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百家培訓機構註銷 下沉市場教培機構如何度過「洗牌期」?

2020-08-27 光明網

疫情和二次疫情衝擊著線下教培從業者的神經,翹首企盼的暑期補課潮,也沒有給線下教培機構帶來多少曙光。據經濟觀察報報導,從今年2月1日至6月16日,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也就是說每天有近百家培訓機構註銷。

在疫情逐漸平穩之後,面對全國性機構(如新東方、好未來等)和在線教育企業搶佔生源,以及用戶向線上遷移的大趨勢,下沉市場線下教培機構該如何突圍?藉助樂樂課堂等第三方教育企業的賦能,他們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複課之後,線下教育並未走出「至暗時刻」

隨著疫情逐漸平穩,從六月份開始,全國各地線下機構開始陸續恢復教學活動。如今兩月已過,看似已經回歸常態,但實際上他們並未完全走出「至暗時刻」。

「這場疫情,直接讓我們機構非正常運營小半年,期間雖然有政府的扶持和房東的幫助,但總體來說依然是杯水車薪。」 一位資深教培行業校長說。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讓孩子們都轉到線上學習,家長不時抱怨「孩子上網課難以集中注意力,效率不高,效果也不佳,還是線下的教學更合適」。家長們意識到線下教培機構的重要性,這給了大部分線下教培機構校長信心。

一些線下教培機構準備在暑假奮力一搏,希望能夠讓機構重現往日生機,然而,現實並不樂觀。

無錫某機構校長表示,相較於之前,今年暑期雖然加大了地推和宣傳力度,甚至承諾湊夠五人就開班,換回來的也僅僅只是小學、初中畢業班家長前來諮詢和了解相關情況,報班率依然很低,往往來諮詢的家長有三四十人,最後連五人班都湊不齊。

「我們本來認為暑期會引爆的。」上述機構校長感慨道,「然而等到真的複課,家長們又不買帳了。」究其原因,北京、新疆、大連的疫情復發,讓大部分家長打了「退堂鼓」。他們認為疫情的影響還在,「自家孩子又不是畢業班,沒有升學壓力,還是安全更重要」。因此,他們繼續給孩子報著線上班課。

目前,大部分線下機構都在面臨著「生死考」。據校長邦新媒體中心對全國各地兩千餘位中小線下教培機構投資人校長的深度調研數據顯示:91%的投資人校長表示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其中面臨倒閉危機的佔31%,經營暫停的佔35.6%,勉強維持的佔26.4%。僅有9%的機構表示影響較小,或沒有受到影響。

數據來源:校長邦新媒體

頭部教育企業下沉,搶佔線下教培機構生存空間

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三線及以下城市聚集了1.3億中小學學生,對應的K12課外輔導行業市場規模為80.3%,二線城市為13.2%,一線城市僅為6.5%。因此,越來越多教培巨頭瞄準更大體量的下沉市場。

以教育巨頭新東方為例,公開資料顯示,2020財年新東方已進入88個低線城市,今年5月覆蓋城市已達151個。另一巨頭好未來在疫情爆發後,推出免費直播課,加速下沉市場滲透。

在線教育企業也不甘落後。近幾年,作業幫、猿輔導、跟誰學等頭部在線教育機構相繼在二三線城市設立分公司,加大對下沉市場的爭奪力度。

對體量不大的他們而言,在今年這個環境之下,他們只想保留好原有用戶群體。而對於某些受疫情影響的線下中小機構來說,這種保守之戰都無法打。

不過,雖然各大企業都看重下沉市場的巨大潛力,但是在下沉之路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其中,本地化教研就是當務之急。在國內,各省市、各地區教育水平、學情考情存在巨大差異,加上教材和學習進度不同,各地對本地化甚至個性化的教學需求旺盛,這也是教培巨頭在下沉時出現水土不服的原因之一。也因此,以樂樂課堂為代表的提供本地化教育內容、個性化課堂解決方案,著力解決下沉市場教育真正痛點的教育企業獲得極大的發展機會。

出路:尋求外部合作,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經過疫情和暑期洗牌之後,面對在線教育企業和全國性機構的聯合夾擊,下沉市場的線下中小機構將會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下沉市場線下中小機構資金、技術能力拼不過這些頭部企業,如果運營策略、師資教研等無法保持優勢,或將面臨被被市場淘汰的命運。反之,一些積極擁抱新變化、不斷創新的機構則獲得了較好的發展機會。

以紮根河南新鄉的啟遠教育為例,去年8月與樂樂課堂達成合作,引入後者錄播雙師互動課樂樂輕課——由線上名師傳授優質的教學內容,線下老師負責情感傳遞、正向激勵及管理課堂進度。在下沉市場,啟遠教育線下的老師按照樂樂輕課的流程去上課,讓孩子享受到一線城市名師的優秀教育資源。

疫情期間,啟遠教育通過使用樂樂課堂「雲班課」將錄播雙師課堂轉移到線上,不改變課程環節,將線下的物理空間搬到線上,複課率達到90%以上。藉助樂樂課堂標準化、本地化的教學內容,僅一年時間,啟遠教育實現了從1家校區到7家校區的快速擴張,人科數增速超過300%,今年暑假利潤率超過60%。

據了解,啟遠教育的合作夥伴樂樂課堂在行業內首創錄播雙師模式,以極致接近線下課堂的體驗,解決三四線城市及以下縣鄉鎮中小培訓機構「缺老師、不提分」的痛點。

樂樂課堂創始人兼CEO毛穎指出,錄播模式可以讓名師始終是以最佳的狀態授課;線下的老師承擔著情感溝通和正向激勵、管理課堂進度的核心任務,「線上與線下的深度融合保證課堂上始終有好的互動、氛圍,讓學生們真正提升學習效率。」

線上線下融合模式也得到了國家政策的首肯。7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提出「積極探索線上服務新模式,大力發展融合化在線教育。構建線上線下教育常態化融合發展機制,形成良性互動格局」。

疫情中,越來越多的線下教培機構意識到線上線下融合將成為行業發展的方向,他們開始積極尋找優質的線上合作夥伴。樂樂課堂透露,自2019年推出錄播雙師課至今,公司已與近4000多家教培機構達成合作,正價續班率超過90%。(王新)

相關焦點

  • 每天100多家線下機構註銷,下沉市場教培企業如何渡劫?
    據媒體報導,從今年2月1日至6月16日,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也就是說每天有近百家培訓機構註銷。在疫情逐漸平穩之後,面對全國性機構(如新東方、好未來等)和在線教育企業搶佔生源,以及用戶向線上遷移的大趨勢,下沉市場線下教培機構該如何突圍
  • 半年註銷18885家教培機構,中小機構如何度過難關?
    回看過去的大半年,經過疫情衝擊,線下教培行業可說風波不斷,此前存積的大量問題,如場所、教職人員成本問題等,都在疫情期間爆發,甚至直接將機構徹底擊倒。01每天有近百家的培訓機構註銷……魔幻的2020年,兄弟連、巧虎KIDS、迪士尼英語、巨石達陣,一個個被認為「不可能出問題」的大品牌紛紛倒下。
  • 教培機構「淡季來了」,如何破解現金流?
    教培機構「淡季來了」,如何破解現金流?疫情和二次疫情衝擊著線下教培從業者的神經,翹首企盼的暑期補課潮,也沒有給線下教培機構帶來多少曙光。據媒體報導,從今年2月1日至6月16日,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也就是說每天有近百家培訓機構註銷。在疫情逐漸平穩之後,面對全國性機構(如新東方、好未來等)和在線教育企業搶佔生源,線下教培機構該如何突圍?
  • 疫情衝擊下的教培機構如何突圍?且聽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怎麼說!
    二次疫情對線下教培機構的經濟進行著衝擊,火熱的暑期補課大軍來襲,也並沒有給線下教培機構帶來太大希望。據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統計,從今年2月1日至6月底,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數量為18890餘家,這意味著每天有近百家培訓機構正在消亡。
  • 教培下沉市場潛力巨大,然而機構該怎樣乘風破浪?
    隨著一二線城市市場日趨飽和,企業生存成本增高,在中國的人口紅利下,越來越多的教培公司主動瞄準更大體量的下沉市場。而那些立足本土的本地機構,又將面臨著怎樣的生存環境。將目光瞄準下沉市場的同時,所有教培同行們也開始共同思考:整個下沉市場呈現出怎樣的態勢?如何搶佔下沉市場?又有哪些不可忽視的困難和挑戰?
  • 經歷寒冬,傳統教培機構如何持續自救?
    2020疫情「黑天鵝」打亂了整個教育行業,近半年來,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每天有近百家的培訓機構註銷,學員退費、員工工資、房租…每一項支出都足以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經歷長達半年的行業寒冬,傳統教培機構如何持續自救?為了解決現金流的壓力,教培機構選擇減輕壓力的策略也是多樣化。
  • 全國教培機構一天倒閉近百家!鄭州市場咋樣?專家這樣說
    一項針對2020年2-6月線下教培機構的註銷統計顯示,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相當於平均每天近百家線下教培機構註銷。經營不善、管理不規範的中小教培機構紛紛退出。歷經優勝劣汰和沉澱,鄭州教培市場將迎來什麼樣的變化?會給學生提供什麼樣的教育?
  • 後疫情時代,怎樣讓你的教培機構起死回生?
    經濟觀察報的報導稱,從今年2月1日至6月16日,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也就是說每天超過百家培訓機構註銷。在每天超過百家的培訓機構註銷的背後:有多少校長正在咬牙,苦苦堅持等待回暖?如果你的課程、師資、價格等方面比不過那10%的大型教培機構,那麼家長的選擇可想而知新東方、猿輔導、斑馬AI等大型教培公司已經進軍全國2、3、4線城市,後疫情時代招生競爭將更為火爆,校長們試問:這樣的環境下,你的教培機構如何生存立足?
  • 教育巨頭殺入下沉市場 本地機構如何應戰?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李靜 「巨頭不斷殺入下沉市場,三四線教培市場的競爭正在日趨激烈 」。武婷說她最近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最近一段時間,他所負責的教培事業部中業務速度增長最快的板塊,就來自於一些針對中小教育機構投放的營銷業務,包括樓宇間的電梯廣告和微信朋友圈的精準投放。在中國,三四線市場的廣闊空間給了教培機構充足的想像空間。根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三線級以下城市聚集著1.3億中小學學生,對應的k12課外輔導行業市場規模為80.3%,而二線城市這一數字為13.2%,一線城市僅為6.5%。
  • K12英語教培在「下沉市場」還有多少潛力可挖?
    教育在「下沉市場」是否還有市場潛力可挖?一直是這幾年教培機構討論的熱點話題。本文以K12英語教培為例,簡析下沉空間到底是困難的紅海,還是容易的藍海……提到「下沉市場」你首先想到什麼?下沉市場的用戶在K12英語教培機構的選擇方面有四個非常明顯的特徵:(1)熟人社交下沉市場大都是熟人社會,熟人社交就意味著「你家孩子上哪個補習班」大多靠口口相傳以及熟人推薦;市場極易出現「一榮俱榮
  • 教培機構在秋季打響持久戰
    其三,巨頭在今年加速了下沉市場的布局。以教育巨頭新東方為例,公開資料顯示,2020財年新東方已進入88個低線城市,今年5月覆蓋城市已達151個。另一巨頭好未來在疫情爆發後,推出免費直播課,加速下沉市場滲透。
  • OMO變革下,ClassIn如何助力教培機構突圍?
    處在變革中的教培企業應該如何趕上浪潮?OMO趨勢下,大中小機構該如何全面擁抱網際網路?2019年,我國教育行業中在線教育的滲透率不足10%,疫情後攀升至20%以上,新增流量主要來自下沉市場。楊暉認為,相對而言,下沉市場客戶對價格更敏感,後期有望通過智能技術+優秀師資,綜合提升課堂體驗、降低課程成本,實現用戶付費轉化與續費留存,以進一步提高在線教育在下沉市場的滲透率。教培機構如何選擇或構建教學系統?
  • 教培機構加速線上線下融合 錄播雙師或是K12下沉最優解
    以樂樂課堂、未來魔法學校等為代表的第三方綜合類供給平臺崛起,他們通過提供教育內容、個性化課堂解決方案及教育教學技術等賦能下沉市場的教培機構。另一方面,相較於單個教室硬體成本高達2萬-6萬的直播雙師課堂,錄播雙師則只需一臺電腦、一臺投影儀,就可以讓下沉市場的孩子們享受到相當於一線城市名師的教育資質。對機構來說,錄播雙師的硬體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加之上課不受時間限制,教培機構安排課程更靈活,這些特性顯然更契合下沉市場中小教培機構的需求。
  • 徵求意見稿:培訓機構一年12分,扣完許可證註銷
    來源:院校橋 作者:季白就如司機持駕照違法要扣分一樣,今後湖北襄陽校外培訓機構或也將實行周期記分制。滿分12分,根據教培機構違規違紀的嚴重程度進行扣分。扣分累計達12分的校外培訓機構,將由相關教育行政部門依法依規註銷其辦學許可證,納入校外培訓機構管理「黑名單」。
  • 大量教育培訓機構教師,去哪兒了?
    2020年的教培行業,可以用水深火熱來形容!暑期的打擊、資金鍊的緊張、前路的迷茫、這些問題疊加在一起便成了每個人肩頭沉重的負擔!可以說,從2020年之初教培行業就承受著來自各個方向的整頓,比如機構內部的優化調整、秋招戰役的再度來襲、用戶群體的深度審視、官方平臺的監督管理、疫情反覆的懸心考驗、減負政策的二次重擊.....每一方面都在時刻敲打著各家機構的緊張神經。
  • 5000家教培機構背後的「獨角獸」
    一二線城市已經殺成一片紅海,下沉市場正成為商家必爭之地。如同拼多多和快手發現了電商和社交的下沉市場,教育培訓的下沉市場也極為廣闊且充滿無限可能。02下沉市場,至少5000億規模的廣闊天地在《教培校長參考》看來,樂樂輕課兩年5000家合作校的高速發展背後,是三四五線下沉市場的崛起。列車駛出北上廣深,進入三四五線城市,大家會發現一個更為廣袤、更為真實、更為矛盾的教培行業。首先在供給方面,三四五線城市量大而質不足。
  • 九成機構降薪,41%機構裁員,線下機構如何順利轉型線上?
    疫情之下,冰火兩重天,有的企業一朝倒閉,有的企業卻趁勢站上了風口,教育培訓行業迎來了一次大洗牌。01 冰火兩重天:41%教培機構裁員,39.78%家長傾向在線教育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全國線下教培機構註銷18885家,相當於每天都有近百家機構消失。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90%的教培機構採取降薪,41%的教培機構進行裁員。
  • 2020年下半年,什麼樣的教培機構校長,才能引領機構破局?
    2020年,疫情重傷了很多行業,其中教培行業影響最為深遠!因為這次疫情,從底層打破了傳統授課方式,讓脫離課堂成為了現實!再加上現在教培行業的試錯成本持續升高,這個行業,沒有搞清楚如何做的情況下,繼續不斷投入就是自掘墳墓了!
  • 兩年五千家合作機構!樂樂課堂毛穎:教育下沉市場,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如同拼多多和快手發現了電商和社交的下沉市場,教育培訓的下沉市場也極為廣闊且充滿無限可能。02下沉市場,至少5000億規模的廣闊天地 在《教培校長參考》看來,樂樂輕課兩年5000家合作校的高速發展背後,是三四五線下沉市場的崛起。列車駛出北上廣深,進入三四五線城市,大家會發現一個更為廣袤、更為真實、更為矛盾的教培行業。
  • 如何提升培訓機構規模?
    目前教育培訓機構的發展有四個大的方向;一個是以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該領域中會越來越廣;二是在線教育市場不斷下沉,三、四、五線城市用戶的滲透率會不斷提升;三是應試教育逐步向素質教育轉變;四是在線職業教育培訓市場逐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