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分區,看JCR還是中科院?到底哪個靠譜?

2020-12-11 生物女學霸

一說到SCI分區這個話題,

學霸姐姐就想起了「熱門網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

它平均影響因子10分以上、2年內總被引達302306次、各種話題不斷、Nature親兒子.......

然而,它卻被劃中科院劃到了2區。

到底分區的高低是不是判斷一刊雜誌好壞的一種標準呢?

我們發SCI論文到底以哪個分區為準呢?

今天,學霸姐姐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

什麼是期刊分區?

關於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期刊引證報告) 期刊分區影響較為廣泛的有兩種:

一種是科睿唯安公司制定的分區(原來是湯森路透,後來易主科睿唯安);

第二種是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制定的分區(簡稱中科院分區)。

這兩種分區方式均基於 SCI 收錄期刊影響因子基礎之上進行分區的。

SCI 是什麼的簡稱?

這個問題,一定要說一下,

因為學霸姐姐知道,很多人以為SCI是science的簡稱。。。

其實並不是,SCI全稱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

是1961年由 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 創辦的引文資料庫,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

20世紀80年代末南京大學最先將SCI 引入我國的科研評價體系。

SCI為什麼要分區?

期刊的IF每年不斷浮動,把IF定值作為學術評價指標不適合,而且不同學科領域期刊的影響因子差異很大,僅憑IF不能直觀地比較不同領域的期刊。

於是,把同一學科領域的期刊,按IF大到小做排序後,劃分入不同區域。

那麼,只要是某領域1區的期刊,就是該領域的頂級刊物,直觀反映該刊在領域內的水準和大致排位。

科睿唯安JCR分區

科睿唯安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報告》,全稱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將收錄期刊分為176個不同學科類別,每個學科分類按照期刊的影響因子高低,平均分為4個區:

影響因子前25%(含25%)的期刊為Q1區;

影響因子位於25-50%(含50%)為Q2區;

影響因子位於50-75%(含75%)為Q3區;

影響因子位於75%之後的期刊為Q4區。

中科院分區

中科院首先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學、天文、工程技術、醫學、環境科學、農林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及綜合性期刊13 大類。然後,將13大類期刊分各自為4 個等級,即4 個區。

按照各類期刊影響因子劃分,前5% 為該類1 區、6% ~ 20% 為2 區、21% ~ 50% 為3 區,其餘的為4 區。

JCR分區分區 PK 中科院分區

1,學科劃分不同

科睿唯安JCR的Journal Ranking沒有設置大類學科,只分為176個具體學科,也就是中科院分區表中所指的小類學科。

2,分區方法不同

JCR是按照「平均主義」思想,根據刊物IF的高至低平均劃分4個區,每個區含有該領域總量25%的期刊;

中科院的分區如同社會階層的金字塔結構,1區只有5%的頂級期刊,2~4區期刊數量也逐層增加。

於是,採用中科院分區後往往出現「掉區」的情況。

顯然中科院的1區和2區雜誌很少,雜誌質量相對也高,基本都是本領域的頂級期刊。

所以有的人發表的論文按JCR分區標準算一區,而按中科院分區算2區甚至三區。

3,指標取值不同

JCR是按當期(1年)的IF進行分區,中科院是按刊物前3年IF平均值進行分區。

4,寫法不同

一般的,JCR中1區的期刊寫作「Q1」,中科院1區的期刊寫作「1區」,如此類推。

最後的重點——我們到底該看哪個分區?

儘管兩種分區方式都比較權威,但是中科院分區被更多的機構採納以作為科研評價的指標。

據學霸姐姐所知,國內大部分的高校和科研單位的科研業績獎勵、職稱評審等,均按照中科院分區進行加權計算。

但是,由於中科院的分區遭到了很多無情的diss,

所以,現在,有些學校已經明確表示要與國際接軌,使用科睿唯安SCI期刊分區標準,

所以,具體怎麼看,最好是看你們學校/單位認哪個。

生物女學霸,一個自稱學霸其實很渣的生物汪,努力將有趣的、有用的、有血有肉的科研那些事兒呈現給大家,關注一個好不啦~

相關焦點

  • 期刊jcr分區和期刊級別的區別
    在發表sci論文時,出現了jcr分區,導致部分人把期刊jcr分區與期刊級別混淆。接下來本文就介紹下期刊jcr分區和期刊級別的區別。首先,期刊jcr分區期刊jcr分區,針對的是sci期刊,而不是所有的期刊,是一種把sci期刊分為四個區的劃分標準。具體情況是:JCR將收錄期刊分為176個不同學科類別。
  • sci幾區怎麼劃分
    sci幾區怎麼劃分?sci期刊是分區的,總共劃分了四個區,分別是一區、二區、三區和四區。但劃分分區的方法,分為了jcr分區和中科院分區,採用了不同的標準,具體怎麼劃分的,會在本文詳細介紹。首先,sci幾區按jcr劃分jcr分區根據影響因子(IF值),某一個學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響因子降序排列,然後平均4等分(各25%),分別是Q1,Q2,Q3,Q4。
  • JCR分區和中科院分區,到底該相信哪一個?
    我們發SCI論文到底以哪個分區為準呢?今天,學霸姐姐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什麼是期刊分區?於是,採用中科院分區後往往出現「掉區」的情況。所以有的人發表的論文按JCR分區標準算一區,而按中科院分區算2區甚至三區。3,指標取值不同JCR是按當期(1年)的IF進行分區,中科院是按刊物前3年IF平均值進行分區。4,寫法不同一般的,JCR中1區的期刊寫作「Q1」,中科院1區的期刊寫作「1區」,如此類推。
  • 中英文期刊影響因子及JCR分區中科院分區查詢
    一款實用的期刊影響因子查詢軟體 Justscience 分享給大家,其連結如下:https://sci.justscience.cn
  • SCI分區有兩種,一種是JCR分區,一種是中科院分區,你選哪一個?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同學加入了科研大軍,大家都迫切的想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做出一點成績,能夠在SCI上發表自己的論文,有了研究成果,發在哪個期刊上,確實讓很多新人迷茫了,因為大家都不清楚應該是跟著JCR分區走,還是按照中科院分區來選。
  • SCI必備技能,JCR分區最新查詢方法.
    sci,搞科研的童鞋都是圍繞著它在轉。
  • 中科院分區與JCR分區的比較
    :一種是 Thomson Reuters公司(湯森路透)制定的分區;第二種是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制定的分區(簡稱中科院分區)。  中科院分區與JCR分區的比較2  學科劃分不同湯森路透JCR的Journal Ranking沒有設置大類學科,只分為176個具體學科,也就是中科院分區表中所指的小類學科。
  • sci怎麼看幾區
    sci期刊會是根據一定的標準,來劃分區,分別是一區、二區、三區和四區,每個區域都納入一定數量的期刊,作者發表論文所選擇的目標sci期刊在哪個分區,就稱為sci幾區論文。那麼,sci怎麼看幾區?首先,sci分區有兩種不同的劃分標準,分別是JCR分區和中科院分區。分區標準不同,導致同一本期刊,可能屬於JCR的一區,屬於中科院的二區。所以,在看sci是幾區之前,要先確認本單位認可哪個分區標準。其次,sci期刊目錄是確定的,相關單位會把這些期刊目錄,按照標準,劃分所屬的分區。
  • 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
    發表sci論文有一定的用途時,比如評獎、評職稱等,要滿足相應的評審標準要求,否則會導致發表的sci論文達不到目的。在提出的評審標準要求中,不少人對分區和影響因子一頭霧水,鬧不懂它們怎麼來的。本文就回答下關於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的問題。
  • 中科院JCR期刊分區說明
    3 分區方法中科院分區表對湯森路透每年度發布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CITATION REPORTS,簡稱JCR)中SCI期刊在學科內依據3年平均影響因子劃分分區。它包括大類分區和小類分區:大類分區是將期刊按照自定義的13個學科所做的分區,大類分區包括Top期刊;而小類分區是將期刊按照JCR已有學科分類體系所做的分區。下文將詳細說明中科院分區表的製作過程。
  • 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關係嗎
    在發表sci論文時,需要關注sci期刊是哪個分期的,影響因子是多少。因而很多作者比較想知道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沒有關係,哪怕單位要求發表sci論文沒有分區或者影響因子上的要求,內心也要了解這兩者對自己發表論文的影響。那麼,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關係嗎?
  • JCR分區和中科院分區表還沒分清!中科院分區表還分升級版、基礎版?!進來一次講透!
    那麼到底分區的高低是不是判斷一刊雜誌好壞的一種標準呢?在中科院期刊分區表中,主要參考3年平均IF作為學術影響力,最終每個分區的期刊累積學術影響力是相同的,各區的期刊數量由高到底呈金字塔式分布,前5% 為該類1 區、6% ~ 20% 為2 區、21% ~ 50% 為3 區,其餘的為4 區。
  • 最新JCR期刊影響因子及分區情況(中科院SCI期刊分區表)
    國內主流參考的SCI分區依據主要有中科院JCR分區表以及湯森路透JCR的Journal Ranking分區兩種。其中,中科院期刊分區表則被更多的機構採納以作為科研評價的指標。LetPub統計了JCR2014發布的8618種SCI期刊在各中科院大類分區下的數量,其中醫學類、工程技術類、生物類的期刊總數最多。
  • 科研收藏|最新JCR期刊影響因子及分區情況(中科院SCI期刊分區表)
    國內主流參考的SCI分區依據主要有中科院JCR分區表以及湯森路透JCR的Journal Ranking分區兩種。其中,中科院期刊分區表則被更多的機構採納以作為科研評價的指標。期刊分區方法中科院期刊分區依據也是基於一個期刊的影響因子,但是採用的是三年平均影響因子,優點是減少了有些期刊影響因子逐年波動較大帶來的不穩定因素。
  • SCI期刊分區,一次性整明白!
    SCI論文指南(ID:scizhinan)提供專業的SCI論文寫作與發表經驗精細的論文發表指導▲長按二維碼關注文章來源:南開管理評論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了解期刊論文的一些基本常識是大有裨益的關於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期刊引證報告) 期刊分區影響較為廣泛的有兩種:一種是 Thomson Reuters 公司制定的分區(中文一般翻譯為湯森路透分區);第二種是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制定的分區(簡稱中科院分區)。這兩種分區方式均基於 SCI 收錄期刊影響因子基礎之上進行分區的。
  • 2019 中科院 JCR 分區正式出爐,到底有哪些變化
    大家期待已久的 2019 年中科院分區 JCR 於 12 月 16 日正式出爐,大部分都了解 JCR 分區是個啥,也有不甚明了的,
  • 2019年中科院JCR分區發布(附完整版Excel表)
    影響較為廣泛的JCR期刊分區有兩種: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制定的分區,以及 Thomson Reuters公司( 湯森路透)制定的分區。它們均基於 SCI 收錄期刊的影響因子。中科院分區來源於《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下簡稱期刊分區表),是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國家科學圖書館)科學計量中心的科學研究成果。分區設計思路始於2000年初,旨在糾正當時國內科研界對不同學科期刊影響因子數值差異的忽視。期刊分區表自2004年開始發布,延續至今。2012年起更改為網絡版。期刊分區表數據每年11月份發布。
  • 2019中科院JCR分區名單正式出爐
    2019年中科院分區JCR於2019年12月16日出爐,iNature及時整理了綜合類,生物類,醫學類領域的1區期刊,發現綜合類的1區期刊有7本;生物類的1區有76本;醫學領域的1區有219本。據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消息,2019年分區表共設18個大類。
  • SCI是什麼?SCI是怎麼分區的?怎麼查詢某個期刊的SCI分區?
    JCR分區中科院版分區將所有期刊分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學、天文、工程技術、醫學、環境科學、農林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及綜合性期刊13 大類。顯然在中科院的分區中,1區和2區雜誌很少,雜誌質量相對也高,基本都是本領域的頂級期刊。中科院分區中四個區的期刊數量是從1區到4區呈金字塔狀分布。
  • 熱點:2019年度SCI中科院分區正式出爐!
    2019年中科院分區於12月17日正式公布,但是很多人因為未訂購資料庫而查詢不了。不少自媒體甚至發布了誤導消息,拿EXCEL版JCR分區蹭熱點。去年引起巨大爭議,被歸納到二區的綜合性期刊PNA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今年重回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