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世界儒學大會系列報導之四]山東大學:打造儒學研究重鎮 致力...

2020-12-11 大眾網

  編者按:9月20至21日,第八屆世界儒學大會將在山東曲阜舉行,屆時,200多位來自海內外的鴻儒碩學將齊聚孔子故裡,共襄儒學盛宴,交流儒學新觀點,探討儒學研究的時代意義,推進儒學研究的創新化、國際化發展。作為此次儒學大會的主承辦單位,山東大學歷來重視以儒學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研究,乘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東風,藉助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和文化資源優勢,依託「文史見長」的文史哲研究深厚根基,以儒學高等研究院和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等為平臺,不斷加強國內外交流與合作,匯聚眾多儒學研究知名學者力量,在儒學文獻整理、儒家思想理論研究、儒學推廣與創新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使山東大學成為儒學研究的重鎮。山東大學的儒學研究具體有哪些成果與特色?請跟隨山大視點網站一起來了解吧。

  

  大眾網訊 據山東大學山大視點網站報導,山東大學身處齊魯大地、孔孟之鄉,居於儒家文化發源地,遠承稷下學宮的傳統,在儒學研究方面,享有得天獨厚的地利優勢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優勢。自建校之日起,山東大學就將儒家文化中「以天下為己任」的家國天下情懷深深地烙刻進靈魂中,「公家設立學堂,是為天下儲人才,非為諸生謀進取;諸生來堂肄業,是為國家圖富強,非為一己利身家」,山東大學辦學章程中的這一理念激勵著一代代的山大學子以儒家的這一人文理想作為價值導向和人生追求,弘毅擔當,自任天下,不僅培養出了一批批熱愛祖國、服務社會的優秀人才,更在儒學研究方面一直薪火相傳、綿延不斷。

  文史見長 弦歌不絕

  植根於儒家文化沃土,沐齊風魯韻,自任以天下之重,山東大學歷來重視以儒學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研究。山東大學歷史上的狀元校長王壽彭提倡尊孔讀經,「讀聖賢書,做聖賢事」,並積極延攬精通經學、古文,有「山東才子」之稱的王憲五任文學院院長。20世紀三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山東大學文史研究領域群星璀璨、人才薈萃,楊振聲、聞一多、梁實秋、高亨、馮沅君、陸侃如、蕭滌非、楊向奎、童書業、黃雲眉、張維華、鄭鶴聲、王仲犖、趙儷生、陳同燮、殷孟倫、丁山、龐樸等一批著名學者奠定了山東大學「文史見長」的辦學特色,這其中,很多學者在儒學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聞一多先生將傳統的考據學與現代科學方法相結合,拓展了《詩經》研究的文化領域。文學院「馮陸高蕭」中的高亨先生的《周易》研究、《詩經》研究,歷史學院「八大先生」之一童書業先生的《春秋左傳》研究,在學界享有盛譽。龐樸先生提出「一分為三」、儒家辯證法、儒家五行等觀點,在思想界產生了重大影響,他還是「孔子文化獎」大陸首位獲得者。周來祥教授在超越主客二元對立思維的基礎上提出了「和諧思維」的概念,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與和諧文化建設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方法論,開創了辯證和諧大發展的時代。

  近年來,為適應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的時代需要,發掘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創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山東大學緊緊抓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機遇,依託文史哲研究的深厚底蘊,自覺擔負起儒學研究、傳承、普及與傳播的重任,通過平臺建設、機構整合、合作共建、學術交流、國際合作等多種方式,積極匯聚校內外儒學研究的多方力量,合力打造儒學研究重鎮,開啟了山東大學儒學研究的新篇章。

  山東大學儒學研究團隊令人矚目:現任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院長的許嘉璐先生精通訓詁學、音韻學,多年來致力於中華文化的弘揚以及全球性的跨文化交流;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杜維明教授是現代新儒家代表人物;著名易學家、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劉大鈞教授是易學研究的領軍人物,在易學哲學、易學與先秦兩漢哲學、易學與宋明理學等領域取得了突出成就;現任日本中國學會會長、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的池田知久先生在中國古代哲學研究領域亨有很高聲望,其在周易研究、馬王堆帛書研究、楚簡研究等方面成果極多;現任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兼《文史哲》雜誌主編的王學典教授長期致力於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中國現代學術文化史研究;鄭傑文教授長期從事先秦文獻特別是先秦諸子文獻及上古文化史研究,是「全球漢籍合璧工程」首席專家;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杜澤遜教授是古籍目錄版本學、四庫學和山東文獻研究領域知名學者,曾獨立從事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科研規劃重點項目《四庫存目標註》,2012年開始主持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重大項目《十三經註疏匯校》;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顏炳罡教授長期致力於中國哲學尤其是儒家哲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他提出的「儒學與當代社會的雙向互動」說、中國哲學研究向自身回歸的主體說、「儒墨互補與中國文化的重建說」等在學術界都有一定的影響力,他是儒學生活化、實踐化、草根化、大眾化的理論詮釋者和實踐者,是民間儒學理論創發者,也是民間儒學實踐者;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黃玉順教授創立了當代儒學重要學派「生活儒學」,發現了「《易經》古歌」,是哲學最新研究領域「儒學與現象學比較研究」開拓者之一,也是中國倫理學與政治哲學最新研究領域「中國正義論」提出者……熠熠生輝的學者陣容點亮了山大儒學研究的星空。這些儒學研究學者們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傳承文化的治學擔當、服務人類和社會的現實關懷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取得了系列突出的成就,推動山東大學的儒學研究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

  儒學研究不僅要有大師,更要讓大師的學問後繼有人。2012年,學校設立了「山東大學古典學術人才培養實驗班」,並命名為「尼山學堂」,致力於培養能夠潛心研究中國古典學術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學問家」。「尼山學堂」每年在全校各專業大一學生中選拔不超過30名學生,卻從山東大學文、史、哲各院以及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高校聘請了多達50餘名教授授課,課程採用「古今打通、中外打通、本碩打通」的體系,強化經、史、子、集四部要籍原典導讀。學堂因材施教,每年按國際會議模式舉行一次學術論文報告會,許嘉璐先生認為,有的優秀論文已達到博士水平;組織學生參與前沿科研課題,為香港大學饒宗頤教授審校《古史辨》第八卷、整理授課筆記,審校龐樸先生遺稿《歷代儒家學案》八卷等等,都由中華書局出版,尼山學堂主辦的15期《國學茶座》、6期《國學季刊》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成立至今,「尼山學堂」已招收六屆共144名學生,前三屆畢業生中,絕大部分在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國內外知名高校深造。文史學脈,薪火相傳,他們正成長為未來中國國學研究的中堅力量。

  成果豐碩 儒風長存

  

  

  山東大學瞄準傳承與創新中華文化、推動儒學走向世界這一宏偉目標,結合自身在以古文、古史、古哲為標誌的中國傳統學術領域的精心耕耘與研究優勢,一方面對儒家文化遺產進行挖掘整理,使之儘快服務於當代社會文化建設,為海內外研究儒家文化提供基礎資料;一方面瞄準黨和國家急需的重大文化需求和思想理論需求,積極整合國際國內的學術研究資源,深入開展儒家文化的思想理論研究;同時,積極搭建儒學推廣平臺,促進「鄉村儒學」「社區儒學」「圖書館+尼山書院」等儒學文化實踐的推廣,產出了《20世紀儒學通志》(龐樸教授主編)、《百年易學菁華集成》(劉大鈞教授主編)、《兩漢全書》(董治安先生主編)、《杜甫全集校注》(蕭滌非先生主編、張忠綱教授統稿)、《清經解三編》《清經解四編》(劉曉東教授、杜澤遜教授主編)、《國際儒學發展報告》《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專刊》《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尼山文庫》等一批具有時代高度的標誌性成果。其中,《20世紀儒學通志》被譽為20世紀儒學史研究的拓荒之作;《杜甫全集校注》獲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國學成果獎、首屆宋雲彬古籍整理獎;《清經解三編》《清經解四編》分別在2012年、2015年獲全國優秀古籍圖書一等獎。近年來,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承擔國家和省部級項目60餘項,例如,許嘉璐先生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馬克思主義與儒學」,鄭傑文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子海整理與研究」,曾振宇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華文化元典基本概念研究」,許嘉璐先生、王學典教授主持的山東省齊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重點項目「儒學重大基礎研究工程」,陳來教授、翟奎鳳副教授主持的齊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重點項目「孔孟儒學歷史傳承與轉化創新研究」等,對於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理清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和基本走向,挖掘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增強民族自信心,服務於當代文化建設與理論建設,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在儒家文化遺產挖掘整理方面,山東大學啟動了儒學重大基礎研究工程,該工程由許嘉璐先生和王學典教授主持,旨在對歷代數以十萬計的儒家典籍資料進行整理和研究。工程包括杜澤遜教授主持的《十三經註疏匯校點校與研究》、顏炳罡教授主持的《百年儒學精華·孔孟荀編》、張富祥教授主持的《儒家史論文獻萃編》、黃玉順教授主持的《中國正義論》、許嘉璐先生和龐樸教授主持的《儒學小叢書100種》、李學堂教授主持的《韓國集部儒學文獻萃編》等七個子課題。目前,七個子課題均已取得初步成效,總成果將達到一億字以上。

  在儒家文化思想理論研究方面,山東大學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馬克思主義與儒學」,項目的首席專家為許嘉璐先生,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歷史文化學院、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及中國孔子研究院、武漢大學哲學院等參與合作。 「馬克思主義與儒學」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民族文化之間關係的研究,該項目分六個子課題,目前,各協同單位所承擔的各項子課題都在順利推進,並在《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表了諸多階段性成果。《國際儒學發展報告(2012)》、《國際儒學發展報告(2013)》分國際儒學發展的現狀及前景、東亞釋奠禮研究、東南亞儒學與儒教發展、歐美儒學研究、國際儒學組織與學派、國際名人談儒學發展等欄目,力求對國際儒學的發展做出公正、客觀的分析,以預測儒學未來的走向與趨勢。該報告已成為國際儒學研究的重要參考文獻。

  此外,易學研究是山東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方面的特色,以劉大鈞教授為領軍人物,在易學哲學、易學與先秦兩漢哲學、易學與宋明理學等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被列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主辦的《周易研究》是國內唯一的易學研究專刊,連續多次入選CSSCI期刊和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發行至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劉大鈞教授主編的《百年易學研究菁華集成》首次系統整理和編纂了20世紀的易學研究論文,具有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和文獻保存價值。

  鼎力協作,星火燎原

  秉承源遠流長的儒學研究傳統,山東大學開始籌劃搭建更廣闊的校際、國際合作平臺,延攬名家,培養後學,以合力推動儒學的研究、普及與傳播。

  

  2010年4月,山東省人民政府與山東大學合作共建的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成立。國學大師饒宗頤發來賀信,表示:「山東大學成立儒學高等研究院,有追本溯源的重要歷史意義,其影響也會是跨時代的。」2012年1月,原儒學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儒學研究中心和《文史哲》編輯部進一步整合成新的儒學高等研究院,集聚校內儒學研究的絕大部分力量,形成由60多名專職科研人員組成的「全國最大的國學院」。新的儒學高等研究院由許嘉璐先生擔任院長,王學典教授擔任執行副院長。這不僅是一個獨立的科研實體,更是一個開放性的公共科研平臺,將打造成為海內外古典學術研究特別是儒學研究的權威機構之一。

  以儒學高等研究院成立為契機,一系列儒學研究合作平臺應運而生。2012年1月,由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牽頭的「山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協作體」正式掛牌成立;9月5日,山東大學與美國夏威夷大學互設「中美儒學研究中心」和「美中儒學研究中心」,儒學研究協同創新走出國門;9月15日,山東大學與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籤訂合作協議,共建「儒學與中華文化復興協同創新中心」(編者註:中心名稱已於2015年正式確定為「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2013年9月,山東大學「跨文明對話研究中心」成立,與聯合國文明聯盟、中國聯合國協會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2015年1月以來,協同創新工作取得新突破,山東大學與四川大學、浙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相繼籤訂合作協議。除了7所國內協同核心高校之外,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日本大東文化大學東亞學部、韓國成均館大學東方哲學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哲學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哲學系、多倫多大學、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等國際著名的學府及科研機構,國際儒學聯合會、中國孔子基金會、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等國家級學術機構和民間團體,山東省人民政府、文化部、國家宗教局等政府部門都參與了儒家文明協同創新工作。中心在儒學方面的大家名師薈萃,其中有中央文史館館員2人,一級學會會長3人,特聘教授6人,海外訪問學者6人,按照「國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進、貢獻突出」的要求,與各單位開展聯合攻關、協同創新。應民族復興和國家文化大戰略之需求,借儒家文明搖籃深厚文化底蘊之託舉,匯國內外眾多頂級文化學術機構之合力,山東大學正在打造世界一流儒家文明研究重鎮,一系列國內外協同合作帶來了「1+1>2」的顯著效果。迄今為止,山東大學已舉辦了多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儒學全球論壇、中日韓三國儒學論壇,一屆「中美儒學論壇」,在夏威夷大學、芝加哥大學、慕尼黑大學舉辦以儒學主題的國際研討會,吸引海內外名家雲集,掀起了一陣陣儒學研究熱潮。

  

  由許嘉璐先生倡導發起的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是加強以儒家文明為代表的中華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交流與和諧發展的知名國際對話平臺,迄今已在國內外舉辦了六屆,均取得了巨大成功。首屆「尼山論壇」通過的《人類和諧宣言》闡述了「和而不同」的儒家理念;巴黎「尼山論壇」上,多個國家的國際組織官員、專家學者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共議「儒家思想與全球化世界中的新人文主義」,被歐洲媒體譽為「中國在核心價值層面進入西方主流社會的一個成功範例」;紐約「尼山論壇」則是第一個由非政府組織在聯合國總部舉辦的文明對話活動,也因其是第一次由中國人到美國紐約主辦的儒家與基督教文明對話而極具歷史意義。山東大學作為主要承辦單位及學術支撐單位,在其中作出了突出貢獻,也與世界其他文明研究團體建立了密切聯繫。

  除了論壇和研討會,山東大學搭建的另一個文化交流橋梁就是《文史哲》雜誌。素有「中國文科學報之王」美譽的《文史哲》,引發過一系列重要的學術爭鳴,無論是60年代的「重評孔子」,80年代的「文化熱」筆談,90年代關於「儒學是否宗教」的討論,還是新世紀以來的「儒學與自由主義的對話」高端論壇,都引領著中國人文研究的潮流與風氣。2014年起,《文史哲》編輯部開始與具有330多年歷史的荷蘭博睿學術出版社合作,在海外發行《文史哲》英文版Journal of Chinese Humanities,目前已出版6期,以「世界文明對話」「早期儒家思想」等專題形式,向海外學界介紹新世紀以來中國人文學術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發行至今在海外訂閱量和影響力穩步提升。《文史哲》主編王學典說:「我們力圖使《文史哲》英文版成為海外學者觀察中國大陸人文學術變遷的最佳窗口,同時使中文版成為大陸學者觀察西方中國學研究變遷的最佳窗口,以《文史哲》的中英文版搭建起中西方學術交流的橋梁。」

  以雄厚的文史研究特別是古籍整理力量為基礎,以海內外眾多協同單位為支撐,山東大學啟動了一項「為往聖繼絕學」的宏大工程。2010年以來,以山東大學鄭傑文教授為首席專家的學術團隊,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子海》整理與研究」(以下簡稱「子海」),率先實現了與臺灣學界和圖書館界的深度合作,陸續推出《子海珍本編》系列成果,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在此基礎上,山東大學提出實施「全球漢籍合璧工程」的設想。合璧工程擬將合作編纂出版古籍的範圍,由子部擴大到經、史、子、集四部,所收漢籍成為儒家學說的重要載體。其中經部匯集儒家經典著作,子部中收錄儒學類,史部文獻中包含大量反映儒家學者生平的材料,集部匯集歷代學人文集,不乏大量闡發儒家思想的文章。漢籍合璧的合作範圍也由東亞擴展至全球,使分藏世界各地的中國典籍珍本有望系統完整地面世,為傳承中華文明和促進世界多元文明交流發揮積極作用。

  截至目前,山東大學先後與英國國家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俄羅斯國立圖書館,俄羅斯科學院、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內閣文庫等全球二十多家圖書收藏單位籤訂漢籍數位化複製合作協議;多次赴境外實施館藏漢籍的編目、遴選、鑑定和數位化複製工作,已完成《大英圖書館所藏漢籍目錄》《法國國家圖書館所藏漢籍目錄》《俄羅斯國家圖書館所藏漢籍目錄》等目錄的修訂或編寫。同時,遴選漢籍珍善本近兩千種,開展了近400種重要漢籍的點校整理工作。美國耶魯大學、英國劍橋大學、法國索邦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日本東京大學、韓國成均館大學、中國臺灣大學和香港大學已籤約作為創盟成員創立全球漢學聯盟,並確定首批5個跨國合作漢學研究課題。2017年4月,李克強總理到山大考察時,聽取了該項工程進展情況匯報,並指示山東大學繼續做好流失海外漢籍的搜集工作,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成立 致力推動儒學研究發展
    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成立 致力推動儒學研究發展 2016年09月09日 09:43 來源:復旦大學新聞文化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9月3日,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 推動世界範圍的儒學研究
    第七屆世界儒學大會在孔子故裡曲阜隆重舉行。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多位儒學研究者匯聚一堂,在民主、開放、和諧的學術氛圍中,圍繞「儒家思想與當代價值建構」這一主題,就「儒家思想的當代哲學使命」「儒學與國家文化軟實力建構」「禮樂文化與社會道德」「儒家思想與公共文化空間」等議題展開廣泛深入研討,為新世紀人類社會的和諧進步發掘重要的思想文化資源,推動世界範圍內儒學進一步發展。
  • 儒學大會專題論壇全記錄!來看看學界大咖都怎麼說!
    9月20日,第八屆世界儒學大會在山東曲阜盛大開幕,隨後進行的為期兩天的專題論壇和圓桌論壇可謂百家爭鳴,精彩紛呈。專題論壇的設置充分關照當前社會熱點,體現了儒家文化與現實的對接,專家學者們圍繞當下社會和學術界關注的話題展開討論。他們在論壇上探討了什麼問題?他們的觀點又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大山和姍姍這就帶你領略思維與學術的交鋒。
  • 大陸新儒學的發展方向 ——「政治儒學與心性儒學」學術研討會綜述
    2016年11月12日,由鄒城市人民政府、中國孟子研究院、中國孟子學會、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聯合主辦的「心性儒學與政治儒學」研討會在孟子故裡山東鄒城成功舉行。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孟子研究院特聘專家、泰山學者梁濤,臺灣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所長林安梧,山東大學儒學研究院副院長黃玉順,清華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任劍濤,韓國首爾大學教授郭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室主任趙法生,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韓星,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室主任趙廣明,以及來自各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儒學、哲學和政治學知名學者、儒學愛好者和新聞媒體等,共50餘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 促進儒學文化交流 推進中韓旅遊發展 安東市市長權寧世來訪山東
    安東市位於韓國中東部慶尚北道,有『韓國精神文化的首都』之稱。安東市是韓國儒學的中心,「在中國提到儒家就會想到山東省,在韓國提到儒家就是安東市了」。安東市市長權寧世表示,「安東與山東有共同的文化基礎,有許多感情和文化上的共同點,進一步加大兩地之間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 儒學專家熱議
    高辰     圖為第八屆世界儒學大會「少兒讀經利弊得失之檢討」的專題論壇現場。 曾潔 攝   中新網曲阜9月21日電 (曾潔 李欣)退學讀私塾、父母擔當讀經「家教」、課餘「讀經班」異常火熱……針對少兒讀「經」不斷湧現的討論,9月20日-21日在孔子故裡山東曲阜舉行的第八屆世界儒學大會特設「少兒讀經利弊得失之檢討」專題論壇。與會儒學專家認為,中國教育正在逐漸回歸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語境。
  • 一儒多表:儒學經學化,還是儒學哲學化?
    來自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等多所滬上高校的學者齊聚一堂,就儒學的哲學化、儒學的經學化、現代學科分工背景下的儒學等儒學界熱點話題展開討論。本次研討會的主要內容將分上、下兩部分發表於澎湃新聞,此為上篇。「一儒多表——儒家哲學的多維形態」研討會現場。
  • 儒學在美國的故事
    在美國,有所謂「波士頓儒學」,一般猜想這是儒學與波士頓實驗主義相結合的結果。另外有人認為,這大概是由於幾位篤信儒學的大牌學者正好都是在波士頓地區大學任職的關係:譬如哈佛大學的杜維明、波士頓大學的John Berthrong及Robert Neville等。    二十世紀初,儒學在美國學術界逐漸抬頭,也許與「美國學術團體協會」(ACLS)的資助有關。
  • 顏炳罡:2014年新儒學主流傾向顯現
    從北京到山東,中國孔子基金會、國際儒學聯合會舉辦了一系列的紀念性活動,尤其是9月24日,國際儒學聯合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大會,習近平總書記親臨並發表重要講話,這對儒學研究與創新性發展無疑是一種助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講話,強調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得儒家學者深受鼓舞,大陸新儒家思潮空前活躍。
  • 安樂哲:儒學大家「翻譯中國」
    2014年,安樂哲在夏威夷大學發起成立了世界儒學文化研究聯合會,致力於儒學國際化,將儒學的價值向全球推廣;同時,從比較哲學角度出發,促進儒學與西方學術的交流,增益彼此的溝通與了解,這是安樂哲始終努力的方向。這年9月,在第五屆國際儒聯大會上,安樂哲當選為國際儒聯副會長,這是一個外國學者在中國儒學學術機構擔任的最高職務。
  • 陳來:20世紀儒學的學術研究及其意義
    ,對世界統一性的理解找不到答案,對傳統哲學的摒棄,使得人對物理世界以外的世界理解,對形上世界觀的需要,無法滿足。四、大學與講學與儒家學說直接聯接的是講學,餘英時指出:在傳統時代,到處都可以是儒家「講學」之地,不必限於書院、私塾、明倫堂之類地方,連朝廷之上都可以有經筵講座。今天的儒學似乎只能在大學哲學系中存身,而且也不是每一個哲學系中都有儒學。此外當然還可以有一些零星的儒學社群,但也往往要依附在大學制度之中,那麼是不是儒學的前途即寄托在大學講堂和少數學人的講論之間?
  • 2019中國·曲阜「新時代儒學價值」高峰論壇舉行
    李欣 攝   中新網山東曲阜4月3日電 (記者 李欣)2019中國·曲阜「新時代儒學價值」高峰論壇4月3日在曲阜孔子研究院舉行。來自中國各地的儒學專家、學者及社會各界人士約300人與會,共同探討如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新時代社會和諧進步。  本次高峰論壇由山東省中華文化促進協會、曲阜市委宣傳部等部門聯合主辦。
  • 杜維明:儒學不是我的信仰
    什麼是「仰」,「靡不有初,鮮克能終」,雖說人心本具此理,但要發明、踐行此理,又是一個艱苦的修習過程,「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對於常人則須把未來要實現的目標融入到當下。克己復禮為仁,不仰望天空,如何能有腳踏實地去篤行的動力?「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顏子仰望夫子之德,故能好學不倦。「文王望道而未之見」,文王仰望天道,才能視民如傷、勤政愛民。
  • 鄉村儒學融入百姓生活,讓「裡仁為美」深入人心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26日訊 鄉音,娓娓道來;傾聽,如此真切。這是在泗水縣聖水峪鎮一個鄉村儒學課堂呈現的動人畫面,生動的授課聲,將新風尚在孔孟之鄉默默傳開。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而在人才支撐方面,濟寧堅持對外選聘與對內培養相結合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一流人才隊伍,建設儒學人才高地。其中,特聘曲阜師範大學駱承烈教授、孔子研究院楊朝明院長等高校、專業研究機構的國學知名人士組成鄉村儒學高級講師團隊,共33人,並將專家教授優秀講座課程集結成輯,出版了30餘萬字的《濟寧市鄉村儒學讀本》。
  • 【春秋】儒學三色說---高述群
    「原色儒學」,即是原始儒學,屬於儒學的原創時期,也稱為儒學的原典時期。在色彩學上,原色也叫基本色,或基色,是不能用其他顏色混合而成的自然本色。而其他顏色則可由原色混合而成。原色的這個特質,與原始儒學的特質非常接近,所以用原色指代原始儒學應該可以成立。這樣,顏色儒學理論既已呼之欲出,而且由此構成了一個以顏色為指代的儒學歷史圖譜:原色儒學——黃色儒學——紅色儒學。
  • 「2017國際中學生儒學辯論大會」導師「司辯」周玄毅:辯論能重新...
    以辯明道,以論正言,2017國際中學生儒學辯論大會正在山東鄒城如火如荼地展開,本屆活動由由中國孔子基金會、濟寧市人民政府和山東廣播電視臺主辦,濟寧曲阜文化建設示範區、鄒城市人民政府、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承辦,山東龍視天下傳媒集團協辦。
  • 美國夏威夷大學教授安樂哲:要把儒學從唐人街帶到外國
    美國夏威夷大學教授安樂哲:要把儒學從唐人街帶到外國 2014-05-23 16:18:25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濟南5月23日電 (王曉慧)第三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閉幕式一結束
  • 儒學是不是一種宗教?
    作者:深圳大學國學研究所 王興國  「儒學是不是宗教」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存在重大爭論的問題。要回答「儒學是不是宗教」、「儒學宗教化是否可能」和「儒學宗教化對儒學是復興還是解構」等問題,必須基於一定的歷史文化前提。
  • 邁向全球化的儒學——南樂山教授訪談
    比較經學與中國宗教對話系列訪談 邁向全球化的儒學——南樂山教授訪談 2015年01月15日 15:49 來源:《中國民族報》 作者:區建銘、趙雷、遊斌 字號 內容摘要:南樂山教授(Robert Cummings Neville
  • 「同人於野,仁者樂也」:談談儒學的中庸之道
    儒學的思想精髓在研究儒學的思想內容之前,首先要將「儒學」、「儒家」、「儒教」這三個概念搞清楚:儒家是指以「儒」為中心思想的一個階層,儒學是諸多儒家思想匯集而成的一種學說,儒教是以「儒學」為信仰的一大教派,三者相輔相成,相同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