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拉拉隊和NBA拉拉隊有什麼不同?原來最大的不同在這!
CBA拉拉隊和NBA拉拉隊有什麼不同?原來最大的不同在這!
其實,CBA的各支球隊並沒有屬於自己「獨有」的專業啦啦隊,也就是說每支球隊不會單獨配備專有的啦啦隊,而是來源於三個方面:①舞蹈機構:通過這些機構提供能夠適合擔當啦啦隊的舞蹈隊!②藝體院校:基本是一兼職的方式參加啦啦隊表演!③其他喜愛舞蹈和具備一定舞蹈功底的人:通過面試和評估,以兼職或臨時工的方式在比賽時進行啦啦隊表演!
拉拉隊是一個看似光鮮,實際上非常辛苦的,同時這是一個賺不到錢的職業。拉拉隊CBA公司一場給拉拉隊6000元錢補助,但這錢並不能全部到拉拉隊手中,俱樂部需要提留。一場比賽拉拉隊的人員能有20人,如果到拉拉隊的資金有4000元,她們每個人的補助是200元。不過,這些錢隊員們還不能全得到,拉拉隊還需要提留一部分作為購買服裝和鞋子的費用。
NBA每支球隊都有自己的拉拉隊,每當球隊比賽暫停的時候,拉拉隊都會上場表演,這樣才會讓觀眾的氣氛一直保持熱烈,這也是NBA啦啦隊存在的價值,很多人都會很羨慕NBA的拉拉隊員,認為他們每天都能與球員近距離接觸,要個籤名什麼的,豈不是易如反掌?
其實在比賽時間之外,啦啦隊員與球隊也就沒什麼關係了,CBA的啦啦隊更像是一種兼職,與NBA一樣,啦啦隊員的收入並不高,一場比賽的收入也大概就是200-300元左右,事實上參加啦啦隊的姑娘們並不是想以此為工作,養家餬口,更多的是熱愛舞蹈、熱愛燈光熱愛舞臺的舞蹈愛好者們,來到球館中在上千上萬人面前表演。
具體來說CBA的啦啦隊不是每支球隊都有獨立的啦啦隊,和NBA不一樣,NBA像勇士,快船,湖人等全部NBA球隊都是由隊伍球隊自己選拔的,而CBA則是由外包公司承保的,說簡單一點就是比如CBA的一個啦啦隊隊員今天在遼寧跳舞了,說不定過兩天在浙江跳舞了,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