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生活不為人知的一面:你所羨慕的詩和遠方,都藏在內心深處

2020-12-22 抹茶愛鐵塔

不知何時起,「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充滿文藝氣息的句子在各個平臺開始迅速躥紅。於是,有人開始羨慕悠閒的田園生活、有人辭職理由上寫著「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山居六年,曾在多家知名企業擔任過高管、亦曾多次創業的半山,在《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中告訴讀者,「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一種心境,不同的人面對峨眉山的同一棵樹都能生出不同的心境,唯有回歸本心,活在當下,才能看到內心深處的詩與遠方。

01接納自我

半山的文字很隨性,看似漫不經心的記載,卻又有根主線緊緊牽引住主題。《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既有山居感悟,也有生活記錄,乍看之下不相關的小篇章,卻緊緊圍繞著生活可以選擇,接納自我這一主題展開。

所謂的接納自我,半山的看法和他人有所不同。他認為的接納自我是在年輕時儘可能多方面的體驗人生,家長不要用「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一套去限制孩子的嘗試。頗有一種「吃過虧」的孩子才能在慢慢成長中更好接納不完美自己的感覺。

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著不足,有的人能夠坦然面對,有的人卻又覺得無法直視,因而半山所認同的接納自我就變得尤為重要。父母總希望孩子能夠更加聰明,也有研究表明孩子的神經元得到多元化刺激能更好的發育,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試錯大概也是同樣的道理,體驗過更多的可能,獲得多元化的認知,才能更全面地看待與自己的不足。

02獨立思考

我們所處於的每一段人際關係,實質是幫助我們認清自己。而這又會指向兩個不同的方向:認清自身的人,努力改進,朝著目標前行;未認清自身的人,陷於埋怨他人的困境中不自知。想要認清並接納自身的狀態,半山提示我們要做到獨立思考。

聖人和智者,就是對自己的生命,形成了超乎常人的、更高級、更智慧和更神聖的理解和看法。

受到生活環境、成長經歷等綜合因素的影響,聖人和智者並不常有,但從半山的文字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聖人和智者看問題是跳出原有的框架進行思考,從而擺脫局限性。

人生的每個階段會引發不同的思考與領悟,於我自己而言,成為媽媽真正促使我獨立思考。育兒知識的吸收與親子相處中出現的問題,慢慢促使我去思考育兒理念背後的原理,進而摸索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這些微不足道的經驗也讓我知道,發現問題是需要我們獨立思考,不僅僅從自身出發,更要跳出局限自己的框架,嘗試多維度的思考。

03回歸當下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歡的環境裡,享受內心的寧靜,這就是糟蹋生活嗎?當一個有名的外科醫生,每年賺得上萬英鎊,娶個漂亮妻子,這就是成功嗎?我認為,這取決於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你要對社會盡到什麼義務,對自己有什麼要求。——毛姆《月亮與六便士》

猶太人亞拉伯罕的經歷讓毛姆在經典名著《月亮與六便士》中寫下對成功發出的感慨。如同忙與閒只是一種生活形式,沒有好壞之分一樣。所謂的忙與閒,只是給他人的一種感覺或狀態,只要你是忙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閒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都可以歸為一種享受。

憧憬著詩和遠方,我們更加容易心浮氣躁或看到生活中的不如意,半山對此建議我們以詩和遠方的心境,回歸到當下的生活。我們憧憬詩和遠方在於喜歡或羨慕那種狀態,但當我們在當下的生活中發現了自己所喜歡的事物,「才華與精力都能不請自來」,這樣的狀態也促使我們更好地享受當下生活,找到內心深處的詩和遠方。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整本書讀下來非常輕鬆,字裡行間透著平靜的感覺,但當你放下書仔細回味,卻會發現那些篇幅短小的章節可以促動你內心的某處柔軟,引領你思考人生。

相關焦點

  • 24句詩詞,24種閒適生活,總有一句是你的詩和遠方
    所有的詩和遠方,都可以在詩詞中找到歸宿。詩詞裡的生活,人人嚮往。下面24句詩詞,哪一句是你嚮往的生活?1.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看天色,馬上就要下雪了,親愛的朋友,你要不要來和我一起喝一杯。3.山中茅屋是誰家,兀坐閒吟到日斜。俗客不來山鳥散,呼童汲水煮新茶。
  • 麗水不遠,這個寶藏小城就有你理想的詩和遠方!
    所望之處山環水抱,所食之味皆來自大自然的饋贈,讓來者既在山野,又享受奢華。 詩裡·湖山——遇見詩裡生活 有關遠方的詩意,被太多人幻想過,直到遇見詩裡·湖山才明白,原來這就是遠方的模樣
  • 十二星座不為人知的一面,最真實的自己,你都知道嗎?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當中,都會有不為人知的一面,沒有人可以做到最真實的自己,因為想讓自己很好的生存,所以總是會有很多的退路,會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隱藏起來,一起看看十二星座不為人知的一面都是什麼吧。
  • 遙想四季:古詩文裡的詩與遠方
    李白跟朋友說:我們兩人在盛開的山花叢中對飲,一杯又一杯,何等快樂開懷。我喝醉想要睡覺,您可自行離開,如果你餘興未盡,明天早晨抱著琴再來吧。李白還說,飲酒時也賞春花,喝醉了就醉倒花叢,自由自在。真的羨慕李白,他本身就是詩與遠方!
  • 時光深處的詩和遠方,願你我都不被辜負
    她一聽,立馬氣憤:你看看你們的生活品質,買那麼多房子有必要嗎?你看看,一點品質都沒有了。是的,別人好像都生活得很小資,我最近兩年來,除了還房貸就是裝修房子,工資發下來,到自己口袋,寥寥2-3千元的餘額,這種日子,已經持續了一年,本來去年年底開始緩解,我家哥看好了海邊一套房子,毅然決然地買下來,我就跟著又開始了小米粥的日子。可是,這樣的日子苦嗎?
  • 形式上的遠方,換不來真正的詩與生活
    芸芸眾生的我們,總是在現實生活裡過得焦灼不安,總想著理想的生活在別處,總渴望拋下眼前雞零狗碎的苟且,去尋找詩和遠方。其實身在別處,卻原封不動地揣著之前的欲望、貪婪、焦慮、執拗、極端,換湯不換藥,仍是無濟於事。世界不欠誰一個自在,不是你一到世界裡去,它就獎你一個未來,還你一個自在。哪怕跑遍世界,只往外求,也尋不來你要的安心。
  • 2019畢業典禮 | 校友代表劉萱:熱愛現實生活的我們,更加需要詩和遠方
    2013年,我在中年的安穩和「詩和遠方」的選擇中,最終選擇了自己心中永遠放不下的「詩和遠方」,我主動申請調入了西藏工作。進藏工作後,為傳承和弘楊優秀藏文化,我和西藏區內外志願者團隊利用業餘時間創辦了公益性文化平臺《雪域萱歌》,開辦了西藏首個微信公眾號讀詩欄目《雪域讀詩》,每周推出一期,已經推出229期。四年來,舉辦各種主題的讀詩活動20場,引領了西藏的讀詩風尚。
  • 森林消防員的「詩」和「遠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這句話燃起了很多人對遠方的渴望、對詩畫生活的嚮往。他們常說:我渴望的美好生活就是拋開眼前的世俗繁瑣,棲居在充滿詩意的遠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巧,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就是身處詩意遠方,請隨筆者一起走近這些堅守在遠方田野的新疆森林消防總隊指戰員們…森林消防指戰員們巡邏在綠色防線。
  • 心理學:如果一個人特別愛笑,說明他內心深處特別的「悲傷」
    喜歡笑的人,內心深處往往是悲傷的!在生活中,我們能夠碰到的,絕大多數都是正常人,他們愛哭、愛笑,但是在陌生人面前,都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表現出一副完美的樣子,只有在熟悉的人面前,暴露出自己真實的情緒,這種人往往有很多朋友,在難過的時候有人陪,在遇到難處的時候有人幫你,但是,往往是那些特別愛笑之人——內心深處一定特別悲傷。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時間:2019-04-27 17:30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   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 金牧場丨城市裡的詩和遠方
    城市裡的詩和遠方蘭州市五十四中初一十二班 李淑媛推開窗,見幢幢樓房如群蟻排衙,落舍於城市。我們習慣了奔波在大街小巷,常會忙得沒有時間抒胸臆,忙得忘了停下腳步眺望遠方,抑或在忙碌中擠出一絲閒暇,想起幾個乾癟的詞,慰藉一下靈魂深處的詩和遠方。
  • 不愛豪門充雅客,奚求山野作閒人;山居詩十首,夢想的詩意生活
    隱於山水之間,推窗見竹林,聽風聽雨,讓內心增添了一抹寧靜和浪漫。不愛豪門充雅客,奚求山野作閒人。歸隱山林,親近自然,返璞歸真,一直是我夢想中的詩意生活。喜歡自我陶醉,生活於自己編織的夢裡。今天,古典君分享十首山居詩,再築一場山居夢吧!
  • 聽從內心,就是努力讓詩和遠方產生價值,不再去苟且
    而衡量的標準是唯一的,那就是這種「價值」是不是你內心想要的。只有內心真的感興趣,或者內心裡心甘情願的為之付出,這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獲得人生的價值。否則不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要不就是渾渾噩噩,任由時光消磨。價值可由工作去體現,前提是工作跟你的內心相符。
  • 年薪50萬教師辭職,只是為了「詩和遠方」,網友:你們都錯了
    生活不止有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顧老師灑脫的幾個字,讓網友們羨慕之餘還是猜疑,如果沒有一張說取錢就取錢的銀行卡,如何敢做下如此倉促的決定。可見,人性背後都有底氣,而我們走不出去的人,只能望洋興嘆,自嘆不足。芳芳老師想追求精神的自由2020年不平凡,疫情來了,學生推遲開學,企業延遲復工,一切都是那麼的狗血。
  • 都挺好:生活就是眼前的狗血,哪有什麼詩與遠方
    導 語 看著,小石帶著明玉到處遊玩放鬆真是羨慕。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到:生活不算苟且,詩與遠方都挺好。但,沒幾天就要回到現實。 這讓我想起,高曉松時常提到的那句話: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有別人家的兒子,更有別人家的日子。咱們,就不要奢望命運會公平的對待每一個人。
  • 王陽明:真正的詩和遠方,就存在於生活中,反之則是一場空
    那個人就對王陽明說:先生說的非常好,但是我回去還要處理案件和工作,沒有時間修心學習。王陽明一聽就知道這個人把修心和工作理解錯了。王陽明就對這個人說:我什麼時候讓你放棄工作去求學了?你只需要工作,在工作的事情上休學,這才是真正的格物。比如說你在工作的時候,不能因為對方的言語無禮,就起了惱怒之情。不能因為對方措辭婉轉,就起了歡喜之心。不能因為厭惡對方的委託,說情就存心想整治他。
  • 何東: 願你也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很早就聽過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對於我這樣一個在路上的人來說,這句話曾被我奉為精神上的圭臬。我笑著回答:「我們都一樣,只是各自的人生經歷不同,你羨慕我顛沛流離,我卻羨慕你生活安穩,所以都一樣,好好活著,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行。」
  • 一面羨慕著詩意生活,一面譏笑吟詩作賦,這種現象是否正常
    前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出現這樣的現象。幾乎每個人都會背幾首古詩詞,也都認為古詩詞很美。有很多的朋友還會把高曉松的那句「詩和遠方」掛在嘴上。羨慕著李子柒的詩意生活。甚至有的人會在自己的籤名中寫上詩意生活或者詩意人生。
  • 詩和遠方|偶爾苟且,平常讀詩,時常遠方 敢問路在何方
    不同的人,會譜寫不同的詩,會渴望不同的遠方。1.現狀如果能喝茶養花談詩書,誰會願意上班帶娃洗衣服?如果不是被生活摁在地上無情的摩擦,誰不想花時間去思考詩和遠方的田野?一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說出來輕鬆,做出來需要多大的勇氣。誰的生活不是經常苟且呢?
  • 為什麼我認為王維的《山居秋暝》是最美的詩?
    本人雖然喜歡詩詞,但畢竟精力和時間有限,涉獵不多,而中國的古詩詞又浩如煙海,我只能:就我所知,就我所感,就我所喜好,推薦我認為的一首最美詩詞,這首詩就是唐朝王維的《山居秋暝》。接下來,我們先看看原詩是怎麼樣寫得,再來探討這首詩到底美在何處?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一種情懷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