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財富雜誌
《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8)》統計顯示,正餐、火鍋、休閒小吃餐飲已成為餐飲行業佔比最高的三大業態,其中休閒小吃餐飲正以低成本、快速開店和豐富的創新品類引領消費新趨勢。在眾多休閒小吃新興品類中,優勢突出的「即食海鮮」還有萬億市場空白等待挖掘。
《2019年中國海產品乾貨市場分析報告》預計,2020年我國海鮮總產量將超過4800萬噸,中國儼然成為全球最大的海鮮生產國。
對此投資人表示,隨著近年來千億規模的鴨貨市場份額迅速下跌,即食海鮮極有可能替代鴨貨產品,「因為對標顯示:無論是營養角度還是原材料認知角度,即食海鮮產品都更受消費者認可。」
作為即時海鮮領域的首家創新者,海鮮盒子是海鮮行業唯一剛創立就受到多方關注的品牌。圍繞10款爆品海鮮產品SKU、5㎡小店+外賣銷售的業務模式,海鮮盒子迅速打開市場,目前一家5㎡單店鋪月收入可達5萬元。
01
單店月入5萬
「海鮮盒子」成小吃店鋪+外賣的一匹黑馬
營養價值高、食用方便、口感新鮮,即食海鮮滿足了用戶對餐飲品質的全部需求。可國內海鮮消費的核心力量(年輕人和社區用戶)眼前,卻只有價格貴做法難的冷凍海鮮,和不新鮮口味差的罐頭製品。
為解決市場痛點,深扎傳統海鮮出口貿易領域15年的老炮兒楊軍走訪了20多個國家,用了整整兩年時間進行市場調研。他發現即食海鮮概念在很多歐美國家已同餐桌上的沙拉般普及。一盒開封即食無需處理、口味還幾乎和飯店菜餚無異的海鮮成品,在沃爾瑪等大型超市中與冷凍海鮮的佔比是5:5。
圖為海鮮盒子創始人CEO楊軍
眼見國外的即食海鮮產業已經非常成熟,國內用戶對海鮮的認知卻還停留在冷凍和罐頭滷製品,楊軍決定抓住機會。他創立海鮮盒子,一進場就高舉高打,在1個月內迅速開出兩家5㎡左右的小店,憑藉10餘款自主研發的即食海鮮盒裝單品(客單價29元/盒),一天店面和外賣可銷售100多盒,單店的月入超5萬元,迅速招來三家爭相支持的風投機構。
品牌優勢顯而易見:一方面,區別於傳統小吃店面,海鮮盒子沒有明火後廚,標準化生產安全穩定。海鮮盒子既是餐飲又是零售,消費者既可以在餐桌上大快朵頤,又可以當休閒零售解饞;另一方面,這樣一家5~8㎡的小店可以開在商超、社區周邊、大學城周邊等各類場景,再輔以外賣模式,店鋪經營場景非常靈活。
02
高級原料+標準工藝
海鮮盒子打造爆款產品的背後
截至目前,海鮮盒子共推出麻辣扇貝、麻辣魷魚須、照燒章魚、麻辣大蝦、麻辣北極蝦、麻辣龍蝦尾、麻辣牛蛙、麻辣花蛤、麻辣鮑魚9款SKU,其中,「麻辣花甲肉、麻辣北極蝦和麻辣扇貝」用戶復購率最高,單個爆品一天就能賣40多盒。用戶最多的口碑評價是:和現做的海鮮口感相差無幾甚至味道上更加優秀。
圖為海鮮盒子部分售賣盒子產品
原材料是海鮮盒子優質口感的「秘訣」。以人氣產品麻辣扇貝為例,楊軍精選了北緯39°長山島刺身級別的「貝王」蝦夷扇貝(成本是普通扇貝2倍),以現捕活煮保證了其肥美新鮮的口感。層層專業的加工工藝使扇貝麻辣爽口,多吃也不會上火。
在此基礎上,依託楊軍百魚海鮮出口貿易公司年採購1萬5千噸行的業資源,海鮮盒子可整體降低約30%的產品成本價格,即降低採購成本的10%~20%。如此大批採購,海鮮盒子可保證長期拿到行業中價格最優、質量最好的貨源,鞏固其全球海鮮供貨議價能力。
而要將原料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就要靠研發和技術。海鮮盒子的產品創新研發負責人王瀾濤曾在崑崙飯店、金海湖度假酒店等高檔酒店任總廚及新品研發主管,不僅精通法、意、墨、新菜系,還擅長中式滷味,可獨立研發多款獨家口味。
圖為工廠生產線人員對產品統一消毒處理
加工技術方面,海鮮盒子採用「MAP鎖鮮包裝」,在新鮮度上遠勝於市面上的易拉罐冷凍即食海鮮類產品,加工難度也成倍增加。海鮮盒子能從產品上贏得用戶口碑,楊軍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用心做好產品是企業責任,也是我做十多年企業的初心。新鮮即食,健康安全是我們始終堅持的核心競爭力。我們還在持續研發新品,未來兩個月內我們將推出升級的品牌系列產品『海鮮君』,產品和包裝都有一個大的提升,值得期待。」
03
擲5000萬投資工廠
建行業頂級產業鏈體系
曾有業內人士指出,國內海鮮市場之所以小作坊「橫行」,是因為小吃規模化難度過大,店主缺乏同時支撐幾百家店的供應鏈和生產供貨能力。
即便有人選擇折中方案「中央廚房」和「代加工」,產品品質只是治標不治本。可見,供應鏈能力已成為休閒餐飲領域競爭中的最大壁壘。
圖為海鮮盒子工廠生產加工車間
但別人的煩惱,正是楊軍的強項。就在去年,楊軍豪擲5000萬元投資併購了遼寧省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大連恆佳食品有限公司,含著金鑰匙出生。
這間佔地面積11000平方米的工廠現有員工200人,年加工能力4000噸,工廠專門生產海鮮盒子產品的車間日產能達30000-50000盒。
大規模的工廠也是海鮮盒子生產標準化的不二保障。據了解,海鮮盒子的產品不僅具備MSC、BRC、BAP、HACCP的國際海鮮食品認證資質,還嚴格遵照了HACCP國家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即每款產品都有單獨的加工工藝方案,所有食材均可追溯產地,技術優勢突出。
源產地選材、自主研發新品、自有工廠加工、國際標準保障,海鮮盒子率先搭建出了整套行業頂級的全產業鏈體系。
在楊軍看來,這是未來門店產品規模化的最大競爭壁壘,「無論將來開幾百還是幾千家店,我們都能依靠自有的供應鏈能力保證品質,穩紮穩打」。
04
穩步快跑迅速布局全國200家門店
今年年初,海鮮盒子形象樣板店在北京正式營業,即食海鮮的優勢得以發揮,店門外的用戶一度大排長龍。楊軍表示,今年海鮮盒子將延用5㎡開一家店的輕操作模式,快速在全國布局200家門店,繼續領跑市場。
記者算了一筆帳:以海鮮盒子每家門店的日平均銷售數據計算,一盒即食海鮮平均客單價29元,單店日均銷售80盒、月收入為69600元。
拋除店面租金和人力和其他成本,單店月淨收益約3萬元。如果再加上每天40盒的外賣銷量,就可保證40%~50%的淨收益,月入4萬左右不成問題,回本周期也大大縮短到3-4個月。
圖為海鮮盒子門店排隊情況
楊軍介紹:海鮮盒子已開啟第一批樣板店城市合伙人合作模式,目前僅限100個合伙人樣板店名額」。今年6月剛剛啟動樣板店合作,已經籤約全國60餘家店鋪即將開業。而城市合伙人只需前期投入8萬元左右(其中含2萬首次進貨),就可以迅速搶佔即食海鮮市場。
經過評估符合條件後,可獲得新品研發支持、全行業資質背書、開店標準運營、選址測評分析、產品培訓輔導和物流配送冷鏈6大體系全方位賦能。其次針對市場上經營不善但有門店的小吃餐飲及食品零售店主,品牌也可幫扶其再次盤活經營更換品牌後重新開店。
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休閒食品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6%,今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439億元。飛速擴張的市場中,5㎡小店模式將成為休閒餐飲最受歡迎的發展趨勢。
每年進入夏季和秋季後,海鮮銷量都將迎來井噴式增長,即食海鮮市場的萬億市場空白,也將在這一銷售旺季爆發無限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