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小店10個爆款產品,這家公司掘金萬億級即食海鮮市場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新財富雜誌

《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8)》統計顯示,正餐、火鍋、休閒小吃餐飲已成為餐飲行業佔比最高的三大業態,其中休閒小吃餐飲正以低成本、快速開店和豐富的創新品類引領消費新趨勢。在眾多休閒小吃新興品類中,優勢突出的「即食海鮮」還有萬億市場空白等待挖掘。

《2019年中國海產品乾貨市場分析報告》預計,2020年我國海鮮總產量將超過4800萬噸,中國儼然成為全球最大的海鮮生產國。

對此投資人表示,隨著近年來千億規模的鴨貨市場份額迅速下跌,即食海鮮極有可能替代鴨貨產品,「因為對標顯示:無論是營養角度還是原材料認知角度,即食海鮮產品都更受消費者認可。」

作為即時海鮮領域的首家創新者,海鮮盒子是海鮮行業唯一剛創立就受到多方關注的品牌。圍繞10款爆品海鮮產品SKU、5㎡小店+外賣銷售的業務模式,海鮮盒子迅速打開市場,目前一家5㎡單店鋪月收入可達5萬元。

01

單店月入5萬

「海鮮盒子」成小吃店鋪+外賣的一匹黑馬

營養價值高、食用方便、口感新鮮,即食海鮮滿足了用戶對餐飲品質的全部需求。可國內海鮮消費的核心力量(年輕人和社區用戶)眼前,卻只有價格貴做法難的冷凍海鮮,和不新鮮口味差的罐頭製品。

為解決市場痛點,深扎傳統海鮮出口貿易領域15年的老炮兒楊軍走訪了20多個國家,用了整整兩年時間進行市場調研。他發現即食海鮮概念在很多歐美國家已同餐桌上的沙拉般普及。一盒開封即食無需處理、口味還幾乎和飯店菜餚無異的海鮮成品,在沃爾瑪等大型超市中與冷凍海鮮的佔比是5:5。

圖為海鮮盒子創始人CEO楊軍

眼見國外的即食海鮮產業已經非常成熟,國內用戶對海鮮的認知卻還停留在冷凍和罐頭滷製品,楊軍決定抓住機會。他創立海鮮盒子,一進場就高舉高打,在1個月內迅速開出兩家5㎡左右的小店,憑藉10餘款自主研發的即食海鮮盒裝單品(客單價29元/盒),一天店面和外賣可銷售100多盒,單店的月入超5萬元,迅速招來三家爭相支持的風投機構。

品牌優勢顯而易見:一方面,區別於傳統小吃店面,海鮮盒子沒有明火後廚,標準化生產安全穩定。海鮮盒子既是餐飲又是零售,消費者既可以在餐桌上大快朵頤,又可以當休閒零售解饞;另一方面,這樣一家5~8㎡的小店可以開在商超、社區周邊、大學城周邊等各類場景,再輔以外賣模式,店鋪經營場景非常靈活。

02

高級原料+標準工藝

海鮮盒子打造爆款產品的背後

截至目前,海鮮盒子共推出麻辣扇貝、麻辣魷魚須、照燒章魚、麻辣大蝦、麻辣北極蝦、麻辣龍蝦尾、麻辣牛蛙、麻辣花蛤、麻辣鮑魚9款SKU,其中,「麻辣花甲肉、麻辣北極蝦和麻辣扇貝」用戶復購率最高,單個爆品一天就能賣40多盒。用戶最多的口碑評價是:和現做的海鮮口感相差無幾甚至味道上更加優秀。

圖為海鮮盒子部分售賣盒子產品

原材料是海鮮盒子優質口感的「秘訣」。以人氣產品麻辣扇貝為例,楊軍精選了北緯39°長山島刺身級別的「貝王」蝦夷扇貝(成本是普通扇貝2倍),以現捕活煮保證了其肥美新鮮的口感。層層專業的加工工藝使扇貝麻辣爽口,多吃也不會上火。

在此基礎上,依託楊軍百魚海鮮出口貿易公司年採購1萬5千噸行的業資源,海鮮盒子可整體降低約30%的產品成本價格,即降低採購成本的10%~20%。如此大批採購,海鮮盒子可保證長期拿到行業中價格最優、質量最好的貨源,鞏固其全球海鮮供貨議價能力。

而要將原料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就要靠研發和技術。海鮮盒子的產品創新研發負責人王瀾濤曾在崑崙飯店、金海湖度假酒店等高檔酒店任總廚及新品研發主管,不僅精通法、意、墨、新菜系,還擅長中式滷味,可獨立研發多款獨家口味。

圖為工廠生產線人員對產品統一消毒處理

加工技術方面,海鮮盒子採用「MAP鎖鮮包裝」,在新鮮度上遠勝於市面上的易拉罐冷凍即食海鮮類產品,加工難度也成倍增加。海鮮盒子能從產品上贏得用戶口碑,楊軍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用心做好產品是企業責任,也是我做十多年企業的初心。新鮮即食,健康安全是我們始終堅持的核心競爭力。我們還在持續研發新品,未來兩個月內我們將推出升級的品牌系列產品『海鮮君』,產品和包裝都有一個大的提升,值得期待。」

03

擲5000萬投資工廠

建行業頂級產業鏈體系

曾有業內人士指出,國內海鮮市場之所以小作坊「橫行」,是因為小吃規模化難度過大,店主缺乏同時支撐幾百家店的供應鏈和生產供貨能力。

即便有人選擇折中方案「中央廚房」和「代加工」,產品品質只是治標不治本。可見,供應鏈能力已成為休閒餐飲領域競爭中的最大壁壘。

圖為海鮮盒子工廠生產加工車間

但別人的煩惱,正是楊軍的強項。就在去年,楊軍豪擲5000萬元投資併購了遼寧省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大連恆佳食品有限公司,含著金鑰匙出生。

這間佔地面積11000平方米的工廠現有員工200人,年加工能力4000噸,工廠專門生產海鮮盒子產品的車間日產能達30000-50000盒。

大規模的工廠也是海鮮盒子生產標準化的不二保障。據了解,海鮮盒子的產品不僅具備MSC、BRC、BAP、HACCP的國際海鮮食品認證資質,還嚴格遵照了HACCP國家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即每款產品都有單獨的加工工藝方案,所有食材均可追溯產地,技術優勢突出。

源產地選材、自主研發新品、自有工廠加工、國際標準保障,海鮮盒子率先搭建出了整套行業頂級的全產業鏈體系。

在楊軍看來,這是未來門店產品規模化的最大競爭壁壘,「無論將來開幾百還是幾千家店,我們都能依靠自有的供應鏈能力保證品質,穩紮穩打」。

04

穩步快跑迅速布局全國200家門店

今年年初,海鮮盒子形象樣板店在北京正式營業,即食海鮮的優勢得以發揮,店門外的用戶一度大排長龍。楊軍表示,今年海鮮盒子將延用5㎡開一家店的輕操作模式,快速在全國布局200家門店,繼續領跑市場。

記者算了一筆帳:以海鮮盒子每家門店的日平均銷售數據計算,一盒即食海鮮平均客單價29元,單店日均銷售80盒、月收入為69600元。

拋除店面租金和人力和其他成本,單店月淨收益約3萬元。如果再加上每天40盒的外賣銷量,就可保證40%~50%的淨收益,月入4萬左右不成問題,回本周期也大大縮短到3-4個月。

圖為海鮮盒子門店排隊情況

楊軍介紹:海鮮盒子已開啟第一批樣板店城市合伙人合作模式,目前僅限100個合伙人樣板店名額」。今年6月剛剛啟動樣板店合作,已經籤約全國60餘家店鋪即將開業。而城市合伙人只需前期投入8萬元左右(其中含2萬首次進貨),就可以迅速搶佔即食海鮮市場。

經過評估符合條件後,可獲得新品研發支持、全行業資質背書、開店標準運營、選址測評分析、產品培訓輔導和物流配送冷鏈6大體系全方位賦能。其次針對市場上經營不善但有門店的小吃餐飲及食品零售店主,品牌也可幫扶其再次盤活經營更換品牌後重新開店。

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休閒食品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6%,今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439億元。飛速擴張的市場中,5㎡小店模式將成為休閒餐飲最受歡迎的發展趨勢。

每年進入夏季和秋季後,海鮮銷量都將迎來井噴式增長,即食海鮮市場的萬億市場空白,也將在這一銷售旺季爆發無限潛力。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這個即食海鮮品牌銷量爆單
    有業界人士分析:受疫情影響,龐大的年輕用戶對消費即時性、便捷性需求升級,而這種即食鎖鮮類預包裝海鮮產品的運作模式,更方便打破市場線下和線上、上門和到店、O2O服務和零售的界限,即食類預包裝產品將在未來三年成為市場主流。
  • 即食海鮮公司海鮮君獲500萬元天使輪融資
    即食海鮮公司「海鮮君「(原海鮮盒子)近日宣布獲得500萬元天使輪融資,由齊一創投領投,杭州老鷹基金、青創投跟投。據悉,本輪資金主要用於產品研發,渠道建設以及市場品牌投入。  海鮮君創始人楊軍有15年水產貿易行業經驗,熟悉海產品產業鏈運作,包括養殖、捕撈、加工、貿易、零售、進出口等環節。
  • 看好千億潛力的即食海鮮市場,「大鮮浪」要做海鮮版「絕味」
    水產本身已是萬億級市場,農業部發布的《 2018-2027 年農業展望》預測,中國水、海產品消費量將增加到人均 25 公斤;而根據《中國漁業統計年鑑》,2015 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水產品消費量為 14.7 公斤,也即意味著,水產品市場仍有接近一倍的增長空間。
  • 外賣巨頭 Swiggy 投資即食產品公司「Fingerlix」,進軍印度萬億元...
    Fingerlix 是一家食品公司,成立於2016年,總部位於印度浦那,由 Shripad Nadkarni、Shrikrishna Bharambe、Varun Khanna 和 Abhijit Berde 聯合創立,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提供多種即食產品。
  • 水產老炮兒砸3000萬做「海貨」 :滷味即食海鮮裝進盒 智能貨櫃來售賣
    楊軍依託旗下百魚環球公司每年15000噸的海鮮原料採購規模、全國冷鏈物流網絡,實現較低成本採購和配送。團隊採用智能貨櫃、形象門店、外賣多渠道運營,毛利潤為65%。 目前,在北京布置智能貨櫃點位10餘個,線下門店提供堂食和外賣。客單價在35元,復購率超過50%。
  • 即食海鮮公司海鮮君(原海鮮盒子)獲500萬元天使投資,齊一創投領投
    【獵雲網北京】7月1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即食海鮮公司海鮮君(原海鮮盒子)近日宣布獲得500萬元天使輪融資,由齊一創投領投,杭州老鷹基金、青創投跟投。事實上,2018年7月,海鮮君曾宣布完成500萬元天使輪融資。這也意味著,海鮮君天使輪融資共計1000萬元。海鮮君創始人楊軍表示,本輪資金主要用於產品研發,渠道建設以及市場品牌投入。
  • 萬億市場蛋糕難「入口」 大量售電公司「賠不起」或將出局
    「新電改有望開啟萬億級市場,售電側放開可能成為本輪改革的最大紅利。」
  • 海鮮市場為何引發資本狂熱(附商業模式分析)
    原因有3個:1)千億級的市場規模。報告顯示,至2017年低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生鮮電商用戶佔到43.6%,並預計2020年生鮮電商滲透率將突破21.7%,到2020年為止,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或將突破3100億元。因此,資本界流傳著一句話:生鮮市場是藍海!
  • 揭秘上海10㎡的咖啡「小店王」 老闆說最大的煩惱是排隊
    10㎡,3個座位,老闆近天命之年開店,連續6個月在大眾點評多個指標中排行第一。把星巴克和日本國民咖啡Doutor都比了下去,這家小店憑什麼?嘿咖啡老闆的煩惱:天天排隊最近,上海嘿咖啡的老闆厚軍很煩惱。因為店裡天天排隊。
  • 1500㎡+環境,400+種海鮮珍饈,魔都這家帝王級海鮮自助1頓吃全球
    1500㎡+的帝王級用餐環境  149個臨海國家的400+海鮮珍饈  魔都這家帝王級海鮮自助餐廳  產自智利的蟹腳  想吃多少有多少~  ※  海味天堂の海鮮姿造區  大吉大利梭子蟹  活蹦亂跳基圍蝦  飽滿圓潤八頭鮑
  • 呈鮮(即食海鮮篇)|海鮮控要瘋,風靡世界的即食海鮮來啦!
    自從對海鮮的好處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後,大家對於海鮮的態度也轉變很多,海鮮控們除了花樣嘗試海鮮,更有吃 貨寶寶們把魔爪伸向了即食海鮮。
  • 萬億規模的供應鏈市場 入局者該如何搶食市場?
    原標題:萬億規模的供應鏈市場,入局者該如何搶食市場?   萬億的市場規模,哪些領域存在機會?入局者該如何搶食市場?以過去平均每年10%增速預估,5年後,應該是6-8萬億的市場規模。   餐飲業經營中,最大的成本是食材,平均佔到總成本的30%左右。所以,可以推斷,未來5年,餐飲食材及其供應鏈至少有2萬億以上的市場規模。   但餐飲供應鏈領域一直沒有出現大型創業公司。
  • 5萬億規模的孕嬰童市場,英氏洗護怎麼闖?
    CBO 記者 江文 顏值經濟時代下,年輕一代的父母們對嬰幼兒洗護產品的需求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10月10日,全球領先的第20屆CBME中國孕嬰童展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盛大開幕。
  • 掘金萬億二手市場
    2017年,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發布調查數據顯示,全球智能機平均換機時長為21個月。中國人平均22個月換機;墨西哥人換手機最頻繁,每18個月換一次;日本人的換機周期最長,但也不過26個月。但硬幣的另一面,電子產品的回收再利用卻阻力重重。
  • 全球最好的北極貝來天貓了 加拿大最大海鮮公司搶灘中國市場
    5月18日,這家出產優質北極貝的加拿大海鮮公司Clearwater與天貓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宣布將在海產領域展開多方位深度合作。在此之前,Clearwate已借天貓成功登陸中國電商市場,實現轉型升級,店鋪主要銷售加拿大北極貝、活龍蝦等。
  • 5分鐘即食乾拌麵,比外面小店的都香!低至10元,宅家懶人Get!
    ⬆關注公眾號,免費領券~⚠️ 3大推薦理由 ⚠️🍜①5分鐘開吃,宅家懶人必備②低至10元,比外面小店的都香③就連明星王霏霏也為它打爆Call>① 5元抵用券 *購買加米颯系列泡麵3杯組合滿¥20減5元②  20元抵用券 *購買加米颯系列泡麵6杯組合滿¥50減20元淘寶搜索「茄米企業店」聯繫茄米企業店客服回復「1」領取「滿20減5」的優惠券
  • 百草味首家門店亮相杭州湖濱銀泰in77 今年計劃開10家店
    選在電商扎堆舉行年中618大促這天,這家杭州起步的休閒零食品牌兌現了此前「重回線下」的諾言,開啟了休閒零食生意的線下擴張步伐。   這家店定位於零食一站式放心購,本身並不算大,面積僅在60㎡左右,不過店內商品齊全,涵蓋堅果、果乾、糕點、肉類等零食全品類,總計約400個SKU,屬於從百草味上千個SKU當中精選出來的一批TOP類單品。
  • 掘金萬億級市場,F5G開啟湖北全光智慧城市
    作為ETSI(歐洲電信標準協會)今年2月份定義的固定網絡的第5代技術和標準,F5G以光纖通信為主,具備超大帶寬、安全可靠、確定性低時延的特點,可以為智慧城市提供具備超大帶寬、物理隔離和確定性低時延特性的品質聯接,並將惠及政務、醫療、教育、交通、城市管理等多個領域。
  • 爆款《小歡喜》背後是這家影視公司的「大歡喜」
    在暑期檔落下帷幕的影視公司復盤中,每經影視(meijingyingshi)記者將目光聚焦這家內容製作頭部公司,深度專訪了檸萌影業董事長蘇曉、總裁陳菲。,但是在品質上,相比公司以往的劇集產品還是有明顯提高;二是這三個產品實際上都達到了一些創新訴求,而不是跟著市場上成熟的、爆款的作品背後走。」
  • 「海鮮盒子」要做海鮮版「周黑鴨」
    海鮮盒子產品實拍圖,親測還真的挺好吃的,特別是右上角那款蝦海鮮消費市場大、食客又不會做,對即食海鮮的需求較強國內肉類消費結構的一大變化在於,海鮮越發成為常態化的用餐選擇。比如章魚,稍出差池就會變得比橡皮還難咬;特別是對於新一代不熟悉廚房的年輕人,做出一頓好吃的海鮮相當難。因而海鮮餐飲會有挺大機會,像盒馬鮮生這類生鮮新零售玩家,也會拿海鮮作為引流商品。那消費者能接受即食海鮮嗎?楊軍告訴36氪,以美國為例,「美國超市裡的即食海鮮和冷凍海鮮的比例是 5:5,但國內還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