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離生活越來越近的自動駕駛繼續急馳向前。2020年12月30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國家級自動駕駛測試基地和先導應用示範工程,在部分場景實現規模化應用。
去年底,包括特斯拉、蘋果和華為在內科技公司紛紛將企業目標鎖定在2021年。業內人士認為,2021年第三代自動駕駛輔助將成標配……隨著政策助推,企業發力,5G、AI等科技力量進一步在自動駕駛領域落地,曾被業界預測的自動駕駛元年或正式來臨。
自動駕駛再迎利好
辭舊迎新之際,自動駕駛行業迎來了一波重磅利好。國家交通部運輸部近日發布了《關於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文件指出,到2025年,自動駕駛基礎理論研究取得積極進展,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車路協同等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和測試驗證取得重要突破;同時,出臺一批自動駕駛方面的基礎性、關鍵性標準,包括建成一批國家級自動駕駛測試基地和先導應用示範工程,在部分場景實現規模化應用,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產業化落地。
「十三五」期間,我國有關自動駕駛的政策密集出臺。僅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年初,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年尾,交通運輸部出臺《關於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讓2021年倍受期待。
車企目標紛紛鎖定2021
2020年12月30日,長城汽車召開智能駕駛戰略升級發布會,正式發布全新的咖啡智駕「331戰略」,即利用三年時間實現用戶規模行業第一、用戶體驗評價最好、場景功能覆蓋最多三個領先。2021年,長城汽車擬實現中國首個全車冗餘的L3級能力自動駕駛、中國首個配置雷射雷達的自動駕駛、具有NOH(高速自動領航輔助駕駛)能力的自動駕駛。2023年,長城汽車將實現L4級自動駕駛能力。就在此數天之前,第二屆「1024小鵬汽車智能日」 在廣州華南理工大學舉行,小鵬汽車董事長兼 CEO何小鵬在活動中提到,2021年,第三代自動駕駛輔助將成行業標配。
除了這些新勢力,國內外科技企業也將自己的自動駕駛目標定在了2021年。
國外,特斯拉欲更上一層樓。去年12月,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發布推文稱,該公司將在2021年初推出全自動駕駛(FSD)訂閱服務;籌謀已久的蘋果欲嶄露頭角。蘋果公司關鍵供應鏈日前表示,蘋果預計於2021年9月發表新車,比原先規劃至少提早兩年。
國內,華為是否造車一直倍受關注。華為在官微上曾宣布,華為自動駕駛作業系統內核(含虛擬化機制)已獲得Safety領域最高等級功能安全認證(ISO 26262 ASIL D),這也是我國首個獲得ASIL D認證的作業系統內核。消息人士稱,華為公司正與歐洲、日本和中國的汽車廠商合作,計劃最早於2021年推出自動駕駛汽車。
自動駕駛進入黃金十年
在新基建政策的驅動下,中國自動駕駛技術有望快速發展,分析人士指出,2020年至2030年將成為自動駕駛發展的「黃金十年」。
據德勤報告顯示,未來三到五年,汽車智能化、網聯化將迎來一輪高速推進,預計至2030年,中國運營的自動駕駛車輛將達到3000萬輛。麥肯錫認為中國未來很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預計至 2030 年,自動駕駛相關的新車銷售及出行服務創收將超過 5000 億美元。
現階段,L2+級自動駕駛的滲透率正在快速提升,同時L3級自動駕駛的落地也開始提速。例如,奧迪、本田、廣汽、威馬等車企都紛紛加速了L3級自動駕駛的量產,預計今年將有一大批L3級自動駕駛汽車來襲。
在日前閉幕的2021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自動駕駛再次被列為2021年12項重點工作之一,要求「持續健全自動駕駛技術和測試體系,組織開展自動駕駛、智能航運等先導應用示範」。
有專家介紹,目前,圍繞自動駕駛,汽車製造商、科技公司、通信企業等交叉合作,已湧現了一大批創新企業。
(文章來源:通信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