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的梧桐
褚福海
小雪時的壽州,天陰沉沉的,寒意襲人。
一行來自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的文朋詩友,興味盎然地沿著崎嶇的山徑攀援而上。此季節登山,顯然不是最佳時宜。淮河側畔的八公山亦非名山大川,遠不及華山偉岸,黃山奇俊,廬山秀逸,泰山雄渾。然,山不在高,有八公則名。
彼時,陰鬱天空下,時斷時續飄灑起了零星小雨,可絲毫未消蝕我們的興致。我緊隨團隊的步履,拾級而上。
壽州位於淮河中遊南岸,當年劇烈的地殼運動形成了聞名遐邇的八公山,地貌整體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質結構,石牙裸露,巉巖遍陳,土層薄,植被少,地力貧瘠,有的地方壓根就見不到泥土。山崖上,疏影橫斜,槐揚、梧桐等樹木錯落有致。行至半坡時,忽見夾雜在樹林中的一種枝幹淡綠的樹,不由脫口詢問同行的淮南文史專家姚先生。他清了下嗓子,用富有磁性的嗓音道,梧桐樹有美國梧桐、法國梧桐、英國梧桐和壽州梧桐等品種。常見的法國梧桐是早年由法國人從雲南引種至內地的,故此得名。但那種梧桐的原產地是中國,南北各省均有栽培,通常作行道樹,尤以長江流域居多。壽州梧桐是土著樹種,樹幹挺直,光潔,不開裂,木質細膩堅緊,傳導性能好,被公認為是製作古琴的嘉木。
姚先生解說時,我側目望去,身旁的林地裡,聳立著一株株皮色淡綠,枝幹筆直的壽州梧桐,在林木不甚豐茂的山坡上,顯得頗為醒目。此刻,葉子雖已被時光之手脫落,但梧桐的軀幹依然頑強挺拔在幽寂的山林中,隨遇而安,與世無爭,突顯高潔俊雅。
記憶深處,家鄉的人民大街兩側,古都金陵的中山路旁,栽滿了濃蔭遮天蔽日法國梧桐。然而,這種綠皮梧桐,尚屬首回看見,這讓年逾耳順的我,甚覺新奇,一路洗耳恭聽。
姚先生眉飛色舞介紹道,如今在壽州,乃至淮南市區,不少文人雅士家裡,大多擺放著一架古琴,人們常可於不經意間,聽聞從小區、巷陌裡飄逸而出的沁心餘音。
抵達一片開闊、繁盛處時,我駐足觀賞。那些粗瘦、高矮不一的綠皮梧桐,有的突兀在巨石上,有的傲立於石縫裡,完全依賴向周邊延展的根須汲取養分。或是因供給不足,那些綠皮梧桐普遍長得較為纖細、瘦弱,明顯沒有長在其他地方的槐揚樹等那麼彪悍魁梧。可它們似乎不抱怨多舛的命運,執著地挺拔在那,無有一株彎腰駝背,更不見垂首諂媚,剛直有神,風骨畢現,毫無消沉頹廢的痕跡。肅然之餘,景仰之情油然而生。綠皮梧桐所處的環境堪稱艱澀,危絕,但它們的精神,它們的品格,撼人心魄、令人讚佩!
不得不承認,某些時候,自命不凡的人,會被某種植物或動物感化、打動,在它們面前,人顯得那麼卑微,那麼柔弱,常自嘆弗如。
信步在略平緩的山道上,我陷入了沉思,作為植物的梧桐尚且能不因塵世流俗,不為物慾亂懷,恆持初心,砥礪前行,爾等諸君又當作何感想呢?
作者簡介
褚福海,江蘇宜興籍,現居崑山。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江蘇省作協會員。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中華讀書報》、《北方文學》、《山西文學》、《散文百家》、《小說月刊》、《少年文藝》、《鴨綠江》、《散文選刊》、《微型小說月報》、《青春》、《微型小說選刊》、《奔流》、《時代報告》、《文學港》、《牡丹》、《太湖》等報刊。獲首屆昭明文學獎、中華文學獎。30多篇作品入選精品集、年鑑或年度選本。有作品被改拍成電視專題片、製作成課件、選入高考精讀精練《散文選粹。》著有散文集《掬水聞香》、《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