,逐漸變成一個計劃,並由自己親手在社會中實踐。
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堅持自己要做的事,調動自己全部的使命感和激情,把做成事業看作自己最大的價值,成功就很可能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也許在嘗試的過程中,個人的自尊和自信被社會現實無情地粉碎了幾次,但只要勇敢地堅持下去,重建起來的自尊與自信則會更加堅定和美好,因為每次都實現了一種新的升華。
即便你的事業之路沒有走得很遠,中途夭折了,但這段實踐對於今後的漫長人生而言,也是一段難得的經歷。
掃一掃關注我們
丨本文經看賞編輯發布,轉載請聯繫看賞授權
丨作者 \ 黃志堅
丨選自 \ 《畢業了你至少要知道如何去奮鬥》
丨主播 \ 趙冬
丨圖片 \ 摘自網絡(本平臺所使用的的圖片、音樂,屬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