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寶寶得了手足口病該怎麼辦呢?

2020-10-12 小麥健康分享

現在正處於手足口病高發季節,寶寶得了手足口病,受苦的不僅是寶寶,家長們更是會緊張焦慮,身心疲憊,相信部分家長已經體會過。那今天就來講講寶寶得了手足口病後,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做些什麼?

首先講講手足口病該如何判斷。

一般典型的手足口病是不難判斷的,顧名思義,手足口病主要的表現為發熱,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現斑丘疹、丘疹、皰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狀。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皮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疹內液體較少,不疼不癢,皮疹恢復時不結痂、不留疤。某些型別腸道病毒如CV-A6和CV-A10所引起的皮疹較嚴重,皮疹可表現為大皰樣改變,伴疼痛及癢感。

一般來說,手足口病會在至少兩個以上的部位出現皰疹

手:多在肘關節以下,一般多見於手掌部。

足:集中在膝關節以下,特別是腳掌部位。

口:主要在咽峽兩側或者軟顎部位,嚴重的吞咽時會伴有疼痛,所以當寶寶不願吃飯或者吃飯時哭鬧就要注意查看一下寶寶的咽喉部位,看看是否有皰疹。

臀:主要在肛周附近。

大多數小孩患的是屬於普通型,一般一周內痊癒。而有少數小孩屬於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損害,表現為精神差嗜睡、吸吮無力、易驚、頭痛、嘔吐、煩躁、肢體抖動、肌無力、頸項強直等。以上提到的症狀家長們需要特別注意,一旦出現就要立刻送去醫院就診。因為部分重症病例病情進展非常快,甚至危及到生命,存活的病例可留有後遺症。

重症手足口病一般會有以下表現。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情況,有可能在短期內發展為危重病例

1.持續發燒,體溫大於39℃,常規退熱效果不佳;

2.精神差、頭痛、眼球震顫或上翻、嘔吐、易驚肢體抖動、吸吮無力、站立或坐立不穩等;

3.呼吸頻率增快、減慢或節律不整;

4.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發涼、皮膚發花、血壓升高等。

注意:3歲以下的小孩更容易發展為重症病例。建議只要出現手足口病症狀,都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寶寶得了手足口病之後該如何治療呢?

直至目前,手足口病的治療是沒有特效藥,就連抗生素也無法起效。看到這裡也許很多家長們就開始恐慌了,先別急,其實大部分是可以自愈的,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如果家裡有寶寶不幸患了手足口病,家長們可以按照下面的指引做好護理。

1.飲食要清淡:寶寶口腔內可能會有皰疹,食物太硬、味道過重都會引起疼痛,寶寶可能拒食,可以多喝點溫開水,吃清淡、易消化粥或麵食等,不吃刺激性食品。

2.勤測體溫:如有發燒可採用物理方法或藥物降溫,類如退熱貼,酒精、溫水擦等。

3.口腔保持清潔:常漱口,飯前飯後用淡鹽水漱口,注意不要太鹹,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籤蘸淡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

4.防止抓撓:換上舒適、柔軟衣服,勤剪指甲防止寶寶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寶寶,還要記得隨時清理他的大小便。

5.消毒通風:酒精對手足口病毒無效,患者用過的東西如衣服、抹布、毛巾、餐具、玩具等可用開水燙洗、陽光暴曬或含氯消毒水進行消毒,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

得了手足口病後還會再得嗎?

相信有部分家長遇到過這種情況,自己的孩子或者別人家的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好了之後,隔了一年甚至是幾個月又再次得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因是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薩奇病毒A組4~7、9、10、16型和B組1~3、5型,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和腸道病毒71型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為常見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絕大多數手足口病患者會對感染過的病毒血清型產生保護性抗體,感染同一病毒血清型而再次發病的機率比較低,但如果是其他病毒血清型還是可以引起手足口病,且相互間沒有交叉保護,因此同一小孩可能因感染不同腸道病毒血清型而多次發生手足口病

最後,要特別注意的是

由於手足口病傳染性極強,得了病的小孩就別回學校/託幼機構了,也不要到公共場所遊玩,最好在家休息養病。如果家裡還有其他小孩,也是要注意隔離。等到症狀完全消失7天後,寶寶便可以愉快地出門玩耍和上學啦。

相關焦點

  • 手足口病怎麼治療?得了手足口病怎麼辦?
    如果你看到孩子有流鼻涕、咳嗽、發熱等類似感冒的症狀,且嘴裡長滿皰疹,口腔黏膜有白斑潰瘍,那麼您就要注意啦,趕緊送小孩去醫院檢查,這時,醫生往往會給開單要求小孩驗血,檢查血常規。如果白細胞正常或者稍高,淋巴細胞高出許多,就會診斷小孩患上了手足口病……一、什麼叫手足口病?
  • 夏季寶寶得了手足口病怎麼辦?除了及時去醫院,還有2件事情要做
    很多新手媽媽遇到寶寶的身體出現一些情況時,就會變得格外緊張。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而且容易發生在小孩身上,手足口病主要受氣候的影響。不同的地域,在我國南方地區可能三四月份開始流行,北方地區五六月份開始,一直持續到秋冬。
  • 兒童手足口病該怎麼辦 這些偏方治療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兒童手足口病該怎麼辦?治療手足口病的偏方是什麼?手足口病不能吃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兒童手足口病該怎麼辦1.小孩被查出患有手足口病的時候,不能拖延,應立即送往醫院住院治療,要隨時觀察小孩的病情,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堅持服藥,期間要注意衛生。
  • 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可能得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急性傳染病,兒童和散居嬰幼兒為高發人群,尤其是3歲及以下兒童發病率最高。  而每年的4月~9月,是這種疾病的高發季節,往往會出現幼兒園集體感染和家庭聚集發病。近日,長春市疾控中心發布消息,提醒家長了解手足口病相關常識,在寶貝們生病早期及時發現、儘早治療。
  • 手足口病高發!娃有這4種症狀,別猶豫,快就醫!
    前不久科大大剛跟大家嘮完EB病毒那些事,最近手足口病又出作妖,真是沒一個讓人省心的!這不,廣西疾控部門發出了預防手足口的提醒,建議家長及時接種EV71疫苗,預防手足口病。但為啥子疫苗接種率仍舊很低呢?雖說手足口病可以自愈,但從半年時間感染者達100.0000例的數據來看,只要家裡條件允許,疫苗應該打。那手足口病長什麼樣?和皰疹性咽峽炎一樣嗎?家長該如何治療和預防呢?又有哪些傳言不可信?
  • 寶寶手上腳上長小紅泡泡?小心手足口病!
    目前正處於春夏交替的時候,手足口病也正是流行的時候。最近門診發現很多家長帶寶寶來看病,都是因為寶寶手上、腳上或者屁股上長了紅色的小泡泡才來就診,大多數還伴有發燒、咳嗽、流鼻涕等等的感冒症狀表現,一看泡泡的形態,基本也就診斷手足口病了。手足口病是怎麼傳播的呢?
  • 寶寶得了手足口病,飲食需要注意哪些?
    手足口病,尤其是在夏秋季節發病率是很高的,多見於五歲以下的寶寶。主要是腸道感染出現的傳染性疾病,以柯薩奇病毒和腸道病毒最為多見。由於手足口病屬於自愈性疾病,在病情不嚴重情況下,不用特殊治療的。但是病情嚴重時,很容易引起併發症的出現,如心肌炎、腦膜炎、肺水腫等。
  • 夏季手足口高發,如何讓寶寶遠離手足口病
    1 隔離傳染源⑴在確定寶寶患了手足口病後儘量不要讓寶寶接觸其他小朋友以 免造成其他寶寶的感染,從而引起地區性流行。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的糞便進行消毒處理。家長不要驚慌失措, 需要家長按照正確的方法給寶寶進行護理。一般很快就能痊癒而且不會造成其他傷害和後遺症。
  • 小孩手足口病症狀 手足口病應該這樣治療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小孩手足口病症狀是什麼?手足口病怎麼治療?手足口病的預防怎麼做?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小孩手足口病症狀手足口病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有三到七天的潛伏期,小孩得了手足口病之後,初期會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患兒的手、足及口腔會出現皰疹,皰疹發癢發疼;由於口腔患處疼痛,患兒食慾下降,精神不振。
  • @河北家長,手足口病進入流行期,這些事項要注意!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4月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消息稱,3月份全國手足口病報告的病例已經達到2.8萬例,是2月份的兩倍以上。手足口病逐漸進入流行期,預計今年整體流行強度高於去年。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得了手足口病?如何預防?
  • 寶寶得了手足口病,護理時這4個地方做錯了,會加重病情
    我家寶寶平時抵抗力就很差,非常容易生病,現在才六個月,又得了手足口病。因為剛開始寶寶只是表現出高熱、哭鬧的症狀,所以我和老公以為只是普通的發燒,結果餵了退燒藥後,寶寶也沒有好轉,反而出現了嘔吐的情況,把我們嚇了一跳。急忙送到醫院,才檢查出是得了手足口病。
  • 林俊傑得的手足口病,與小孩常患是否同款?該怎樣防治?
    林俊傑得的手足口病,與小孩常見的手足口病是否同款?該怎樣防治? 夏末秋起是手足口病的流行季節,不時出現的手足口病疫情,讓父母擔心不已,偶爾因病致寶寶死亡的消息,更加重了父母的憂慮。 手足口病近些年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重視,有些父母聽說周圍有寶寶患了手足口病,甚至不讓自家寶寶出去玩兒。父母的擔心是必要的還是過慮了?手足口病真的那麼可怕嗎?
  • 女孩打了疫苗沒多久得了手足口病 孩子家長很疑惑
    杭州的李阿姨有個孫女叫蜜蜜,6月份打了手足口疫苗。結果打完第二針沒多久,孩子被確診得了手足口病。打了疫苗沒多久,得了手足口病孩子家長很疑惑蜜蜜的病情還沒有診斷報告,但記者從醫院方面了解到確實得了手足口病。李阿姨很疑惑,孩子明明打過疫苗,怎麼還會得手足口呢?
  • 寶寶手足口病防護指南(媽媽必讀)
    寶寶手足口病一直是媽媽們最為警惕的小兒多發疾病,小貝今天著重探討一下寶寶手足口病的成因、症狀及如何防治。導致寶寶手足口病的病毒主要在腸道繁殖生長,較少會出現嚴重腹瀉的狀況,與腸胃炎的病毒不同。寶寶得了一種類型的手足口病後,會產生抗體,下次就不怕這一類型的手足口病了,但仍對其他類型的手足口病沒有抵抗力。手足口病的傳染性極強,主要會經由腸胃道、呼吸道及接觸等方式進行傳播,如寶寶食用了被病毒汙染的食物、水,照護者咳嗽或打噴嚏時的飛沫,或接觸了已感染患者身上的水皰或分泌物等。
  • 手足口病高發季節,寶寶染手足口高燒不退怎麼辦?
    又到了寶寶手口施虐的季節,當寶寶身上出現各種疹子,還發燒的時候,家長該如何處理呢?其實,寶寶患有手足口疾病之後不一定都會發燒,但是大多數的手足口患者都會有發燒的症狀,有些家長對於孩子的病發情況發現的比較早,所以做到了及時的治療而沒有使疾病加重發展下去,只是在手部或者是腳部等其他部位出現了一些小皰疹,及時治療之後這些症狀就慢慢的消退並且得到了恢復。手足口病發燒怎麼辦?
  • 夏季手足口病高發期,媽媽們該如何預防?
    手足口病其實大家都不陌生,夏季則是它的高發期。雖然說手足口病並不是什麼特別嚴重的病,但其發病速度快,傳染性又高,所以各位寶爸寶媽們還是要多多注意,多多預防。那麼在這手足口病多發的季節,有哪些科學的小方法可以幫助寶爸寶媽們來預防呢?手足口病都有哪些表現呢?
  • 手足口病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口腔、手上、腳上長了小水泡,但不知道是什麼,又怎麼出現的,一查才知道是手足口病,但手足口病又是什麼呢,這種病是如何發生的,又應該如何預防這種病症,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
  • 手足口病高發時期,寶媽要知道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狀
    分享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尤其多發於以6歲以下的兒童,目前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有哪些早期症狀?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它?輕症患者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有的孩子可能有噁心、嘔吐等反應。發熱1~2天後開始出現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現,或出現口腔黏膜皰疹。有的患兒不發熱,只表現為手、足、臀部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病情較輕。大多數患兒在一周以內體溫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復。1、什麼是手足口病?得病後有什麼表現?
  • 家長怎麼判斷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夏天到了,又到了手足口病高發的時期。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既然患病以嬰幼兒為主,那麼家長們該如何預防以及如何判斷手足口病呢?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家長怎麼判斷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 寶寶得了手足口或者皰疹性咽頰炎怎麼辦?莫驚慌,看這裡
    對於手足口病或者皰疹性咽頰炎,它們的症狀是什麼樣的呢?1. 發病初期大多數寶寶會發熱,有的低燒,有的高燒,也有的無發熱症狀,因人而異2.如果是手足口病,那麼寶寶舌頭、嘴唇及咽喉處等會發紅、有皰疹,臀部、手部和腳部等也會有皰疹;如果是皰疹性咽頰炎,那麼只有舌頭和咽喉處發紅、有皰疹(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頰炎本就是表兄弟,有時候傻傻地分不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