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衝擊 臺灣高校明年105個系所停招或裁撤

2020-12-25 新華社

新華社臺北9月24日電(記者趙博、許雪毅)臺灣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導致高校招生面臨嚴峻挑戰。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日前核定,2020學年度一般大專校院有105個系所停招、裁撤。

據統計,2019至2022學年間,全臺大一新生生源總降幅為25.7%,其中降幅最大的就是明年,將一口氣減少2.4萬人。經核定的105個系所裡,57個停招、48個裁撤。

例如,臺灣交通大學停招「加速器光源科技與應用碩博士學位學程」等系所。代理校長陳信宏表示,產業人才需求減少,畢業生就業困難,因此決定停招。輔仁大學停招了哲學系和宗教系進修學士班,原因是新生報到率、學生在學率和畢業率都不理想。

臺教育主管部門還推出「停招新規」。如果2019學年碩博士班新生註冊人數未達核定名額的30%,今年就可申請2020學年停招,不用像以往多等一年。

為應對少子化,臺灣高校各出招數,其中一些大學因產業需求而增設系所。比如,南華大學新設「生死學博士班」;中國文化大學增設法律學系企業金融法制組,滿足洗錢防治師等新職務需求。有的學校則寄望「強強聯合」,陽明大學和交通大學在上周確認合併,預計明年8月以「陽明交通大學」的新校名掛牌運作。

放眼未來,少子化問題恐更嚴重。據臺教育部門15日公布的數據,2019學年全臺有21萬小一新生,但有10個學校沒有新生報到、39校僅一人入學。

另據臺當局「主計處」發布的調查,今年8月失業率升至3.89%,為2016年11月以來最高。分析認為,這與10多萬名畢業生投入尋職有關。此外,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而失業的人數連續4個月上升,創近23個月新高。(完)

相關焦點

  • 「少子化海嘯」來襲 全臺高校150個系所裁撤停招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島內「少子化海嘯」來臨,臺「教育部」核定2020學年度一般大專校院有105個系所停招、裁撤。據臺灣《聯合報》23日報導,臺灣一般大學的大一新生生源逐年下降,以2019至2022學年度而言,大一新生生源總降幅為25.7%,其中降幅最大的一年就是明年,將一口氣減少2.4萬人,「被各大學稱為最嚴苛的少子化海嘯考驗」。臺「教育部」稱,明年要停招的系所是今年3月提報的,7月底核定,目前已核定停招、裁撤一般大專校院系所105個,其中57個停招、48個裁撤。
  • 臺灣多所頂尖大學將合併 超1/3高校將被裁撤
    這幾年來臺灣高校多,生存不易,主要是缺生源,生育率下降、少子化連帶影響學校招不到足夠學生。很多臺灣高校由於經費不足,已經陷入苦撐中。去年6月份臺灣教育部門稱計劃未來5年將臺灣162所高校裁撤到100所以內,高校撤併的規模超過1/3,引起了很多媒體極大的關注。
  • 少子化衝擊大 臺大專校院172個系所將停招
    少子化海嘯持續襲來,臺灣當局教育事務主管部門公布2019年停招的大專院校系所共172個,裁撤的共有30個系所。
  • 臺灣高校裁撤合併,頂尖高校亦不能倖免:十年後大陸高校又會怎樣?
    這幾年來臺灣高校多,生存不易,主要是缺生源,生育率下降、少子化連帶影響學校招不到足夠學生。
  • 臺灣少子化嚴峻 媒體籲蔡英文當局搞好兩岸關係引陸生
    ­  56系所明年消失­  受少子化衝擊,臺灣各大學也停招因應!臺「教育部」表示,2017學年共有143個系所申請停招,其中多數為部分學制停招,但仍有56個系所完全停招走入歷史,即有學生畢業後,就要走入歷史。臺灣亞太創意技術學院甚至有17個系完全停招,必須重整。
  • 受臺灣「少子化」衝擊 大學要減招
    (資料照片)   本報電 據《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少子化」衝擊大學招生,教育當局日前宣布大學本科、碩博士班將全面減招,推估10年內大幅減招13萬人。   馬英九日前在「大專校長會議」上指出,「大學整並是非走不可的路」。
  • 少子化衝擊下 臺灣高校出路何方
    據臺灣媒體報導,據臺當局內部事務管理部門統計,截至2020年11月底,島內新生兒總數為14萬7702人,創史上新低 。由於臺灣近年少子化加上人口老化嚴重,臺灣2020年首度出現「生不如死」的人口負成長情形。島內人口老齡化不僅牽涉諸多議題,更影響島內勞動力市場和產業發展。
  • 臺灣54個大學博士班無人註冊 少子化衝擊再現
    臺灣54個大學博士班無人註冊 少子化衝擊再現 2015年12月04日 14:2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4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
  • 少子化致島內大學註冊率雪崩 151個系所無人註冊
    原標題:少子化致島內大學註冊率雪崩 151個系所無人註冊   2016學年度全臺共有64個碩博士班沒人註冊就讀,臺灣大學包括戲劇系在內共有7個學系研究所的博士班沒有人念。
  • 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 促生育新招頻出
    9月新學年開始,臺灣嘉義家職女校校長楊世圳不得不作出艱難的抉擇,這所60年來只招女生的學校,今年首次招收了90名男生。「學生少了,學校得面對現實。」楊世圳說。  而為了應對「少子化」的衝擊,臺灣教育主管部門計劃在未來五年撤併60多所院校。
  • 臺灣高校172個系所停止招生 頂尖院校未能倖免
    隆冬時節,多股冷空氣的到訪,讓臺灣寒流頻現。不過,島內的寒流不只出現在天氣方面,同時也表現在高校的招生情況上。臺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在2018學年度大專院校新生註冊中,35所學校、78個系所新生註冊率為零。
  • 臺灣少子化衝擊 私立科大現停招潮
    日前才傳出屏東私立華洲工家因不敵少子化浪潮宣布停辦,永達技術學院也成為臺灣第一所遭清算的私校,如今又有包括美和科技大學與大仁科技大學2所屏東老牌私立科大,決定在2020學年度起停招部分科系,或用調整學制方式,或向東南亞外籍生招手,期盼在浪頭強襲下能繼續站穩腳步。
  • 臺灣高校颳起「關停並轉」風 5年減少1/3高校
    臺灣只有2300萬人口,但卻有157所大學,密度之高遠超臨近的香港和新加坡,97%以上的考生都有大學可上。然而,學生們考學是越來越輕鬆,高校的日子卻越來越難熬。在少子化的衝擊下,大學生源斷崖式減少,嚴重影響招生,一些排名靠後的私立職業技術院校甚至因此「關門大吉」。
  • 只是因為「少子化」嗎?| 招生不滿、亂象頻出,臺灣高等教育進入寒冬
    數據顯示,臺灣觀光學院、南榮科技大學等17所高校2017年新生註冊率不足六成,其中8所高校學生總數不到3000人;另一方面,臺灣大學、成功大學等臺灣知名高校的198個系所招不到學生。在2017年8月大學入學考試分發缺額人數創新高、10月宣布2018年大學學士班減招1169個名額後,「少子化浪潮」在臺灣高等教育界掀起了又一波「海嘯」。
  • 臺灣高校博士班招生陷入困境 臺大清華招不到學生
    臺灣《中國時報》24日刊文分析島內高校博士班招生困境。文章摘編如下:  自從五年五百億元「邁向頂尖大學」計劃後,各大學為增加研究產出,紛紛增開博士班。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日前公布2014學年各大專校院系所註冊率,公立大學居然有29個博士班註冊率掛零,說明已超額擴張。
  • 臺教授:臺灣的高校關掉一半才正常 多招陸生還有救
    位於臺灣高雄的「高美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今年8月起全面停招,成為近四年第三所退場的臺灣高校。長期研究高等教育的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教授翁福元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表示,高美醫專退場,根源於錯誤的政策,當年臺當局廣設大學,根本就是為了選票,其實臺灣不應該有這麼多大學,從160所降到80所,「關一半」才是正常高教發展。但如果臺灣有更多陸生,或許這股倒閉潮還有救。
  • 臺灣高校博士班無人問津,107個博士班招生不超過1人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教育部門核定明年各大學博士班招生名額共4493人,其中107個博士班招生人數是0人或1人。教育部門表示,博士班若撐不下去就退場;但大學教授卻說,博士生愈來愈少,各項研究面臨「有將無兵」的困境。
  • 都是「少子化」惹的禍 臺灣私立高校亂象叢生
    )高考結束,火熱的招生季馬上要開始,在海峽的另一端,臺灣各大高校也在為生源你爭我奪,部分私校老師甚至有招生任務,若完不成,還要扣工資。隨著「少子化」的降臨,臺灣私立高校普遍出現招生難,繼而衍生「7分上大學」、「教師淪為招生業務員」等亂象。本來讓人稱道的臺灣高等教育,正面臨品質下滑的挑戰。對於那些有意赴臺念書的大陸學生而言,在填報志願前,一定要擦亮眼睛。
  • 臺灣花蓮4至6歲幼兒明年起免費入學
    中新網11月2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花蓮縣長傅昆萁昨天(27日)宣布,花蓮縣明年9月起實施4至6歲幼兒免費入學方案,公立幼託全部免費入學,私立幼託將發教育券補助,希望由花蓮率先透過對幼兒的照顧,化解臺灣少子化、人口漸減的問題。
  • 2018大學校院博覽會開幕 搶生源仍是臺灣高校「頭號任務」
    新華社臺北7月21日電(記者查文曄 鍾群)由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主辦的2018大學校院博覽會21日在臺北開幕。  據介紹,參展學校包括臺灣佛光大學、南華大學、真理大學、臺北市立大學、東海大學、臺南大學、大同大學、亞洲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20多所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