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學堂】絕句作法:層遞法

2021-02-19 詩評萬象

絕句作法:層遞法

絕句短小精萃,韻味深長。它往往通過簡潔的畫面、一時的情景來表達詩人的心緒變化和悠遠情懷。絕句的作法,前人總結為一般起、承、轉、合,還可進一步細分為多種的作法。

絕句作法:層遞法

層遞法,就是在絕句中,按照情景的空間與時間順序、事物發展過程,或詩人心理活動變化,進行謀篇布局,四句詩中的表達內容具有層次遞進關係,從而使詩句的條理清晰、情景轉換合理、心緒變化自然,說理透徹,一氣呵成。

駱賓王《於易水送人一絕》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此詩描寫在易水送別友人時的感受,借古喻今,抒發了詩人的感慨。第一聯,道出詩人送別友人的地點。「壯士發衝冠」用來概括那個悲壯的送別場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荊軻的深深崇敬之意。第二聯懷古傷今抒發了詩人的感慨。這兩句詩是用對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明一暗,兩條線索,同時交待,最後統一在「今日水猶寒」的「寒」字上,寓情於景,以景結情,傾訴了詩人的抱負和苦悶,表達了對友人的希望。全詩寓意深遠,筆調蒼涼。

王勃《山中》

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這是一首抒寫旅愁鄉思的小詩。首句借大江起興,把詩人的悲愁之情注入大江,使長江感情化、人格化。第二句直接抒情,點明自己身在他鄉,想到盼望已久的萬裡歸程而深深感嘆。第三四句通過寫景,表達自己內心因思鄉而悽楚的心情,滲透了詩人濃厚的感情。詩人在寥寥二十個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層層深入地表現了自己的思歸愁緒,創造了一個情景交融的開闊的意境。

王昌齡《從軍行》

峰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裡愁。

這首詩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情景。首句點明了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臺上,充滿寂寞之感。第二句點明秋季黃昏,思親之情隨著青海湖方向吹來的陣陣秋風任意翻騰。第三句「「更吹羌笛關山月。」在寂寥的環境中,傳來了陣陣嗚嗚咽咽的笛聲,就像親人在呼喚,又像是遊子的嘆息。前三句採用了層層深入、反覆渲染的手法,描寫環境,創造氣氛,為第四句抒情做鋪墊,自然地引出末句「無那金閨萬裡愁」,顯得格外警拔有力。

王維《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此詩寫送別友人,表達了對友人的依依不捨之情。詩的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第二句繼而寫別後日暮「掩柴扉」的舉動,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第三四句寫詩人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一定。惜別之情,自在言外。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摯,耐人尋味。

金昌緒《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這首詩攝取了一位少婦日常生活中一個饒有趣味的細節,描寫她對遠徵遼西的丈夫的思念。這首詩運用層層倒敘的手法,突如其來地先寫一個「打起黃鶯兒」的動作意象,然後層層遞進地敘明原因,句句設疑,句句作答,猶如抽蕉剝筍,剝去一層,還有一層。通篇詞意聯屬,句句相承,環環相扣,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全詩意蘊深刻,構思新巧,語言生動活潑,具有民歌色彩。

李白《山中與幽人對酌》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此詩通過詩人與友人盡興飲酒的全過程,表現了一種隨心所欲、恣情縱飲、不拘禮節的人生態度。首句點明作者與朋友喝酒的地點與環境;次句以反覆手法渲染開懷暢飲的場面;三句運用陶淵明的典故,寫自己喝醉請對方自便;末句相邀改日再飲。詩中那種隨心所欲、恣情縱飲的神情,揮之即去、招則須來的聲口,不拘禮節、自由隨便的態度,在讀者面前展現出一個高度個性化的藝術形象。全詩在語言上詞氣飛揚,體現出歌行的風格。

李覯《鄉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這首絕句,抒發詩人思歸的愁緒。詩的前兩句以落日處即天涯作襯,使後句望不見故鄉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現時卻不直說,而是通過兩個「天涯」的反覆吟詠比較,讓人從中體會出來。三四句從近處著墨,寫詩人凝視碧山的所見所感。詩人的視野由遠而近、由大而小的逐步收縮,色調的由明而暗的變化,鄉思也就愈來愈濃鬱,以致濃得化不開。全詩四句,分四層意思,層層深入,不斷推進,把詩人的思歸之情發揮到極致。

曾公亮《宿甘露僧舍》

枕中雲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這首詩寫出了甘露寺的險要和長江的壯觀,描繪出一幅空闊奇妙的江南夜色圖。前二句寫近景,描寫山峰的雲氣和山谷的松聲,用筆細膩,文字跌宕生姿。末兩句寫長江的風採,不說開窗看如雪白浪,而說奔騰翻滾的長江被「放」進窗來,把長江的氣勢寫透寫活,使讀者眼前似乎看到浪花要撲進窗來的奇觀,深深地被長江的偉觀所震撼。全詩構思奇特,渾成合美,從小處著筆寫出了長江的宏偉氣勢。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此詩按照時間順序生動地描寫了乍雨還晴、風雲變幻的西湖景象,表達了對西湖美景的熱愛之情,抒發了詩人豁達的人生態度和博大胸襟。全詩一句一個畫面,從動態中捕捉和表現景物的特點,從陰雲壓近湖面、急雨驟降的壯闊,寫到煙消雲散、雨過天晴,用筆跌宕起伏,使人目不暇接。雲的黑、山的青、雨的白、水的碧藍,濃墨重彩地勾畫出雨前、雨中、雨後的美景。「翻墨」與「跳珠」的比喻新穎而生動,繪色繪聲繪形,極為傳神。

精彩推薦:

【詩詞學堂】絕句作法:溯因法

【詩詞學堂】絕句作法:比對法

【詩詞學堂】絕句作法:點晴法

【詩詞學堂】絕句作法:詰問法

【詩詞學堂】絕句作法:重字法

【詩詞學堂】七律章法:首尾相答格與單蹄格

【詩詞學堂】七律章法:續腰格與互換格

【詩詞學堂】七律章法:纖腰格與雙蹄格

【詩詞學堂】七律章法:接項格與交股格

【詩詞學堂】詩詞的「奇思」藝術

【詩詞學堂】詩詞鍊句藝術手法

【詩詞學堂】詩詞的濃淡之美

【詩詞學堂】詩詞的翻疊技法

【詩詞學堂】詩詞的特殊結構技法

【詩詞學堂】詩詞的承句技法

【詩詞學堂】詩詞的起句技法

相關焦點

  • 【詩詞學堂】古詩詞中常用的借代
    精彩推薦:【詩詞學堂】絕句作法:總分法【詩詞學堂】詩詞技法36種【詩詞學堂】絕句作法:溯因法【詩詞學堂】絕句作法:比對法【詩詞學堂】絕句作法:點晴法【詩詞學堂】絕句作法:詰問法【詩詞學堂】絕句作法:重字法
  • 【詩詞學堂】寫景狀物的形式與技巧
    更多古代詩詞鑑賞技巧可以到習古堂國學網學習。如辛棄疾的《摸魚兒》: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 七言絕句56種作法
    七言絕句「以其善言情而易合於樂」,「最合於詩人之陶寫」, 「自唐迄今千數百年,為之者眾,好之者彌篤」 (邵祖平《七絕詩論》)。於其作法,「宋人猶少道及,至元明清間,始多揚扢商榷,然皆破碎不全,絕無系統」(同上),今幸有馮振《七言絕句作法舉隅》出矣。
  • 【詩詞學堂】對聯中的平仄格式
    ○     ●    ●       ○└───┘      └───┘又杭州武備學堂聯(四句):十年教訓,君子成軍。溯數十年祖雨宗風,再造英雄于越地;●    ○        ○       ●└───┘         └───┘九世復仇,春秋之義。願爾多士修鱗養爪,毋志盜寇滿中原。
  • 【名家論詩】馮振·七言絕句46種作法
    1927年至1949年,一直擔任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教務長兼代理校長,其間還兼任江蘇教育學院、正風文學院、上海暨南大學、大夏大學、交通大學和無錫江南大學教授;建國後先後在廣西大學、廣西師範大學中文系任教。先生著有《七言絕句作法舉隅》一書,「就七言絕句之作法不同或大同而小異者,略分如幹類,先博舉其例,而後綜籀其法」,授於門生,周振甫、馮其庸鹹得其惠。
  • 10分鐘說清楚最基礎的詩詞入門知識 絕句要這樣押韻才是正確的
    (今天說詩以隋唐以後詩詞舉例,因為之前古詩裡面字的發音、押韻與後來的韻書會有些不同,這裡不多解釋。)就這首詩來說,絕句只有四句,是不能換韻的。不能第二句押平韻,第四句押仄韻。2、區分古絕句和近體絕句看一首絕句的押韻,先辨別是古絕句還是近體絕句,這首《風陰虐寒》一看就是古絕句,因為沒有使用近體絕句的句式。
  • 【詩詞微塾】律詩、絕句的基本規則
    律詩、絕句的基本規則 一句之中必須平仄交替。律詩、絕句的詩句中,以兩個字為一個聲音單元(末尾只有一個字,也就只好以一個字為一個聲音單元),那麼,五言(五字句)詩句就可分為"2+2+1"三個聲音單元,七言(七字句)詩句分為"2+2+2+1"四個聲音單元。
  • 國學常識:什麼是詩詞、律詩、絕句
    詩詞,詩和詞的統稱,這裡的詩一般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 詞,特指宋詞。近體詩,亦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律詩、絕句的通稱,對於詩的句數、字數、平仄、押韻等都有嚴格規定。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把8句的律詩一截兩開),四句一首,短小精悍。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律絕跟律詩一樣,依照律句的平仄,講究粘對、押韻。
  • 七言絕句作法舉隅(56法)
    《七言絕句作法舉隅》 馮振心先生(1897年——1983年),名振,號「自然室主人」,傑出的近代現代詩人,著《七言絕句作法舉隅
  • 七言絕句(詩詞)
    七言絕句(平水韻)文/魏勇強(一)晚秋雜思殘荷露營飲白霜,雁飛展翅跨江忙。我心登樹採楓葉,待到嚴冬作暖陽。(二)深秋感懷天幕西來冷峻風,刪除碧綠換妝窮。題材、體裁不限:散文、小說、評論、詩詞、劇本等。來稿請附個人照一張、作者簡介、真實姓名、聯繫方式。稿件如一周內未見刊登,作者可自行處理,平臺不保存文稿。平臺所錄用的稿件,保留刪改權。投稿即視為接受平臺規則,如有疑義請慎投。微信:18179827100,郵箱:179400113@qq.com。
  • 詩詞3個誤解,絕句一定是律詩,曹雪芹不學格律,孤篇壓全唐
    老街在網絡上經常看到一些爭議,有一些我個人以為是對於詩詞的誤解,這些誤解經常被人以訛傳訛,搞得好多愛好者稀裡糊塗,不知誰是誰非。後來遇到一個網友說王力就是這樣講的,且不說王力是否真得這樣講過,但是《唐詩三百首》總應該讀過的吧,另外《唐人萬首絕句》裡都是格律詩嗎?1、 王力的說法?今天的關於詩詞格律的書,無論是披著什麼馬甲,大多數是用的王力教授的理論。
  • 【詩詞微塾】絕句的結構
    詩詞微塾 絕句的結構 格律詩中的絕句是中華古典文學藝術中的瑰寶原因是,絕句用最少的字表現最突出的主題、最感人的畫面;語言明了,讓人一看就懂;題材平常,帶普遍性的;意味綿長,一唱三嘆,餘音嫋嫋。 絕句之所以如此,除了作者善於用物象表意,融情於景,借景抒情外,就是善於組織語言,是駕馭語言的高手,精通凝聚語言的鏈條。這個鏈條就是絕句語法藝術。一首藝術高超的絕句,都離不開科學的語法結構。語法和語言總是如形隨影,形影不離。
  • 淘園詩話 | 絕句創作之逆折法
    絕句創作之逆折法 絕句短小精萃,韻味深長。
  • 【詩詞學堂】餘德泉《對聯格律·對聯譜》(之三)
    蔡郕先生在《聯對作法·卷一·諧音》一節中,講了每邊三句的對聯其句腳平仄應為「平平仄,仄仄平」之後,作了如下的敘述:「首聯三句煞腳字用仄平仄,對聯用平仄平者,乃變例也。」首聯,即出邊,指上聯。對聯,即對邊,指下聯。蔡先生將每邊三句的對聯之句腳為「仄平仄,平仄平」者以「變例」視之,但是「變例」二字在蔡先生的文章中是包含得比較寬的,句腳連用三平或三仄者也包括進來了。
  • 七言絕句技法56種
    於其作法,「宋人猶少道及,至元明清間,始多揚扢商榷,然皆破碎不全,絕無系統」(同上),今幸有馮振《七言絕句作法舉隅》出矣。素有「廣西才子」之稱的 馮振心先生(1897年——1983年),名振,號「自然室主人」,17歲學詩,是我國有卓著成就的教育家、出類拔萃的中國古典文學專家、傑出的近代現代詩人,有《自然室詩稿與詩詞雜話》等著作傳世。
  • 詩詞格律——五言絕句
    【基本常識】      按照詩歌格律,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南朝陳代的徐陵主編《玉臺新詠》就有「古絕句」的名稱。但這種絕句雖然押韻,而相對來說平仄較為自由,或者可以說有些詩人不願受格律的約束。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是律絕。      五言絕句是中國傳統詩歌體裁之一,屬於絕句的一種,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詩規範的小詩,屬於近體詩範疇。此體源於漢代樂府小詩,深受六朝民歌影響,成熟定型於唐代。
  • 【詩詞微塾】格律詩入門途徑
    唐詩宋詞,詩律之工,音韻之秀,鍊句之縝密,意境之深構,實為中華詩詞之登峰造極!格律詩以獨特的韻律美、意境美、對稱美、簡潔美,成為中華文化瑰寶中的明珠,並在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傳承和發揚。
  • 千古絕句、霸氣、勵志、正能量、有深度的詩詞
    前幾天和一個好朋友閒聊,我們探討詩詞的時候,無意中談到關於霸氣、勵志詩詞的話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文人墨客、千古絕句更是信手拈來、多不勝數,今天閒來無事,便收集、整理了一小部分霸氣、又有深度的詩句,以供大家學習交流,亦當是勉勵自己。
  • 詩詞 | 李清照《夏日絕句》
    古時候,其實也有許多非常傑出的女詩人,比如我們今天要一起學習的這首《夏日絕句夏日絕句李清照 (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學這首詩之前,我們要先知道項羽是誰?項羽的祖先是戰國時期楚國的貴族。項羽身材魁梧,力能槓鼎。就是他的力氣大的能夠把青銅鼎舉起來。秦朝末年,天下百姓紛紛起兵要推翻秦朝的殘暴統治,這其中就包括項羽和他所率領的8000江東子弟兵。
  • 「詩詞人物」李文朝|七言絕句二十首
    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副主任,中華詩詞學會第三、四屆常務副會長,國務院參事室中華詩詞研究院顧問,詩詞中國最具影響力詩人。中國水滸學會顧問,中國詩書畫研究會顧問,中國教育書畫協會少年教育書法學會特別顧問。中國人民解放軍原電視宣傳中心主任,少將軍銜,高級記者,碩士研究生導師。【詩詞人物】李文朝 || 七言絕句二十首 早春山野花寂寥長忍耐寒風,初綠荒原幾點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