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消息稱,3月份全國手足口病報告的病例已經達到2.8萬例,是2月份的兩倍以上。手足口病逐漸進入流行期,預計今年整體流行強度高於去年。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得了手足口病?如何預防?寶寶得了手足口病怎麼辦呢?趕緊提前了解,讓寶寶遠離手足口病!
●什麼是手足口病?
近來一段時間,氣溫變化幅度大,忽冷忽熱的天氣,給腸道病毒繁殖創造了好條件。手足口病主要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有時候也會出現在臀部、大腿內側、會陰部、膝、肘等部位。家長對待手足口病「不要過分緊張,也不要掉以輕心」,先來看看手足口病到底是什麼?
>>病原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
>>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主要是通過接觸傳染,比如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汙染的手、毛巾、手絹、杯子、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間接接觸傳播;也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四季均可發病,以春夏季多見。
>>易感人群有哪些?
5歲以下兒童易感,3歲以下幼託機構兒童是高危人群,男孩多於女孩;喜歡吸吮手指、沒有良好洗手習慣的兒童極易發病;居住環境衛生差、環境擁擠的兒童易感;每年5至7月(悶熱潮溼)是該病的高發期。
>>臨床表現有哪些?
大多數為普通病例,多有發熱,食欲不振,流涎,口腔內可見散發性的皰疹或潰瘍,多位於舌體、頰黏膜或硬顎等處,可伴有疼痛,手足和臀部可有斑丘疹和皰疹,大腿內側、膝等部位也可以出現,多數1周內痊癒,預後良好。
極少數可發展為重症:高熱不退,持續在39℃以上;同時出現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等損害表現,要考慮重症可能。
●手足口病該如何預防呢?
>>加強監測是關鍵
託幼等單位做好晨間體檢,發現疑似病人,避免交叉感染。
>>良好的個人和環境衛生是重要預防手段
(1)進食前、如廁後、處理嘔吐物或更換尿布後應洗手;
(2)不要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個人物品;
(3)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物品表面,如家具、玩具等;
(4)避免與手足口病患者接吻、擁抱等密切接觸;
(5)為防止將病毒傳染給別人,患病兒童應居家隔離至康復後一周。
>>及時接種EV71疫苗,防止重症的發生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發生,基本都是由EV71病毒導致。如果既往的手足口病明確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無需再接種。由其他腸道病毒引起的,可以選擇接種EV71疫苗。
●寶寶得了手足口病怎麼辦?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較輕,呈自限性,7至10天病程後可完全康復。只有少數患者的病情會快速惡化,累及腦部、肺部和心臟出現嚴重的併發症。所以在患病期間,家長們要做好護理工作以幫助孩子儘快恢復健康。
>>發熱的護理:
當孩子體溫低於38.5℃時,家長可以使用物理降溫的方法,並要注意給孩子補水。當體溫超過38.5℃時,則應該給孩子服用退燒藥了。
>>皮疹的護理:
出疹子時,家長應保持孩子皮膚的清潔,並要及時給孩子更換衣服。此外,要給孩子勤修指甲,以免過度搔抓引發皮膚損傷和感染。若皰疹破裂並伴皮膚繼發感染時,可局部外用抗菌藥膏。
>>口腔的護理:
若孩子嘴裡的皰疹已潰瘍,家長可用魚肝油或維生素B2片劑研成粉塗抹口腔,並要讓孩子經常漱口刷牙,保持口腔清潔。給孩子喝點偏涼的奶或水,少量多次,可幫孩子減輕口腔潰瘍的痛苦。
>>飲食護理:
患病期間,孩子的消化功能減弱,飲食上應準備易消化的營養食物。出疹期間,尤其在口腔內水皰破潰成小潰瘍期間,可以多讓孩子吃一些流質飲食。病癒後可及時補充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
●新聞多一點:
>>患病寶寶有哪些需要忌口的嗎?
忌冰冷、辛辣、酸鹹等刺激性食物,也不要給寶寶吃魚、蝦、蟹等海鮮。
>>寶寶身上的皰疹可以用針挑破嗎?
千萬不可以!用針挑破可能會引發感染,最好讓它們自行消退,或者按照醫囑使用藥物。
>>特殊時期還可以帶寶寶去戶外嗎?
在手足口病多發的季節,很多家長會把孩子關在家裡,但其實只要不去人群密集、流通性差的地方,多帶孩子去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戶外活動是有利於增強孩子體質的。
>>孩子已經得過一次手足口病了,是不是不會再被傳染?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種,而且不能互相交叉免疫,所以即便寶寶剛得過一次手足口病,也有可能會再次染病。
(河北新聞網綜合,編輯高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