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許多城市的機場、道路和公共設施的英文標誌,甚至是賣場、商店的告示牌,常有令人驚奇的英文,叫遊客啼笑皆非。
例如,北京國際機場的緊急出口上「平時禁止入內」的告示牌,英文卻寫成No entry onpeacetime(和平時期禁止入內)。
又如,北京的中華民族園,是介紹中國各少數民族文化習俗的公園,牌子上的英文卻被寫成Racist Park(種族主義者公園)。
此外,由於簡體字中「幹」和「乾」是同一個「幹」字,因此,一些中文標誌牌上的幹字,也就常被翻譯成不雅的fuck。
某菜市場的「乾果區」,英文寫成Fuck thefruitarea,即「可與水果發生性關係的地方」。還有「乾貨」,英文翻譯成FuckGoods;「乾麵」被譯成Fucknoodle;而免洗碗等「一次性用品」,則被翻譯成A Time SexThing(一次性交行為的東西),令人噴飯。
在北京的交通要道長安街上,一塊警告行人注意路滑的牌子,卻翻譯成To Take Notice of Safe;TheSlipperyare Very Crafty,再翻成中文就成了「要注意保險箱;那些滑動的(不穩定的)是非常狡猾的」。
除了交通標誌或告示牌之外,菜名翻譯也是一大問題。近日,在一個名為「首都經濟報導」的BLOG裡面,博主貼出了一篇調侃的文章:《老潘胡噴:沒有性生活的雞》,文中寫道:這中餐菜名五花八門講究太多,該怎麼翻譯呢?……由於地域及飲食文化的差別,許多菜名翻譯得不夠規範,「直譯」菜名嚇跑客人。一酒店將名菜「紅燒獅子頭」翻譯成「燒紅了的獅子頭」,把客人給嚇走了———誰敢吃啊?
某酒店使用的外語菜單上,非常吉利的一道菜「四喜丸子」,翻譯成英文是「Fourgladmeatballs」(四個高興的肉團),「猴魁茶」翻譯出來是「Numberonemonkey-tea」(第一隻猴子茶),其他諸如「廬山雲霧」、「君山銀針」翻譯得更是不知所云。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麻婆豆腐」竟成了「滿臉雀斑的女人製作的豆腐」,「童子雞」成了「還沒有性生活的雞」……夠讓人啼笑皆非的吧?
部分中國菜譯法(僅供參考):
麻婆豆腐Sichuan style bean curd sauté
宮保肉丁pork cubelets with hot pepper
紅燒獅子頭meat balls braised with brown sauce
炸童子雞deep fried spring chicken
南京板鴨Nanjing salted duck
北京烤鴨roast Beijing duck
梅菜扣肉Fried bun pork with preserved vegetable
水煮牛肉Poach beef with hot chili
咕嚕肉sweet and sour pork
荷葉粉蒸肉steamed pork with rice flavor in lotus lea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