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今年4歲的妞妞和爺爺奶奶一起住在恩施鶴峰老家。
上個月,妞妞左眼的上眼瞼內長了一粒小小的「針眼」,起初大家都沒在意。幾天後,眼睛又紅又腫,妞妞總嚷嚷著疼。
這時,奶奶想到一個土辦法:用沒有去殼的穀子扎妞妞眼睛上的小膿包。這樣一天扎三回,扎了兩天,沒想到妞妞眼皮上的腫不僅沒有消,反而越來越厲害,紅彤彤的,腫得像麵包,而且眼睛也看不清了。在鄰居的建議下,奶奶趕緊帶著妞妞去當地醫院檢查。
當地醫院的醫生建議轉到武漢,隨後,妞妞被轉診。經詳細檢查發現,妞妞因為炎症擴散導致眼眶蜂窩織炎。眼瞼眼眶病/眼整形美容專科主任凃惠芳介紹,眼眶蜂窩織炎是發生於眼眶軟組織內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可引起永久性視力喪失,並通過顱內蔓延或敗血症危及生命。
在詳細了解了妞妞的情況後,凃惠芳主任表示,考慮應該是因奶奶扎膿包的行為導致妞妞炎症擴散。幸運的是妞妞就診及時,通過治療眼睛並無大礙。
1、什麼是「針眼」?
陸秀蘭博士解釋:「針眼」即麥粒腫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眼表疾病,眼部麥粒腫分內外兩種:外麥粒腫初起眼瞼紅腫,有顯著壓痛,數日後瞼緣部位構成硬結,發病3日-5日後軟化,構成黃色膿點,可自行穿破,排出膿液,在1周左右康復;內麥粒腫瞼板腺開口處輕度充血,瞼結膜下呈現黃色膿點,這以後膿點開口於瞼結膜面,膿液排入結膜囊內,或經瞼板腺開口排出而愈。
2、醫生提醒
凃惠芳主任提醒家長,兒童患了麥粒腫後,早期眼睛或眼瞼緣會出現癢痛,一般無全身不適。麥粒腫初起時,眼瞼緣紅腫,並長了一個小膿點,形狀像針眼大小,所以才得到「針眼」這樣一個形似的名字。而一般幾天後,在眼皮裡面長出膿頭,排膿後即告痊癒,症狀也會隨之而消失。
一旦膿腫形成,出現了膿頭,家長就該帶孩子到醫院切開膿腫,放出膿液,這樣眼睛的紅腫會很快消退,疼痛也會減輕。
很多人覺得長「針眼」是個小病,不值得特別的重視,然而,若一周左右不治療也沒好轉,就有可能發展成眼眶蜂窩織炎,出現寒戰、發熱、頭痛、敗血症或海綿狀血栓等嚴重併發症,甚至會危及生命。
家長切記不可自行幫助孩子擠膿,以免引起眼眶蜂窩織炎等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