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卿朗讀」:《夏之絕句》(簡楨)

2021-02-19 悅背悅美

【伴卿朗讀:《夏之絕句》】

 

朋友們,大家好!昨天實在太睏倦,沒來得及準備「悅背悅美」,就在一夜的雨聲中睡去。今天,就來朗讀臺灣作家簡楨的散文《夏之絕句》吧,聽聽夏天的蟬聲唱響的「平平仄仄平」。

 

 

夏 之 絕 句

(臺灣)簡楨

春天,像一篇巨製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

已有許久,未去關心蟬聲。耳朵忙著聽車聲,聽綜藝節目的敲打聲、聽售票小姐不耐煩的聲音、聽朋友附在耳朵旁,低低啞啞的秘密聲……應該找一條清澈潔淨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為我聽不見蟬聲。

直到那天上文學史課的時候,突然四面楚歌,鳴金擊鼓一般,所有的蟬都同時叫了起來,把我嚇了一跳。我提筆的手勢擱淺在半空中,無法評點眼前這看不見、摸不著的一卷聲音!多驚訝!把我整個心思都吸了過去,就像鐵砂衝向磁鐵那樣。但當我屏氣凝神正聽得起勁的時候,又突然,不約而同地全都住了嘴,這蟬,又嚇我一跳!就像一條繩子,蟬聲把我的心扎捆得緊緊地,突然在毫無警告的情況下鬆了綁,於是我的一顆心就毫無準備地散了開來,如奮力躍向天空的浪頭,不小心跌向沙灘!

……

夏乃聲音的季節,有雨打,有雷響,蛙聲、鳥鳴、及蟬唱。蟬聲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絕句。

絕句該吟該誦,或添幾個襯子歌唱一番。蟬是大自然的一隊合唱團;以優美的音色,明朗的節律,吟誦著一首絕句,這絕句不在唐詩選不在宋詩集,不是王維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蟬對季節的感觸,是它們對仲夏有共同的情感,而寫成的一首抒情詩。詩中自有其生命情調,有點近乎自然詩派的樸質,又有些曠達飄逸,更多的時候,尤其當它們不約而同地收住聲音時,我覺得它們胸臆之中,似乎有許多豪情悲壯的故事要講。也許,是一首抒情的邊塞詩。

晨間聽蟬,想其高潔。蟬該是有翅族中的隱士吧!高踞樹梢,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那蟬聲在晨光朦朧之中分外輕逸,似遠似近,又似有似無。一段蟬唱之後,自己的心靈也跟著透明澄淨起來,有一種「何處惹塵埃」的了悟。蟬亦是禪。

午後也有蟬,但喧囂了點。像一群吟遊詩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樹蔭下,閒散地歇它們的腳。拉拉雜雜地,他們談天探詢、問候季節、倒沒有人想作詩,於是聲浪陣陣,缺乏韻律也沒有壓韻。他們也交換流浪的方向,但並不熱心,因為「流浪」,其實並沒有方向。

我喜歡一面聽蟬一面散步,在黃昏。走進蟬聲的世界裡,正如欣賞一場音樂演唱會一般,如果懂得去聽的話。有時候我們也抱怨世界愈來愈醜了,現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實在一灘濁流之中,何嘗沒有一潭清泉?在機器聲交織的音圖裡,也有所謂的「天籟」。我們只是太忙罷了,忙得與美的事物擦身而過都不知不覺。也太專著於自己,生活的鏡頭只攝取自我喜怒哀樂的大特寫,其它種種,都是一派模糊的背景。如果能退後一步看看四周,也許我們會發覺整個圖案都變了。變的不是圖案本身,而是我們的視野。所以,偶爾放慢腳步,讓眼眸以最大的可能性把天地隨意瀏覽一番,我們講恍然大悟;世界還是時時在裝扮著自己的。而有什麼比一面散步一面聽蟬更讓人心曠神怡?聽聽親朋好友的傾訴,這是我們常有的經驗。聆聽萬物的傾訴,對我們而言,亦非難事,不是嗎?

聆聽,也是藝術。大自然的寬闊是最佳的音響設備。想像那一隊一隊的雄蟬斂翅踞在不同的樹梢端,像交響樂團各自站在舞臺上一般。只要有隻蟬起個音,接著聲音就紛紛出了籠。它們各以最美的音色獻給你,字字都是真心話,句句來自丹田。它們有鮮明的節奏感,不同的韻律表示不同的心情。它們有時合唱有時齊唱,也有獨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它們不需要指揮也無需歌譜,它們是天生的歌者。歌聲如行雲如流水,讓人了卻憂慮,幽遊其中。又如澎濤又如駭浪,拍打著你心底沉澱的情緒,頃刻間,你便覺得那蟬聲宛如狂浪淘沙般地攫走了你緊緊扯在手裡的輕愁。蟬聲的急促,在最高漲的音符處突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錦繡文章被猛然撕裂,散落一地的鏗鏘字句,擲地如金石之聲,而後寂寂寥寥成了段簡殘篇,徒留給人一些悵惆、一些感傷。何嘗不是生命之歌呢?這蟬聲。

而每年每年,蟬聲依舊,依舊像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

相關焦點

  • 秋聽夏蟬——我和學生共讀《夏之絕句》
    我和學生在秋高氣爽的季節,共同閱讀學習一篇關於蟬的文章《夏之絕句》。《夏之絕句》是一篇描寫夏天生活的哲理性散文,全文圍繞蟬聲來寫,寫過去生活中的蟬聲,寫現在對蟬聲的感覺和想像,重在抒發心靈的感悟。由於本文作者簡媜曾在佛光山翻譯佛經,長久接觸佛經,佛經對她的影響極大。所以簡媜在自己的散文世界裡始終扮演著「千歲老人」和「得道高僧」的角色,孜孜不倦地闡釋著自己的人生哲學。
  • 【學生佳作】夏之絕句
    夏之絕句深圳市龍城初級中學 高揚  指導老師:段正山
  • 【薦】杜甫絕句詩集
    絕句(唐·杜甫)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風起春城暮,高樓鼓角悲。 闕題(唐·杜甫)三月雪連夜,未應傷物華。只緣春欲盡,留著伴梨花。 王錄事許修草堂貲不到,聊小詰(唐·杜甫)為嗔王錄事,不寄草堂貲。昨屬愁春雨,能忘欲漏時。
  • 《絕句一》古詩朗讀
    絕句(一)今天我們迎來了盛唐的第二個詩人,他被世人稱為「詩聖」,他就是——杜甫。一、初讀知詩意這首詩《絕句(一)》寫於成都草堂,極富詩情畫意。杜甫一生有四個重要的地點,一是他出生的地方:河南鞏縣,在這裡度過了青少年時期,目前還有著杜甫的故裡紀念館;二是陝西長安,他35歲左右到長安謀求官職,在這裡居住近十年,目前也有杜公祠來紀念他;三是四川,安史之亂中,他逃往四川,在成都住了近四年,杜甫草堂就是紀念他的;四是湖南,57歲時他離開四川,經湖北轉入了湖南。杜甫,字子美,世稱杜少陵。
  • 不隨群雁下南方|李廣亮己亥年絕句選輯
    己亥絕句十五首無 題葉自高枝落,追風欲返天。可知寒露重,去日再無緣。生 命長短不由人,窮追斷世塵。胸懷如海闊,寬度見精神。清風沐浴幽蘭伴,傲視群峰笑昊穹。雜 吟一抹輕風一抹涼,前辭暑氣後迎霜。人生過半如秋至,漸褪浮華挽暮陽。別樣風光荷殘蟬噤露寒涼,沃野秋深草木黃。花甲流金鑲歲月,不隨群雁下南方。
  • 絕句之起承轉合
    賀知章的這首符合漁陽絕句的第三法: 此法第三句故作假設或設問之辭,第四句答之。 關於漁陽絕句,以後會在晚讀的時候細化來講這詩使用的是什麼章法呢。寫景+議論的章法。  我們再來看一首例子: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羊城之夏」伴青少年四十載
    「羊城之夏」持續不間斷地開展,在青少年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品牌青少年健康成長關係國家的未來。近年來,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依託圖書館、文化館等文化陣地,積極開展各類文化活動,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 短到極致,美到心碎的五言絕句之故鄉篇
    博達君今天繼續為大家分享這些絕美的五言絕句,語言雅致,情景優美,短到極致,也美到極致。說到故鄉,有一首歌這樣唱:走遍天下的路,最美的還是故鄉;喝遍天下的水,嘴甜的還是故鄉。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像,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每一位作客他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或許還行,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明月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 六言絕句概論
    常見體:【平聲韻】《一》絕句押平聲韻《A》六言絕句仄起首句不押韻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D》六言絕句平起首句押韻格式: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 部編語文《夏日絕句》優秀教案教學設計
    《夏日絕句》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讀,並背誦古詩。讀出對文中項羽寧死不屈、李清照愛國情懷的讚美、敬佩情感。2、朗讀課文,結合注釋,說說詩句的意思。3、理解「人傑」、「鬼雄」,明白古詩大意。為什麼稱為「民族之魂」,這三首古詩分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他們所反映的「民族魂」是什麼呢?我想通過第一課的學習,大家一定會有所了解。(二)新課1.學習《夏日絕句》(1)讀古詩,有韻味①讀正確、通順。
  • 杜甫《絕句二首·其二》的譯文、賞析
    這首詩《絕句二首》中的第二首,寫於公元764年暮春,當時詩人杜甫正漂泊西南,住在其在成都的草堂。全詩描寫出了暮春時的美麗景色,濡飽墨於紙面,抒發了詩人的思鄉之情。《絕句二首·其二》的原詩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 唐人絕句中的詩句,被納蘭性德直接搬用,卻也成為了千古名句
    尤其是後世人寫詩,市場在前人的詩作當中尋求共鳴,比如一首唐詩中的絕句,被納蘭性德直接搬用,卻也成為了千古名句。原詩如下: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這首詩的題目是《金陵晚望》,作者是唐代詩人高蟾。
  • 朗讀需要什麼?董卿攜《朗讀者》第二季為你解答朗讀的意義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去年,諸多文化類節目以清流之姿火爆螢屏。四月初,《朗讀者》官方微博誠摯發聲宣布回歸,網友們激動地表示:"靜候初心不變的第二季,卿姐帶著滿滿的故事向我們款款走來""董卿老師的節目永遠不會失望,期待直抵靈魂的朗二。"在大家的期盼下,日前,節目組終於曝光了一則《朗讀者》第二季的總宣傳片,質量之高堪稱電影級宣傳片。
  • 詩詞創作之絕句巧結
    寫景、言情要在絕句區區四句中充分展開,似無可能。倘一意為之,又難免堆垛和平舖之嫌。因之,或寓情於景,或景融於情,或景現而情隱,或情濃而景淡,通常便成為絕句較多採用的表現手法。我們知此,通讀唐人絕句時,便可明白為何大多絕句圴以寫景為主。詩人的寫景,其實也蘊含言情在內。但要構思得巧妙,方稱佳作。以景結情,更是歷代詩評家稱譽最高的結尾技巧。以景結情,妙在情未說出卻以景斷之,是為含蓄。
  • 葛薇和夏之悅你選誰?
    相同點:二人同是花容月貌,均為有情有義之人,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夏之悅也不會千裡迢迢去前線找張抗了,而葛薇也不會追隨張抗,一直待在前線。不同點:二人的不同點顯著地體現在性格方面,夏之悅是溫柔、純情、理智、大氣的形象,而葛薇是正直、霸氣、剛強的大女人形象,從這方面來說,二人的性格迥然不同。
  • 【詩詞學堂】絕句作法:層遞法
    絕句的作法,前人總結為一般起、承、轉、合,還可進一步細分為多種的作法。絕句作法:層遞法層遞法,就是在絕句中,按照情景的空間與時間順序、事物發展過程,或詩人心理活動變化,進行謀篇布局,四句詩中的表達內容具有層次遞進關係,從而使詩句的條理清晰、情景轉換合理、心緒變化自然,說理透徹,一氣呵成。
  • 中華好詩詞之九《六言絕句》56首,昨夜敲詩未就,今朝有句相隨
    《六言絕句》56首【本期目錄】一、六絕56首發表二、六言絕句寫作要點三、曉東淺談六言絕句四、六言絕句古詩賞讀4、六絕-茶(新韻)作者:艾建祥身在霧濃深處,伴菊裁剪霜花。傲雪不輸三友,茗飛萬戶人家。社長題嵌名聯奇俊名卿多雅士 ;高山流水罕知音。45、六絕-迎元旦作者:陳首儒喜逢節日聯歡,勁舞笙歌動天。
  • 七言絕句56種作法
    七言絕句「以其善言情而易合於樂」,「最合於詩人之陶寫」, 「自唐迄今千數百年,為之者眾,好之者彌篤」 (邵祖平《七絕詩論》)。於其作法,「宋人猶少道及,至元明清間,始多揚扢商榷,然皆破碎不全,絕無系統」(同上),今幸有馮振《七言絕句作法舉隅》出矣。
  • 「品味經典 同讀相伴」經典美文全員朗讀展示活動在張夏街道舉行
    4月17日,醞釀已久的張夏街道「品味經典 同讀相伴」經典美文全員朗讀展示活動在中心小學多功能廳舉行,教師、學生、家長共計100多人參加了活動。各校在前期校內評比的基礎上,推薦優秀選手參加街道朗讀展示。
  • 雨中大樹:七言絕句一組
    七言絕句一組(平水韻)                梅     一樹寒梅牆角處,纖麗玉影暗飄香。                風 炊煙嫋嫋新村繞,喜宴佳賓笑語瘋,夜色闌珊香酒醉,朗星皓月伴清風。                花春風蕩漾好時光,豔麗芬芳百裡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