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總是有一些工作能力很強的牛人。在他們面前,好像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總是具有鮮明的個人魅力。
今年我就與不少工作能力很強的前輩合作過,而且今年我最大的收穫,也是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幾個對自己工作有幫助的寶貴經驗。我想談一些給我印象比較深的3個點,分享給大家,看看這些牛人都有哪些共同特徵。
作者 l 懸崖上的貓
公眾號 l 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之前聽過一個故事,國內某大型日化公司引進了一條香皂包裝生產線,結果發現這條生產線有個缺陷:常常會有盒子裡沒裝入香皂,出現漏包裝的問題,總不能把空盒子賣給顧客啊,於是這家企業請了一個學自動化的博士後,設計了一個方案來分揀空的香皂盒。博士後拉起了十幾人的科研攻關小組,綜合採用了機械、微電子、自動化、紅外探測等技術,花了幾十萬的美金,最後終於把漏裝的問題有效控制在了3%以內。每當生產線上有空香皂盒通過,兩旁的探測器會檢測到,並且驅動一隻機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然而,中國南方某個鄉鎮企業也買了同樣的生產線,老闆發現這個問題後也是大為發火,於是老闆給公司的一些中層幹部說:「一定要想辦法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不然公司損失巨大。」,就在老闆和一些專家幹部,絞盡腦汁開會研究之時,生產線的一位工人卻想出了辦法:他花了90塊錢,在生產線旁邊放了一臺大功率電風扇猛吹,於是空皂盒都被吹走了,問題完美解決,後來這位工人很快被領導升職加薪;同時也被重點培養起來,成為了公司重要的骨幹。
你看,明明這位生產線工人只是負責重複普通的流水線工作,枯燥乏味,也沒有價值;但是他卻把普通的日常工作,變成了能為公司節省巨大成本,又解決巨大問題的創意工作,一個人的價值就相當於了一個博士專家團。
工作能力強的人往往被誇贊是「思維活躍的人」,往往是因為他們參與的工作是「富有創意的」,需要他們轉換思維,因此就顯得思維活躍了。幾乎所有的日常工作中都存在著遺留已久又無人理會的問題,如果你能優化這些日常工作,有可能就獲得了證明自己實力的機會。
若你只是日復一日地完成重複機械勞動,你完成的很好,遵守期限且很少出錯。許多年過去了,你依然在做重複的日常工作。但是,如果你能做一次有創意工作,並且超出預期地完成了它得到了好評,上級就會更加樂意把下一次有挑戰、有創意的工作交給你,你也會因此得到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
所以,工作能力強的人,其中一個顯著特徵就是,他可以把普通的日常工作,變成更有價值的創意工作,凡是「上司命令你做的工作」,都屬於日常工作。日常工作改革之所以能讓你獲得好評,是因為你自己找到了需要改善的地方。
如果別人讓你做了之後你才做,那就是理所應當的了。所以,每當你獲得工作時,先問問自己:「我要怎樣做,才能在這份日常工作中展現自己的實力?」養成這種習慣,你所做的工作總有一天會取得令人驚嘆的成果。
之前有個同事,他在工作上,邏輯與條理特別清晰,領導總是把最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如果本年度有升職加薪機會,肯定也是第一個考慮他,對他的評價就是,辦事邏輯有條理,這人靠譜。
怎麼靠譜呢?離不開這2點:
第一,懂得優先級的處理
工作能力強的人對優先級的理解清晰,想得清楚,做得乾脆。
從職場新人,到業務骨幹,到團隊主管,工作能力強的人所承擔的工作壓力和工作權責是逐步提升的。事情越多,優先級的處理就越重要。
思考清楚,哪些是緊急又重要的,短期必須做好的,哪些是長期重要但現在只需要執行一部分,哪些事情可以緩緩,哪些事情做好了會帶來什麼價值,輕重緩急,前後排序,單線多線交叉運作等,這些優先級處理做好了,我們工作脈絡就會清晰很多,而且在每個工作階段的產出也會豐富有回報,工作節奏會變的很好。
第二,懂得精力分配
工作能力強的人不一定是時刻精力充沛的人,但一定是精力分配高效的人。
比如在一些體育項目中,如田徑中長跑或馬拉松,運動員們不會在一開始就衝刺,也不可能全程都在爆發,那什麼時候開始「爆發」呢?要麼就是在最後一兩圈開始爭排位的時候,要麼就是在一些重要節點趕超對手的時候,一般不會在一開始或中途大家勢均力敵的時候,就去百米衝刺。
再比如我們玩一些競技類遊戲時,什麼時候釋放絕招呢?要麼就是打Boss的時候,要麼就是被對方一群小兵圍住打不過來的時候,要麼就是逃跑的時候,我們不會走在路上看到一個不起眼的小兵,就跑過去放一個大招,大家常說:「錢要用在刀刃上」,其實精力也要用在刀刃上。
職場中也一樣,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沒人能隨時保持百之百的工作狀態,精力的儲備與分配可以有效調節我們在工作中的狀態,這個狀態對我們工作非常重要。
與前面的優先級結合來看,優先級想清楚了,你的精力分配策略是否能有效配合優先級,是否能產生最有價值的工作結果?當機會來臨時,你是否有足夠的精力直面機會,拿下,並得到好的回報?
因此,精力分配做得好,往往能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我們在工作能力強的人身上經常看到的特徵。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那些工作能力很強的人,通常在跟別人介紹的自己的時候,根本不用提他所在的公司或平臺,只要說出他的名字,別人就知道他是誰,這是真正的牛逼。比如,往大的方面說:馬雲、劉強東、任正菲、董明珠、雷軍......等等;往小的方面說:羅永浩、吳曉波、羅振宇等等。
包括我的很多朋友,這幾年寫了很多文章,做了很多視頻,慢慢積累名氣,現在回頭看,這就是建立了個人品牌。
當你的名氣可以超越平臺獨立存在的時候,才能說明你真正的強大,你也可以真正抵禦任何風險。
因為你的自身品牌價值被提高了,這會在工作中產生馬太效應,即你會進入到那個,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境地,當有一份前面說到的「創意工作」需要有人來完成的時候,上級會先想到你;工作夥伴對你的評價會變高;即使你犯了錯誤也更容易得到寬容。就算有一天哪怕你的公司或平臺不行了,你也能活得很好。
但是要注意一點,不要為了提高自身品牌價值,而刻意顯耀自己,這很可能讓你的品牌價值不增反降。所以,不刻意追求好評與報酬,默默準備的人,把本職工作做得精緻的人,總有一天會有質的飛躍。
因此,工作能力強的人,都會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當他在某項能力上遠遠超過同事,甚至比他們好5倍、10倍的時候,就具有了辨識度,具備了不可替代性。
當然,一個工作能力很強的人,他身上的特徵遠遠不止這3點,比如還有堅持學習、復盤、超強的自律以及執行力、良好的心態等等,但我認為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基本特徵,真正能起決定作用的還是離不開我文章所講的這3個方面,如果你在自己身上暫時看不到這三點,你也不必焦慮,你只需要耐心和時間做朋友,註定會越混越好。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作者懸崖上的貓。
這裡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