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難受,要不要連夜去醫院?這裡有你要的答案

2020-12-22 騰訊網

大半夜的,寶寶不舒服,怎麼辦?

立刻去醫院,還是等天亮了再去?

相信很多家長都遭遇過這種鬧心。

有些家長會選擇第二天再去,也有很多人會選擇立刻去醫院,覺得折騰點沒關係,最要緊的是讓孩子少受點罪、平平安安。尤其現在是流感高發季,萬一孩子不是普通感冒,而是得了流感,去晚了豈不耽誤病情?

可敬天下父母心!但是,半夜送醫真的是最佳選擇嗎?

半夜的兒科急診室

人多到排起長龍

晚上甚至比白天更忙

半夜衝來醫院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下半夜的兒科急診室。

這些天,浙大兒院急診室一如既往通宵達旦,醫生們全神貫注地看病,一刻也不敢停歇,但因為就診人數太多,候診區還是排起了長龍。

候診區的座椅上擠滿了來自各地的孩子和家長,機器的叫號聲、孩子的哭鬧聲、家長的哄娃聲交織在一起。

浙大兒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陳振傑介紹說,這段時間是流感高發期,來看病的孩子特別多,經常排起長隊。原本,1名醫生晚上一個班次看八九十人已是極限,而現在普遍要看一百多人,超負荷運轉使得急診醫生的體力面臨極大考驗。但是,就算是這樣的高強度工作,還是有一部分排在後面的號子看不完,因為患兒源源不斷,人數實在太多了。為了應對目前情況,門急診近期不僅在白天和夜班都增加了醫生,還對後夜急診暫時無法完成就診的患兒進行分流,最大程度保證其優先就診權。

讓我們來換算下,醫生在一個班次上看一百多名孩子是個什麼概念?就是說,如果該班次工作時間是8小時,醫生不停歇、不喝水、不上廁所,三四分鐘就必須完成一個患兒的問診、查體、開單、化驗結果判斷、處方以及病情的解釋工作,還不包括書寫列印電子病歷的時間,這幾乎是醫生坐診工作的極限,何況是在反生理的深夜時刻。此外,就診的是孩子,經常需要安撫和反覆溝通,時間更加緊張。往往急診醫生結束工作後,累的連說話的力氣都沒了。

這種膠著,一方面讓醫生壓力山大,另一方面讓孩子和家長等得焦急,覺得叫號太慢、看得太快。

原來,半夜的急診室是這樣的。

來醫院之前,你了解嗎?

患兒多醫生少

不是臨時增加坐診醫生的事兒

主要問題在急診不「急」

有人會說,既然排起長隊,那就應該增加醫生人數,醫生增加了,不就解決問題了?

這一問其實是對急診的了解還不夠深入。

先來了解一下

什麼是急診

急診,意思是緊急情況下的治療。到了急診室的病人,會根據初步病情被評估分級。以我院急診預檢來說,分為五級:一級是瀕危患兒,二級是危重患兒,三級是急症患兒,四級是亞急症患兒,五級是非急症患兒。醫院會根據急診患兒病情的嚴重程度決定就診及處置的優先次序。

陳振傑醫生坦言,目前,兒科夜間急診所接診患者,大部分都是五級患者,即病情最輕的一級。這些患者的情況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急」。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半夜就把孩子送來看病,心情能夠理解,但只要孩子夜間出現點情況,無論大小,都往急診送,就有點偏離了急診的本義,這也是導致急診人數過多、經常排起長龍的主要原因。但對於年輕父母而言,如何判斷孩子真正是否屬於「急症」,往往現實中有很大難度,所以平時我們的兒科急診宣教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陳醫生介紹,就功能而言,急診主要是為搶救而配置的,如果本身不是危重患兒,不需要緊急施救的話,去急診就醫反而影響真正需要急診資源的危重患兒。

若是孩子病情不急

可以先在家留觀、護理

第二天一早再掛門診

浙大兒院門急診中心主任汪天林表示,孩子夜間出現發燒不一定立即送醫院。家長要留心觀察孩子精神狀態,如果精神較好、沒有其它症狀,可以先服用退熱藥控制體溫,沒有太大必要因為發熱大半夜跑來急診。一方面排隊較長、等得太久,增加交叉感染的機率。也會耽誤真正需要急診的患兒。

汪主任說,急診雖然24小時開放,但實驗室病毒檢測項目夜間並不開展,如要確診流感,也要等天亮了,檢驗科室上班了,才能檢測。所以,如果情況不是很緊急,第二天一早掛門診也來得及,檢查更方便,看病的效率也會更高。流感患者抗流感治療起病內48小時內最有效,不過超過48小時治療仍有效果

汪主任也強調,發熱患者如果精神差拒食;伴有頭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或者持續高熱等還是要及時來醫院。

作者:木玉

排版:陳西瓜

相關焦點

  • 孩子跌倒撞到頭,要不要馬上去醫院?3個問題告訴你答案
    不過要注意,第3個問題可是要觀察3天才能知道答案的。所以寶寶摔傷後,即使哭一哭就跑去玩了,爸爸媽媽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得在之後的3天裡好好觀察、護理孩子才行,以防發生顱內出血的情況。昏倒如果寶寶有昏倒、意識喪失的情況,即使馬上醒來,也要立刻帶他去醫院。
  • 寶寶病毒性發燒要幾天?答案在這裡
    寶寶免疫力較差,容易因病毒侵襲而出現發燒症狀。切記,寶寶得了病毒性發燒不需要進行抗生素治療,大家除了護理需要做的就是等待。那麼,寶寶病毒性發燒要幾天才好?這就來告訴你答案。寶寶病毒性發燒要幾天?寶寶病毒性發燒常見的表現有:流清鼻涕而且症狀比咽部更嚴重,沒有膿痰,可伴有眼結膜充血或者腹瀉。幼兒園或學校裡有多名寶寶同時或先後發病,或者一家之中有幾個人一起發病。如果發現寶寶有臉色蒼白、精神不佳、煩躁不安、不想吃飯等表現,即使寶寶沒有出現高熱症狀,大家也要重視起來,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 寶寶發燒了,要不要去醫院?別只盯牢體溫
    醫生,寶寶體溫超過了37.5℃,到底該不該去醫院呀?其實,該不該去醫院,不能只看體溫。判斷寶寶是不是發燒了?其實37.5℃這個分水嶺指的是,腋溫或者耳溫超過37.5℃,而口腔和肛溫並不相同,分別是37.8℃、38℃。
  • 出現發燒症狀的寶寶,要趕緊去醫院嗎?看看下面文章心裡就有底了
    令人難過的是,邊肖家的第77個姐姐因為天氣忽冷忽熱而發燒一、發燒需要馬上去醫院嗎小編的母親群體中的許多嬰兒最近接連發燒,母親們尤其擔心。發燒、腹瀉、精神萎靡、哭鬧、食欲不振等症狀不僅讓寶寶難受,也讓大人難受。對於發燒是否應該去醫院,母親們有很多不同的意見。邊肖想說的是,是否去醫院取決於孩子的年齡和身體狀況。
  • 疫情期間,寶寶發燒要不要去醫院?何時去醫院?
    人民網上海3月18日電 (唐小麗)疫情期間,孩子發燒,去醫院怕交叉感染,不去醫院又怕延誤病情,怎麼辦?在今天下午上海舉行的新聞發布上,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主任醫師黃瑛教授對此進行了答疑解惑。黃瑛教授所在醫院正是上海的兒童新冠肺炎定點治療醫院。 黃瑛說,關於孩子發燒,要關注三個問題。
  • 寶寶得了流感要不要去醫院?兒科醫生:有這3個症狀及時去!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區別,爸媽算是知道了,然後逐一對照下來,越對照越覺得不妙:不好,我家寶寶好像是得了流感……然後問題就來了,要不要去醫院?去不去醫院,爸媽糾結的是:麻煩、人多、會不會交叉感染……我們醫生就一個建議:去或不去,看寶寶的病情。因為並不是每個寶寶得了流感,都需要來醫院的,去年如是,今年亦如是。
  • 寶寶發燒要不要去醫院?家長要會判斷,3種不用著急去7種要快去
    若是量出來寶寶的體溫超過38.5℃了,那就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是否去醫院了,如果決定暫時不去醫院,要給寶寶吃退燒藥,這時光物理降溫已經不管用了。所以,當寶寶發燒時,家長要先觀察,勤幫寶寶測量體溫,並根據經驗判斷是否需要立馬去醫院,不建議娃一發燒就著急忙慌的帶著去醫院。
  • 寶寶脹氣難受,這些知識你要知道!
    寶寶在成長發育期間,難免會出現健康問題,其中脹氣問題讓很多媽媽很無奈。寶寶腹脹,肚子鼓鼓的,看上去很是難受,該如何幫助寶寶緩解呢?別著急,育姐這就來幫你~脹氣的原因消化不良很多新手父母給寶寶吃的食物比較雜,且沒有規律,時間久了,造成寶寶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容易導致寶寶腹脹。吸入空氣寶寶在進食的同時也吸入了大量的空氣,腹中食物在消化吸收時產生大量的氣體,所以寶寶才會出現腹脹情況。
  • 生二胎時,要不要帶著大寶一起去醫院?過來人:別帶,帶了心疼
    為了讓獨生寶寶長大後有個手足陪伴,不少家庭在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後,義無反顧地要了二寶。可許多寶爸寶媽們遇到的頭一個「兩娃難兼顧」的問題就出現在二寶即將出生時,到底要不要帶大寶去醫院。不帶大寶吧,怕別人照顧不好,寶媽會心疼,帶上大寶一起去醫院呢,大寶看見媽媽難受的樣子又會心疼媽媽。
  • 問診 | 寶寶嘔吐,一定要去醫院嗎?
    當你排除了以上就醫指標,該如何做好居家護理呢?任何藥物的使用都要權衡利弊,兒童更是要以不傷害為原則。寶寶們需要更安全的止吐藥,也確實有比較安全的止吐藥,那就是昂丹司瓊。它的特點是6個月以上就可以使用、不良反應小,且單次使用止吐效果好。
  • 預產期到了寶寶還不發動,要不要去醫院催產呢?聽聽醫生怎麼說
    預產期到了寶寶還不發動,要不要去醫院催產呢?聽聽醫生怎麼說。醫生給出的解釋是,剛過預產期,孕媽先不要著急去醫院催產,再等等,因為寶寶有可能還不到時候,畢竟預產期是人為推算的,只能作為參考,並不能代表寶寶的實際生長情況。
  • 要不要生二胎?不用糾結,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前幾天寫了一篇,想要二胎生個兒子,看看這三點,也許能幫到你,這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是寫給,想要生二胎和二胎想要生兒子的,但評論裡討論最多的是,生不生二胎。我就想著,既然大家這麼糾結這個問題,那今天就寫一篇,要不要生二胎?不用糾結,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要不要生二胎?
  • 孩子發燒咳嗽要不要去醫院
    很多媽媽在後臺詢問我們:寶寶最近有點咳嗽,該不會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吧;孩子發燒了,猶豫到底要不要去醫院看,很擔心是招惹上了這次的肺炎……今天,我們就來細緻的說說:普通感冒、流感和這次的新冠肺炎,都有哪些不一樣?
  • 孩子發燒了,一定要去醫院嗎?
    如果這時候你聽從他們的建議而盲目的上醫院給娃打針,也有可能就會埋下病根,娃發燒,我也怕,但是自從認識了寶寶知道,才明白,發燒有時候並非是壞事,也許有人會說了:發燒不是壞事難道是好事?對於一些孩子一發燒就送醫院的父母們,如果你們真正了解了關於發燒的一些知識,就不會再這樣覺得孩子發燒跟天塌下來似得。發燒,是由於體溫加熱,超過了人體正常體溫而形成的表象。
  • 處在長牙期的寶寶原來那麼難受,家長要學會護理,緩解寶寶的不適
    這個跟體質有關,不要盲目的給寶寶補鈣,如果家長擔心寶寶缺鈣的話,可以到醫院查一下。最好的天然補鈣是曬太陽,一方面可以補鈣,一方面可以增強寶寶的體質。二,長牙期又哪些不適1, 流口水大多數寶寶在開始要長牙的時候就會有流口水的症狀,這個情況非常正常,家長要做好清潔工作,及時的處理寶寶的口水,不要讓口水長時間侵蝕皮膚,會對寶寶嬌嫩的皮膚造成傷害。
  • 寶的鼻涕讓你又擔心又焦慮,要不要去醫院?怎麼處理?醫生告訴你
    寶寶的鼻涕,講究還真不少,有的爸媽看到鼻涕就如臨大敵「怎麼辦,要不要去醫院」,有的爸媽不當回事「沒事,小孩子嘛,哪個沒有點鼻涕的」,這兩種態度都不可取。那麼,當寶寶鼻涕拉拉、鼻塞的時候,爸媽應該怎麼辦,做點什麼呢?看完文章,你就知道了。
  • 娃的鼻涕讓你又擔心又焦慮,要不要去醫院?怎麼處理?醫生告訴你
    >寶寶的鼻涕,講究還真不少,有的爸媽看到鼻涕就如臨大敵「怎麼辦,要不要去醫院」,有的爸媽不當回事「沒事,小孩子嘛,哪個沒有點鼻涕的」,這兩種態度都不可取。那麼,當寶寶鼻涕拉拉、鼻塞的時候,爸媽應該怎麼辦,做點什麼呢?看完文章,你就知道了。爸媽們關心的鼻涕問題,都在文章裡啦,希望能幫到你。這裡要特別說一說那些對付鼻子問題的神器,神器雖好,操作起來其實也不難,但是,但是後面才是重點啊各位爸媽,但是需要寶寶們的配合啊。不然,海鹽水噴鼻劑一拿出來,寶寶就跑開了或者躲起來了或者哭了,再多的技巧也沒轍。
  • 要不要生二胎,答案在「這裡」
    閒暇時開始準備寶寶所需的各種物品,吃的,用的,穿的,洗的,玩的,等……總之能想到的一應俱全,一時之間全家都沉浸在這樣的期待和幻想中樂此不疲。從沒想過二胎的事情,即便孩子一天天的長大……4.二胎要不要一直以來我都沒想過二胎的事情,只想著儘自己的所能,把這一個孩子撫養長大,身心健康,將來不要成為一個需要社會救助的人,而是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有價值的人,自己的生命有了延續,我會覺得自己這一生沒有白活!
  • 接近預產期,出現什麼症狀要去醫院待產?有以下苗頭,早比晚了好
    但是,大多數產婦到臨產時,還是會有症狀的,如果是有以下幾種苗頭,不妨早點去醫院,讓醫生來判斷要不要住院: 但是,如果是宮縮次數變多,而宮縮時間也變得越來越規律,說明準媽媽還真的有了臨產症狀,這個時候就要去醫院了。 鄰居有一個準媽媽在孕29周的時候,宮縮次數開始變得逐漸增多的,但是當時只有宮縮的症狀,沒有其它反應,當時就在猶豫要不要去醫院,一直拖了幾天,突然破了水,寶寶早產了。
  • 寶寶一個小習慣,到了要去醫院的地步,你家寶寶也喜歡摳鼻孔嗎?
    一個好習慣要從小培養,而寶寶出現了壞習慣也要及時糾正。除了有損形象,長期挖鼻孔對寶寶鼻部健康也有很大影響。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如果問你有沒有摳過鼻子,幾乎所有人都會不好意思地承認。控制不住的「摳鼻子」前幾天想約小美一起帶孩子去動物園,小美卻說要帶孩子去醫院看醫生,我忙問壯壯是生病了嗎?小美嘆了口氣:「比生病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