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技術的的進步,汽車自動擋的車型越來越多,自動擋的檔位也越升級越高,由CVT無級變速自動擋,到4速自動擋,再到5速自動擋,到現在主流的6速自動擋,再到7速雙離合自動擋,再到8速自動擋,到有的豪華車上裝備的9速自動擋,甚至10速自動擋已經實車裝備。現在很多司機買車首選自動擋,認為自動擋操作方便,好上手容易開。但是自動擋的這四個檔,能夠將每個擋的用處都使用到位的司機是少之又少的。因 此自動擋的開好自動擋不僅僅是指技術好,更重要的是指司機對於自動變速箱的使用是否合理。 自動擋的車不需要離合器,具有易操控的的特點,給駕駛員帶來了便利,尤其是比較受新手和女士們的歡迎。開過自動擋的朋友們都知道,自動擋分為P、R、N、D四個功能擋位,分別是停車擋或者叫駐車擋、倒擋、空擋和前進擋。
很多人開自動擋的司機都覺得自動擋上的N擋,也就是空擋感覺有點多餘,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自動擋的N擋空檔對於自動擋變速箱來說,是自動擋車型中的三大標配擋位之一,位於排擋操作臺上的R擋和D擋之間,其實質就是變速箱中的空擋,目的是切斷變速器內部輸入軸與輸出軸兩端之間的動力傳輸。行駛當中不要用,停車時可用可不用,但是需要斷開發動機和傳動系連接時,沒有可不行。臨時停車和萬一發生故障推車、拖行車輛使用,都可以使用。
其實自動擋空檔在平時開車還是非常有用的,因為它和D檔很近,等紅綠燈的時候司機們都是掛N檔拉手剎,很少有掛P檔的,因為P檔直接鎖止的變速箱,紅燈停車一旦遇到後面車輛追尾,變速箱就壞了,還有P檔離D檔太遠,每次紅燈停車就掛P檔也很不方便,所以自動擋的空檔不能放棄的。
N擋的功能,它除了用來短暫停車外,還有一些其它功能或者好處,如汽車啟動發動機前,先將汽車通電,將擋位掛到(N)空擋,然後,系好安全帶,調整一下左右兩側後視鏡和車內後視鏡的角度,調整座椅的舒適度等。這個時間段大概5-10秒鐘,這段時間汽車的電腦對車輛進行自檢,自檢完畢,我們可以踩剎車啟動發動機(看車輛設置,有的車型不用踩剎車也可打火),然後出車,倒車或者前進都是N擋靠近的檔位。這樣做的好處是:每次啟動前汽車都可完成自檢,有什麼問題能及時發現。若直接往前開車出庫的話,不用經過(R)倒擋,對變速箱的齒輪是一種保護。 再就是停車熄火前,先將擋位掛到(N)空擋,然後再熄火,拉手剎,最後再推倒(P)停車擋,這樣的停車順序可以最大限度的使汽車齒輪處於放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