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手足口病,小美醫生不打針不吃藥三天調理見效,寶媽露出笑容

2020-10-13 小美醫生小兒推拿

手足口病是由兒童感染腸道病毒引起的手、腳、臀部和口腔皰疹。因為手足口病的病情變化比較快,所以家長處理一定要慎重。小美醫生高海霞老師的店剛開業的時候就迎來了這樣一位特殊的顧客。

在8月26日晚上九點半,我接到了我第一個顧客,是一對雙胞胎兄弟。當時已經下班回家了,我接到家長的電話,說是孩子在醫院裡面查出了手足口病。



這個病大家一聽可能就很恐懼,而且很多醫院都不願意接。家長在醫院裡也沒停留,直接在市裡開車去了我的店裡,我當時也著急忙慌的趕到店裡,那時候心裡也很感動,爸爸媽媽都選擇放棄醫院的治療,相信了我,我心想一定要盡心盡力的把兩個孩子調理好。(建議:手足口病建議大家邀請小美推拿師上門服務,避免傳染給其他顧客。)

那是我第一次接觸這雙胞胎寶寶,寶寶對我也是很牴觸,推拿的時候一直不讓我碰,艾灸湧泉的時候用腳一直踹我,手也是啪啪呼我,當時心裡也是很擔心,兩個孩子都這麼不配合效果會不會有影響啊,心想一定要讓孩子喜歡上我,當天晚上也把所有該吃的東西囑咐給了家長。



到了第二天的時候孩子情況更嚴重了,嘴裡很多潰瘍面,家裡老人也很著急說要送到醫院裡去,畢竟這個病程如果發展起來很難控制,但是很感動家長依舊選擇了相信我。

每次在店裡回去之後我都在微信上詢問兩個寶寶的情況,告訴寶媽相關的注意事項,清火吆食方孩子不吃,寶媽便想方設法讓孩子吃進去。

到了第三天的時候,寶媽和家裡老人一塊過來的,說兩個孩子已經差不多了,早上喝了一大碗飯,我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心裡石頭終於落地,給雙胞胎寶寶看了看嘴和手都已經差不多恢復正常。



慢慢的這兩個小寶寶也對我沒有了牴觸,會開心的叫我阿姨,會和我一塊玩。到了第四天來店裡的時候,兩個寶寶已經徹底恢復,爸爸媽媽臉上笑嘻嘻的,我心裡也很是開心。我依舊每天堅持給寶媽發信息囑咐生活細節問題。

到小寶寶最後一次離店的時候笑著站在門口揮著手說阿姨拜拜,當時我的心都化了,這幾天挨的巴掌和腳丫也都值了。



這是我的第一個顧客,在調理的整個過程,我感動了顧客,同時顧客也感動了我,我覺得這才是我最大的收穫。

高海霞老師最後說,感動重在細節,用小細節感化顧客,讓顧客感受到我們的全心全意,小美醫生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念也是如此,感謝小美醫生,讓她一個沒有開店歷史的寶媽也能輕鬆調理好顧客,給廣大孩童帶去健康。

相關焦點

  • 單親寶寶發燒住院後仍病情反覆,小美醫生一天見效,寶爸露出笑容
    「我是真的不願意再讓孩子遭打針輸液的罪了」一位寶爸對著小美醫生周忠秋老師這樣說。周忠秋老師則說為孩子的健康著想服務是他作為一個小兒推拿師的本分,他也希望更多家長能明白,孩子小病不用總往醫院跑,最後受苦的只會是孩子。
  • 寶寶不愛吃飯反覆吃藥治療無效,小美醫生3天見效,奶奶喜極而泣
    寶貝舌苔發黃,厚膩,腹脹如鼓,面色晦暗無光,我們先詢問寶貝家長平時都吃啥,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奶奶急切說:從兩歲動了一次疝氣手術,術後怕寶貝營養不良,寶媽一直給寶貝吃一些保健品和一些增強免疫力低下的產品,後來就一直不好好吃飯,我們啥辦法都用了,醫院也沒少去,效果都不好,現在還三天兩頭生病。他聽說推拿好用,又叫我帶他來推拿,也不知道推拿管用不。
  • 寶寶溼疹每天睡覺不安穩,小美醫生四天調理見效,寶媽讚不絕口
    把進店的每一位寶寶都當成自己的孩子,這是小美醫生2430店譚秀民老師的推拿信條。在譚秀民老師短短一年的小美生涯中,調理過很多身患疑難雜症的寶寶,而每一位經由她手康復的寶寶也都對其讚不絕口。譚秀民老師這樣說:「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應只是嘴上說說。」
  • 寶寶體質差經常生病,小美醫生調理康復同時不忘關心寶媽
    在小美醫生朱麗老師的店裡一直有這樣一個奇異景象店裡的推拿師與寶媽同在一張餐桌上吃飯並談笑朱麗老師說:「她開店時無論遇到什麼困境,第一時間想起的一定是小美醫生的那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寶寶小名煒煒,因為在朋友圈寶媽見到小美醫生肚兜的宣傳來到店裡
  • 手足口病疫苗有必要打嗎?與其讓孩子受罪,不如學點防治常識
    每到夏季,溫度升高給生活帶來了便利,寶寶不再像冬天穿著厚實的衣物。但是,在5-7月(南方4-7月,北方6-8月)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發期,父母遇到孩子高燒不退,手足或屁股上起一些紅色的斑點,就擔心孩子是不是得了手足口病。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寶兒,這種擔憂是可以理解的。
  • 女孩打了疫苗沒多久得了手足口病 孩子家長很疑惑
    結果打完第二針沒多久,孩子被確診得了手足口病。打了疫苗沒多久,得了手足口病李阿姨:「我們打針就是怕手足口才去打針,因為我們準備要去上早教班了。」李阿姨:「打好以後,我們家寶寶,就馬上吐了,我就跟醫生反映,醫生看我們寶寶說精神很好,你們可以回去的,回來從星期天開始屁股有點紅,也不知道什麼東西,到星期二就發燒了。」
  • 【記錄】小希希三天高燒+手足口病護理
    手足口病?還是皰疹性咽頰炎?這下不確定了,去了醫院,同時也問了rusa女神和嘟嘟媽,最後確認是手足口病——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無特效藥!一聽到是病毒感染的病,我委婉的拒絕了醫生開的利巴韋林和中成藥。而且泡泡消了(乾枯了)這是快好的節奏啊11月19日再看看水泡,之前比較小的水泡已經只剩下一個點了不仔細看已經看不到了~然而開始大一點的水泡也還是乾枯狀~像一塊「大黑痣」過兩天完全好的前奏。已經自己開始吃東西了真棒寶貝!這場三天高燒+手足口病風波已經暫時過去了感謝rusa的細心解答,感謝嘟嘟媽的幫助,也感謝自己的淡定。
  • 寶寶高熱驚厥,走訪各大小兒推拿店拒接,小美醫生調理一月好轉
    小美醫生三維一體系統推拿是與其他小兒推拿店最為直接的區別一位寶媽這樣說:「感謝小美醫生,我家寶寶發燒高熱驚厥,其他小兒推拿店都不敢接,只有小美醫生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並且調理好了孩子的病症。」我們一心想把寶寶調好,讓寶寶少受疾病痛苦和抗生素的傷害,正是因為這個信念,無論寶寶多不配合,都覺得沒什麼,依然把每次推拿都做到位。調理好後第二個星期寶媽很開心,突然對我們說:「終於到星期五了!」當時我們很詫異不明白寶媽說的是什麼意思,一問才知道,寶貝這個星期終於沒有生病堅持上完一個星期學了。
  • 寶寶得了手足口或者皰疹性咽頰炎怎麼辦?莫驚慌,看這裡
    在等待醫生看結果的時候,還有好幾個家長排隊給寶寶看病,其中一個印象很深刻:孩子媽媽說寶寶發燒一天,反反覆覆,但是沒別的症狀,我看了下那個寶寶,精神狀況都不錯,醫生說,有炎症,要打針,於是那個媽媽就拿著單子去一樓繳費處繳費了。
  • 寶寶肺炎咳嗽不止,小美醫生調理四天症狀消失,寶媽哽咽說辛苦了
    支氣管肺炎是令很多家長談虎色變的病痛,而發生在寶寶身上更是牽動無數家長的心,小美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樣一個案例。我是小美醫生的康靜老師,首先要感謝我的區域代理,是她把我帶進了這個大家庭,給了我這麼一份傳遞大愛的工作。
  • 夏季手足口病高發期,媽媽們該如何預防?
    手足口病其實大家都不陌生,夏季則是它的高發期。雖然說手足口病並不是什麼特別嚴重的病,但其發病速度快,傳染性又高,所以各位寶爸寶媽們還是要多多注意,多多預防。那麼在這手足口病多發的季節,有哪些科學的小方法可以幫助寶爸寶媽們來預防呢?手足口病都有哪些表現呢?
  • 手足口病高發時期,寶媽要知道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狀
    分享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尤其多發於以6歲以下的兒童,目前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有哪些早期症狀?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它?發熱1~2天後開始出現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現,或出現口腔黏膜皰疹。有的患兒不發熱,只表現為手、足、臀部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病情較輕。大多數患兒在一周以內體溫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復。1、什麼是手足口病?得病後有什麼表現?
  • 發燒長皰疹就是手足口病嗎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狀
    手足口病是什麼病呢?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潛伏期3-5天,大多數患兒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 皮疹消退後不留瘢痕或色素沉著,如有繼發感染常使皮膚損害加重。除了手足口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門附近,偶爾看到在軀幹和四肢出現皰疹,數天後乾涸、消退,皮疹無瘙癢,無疼痛感。個別小孩可出現泛發性丘疹、水皰,伴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
  • 寶寶得了手足口病?抗生素可不能亂用
    現在已經吃藥三天了,飲食也正常,請問還需要繼續吃嗎?頭孢丙烯沒有了,家裡有阿莫西林幹混懸劑,可以代替嗎? 何潔鑫醫生解答:考慮是手足口病, 這個病,口腔就是很容易出現疼痛。手足口一般也需要一周左右才好轉,而且容易並發細菌感染,所以上面的藥還要再吃兩三天。平時要飲食要清淡。
  • 寶寶聽到音樂莫名抽搐,小美醫生堅持調理半月見效,寶媽感動落淚
    很多傳統兒推店做不好的原因是忽略了進店寶寶生活中的很多細節,而小美醫生之所以能做到如今的地步,正是因為抓住了這些細節,小美醫生李娜老師說,除了進店寶寶的推拿過程盡善盡美,她也會努力去從生活中的每個方面關心孩子,讓孩子真正在店裡享受到家庭的溫暖。李娜老師今天就為我們帶來了這樣一個案例。
  • 如何讓孩子不打針不吃藥,輕鬆給寶寶治病
    天下的爸爸媽媽們都希望希望天使寶寶可以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孩子一旦生病,孩子痛在身上,父母痛在心上,孩子生病,最揪心的莫過於各位爸爸媽媽。健康第一位,有個好的身體,健康的體魄,才能有後面的0,孩子不舒服,作為媽媽的我,也會顯得很焦慮。哪怕小病小通,也是牽掛於心。有些爸媽急得亂求醫,給寶寶吃藥、點滴,甚至亂用抗生素。
  • 手足口病如何用藥?中西藥物治療解析,嚴重併發症可致命
    手足口病是嬰幼兒的常見病,只有很強的傳染性,該病的主要病原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病毒發作以發燒、手足、口腔等身體部位出現潰瘍、皮疹等症狀表現為主,少數患兒可導致肺水腫、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致命性併發症。
  • 寶寶便秘兩年,小美醫生盧毅老師堅持調理,忽略對自己孩子的照顧
    小美醫生很多門店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為了多花點時間調理好店裡的寶寶,從而忽略了下班時間對自己家的孩子有所虧欠。對此小美醫生盧毅老師說,他愛自己家的孩子,但更愛小美的事業,但看到一個個寶寶從他手中恢復健康,心中便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相信自己的孩子長大後也會理解自己。
  • 我寶寶得手足口的經歷
    我家小寶一歲五個月,一個星期前手足口病,我想把他的經歷寫下來,以免更多的寶爸寶媽走彎路。特別是像我家這樣住農村,醫療條件不好的寶寶們。 我們回農村老家,這一片的孩子最近一個月每天都有孩子手足口在輸液的時候,所以我也是特別注意,以免孩子傳染上,因為我們家大大小小的娃娃有3個。
  • 給寶寶打針多數是扎頭上,為啥不和大人一樣扎手?醫生這樣解釋
    寶寶抵抗力低,生病感冒拉肚子是常有的事,尤其是換季的時候冷暖交替,去醫院裡看一看,有寶寶聚集的地方,永遠是哭聲震天,水洩不通。有了孩子的媽媽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寧願這病生在自己身上,也不希望看到寶寶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