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我們經常聽說,但是很多人對手足口病卻不是特別了解,手足口病一般發生在幼兒身上,成人的案例較少,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狀況,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那麼,手足口病如果患上了,一般幾天能好?怎麼樣治療手足口病?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手足口病一般幾天能好
手足口病是常見的幼兒容易患的病,是由病毒所導致的,因此在治療上要以針對和對抗病毒為主,對症處理,一般口腔出現病症,服用康復新能夠促進潰瘍癒合,療程在一周左右,皮膚上護理主要是避免抓痕,感染,保持清潔乾燥。只要勤加護理,一般7天作用就能夠痊癒。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
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症治療。
手足口病怎麼治療
1、普通病例治療
(1)加強隔離:避免交叉感染,適當休息,清淡飲食,做好口腔和皮膚護理。
(2)對症治療:發熱、嘔吐、腹瀉等給及相應處理。
(3)病因治療:選用利巴韋林等。
2、重症病例治療
(1)合併神經系統受累的病例
① 對症治療:如降溫、鎮靜、止驚(地西泮、苯巴比妥鈉、水合氯醛等);
② 控制顱高壓:限制入量,給予甘露醇脫水,劑量每次0.5-1.0g/kg,Q4h-Q8h,根據病情調整給藥時間和劑量,必要時加用呋塞米;
③ 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每次1g/kg*2次或每次2g/kg*1次;
④ 酌情使用糖皮質激素:甲潑尼龍1-2mg/(kg·d),分1-2次靜脈滴注。重症病例可以短期大劑量衝劑療法:甲潑尼龍15-30mg/(kg·d),3天後減量為小劑量;
⑤ 呼吸衰竭者進行機械通氣,加強呼吸管理。
(2)合併呼吸、循環系統受累的病例
① 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
② 建立靜脈通路,檢測呼吸、心率、血壓及血樣飽和度;
③ 呼吸衰竭時及時氣管插管,使用正壓機械通氣,根據血氣分析隨時調整呼吸參數;
④ 必要時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丙種球蛋白。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1、飯前便後要洗手
飯前便後洗手,這是從小到大,我們最基本的衛生常識,尤其是在外出後回到家,一定要洗手,並且不能夠僅僅只用清水衝洗,一定要使用香皂或者洗手液,嚴格殺菌。切忌,不要讓兒童使用生冷未煮熟的食物,並且防止孩子去接觸病患兒童。
2、家長接觸兒童時注意衛生
家長喜歡對孩子親親,或者抱抱孩子,這摸摸那捏捏,來表示自己的寵溺,但是家長切忌,在接觸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清潔自己,尤其是在給孩子換尿布或者處理糞便之後,一定要洗手,並且適當處理兒童的糞便,不要隨意亂扔。
3、嬰兒物品進行消毒
對於嬰幼兒使用的物品,比如奶嘴和奶瓶,在使用之前和使用之後,都要進行嚴格的清洗和消毒,防止病菌附著。
4、不去人多的地方
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期,不要帶兒童到人口密集和空氣流通性差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很容易聚集病菌。並且,要搞好室內衛生,保持家居環境的乾淨,室內要注意通風,勤洗勤曬衣服被子。
5、清潔餐具
每天都要對兒童的玩具和個人的餐具以及打掃衛生用的工具進行一輪清洗和消毒,避免滋生病菌。
6、及時發現治療
當兒童表現出手足口病的疑似症狀時,要馬上到醫院進行診治,並且暫時不要讓兒童接觸其他人,對其穿過的衣物和用過的物品要進行一次消毒。如果是病症較輕的患兒,不需要進行住院,比較適宜在家裡進行治療和休息。
總結:兒童是沒有意識保護自己的群體,因此,家長一定要格外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孩子,注意孩子的安全和衛生,不要讓孩子接觸危險的物品,或者食用不乾淨的東西,一旦發現孩子有手足口病的預兆,就要趕緊進行醫治,避免病情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