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美麗——北京安定醫院護士們的故事

2020-12-11 東方網

原標題:平凡中的美麗——北京安定醫院護士們的故事

   新華網北京5月11日電(記者孟娜 王笛)安定醫院護士的工作,對很多人而言,依舊是神秘的。

   她(他)們守護著一個特殊的群體,有時甚至免不了挨打受罵;她(他)們要有很強的觀察力和溝通能力,去驅散病人心中的陰霾,重塑病人返回社會的信心;她(他)們在看過人間百態後,也不斷更新著自己對人生和工作的感悟。

   2014年護士節前,記者走進她(他)們的故事。

   劉玉蓮是北京安定醫院二科三區的護士長,已經在這所醫院工作了29年。她的病房專門收治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擁有固定床位60張。

   「去年一個病人要住院,家屬要陪床。我給家屬解釋,陪床不好。在這個過程中,病人在不斷地拽病房的門。我勸她別拽,她打了我一個耳光。醫生護士都來了,我當時沒說啥,把她勸回床上了。下午快下班時,一名年輕護士悄悄問我,『護士長,您怎麼能做到上午的事像沒發生過一樣啊?』我說,她要是不發病時不會這樣做的。」劉玉蓮說起這段往事時,和藹而平靜。

   在她看來,做這一行免不了受一些這樣的苦,現在入職的護士都已經有90後的獨生子女了,如何讓她們愛這個行業,堅守這個行業,既要教給她們安全護理的方法,也要用實際行動教給她們儘可能體諒病人。

   安鳳榮和劉玉蓮是護校的同學,1985年她們同時畢業,來到北京安定醫院工作。在臨床一線做護士、護士長20多年後,安鳳榮2011年成為醫院的護理部主任。

   走上管理崗位的安鳳榮坦言,她更喜歡工作在一線。在她看來,相對於綜合醫院,精神專科醫院的醫患關係相對還更融洽。

   「在臨床一線工作時,我和很多病人和病人家屬都是朋友。」她說。前幾年,她曾護理過一個患有厭食症的大三女學生,入院時不到80斤,很多生理指標都不正常。為了讓她按時吃飯,安鳳榮和其他護士必須與女孩「鬥智鬥勇」。

   「你剛給她的饅頭,她一轉眼就藏到被子裡,然後告訴你,她吃了。為了讓她吃飯,不得不對她『嚴防死守』」。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個女孩治癒了,出院時各項指標正常。「後來她每到過節時會給我發祝福的簡訊。她有這樣感恩的心,我很感動。」安鳳榮說。

   安定醫院現有365名護士,當中近100名是男護士。由於工作壓力大、風險大、待遇偏低,護士隊伍面臨著招聘難和人員流失快等問題。今年醫院計劃招25名護士,目前只招錄了8人,還不知道是不是都會來。1-4月,醫院裡已經辭職了近10名護士。

   1988年出生的北京男孩侯志驕龍在北京安定醫院已經做了三年多護士。無論他的名字還是他的職業都足夠讓人感到新奇。

   與綜合醫院相比,精神科醫院的男護士比例高。護理部主任安鳳榮說,男護士更有體力,也很細心體貼。

   但在侯志驕龍看來,男護士往往還更有職業規劃意識。來這裡工作不只是為了就業,而是為了一番事業。

   侯志驕龍在大學學的是中醫護理,他對中醫情志護理特別感興趣。畢業後,在他的同學紛紛去了各種綜合性醫院或去當了醫藥代表時,他主動來到北京安定醫院做護士。

   他在中西醫結合精神分裂科工作,每天都會提前十多分鐘到崗,和「老病人」聊聊天:「昨天睡得怎麼樣?」、「昨天的球賽看了嗎?國安怎麼又輸了?」。上班時間到了,交班、查房、帶病人做檢查……周而復始,他不覺得枯燥。「病人也都是些善良的人,只是在發病期異於常人。我挺喜歡和他們交流。」他說。

   工作之外,他正忙著考研,希望自己今年能考上首都醫科大學護理研究生,未來自己能做科研,把中醫情志護理體系完善和推廣。「這個學科目前僅處在初級階段,如果能不斷完善會對病人延續性護理髮揮重要作用。」他說。

   作為北京市男護士協會工作組的一員,侯志驕龍還酷愛英語。閒暇時跑到北京市五道口找英語口語夥伴進行交流練習。「我們和國際同行的交流越來越多,英語好特別重要」。

   尹利1993參加工作,那時候他不怎麼向人提起自己的職業——安定醫院的男護士。隨著社會對精神類疾病了解增多,尹利覺得現在公眾對他的職業給予了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作為急診的護士長,他當下最關心的是如何讓病人獲得尊嚴,重塑信心,重返社會。

   尹利曾經護理過一名酒藥依賴患者。這個患者當時已經離婚,他的媽媽說,想讓他在醫院住一輩子。

   「我們在護理中思考他為什麼依賴酒?因為生活裡沒有尊重。他需要的是社會的接納和承認。在他情況穩定可以出院的時候,醫院找到社區,為社區如何接納他開了個現場會。現在他在社區裡有個攤位賣東西。情況一直不錯。」尹利對這件事感到很欣慰。

   如今,他在急診工作,對如何處理醫患關係有很深的感受。家屬送病人來急診,心情都很急迫,家屬需要一種安全感,如果覺得沒得到就容易有糾紛。護士要多和家屬溝通,並在緊急的狀況中,善於觀察評估,找到最迫切解決的問題。處理好醫患關係,其實護士的角色也很重要。在精神科,護士和醫生緊密合作這一點尤為重要。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聆聽護士故事:平凡而不凡的健康守護者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彭禕)一襲白衣,忙碌的身影在醫院裡穿梭,他們用細緻入微的服務為患者點亮希望之燈。他們懷著崇高的信念,將無數個日日夜夜無私奉獻給患者。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把簡單和平凡演繹成無數個精彩。他們是最「平凡」的守護者,卻撐起了臨床「半邊天」。
  • 被遺忘的精神病人:北京安定醫院病人最長住院20年
    作為治療精神疾病的專科醫院之一,北京安定醫院日均門診量約有1500人。  沒有人能夠輕易接受自己有精神問題。 7月14日,在安定醫院門口,一位丈夫抱著他身穿紅色上衣的妻子,幾乎用拖拽的方式將她帶入醫院的門診大廳。妻子情緒異常激動:「我不是精神病,你帶我來這裡幹什麼。」在丈夫掛號的空隙,女子快步走出醫院,丈夫只能轉身追上去,用身體保護她「別做傻事」。
  • 國際護士節,聽山南市人民醫院護士白央的平凡故事
    人民網山南5月12日電(萬李、次央)人們常常把護士稱為白衣天使,她們呵護健康、挽救生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救死扶傷工作。在西藏山南市人民醫院,就有這樣一位「天使」 ,她用真摯的愛心撫慰患者的傷痛,她用溫暖的笑容增添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她用無悔的青春書寫生命的感動,演繹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她叫白央,是山南市人民醫院內一科護士。
  • 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病院患者最長住院20年 死亡是唯一離開方式
    作為治療精神疾病的專科醫院之一,北京安定醫院日均門診量約有1500人。  沒有人能夠輕易接受自己有精神問題。 7月14日,在安定醫院門口,一位丈夫抱著他身穿紅色上衣的妻子,幾乎用拖拽的方式將她帶入醫院的門診大廳。妻子情緒異常激動:「我不是精神病,你帶我來這裡幹什麼。」在丈夫掛號的空隙,女子快步走出醫院,丈夫只能轉身追上去,用身體保護她「別做傻事」。
  • 北京安定醫院舉辦教師節慶祝大會暨優秀教師表彰大會
    大會特意邀請我院心理學老專家楊華渝主任為我院教師們傳授教學經驗,並為廣大青年醫生和學生送上多年積累的讀書心得作為教師節禮物。戚豔傑護理:理論授課:程 艮臨床帶教:徐江玲為優秀教師頒獎後,大會現場聯線在玉樹州第三人民醫院支援的我院優秀教師代表王茜和羅佳
  • 國際護士節丨永州市中心醫院白衣天使:平凡崗位書寫不平凡人生
    又是一年護士節,今天讓我們走進永州市中心醫院,聆聽6位白衣天使們的故事和心聲,以及他們對護理事業的理解和感悟。永州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胡馨。因為採集過程中,護士與患者幾乎是零距離接觸,而且經常遇到病人嗆咳的情況,每一次的採集,護士都極有可能被感染。每次採集時,王曉君都會跟患者溝通,耐心講解新冠肺炎的基本知識,經過她的開導,患者們開始全力配合王曉君的工作,並稱讚她的專業技術,感激她的悉心護理。
  • 致敬平凡的堅守者——海城市中心醫院護士張豔明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2020年春節,有很多原本平凡的勞動者為了守護大家的平安,放棄陪伴家人、堅守在崗位,他們樂觀向上、勇於奉獻,這樣的生活態度和高尚品格,構成了最靚麗的風景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一位堅守在工作崗位的最美勞動者。
  • 傳染病患者的守護天使-記北京佑安醫院的護士們
    今天,我依舊懷著崇敬的心情走入了北京佑安醫院的大門,去看看那裡的護士,因為她們不是普通的護理工作者,她們是日日夜夜和傳染病病人打交道的白衣天使,她們現在正戰鬥在抗擊非典的最前線,用她們的勇敢、無畏,用她們的堅強、膽識和智慧迎接著新的挑戰。北京佑安醫院這個戰鬥的集體剛剛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在我的心中,她們更加偉大了。
  • 國際護士節是幾月幾日|512護士節由來|護士的故事
    國際護士節是每年的5月12日,美麗的白衣天使,他們生而平凡,卻不忘創造更好的世界。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每一次與死神抗爭的戰場,都會看到護士們堅守、執著的身影,日日夜夜、步履不停。今天是國際護士節,致敬白衣天使!
  • 北京安定醫院臨床心理註冊系統實習機構正式運行
    北京安定醫院作為全國領先的精神專科醫院,服務於北京以及全國各地有精神疾病困擾和心理障礙的民眾,臨床、教學和科研水平一直有口皆碑。為進一步推動臨床心理工作規範化,提升心理學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我院申報並成功獲批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註冊系統實習機構。在經歷嚴峻的疫情考驗後,2020年9月10日,實習機構正式運行!
  • 幾個小故事 見證「南丁格爾」們的平凡與偉大
    有人說,拉開人生帷幕的是護士,拉上人生帷幕的也是護士,護士是沒有翅膀的天使,雖然工作瑣碎忙碌,但她們肩負的是救死扶傷的使命,今天(5月12日),讓我們從幾個小故事見證「所有生命的守護者」——護士的「平凡與偉大」 。
  • 可參考的北京安定醫院問診流程
    在前面的章節中,已經和大家講過抑鬱症的主要症狀,大家可以回去複習一下。其實,就是當你的各種症狀已經比較明顯,影響到自己的人際關係、工作生活的時候,就非常有必要去醫院看看了。北京的精神類專科醫院,有名的有回龍觀醫院、安定醫院和北醫六院,我選擇的是安定醫院,所以也就有了這篇。選擇這家醫院一來是因為他在二環附近,離我相對較近;二來,我幾年前在閒著沒事看研究生招生信息的時候,曾經還憧憬過,有一天我能到這來讀個研究生,那也是極好的,當然我最後並沒有參加研招考試。
  • 馳援武漢北京醫療隊裡男護士:病房中的他們「閃閃發光」
    2月1日是北京醫療隊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奮戰的第5天,醫護人員接診的確診及疑似患者已超過50人。幾天來,很多醫護人員用日誌或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了隔離病房裡的點點滴滴,梳理這些日誌記者發現,在醫護人員領隊的筆下,男護士的表現閃閃發光。此次出徵,北京醫療隊共有136人,在名單上,男護士師或護士多達16人,這樣的比例並不多見,面對疫情,男護士的優勢到底在哪兒?
  • 護士節快樂!關愛護士,看看大咖們都說了些啥
    中華護理學會也將一如既往,與大家心手相依,在引領和託舉中,讓中國護理人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最後,祝全國護理同仁們節日快樂!北京醫院院長 王建業:增加護理人員職業榮譽感5月7日,是北京醫院援鄂醫療隊回到北京「滿月」的日子。
  • 網綜劇《平凡的美麗》南京開機,講述醫美平凡故事
    近日,由南京藝克賽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歡宜影視文化傳媒(江蘇)有限公司、江蘇鹿奇光合影業有限公司、南京天鯨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網綜系列劇《平凡的美麗》第一季在南京江蘇網絡文學谷舉行了隆重的開機儀式。據悉,《平凡的美麗》是一檔以系列劇的形式講述和醫美整形相關的故事,劇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和醫美整形話題息息相關。本劇由王崴擔任製片人,中制協青工委委員周學斌擔任監製,卓可鋒執導,同時由臺灣知名醫美整形專家徐瑞宏、楊維真跨界主演,青年演員呂晉源、王瑩、胡瀟翔、馮柯等傾情出演。
  • 英雄終歸平凡人!從年初到年末,他們的故事看哭了……
    因為疫情,她們成為並肩作戰的「戰友」,在同一個方艙醫院連續奮戰了43天,直到休艙。12月16日,海東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士許國娟(右)與海東市第一人民醫院護士劉海婷重逢時拍攝合影。生命中,有些人只是擦肩,卻銘記心頭。雖在同一座城市,但她們很少有機會見面。「我們會經常在朋友圈互相點讚。」「我會關心她過得好不好,畢竟是生死之交。」
  • 北京安定醫院副院長:醫院抑鬱症就診量年漲20%
    北京安定醫院副院長、抑鬱症治療中心主任王剛。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1月29日,北京安定醫院餐廳,兩名抑鬱症患者相互傾訴。 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1月29日,北京安定醫院。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1月29日,北京安定醫院。餐廳裡,「鬱友」們跟醫務人員學跳舞。 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王剛,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副院長,抑鬱症治療中心主任。
  • 減少交叉感染,北京安定醫院複診取藥門診開通
    8月23日,陪家人到北京安定醫院複診取藥的於先生向記者表示,前一天在京醫通上掛號時發現新增「複診取藥門診」這一選項,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掛上了號,「之前取號後必須要和大家在候診室等著,叫號之後去醫生診室開藥。沒想到這次從取號到拿到藥品,至少比之前節省了20-30分鐘。」
  • 聚焦|生活中的平凡夫妻 戰「疫」中的美麗天使
    聚焦|生活中的平凡夫妻 戰「疫」中的美麗天使 2020-05-28 0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60年前的安定門外,這裡是北京嗎?
    元大都北之東門安貞門南移修築為新的北平城北之東門,取發兵蕩寇,凱旋而歸,獲得皇朝家國安定之意,定名為安定門。按照《易經》學說,安定門又稱「豐門」(豐裕之門)。今天,咱們就回憶回憶安定門外那些過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