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寶寶感染手足口病毒的經歷
說起手足口病,相信大多數的寶爸寶媽們並不陌生,從5月到7月,手足口病也一直處於高發時期,只是沒想到,鬧寶今年沒躲過手足口病毒,再次中招,距離上次中招正好相隔一年……
7月9日半夜,模模糊糊中摸到鬧寶的額頭,感覺有些熱,摸了下身上,相比於平時稍微熱點,手腳也是暖的,鑑於帶鬧寶的這3年經驗,再加上鬧寶睡的還很安穩,我沒有用體溫計對鬧寶進行測量,而是帶著一絲的不安穩繼續睡覺。(對於這點,大家不要學我)
7月10日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摸鬧寶的頭及身上,還好體溫一切正常。早上像往常一樣把鬧寶交給鬧寶的爺爺,讓爺爺送到幼兒園。誰知我在上班路上接到爺爺的電話,說鬧寶喉嚨處有個小泡,不讓上學。聽到這個,我心裡咯噔一下,莫非鬧寶中了手足口病毒的招?
7月10日下午下班回到家,爺爺告訴我鬧寶白天沒燒,下午4點才開始發燒,摸了下額頭,還好不算燙,低燒,好在鬧寶精神狀況不錯。用手機手電筒照了下鬧寶口腔,喉嚨處紅了,並且有兩三個小泡,舌頭上也有幾處紅了,吃過晚飯,便和一位朋友萌媽一起去東院做檢查(她家寶寶與鬧寶狀況相似,平時也是經常一起玩的小朋友)
查血結果一出來,我自己看了下,最後一項腸道病毒71型IgM呈陽性,果然中了手足口病毒的招。在等待醫生看結果的時候,還有好幾個家長排隊給寶寶看病,其中一個印象很深刻:
孩子媽媽說寶寶發燒一天,反反覆覆,但是沒別的症狀,我看了下那個寶寶,精神狀況都不錯,醫生說,有炎症,要打針,於是那個媽媽就拿著單子去一樓繳費處繳費了。
那晚看病的,大部分的都被要求打針,等到我看結果的時候,我跟醫生說回家吃藥觀察,醫生問有沒有頭孢,說白細胞高,中粒性細胞高,混合感染,我說家裡有頭孢,醫生又問有沒有清熱解毒的藥之類,我都說有,末了,醫生來一句,回家後如果還反覆發燒,去疾控中心住院,沒有哪個醫院會收鬧寶。聽到這個,我心裡在呵呵。(現在想來,當時的我應該先讓醫生把單子開完,大不了不去買藥就是,實在沒必要太逞強!)
鬧寶的小夥伴雖然沒有感染腸道病毒,但是超c和c的值都比較高,醫生強烈要求住院,說最少打針5天,見萌媽在猶豫,醫生說不要耽擱了孩子。
後來萌萌去同濟做檢查,同濟的醫生說不需要住院,打兩天針。
突然間覺得,不同的醫院,醫生間的區別還是挺大的。
鬧寶從發病開始就讓其在家隔離兩周,這兩周除了噴一種噴的藥,沒有餵任何藥物,給鬧寶噴藥不是為了治病,而是讓他在疼痛的時候可以稍微舒服點,僅此而已。
這次鬧寶雖然感染了手足口病毒,但是表現出來的仍舊是皰疹性咽頰炎的症狀,病的最厲害的那三天,除了冰牛奶和水,沒進食別的食物,晚上睡覺也會被疼醒。看著鬧寶疼痛的哭,我也無能為力,只能哄他說趕緊睡覺。好在熬過那3天之後,鬧寶開始吃飯喝水,我知道,鬧寶終於開始好轉。
記得今年五月底的時候,鬧寶班上爆發了一次手足口病,班上好幾個寶寶被傳染了,當時驚訝於病毒傳染性的厲害。期間有的寶寶去醫院檢查,醫生讓輸液治療。有的家長私下問了我如何護理,在了解對方寶寶的情況後,給了些建議,家長也耐住性子邊觀察邊護理,寶寶也沒有輸液,最後也好了。
通過最近發生的手足口病及皰疹性咽頰炎事件,越發地覺得,對於大多數的病例,確實是可以自愈的。
02手足口病症狀
對於一些新手寶爸寶媽或者是沒有經歷過手足口病毒的寶爸寶媽,可能只是聽過手足口病或者是皰疹性咽頰炎,但是具體這個病是什麼症狀並不清楚。
對於手足口病或者皰疹性咽頰炎,它們的症狀是什麼樣的呢?
1. 發病初期大多數寶寶會發熱,有的低燒,有的高燒,也有的無發熱症狀,因人而異
2. 如果是手足口病,那麼寶寶舌頭、嘴唇及咽喉處等會發紅、有皰疹,臀部、手部和腳部等也會有皰疹;
如果是皰疹性咽頰炎,那麼只有舌頭和咽喉處發紅、有皰疹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頰炎本就是表兄弟,有時候傻傻地分不清)
3. 開始皰疹比較少,隨著病程進展,皰疹越來越多,最後達到高峰期後,皰疹逐漸消失,寶寶開始恢復
03手足口及皰疹性咽頰炎的治療建議
1. 如果寶寶得了重症型手足口,那麼趕緊去口碑比較好的醫院就醫,聽從醫生建議進行治療
2. 如果寶寶得的是普通的手足口病或者皰疹性咽頰炎,發熱則作相應的退熱處理,對於有高熱驚厥遺傳史的寶寶,發熱的時候護理就要格外注意,寶寶體溫到38°的時候就餵退燒藥
3. 寶寶生病期間必須做好隔離工作,從發病開始須最少隔離2周,勤洗手,勤剪指甲,室內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家裡做好消毒工作
4. 寶寶生病期間,如果因為咽喉疼痛難以進食,那就給寶寶吃流食,不要強迫寶寶吃固體食物,流食上可以進行冷處理,如果寶寶腸胃不錯,可以給寶寶喝冰的流食,切勿給寶寶吃熱的流食,那樣會增加疼痛感。另外可以給寶寶噴相應的噴霧劑來緩解疼痛
04手足口病及皰疹性咽頰炎的預防
既然手足口及皰疹性咽頰炎讓寶寶這麼難受,那麼如何預防呢?
1.給寶寶接種手足口疫苗
2.勤給寶寶洗手、剪指甲
3.手足口病高發期,儘量不帶寶寶到人口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地方玩耍
4.不要跟得手足口病、皰疹性咽頰炎或者是從生病開始隔離未滿2周的小朋友一起玩。這種病毒的傳染性極強,寶爸寶媽們也別太輕視了。
5.家裡多通風,勤曬衣被。
最後,建議寶爸寶媽們,平時多看看科普書籍和真正的科普公號之類,多積累些理論經驗,這樣才不至於等寶寶生病了手忙腳亂。只有自己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了,才能從容應對寶寶的每一次小狀況。
最後的最後,祝每個寶寶都健將康康、快快樂樂地長大~
PS: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嗨,大家好!我是鬧鬧媽咪,英文名Candy,筆名雨希,職場寶媽一枚,左手工作,右手帶娃,業餘擠時間寫作,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就請關注我吧^_^,您的關注,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麼麼噠~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慢慢慢成長)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