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巨頭 SUSE 收購 Rancher Labs,雲原生時代來臨

2021-01-10 CSDN

作者 | 馬超

責編 | 伍杏玲

封圖 | rancher.com官網

近日,全球最大的獨立開源公司SUSE宣布收購雲原生初始公司Rancher Labs。針對此交易,SUSE執行長Melissa Di Donato表示:「我們為客戶和合作夥伴創造更好的未來和可衡量的價值的願景指導了我們的決策並推動了業績增長。此次收購,增強了我們提供更全面的產品組合能力,SUESE渴望與更多雲服務提供商,獨立硬體供應商,系統集成商和增值轉售商一起,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無獨有偶,近日傳統科技巨頭IBM迎來了新任CEO克裡希納,在上任後的首封全體郵件中克裡希納表示,疫情使目前雲計算比以往更重要,藍色巨人要 All In 人工智慧和混合雲的發展戰略。這位IBM的新任掌門人曾主導收購了另一家著名的Linux作業系統科技公司Red Hat Linux,雲計算憑藉其規模效應及降低成本的能力,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SUSE+Rancher 聯姻背後

1992年,Peter McDonald發布Softlanding Linux System(SLS)發行版。這套發行版堪稱Linux的典藏之作。SUSE Linux的前身是Slackware Linux為基礎,提供完整德文使用界面的產品,是專門制為德國人推出量身訂作的SLS/Slackware軟體及 UNIX/Linux說明文件。當然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目前分發量過億的SUSE Linux早已不是德國專屬作業系統了。

在所有以Linux為內核的作業系統分發版中,SUSE的軟體分發工具,綜合管理程序控制面板是其主要特性之一,管理員可以方便地通過SUSE的綜合管理工具面板來獲得新的軟體。SUSE使管理員不需要對組件進行深入研究而進行配置,SUSE可以配置管理需要或者不需要的所有組件在雲原生時代中,SUSE引以為傲的綜合管理控制面板,已經逐漸被K8s容器管理平臺所逐漸替代,,Rancher恰恰是容器管理平臺中的翹楚。

Rancher作為一款優秀開源的企業級容器管理平臺(https://github.com/rancher/rancher),有點是減輕用戶對於雲計算底層技術的管理負擔,在之前如果要搭建一個分布式集群,那麼需要學習一全套的框架並編碼實現如服務發現, 負載均衡等邏輯,不過好在目前Rancher類的產品已經解決了這些問題, 使用戶不需要太關注到這些雲原生的底層實現。通過Rancher,用戶再也不必自己使用一系列的開源軟體去從頭搭建容器服務平臺。Rancher提供了在生產環境中使用的管理Docker和Kubernetes的全棧化容器部署與管理平臺。

據Forrester Research的《The Forrester New Wave: Enterprise Container Platform Software Suites, Q4 2018》報告,在企業級容器平臺(ECP)市場,八大最領先的企業容器平臺提供商按照排名依次是:Docker、Red Hat、Rancher Labs、Pivotal、Mesosphere、IBM、SUSE、Platform 9。

在這份報告中,Rancher位於領導者象限的,SUSE的位置相對落後,處於有力競爭者象限。在企業級容器平臺,Rancher具有強大的多雲編排和安全功能,其統一多集群Kubernetes管理平臺支持多種公有雲和本地基礎架構平臺,使得Rancher的用戶擁有高度可定製的訪問控制、策略實施、資源隔離和鏡像掃描的能力,Rancher是企業級用戶的最佳開源方案提供商。

這方面的能力恰恰是SUSE所急需提升的點,因此使用收購手段將一家處於高速發展的初創公司收至麾下,對於雙方來說,是非常好的選擇。

Rancher的創始人兼CEO 梁勝對此給予極高的評價:「此次收購是Rancher進一步發展的起點,我為團隊和他們過去六年來所做的工作感到非常自豪,我期待能充分利用Rancher和SUSE的能力,創造出全新的解決方案,也希望我們的用戶、客戶、合作夥伴繼續和Rancher同事合作。」

為什麼必須擁抱雲原生

從這我們看到,雲服務商在積極擁抱雲原生,雲原生代表雲的新發展趨勢,包含本地基礎設施、私有雲和公共雲的協同。雲原生成為趨勢,筆者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雲計算正在向社會通用性技術轉變:

計算廠商需要對服務體系進行改造。早期積極上雲的企業,大多是網際網路公司等數位化企業。新基建政策的出臺,越來越來政府、電力、石油、製造等「重型組織」對更高算力、更高可靠、更強安全的雲計算技術產生更大需求。

所以雲服務廠商需集結更強大雲計算能力。因此使用雲原生是企業的最佳方案,雲原生高度的彈性化屬性,能方便地接入到更廣大的應用場景中。

雲原生是遷移方便,無需綁定雲服務商:政府、大型企業都在紛紛上雲,AI 伴隨雲深入到各個領域。如果不用雲原生技術的話,想從一家雲服務商遷到另一家成本更低的雲服務商就非常困難。雲原生與雲計算技術底層的「解耦」,使得這種類似於「攜號轉網」的操作更加容易使得,使企業的選擇更多。

雲計算方興未艾,對全球而已,由「傳統」變「原生」是未來趨勢,是技術發展路上不可阻擋的潮流。在國內而言,擁抱雲原生既是數字新基建時代的需要,也是掌握核心技術的必行之路,筆者認為,這是雲計算的唯一發展道路。

相關焦點

  • ...5G第一個演進版本標準正式完成;SUSE 收購 Rancher Labs|極客頭條
    全球最大獨立開源公司 SUSE 收購 Rancher Labs騰訊雲資料庫 MySQL 8.0 正式上線國內要聞阿里巴巴成立AIoT創新中心探索5G,庫偉擔任負責人阿里雲IoT、天貓精靈聯合成立AIoT創新中心,將整合阿里巴巴包括達摩院在內的技術能力。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庫偉擔任AIoT創新中心負責人。
  • SUSE+Rancher:真正「開放」的開源,融入業務場景的雲原生
    歷經半年,SUSE正式完成對Rancher Labs(以下簡稱Rancher)的收購。對於SUSE而言,這是退出OpenStack后里程碑的一步。雙方合併後,SUSE擁有了一整套雲原生的產品方案,囊括了企業級Linux、容器和Kubernetes、邊緣計算領域創新解決方案等。
  • 開源巨頭SUSE收購Rancher Labs 意在突破10億美金收入目標
    開源企業軟體巨頭SUSE今天宣布,計劃收購Kubernetes初創公司Rancher Labs,此舉可能有助於幫助SUSE實現到2023年收入翻番的目標。   這次收購讓開源雲工具生態系統中的兩個主要參與者走到了一起。SUSE提供Linux開源發行版本已經有十多年時間了,Rancher的所有產品則都是免費許可的。  SUSE收購Rancher可能會讓自己朝著2023年的收入目標更進一步。
  • SUSE已宣布將收購Rancher Labs
    【TechWeb】大型Linux和雲公司SUSE已宣布將收購Rancher Labs。Rancher總部位於庫比蒂諾(Cupertino),是一家私有開源公司,擁有37,000多名活躍用戶,其旗艦Kubernetes管理程序 Rancher的下載量達到1000萬次。
  • 開源領域再現併購案,SUSE已籤署收購Rancher的協議!
    Github以75億美元被微軟收購,紅帽以340億美元被IBM收購,連提供容器管理平臺的Rancher也在近日被SUSE收購,雖然具體金額沒有透露,但總體感覺是,開源軟體真是越來越值錢了!當然,對於廣大用戶和開發者來說,這種買與賣的關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主導買賣關係的背後掌舵人,是否會改變開源軟體原本的生態以及合作模式。
  • SUSE 收購 Rancher
    7 月 8 日,全球最大的獨立開源公司 SUSE 與業界應用最為廣泛的 Kubernetes 管理平臺創建者 Rancher Labs(Rancher)共同宣布,雙方已就 SUSE 收購 Rancher 事宜正式達成最終協議。
  • Rancher開源Octopus:基於K8S的雲原生IoT設備管理系統
    前不久,Rancher中國加入了邊緣計算產業聯盟,成為其理事單位,並提出了「軟體定義邊緣」的整體戰略,為用戶提供從底層作業系統到應用編排引擎再到應用存儲的開源軟體方案,解決容器與邊緣計算結合落地的諸多問題。其中,IoT和邊緣計算的結合是整個行業的關鍵發力點。
  • SUSE梁勝:程式設計師漲薪飛快,做開源貢獻者沒有意義
    作者 | 宋慧 責編 | 張文在雲原生被熱烈討論時,業界較早以開源容器技術創業的 Rancher,2020 年 7 月宣布被全球知名的企業級開源 Linux 系統公司 SUSE 收購,收購於 12 月正式完成。CSDN 獨家專訪了前 Rancher 聯合創始人及 CEO、現 SUSE 工程與創新總裁梁勝。
  • 為IoT設備管理而生,Rancher全新推出開源項目Octopus
    2019年,業界應用最為廣泛的Kubernetes管理平臺創建者Rancher Labs(以下簡稱Rancher)發布並開源了K3s,其發展非常迅猛,迅速贏得了開發者們的青睞,至今Github Star數已超過了13,300。
  • 阿里巴巴又一開源項目被列入 CNCF 雲原生全景圖
    近日,阿里巴巴服務發現和配置管理領域開源項目Nacos被列入雲原生全景圖譜配置管理和服務發現象限,這是繼Dragonfly、Dubbo
  • 開源社區探路:紅帽被高價收購,「綠蜥蜴」SUSE重走獨立路
    巨頭對開源社區的大力投資似乎越來越流行。  僅去年一年,就有微軟宣布以75億美元收購開原始碼託管平臺GitHub,Salesforce以65億美元收購MuleSoft等。
  • KubeSphere容器平臺:面向雲原生時代的趁手工具
    更直接一點來理解,這款產品已經開源給所有的開發者,與青雲沒有很強的關聯性,可以說是其本身的社會性質要大於商業性質。在所有企業都在加快數位化步伐,邁入雲原生時代的當下,青雲推出一款面向社區的「劃時代產品」,這樣做的路徑是怎樣的呢?
  • 雲原生,為何而生?雲計算時代命題之終極解決方
    無論是 Google、微軟、IBM這些網際網路巨頭,還是國內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大廠都爭相把雲原生技術項目作為其技術重心。什麼是雲原生?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給出的定義是:容器化、微服務、容器可以動態調度。一句話解釋什麼是雲原生應用,就是為了運行在雲計算環境中而開發的軟體應用。
  • 一站式打卡「雲原生」時代的高效開發:微服務和資料庫還能這樣玩
    在這場近90分鐘腦力風暴,與近2小時實戰修煉中,主題直奔當下火熱的「雲原生」,並結合雲原生時代的「微服務」與「資料庫」,深入淺出揭開一站式高效開發的秘籍。12月19日,DevRun開發者沙龍華為雲南京雲原生專場在南京成功舉辦。
  • 開源壓測平臺擴展(續3)-rancher平臺集成
    平臺集成的rancher,本身也是通過容器方式啟動並對外提供服務準備好數據持久化目錄並給予相關操作權限export baseDir=XXXXcd $baseDir && mkdir -p rancher/lib/cattle && mkdir
  • 向雲計算要技術紅利,華為雲定義雲原生2.0時代
    11月30日,華為雲CTO張宇昕在「雲原生2.0,加速企業智能升級」活動上指出:雲原生的1.0時代,主要是面向網際網路行業;而雲原生2.0時代,則面向所有企業。雲原生2.0時代,政企在傳統應用上雲的基礎上,將基於雲原生技術開發新型雲原生應用,真正釋放雲計算技術紅利。華為雲也在今年9月提出「雲原生2.0」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了雲原生2.0全景圖。
  • SUSE給我帶來了什麼?
    Suse伺服器版本官方支持包括樹莓派3在內多個SOC開發流程在SUSE了解了開源開發流程,之前僅僅知道內核郵件列表。構建工具OBS和KIWIOBS(Open Build Service)是SUSE的一套構建發行版的工具,特點是完全開源,支持主流發行版。通過調用KIWI可以構建主流發行版的鏡像。功能上類似於Redhat的Koji,Ubuntu的Launchpad。我在SUSE時和全球團隊一起參與openSUSE for ARM,學習了OBS上如何構建包和發行版鏡像。
  • 雲原生最好的時代 KubeSphere為企業落地雲原生提供容器支持
    (原標題:雲原生最好的時代 KubeSphere為企業落地雲原生提供容器支持)
  • 數字經濟新基建巨頭:VMware公司研究
    2004年1月,它被存儲設備巨頭公司EMC以6.25億美元收購,成為了EMC的子公司。2007年,EMC又分拆VMware,在紐約證交所獨立上市,Intel和Cisco兩大巨頭也入局持有了合計20.6%的VMware股票,於是VMware成為了三家矽谷硬體巨頭共同持有的軟體公司。
  • Rancher推出全新開源項目Harvester
    Rancher推出全新開源項目Harvester 2020 年 12 月 17 日,業界應用最為廣泛的Kubernetes管理平臺創建者Rancher Labs(以下簡稱Rancher)宣布推出全新開源軟體Harvester,一個通過Kubernetes構建的超融合基礎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