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用乾枯的手
在潮溼的身上不停地摸著什麼
激動的手此時在發抖
似乎想掏出一點東西出來
「謝謝你,謝謝你!」
他嘴角不停地重複著這幾個字······
在和橋一處偏僻的路邊,在這裡開車經過的周勇發現河邊有動靜,還伴有呼叫聲。
出於本能,他一腳剎車,停了下來。跑至河邊,只見一位七八十歲的老人沒在水中,正抓著一輛電瓶三輪車,車的大半身子己入河,老人拼命與車僵持著,車人也正緩緩往河中心沉沒。
周勇見狀,二話不說,擼起腳管,奮力將老人和車一起拉至岸上。
接下來就出現了開頭描述的那一幕
周勇還不放心
一直叮囑老人注意安全
老人始終握著周勇的手
眼中的感激毫不遮掩……
剛剛故事裡的主人公周勇
是湖塘橋第二實驗小學的老師
事後
大家對周老師見義勇為的行為點讚
可周老師一直說:
「任何人都會這麼做,這只是一種本能!」
這種本能,不是偶然!
在此期間,周老師作為伊犁州專家團成員赴內地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特崗教師招聘。同行的一位老師這麼評價:「周主任每到一個城市,不是先找住處,而是入校園,現身說法,宣講新疆,宣講政策。一個多月,行程半個中國,二十多所大學,成就了64位青年的邊陲教師夢,更為緩解我縣雙語教師短缺付出了不懈努力。我們很是敬佩、感激他。」
這一個月只是援疆一年半的縮影
作為一名教師的本能
用初心與擔當
來舉起武進教育人的旗幟
樹立武進援疆人的形象
這種本能,必然延續!
援疆任務圓滿結束,雖然已經回到武進,但是周老師的援疆情懷始終在路上。十月過後,尼勒克己進入冰雪季節,他默默地開啟了暖冬行動,動員愛人及身邊親戚朋友眾籌了一些穿不了的或不穿的新衣,兩個月內已先後兩批次共計七箱近百件衣服發往尼勒克。
「感謝周主任,雖然他已經回到自己的崗位上,但是還在牽掛我們這些貧困家庭,萬裡之外寄來了衣物,這衣服很合身,都可以穿著去參加婚禮了。」
這個冬天很冷
這種本能很暖
來源:常州道德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