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即將晉升的新手媽媽,說實話,自己並沒有準備好,對於生產過程的恐懼,對於能否照顧好寶寶的擔憂,對於從二人世界變成三人小家庭的未知變化,說不害怕,不擔心才是自欺欺人。雖然家人和愛人一直堅定地告訴我要勇敢,我們也常常聽到各種為母則剛的動人故事。但是我想說會害怕又怎樣?恐懼難道不是人的本性嗎?恐懼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麼面對。
以前的自己並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的恐懼,反而是「如果我會害怕,該怎麼辦?」很多人感覺到自己的恐懼時,會想跳過、不承認、開始武裝。但是,恐懼是自然的事。會害怕又怎樣?我們就從面對自己的恐懼開始!如果害怕,我們就承認,然後開始感受改變的力量。
最積極的作為,並不是在害怕的時候拼命對自己說「別怕」,然後責怪自己的不勇敢;相反的,感受到害怕時就先承認,「是的,我害怕,我擔心」,然後進而問自己─那樣的恐懼究竟是什麼。
要注意的是,問自己「恐懼的是什麼」,而不是問自己「為什麼要害怕」。要區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提問,前者,是一種開放式的問題,能找到害怕的核心根源,進而找到你生命的解答;後者,則是封閉式的問題,很容易變成對自己的責怪與內疚。
能夠直面自己的恐懼,要感謝朋友的真誠分享。當我和朋友談論起自己的擔憂、恐懼和不安時,她沒有像別人一樣告訴我要勇敢,要自信,而是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感悟。
朋友是別人口中所謂的「大齡剩女」,她說有一段時間也很無助,父母漸漸老去,周圍人的異樣眼光,各種壓力讓她懷疑自己是否不應該堅持遇到對的那個人,也害怕自己真的只是在假裝過得很好,自己的生命並不完整。因為恐懼,她甚至也想將就一下,找個條件相當的人嫁了。但是當意識到自己的恐懼不過是來自於社會環境、親朋好友對傳統女性的期待,而不是來自於自己對於未來生活的擔憂,她明白了她的恐懼其實並不值得她改變現有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她有穩定的工作,有體諒她的家人,有三五知心好友,有自己的愛好,即使暫時遇不到對的那個人,她的生活也絕不孤獨和暗淡。
動畫電影《勇敢的心》
我對於育兒、夫妻關係改變的擔心和恐懼是真切存在的,我所恐懼的是自己能力不足,作為新手媽媽,作為妻子不夠完美。知道了自己怕什麼,就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既然擔心能力不足,就提升能力好了,於是我不用糾結於一遍遍說服自己要勇敢,而是花更多時間向長輩、朋友和專業的醫生、育兒專家請教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和愛人靜下心來好好溝通,告訴他我的擔心,我可能心情低落,可能沒有足夠的精力去顧及他的感受,照顧他的生活。
當我能夠面對自己的恐懼的時候,才發現曾經的種種擔心都是有解決辦法的,媽媽願意過來陪我一段時間,愛人明白了我的擔心,除了會儘量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還貼心地表示即使媽媽回老家後,我們也應該找個阿姨讓我有時間做自己的事,同時兩個人也有單獨相處的機會。
當我不再害怕時,當我接受自身的選擇與狀態,恐懼便成了改變自己和讓自己成長的力量。願我們都能擁有直面恐懼的能力和改變自己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