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的實施讓全體湘潭人心生激動,可現實卻讓人發愁——三代都不一定能成就一代貴族,更何況區區一兩個月的努力就想造就一個城市的文明。這談何容易!」湘潭縣一中四名同學在調查分析湘潭市整治市容行動後寫出報告提出建議,並致信市長書記。
對此,湘潭市委書記陳三新,市委副書記、市長胡偉林聯名回復,肯定他們的舉動,並號召大家以實際行動支持治理「六亂」。本報記者李志宏 湘潭報導
高一學生 新政策現實「讓人發愁」
2月21日,一封由湘潭縣一中四名高一學生寫的信分別呈送給市委書記陳三新和市委副書記、市長胡偉林。這封信後附了一份題為《從整治「六亂」看湘潭市文明建設》的調查報告。報告由高一391班的羅迪、項憶晴、吳尚澤和曾嵐林所撰寫。
「根據湘潭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規定,自2012年2月1日起,市容監督員依法依規對違規之人實行罰款。新政策的實施讓全體湘潭人心生激動,可現實卻讓人發愁——三代都不一定能成就一代貴族,更何況區區一兩個月的努力就想造就一個城市的文明。這談何容易!」
報告寫道,四人由此決定於2月4日在建設路口華隆步步高附近開展關於整治六亂(亂吐、亂扔、亂倒、亂貼亂畫、亂停亂放、亂穿)的實踐調查。當天上午9:50-11:50,四人分為兩組,分別於華隆步步高東大門和西大門處對來往的市民進行問卷調查。53人接受調查(部分調查結果見下圖)。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同樣的道理,一個新政策實施的初始階段在效果充分顯示的同時,必然也伴隨著這樣那樣的一些紕漏。」學生們通過觀察治理六亂過程,以及查詢資料,歷時一周左右時間寫出報告,對政府、監督員及市民分別提出建議。
建議政府 罰金流向公開透明化
報告列出一些現象:從問卷調查中得到的不完全統計顯示,有24.5%的市民表示他們對2月1日起實行的關於禁止「六亂」的通告截至調查時尚未耳聞。對當日被罰民眾的調查顯示,有75%的人是因為不了解涉及違章的具體行為而違章。
另外有民眾反映:部分斑馬線因使用時間過長已變模糊,一是距離遠了難以辨認,這才有人亂穿馬路,二是市民不知此斑馬線是否可以通過,這就妨礙了政策的落實。
實地觀察中,四人發現有不少意圖亂穿馬路或亂吐痰的市民,他們往往是因為沒有看見醒目的警示牌或無人提醒,但是在工作人員的提醒下,他們還是能遵守規則秩序。報告還提到:從網上了解到,一位因亂吐痰而被罰款20元的中年男子談道,「隨地吐痰確是不文明行為,但在馬路上我未看到一個專門吐痰的設施。垃圾桶可以吐痰,但是垃圾桶太矮,我還不一定可以吐中,吐到外面一樣的要受罰。」
報告還指出,有市民反映:希望罰款金額能適當降低。另據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有少數市民對違章罰款這一舉措持排斥態度。究其緣由是罰金流向不夠透明化。
報告給出分析,並對政府部門提出建議:利用電視、電臺、報紙、網絡等媒體全方位加大宣傳力度。必要時可向各教育單位下發通知,讓他們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宣傳;在違章現象多發路段設置醒目的溫馨提示牌,完善與整治「六亂」配套的硬體設施;適當降低部分罰金數額,將罰金流向公開透明化。
建議監督員 微笑服務,不要張口就罰款
對於監督員,報告同樣列舉了一些觀察到的現象:市容監督員常在無人違章時圍在一起,發現有人違章時便一擁而上,使原本的監管範圍出現監管空缺;市容監督員們所站的位置過於集中。
報告還提到他們從網上(湘潭在線網友投訴《關於「六亂」處罰的一些疑問》)的情況:一位帶著孩子和兩位老人的母親正欲橫過馬路,發現對面有戴著袖章的阿姨衝她喊,沒聽清喊什麼,她撇下兩個老人帶著孩子橫過馬路去詢問,結果被告知因這一舉動要罰款20元。在她的表述中,一群市容監管員們將她和孩子圍在中間,對她的辯解不予理會,他們態度強硬,一句「你過馬路了,罰款!」一句「你媽媽不交錢,就把你們送到派出所去」嚇得她五歲的小孩哇哇大哭。
報告分析說,監督員工作時間圍坐一團談話降低了效率,給市民懶散的形象;站的位置過於集中;忽略了溝通的力量。「剛柔並濟比一味強勢的效果要好得多,不是嗎?」報告還提到,市容監督員們往往圍上去告訴違規者要罰款。「他們並沒有對違規市民先說明道理,且態度有些強硬,這會讓市民被包圍後會有一種自己要被勒索的感覺。」
學生們提出建議:做好分工,對市容監督員提倡「微笑服務」 ,工作中多使用禮貌用語。不要一張口就提出罰款。
建議市民 提高自身素質,養成文明習慣
四名學生在調查中也注意到一些市民的表現:一小部分市民存在僥倖心理,為了圖方便,不想專程去斑馬線,於是趁市容監督員不注意橫穿馬路。還有的違規行為是平時習慣引起。
對此他們也提出建議:市民應提高自身素質,養成文明習慣。「提醒自己是湘潭公民,要為湘潭的城市面貌增光添彩,而不是由自己一點不經意的行為破壞了城市的美好環境。」 當遇到市容監督員語氣不好時可以善意提醒,畢竟這是互相督促的。
報告結尾部分寫道:「現在,我們處罰是為了不罰。讓處罰能夠起到警示作用,爭取做到「零違規、零處罰」。我們的城市需要經營、管理,處罰當然也只能是階段性的。長治久安還須管理,不能把處罰變成唯一。」
「文明的社會是靠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來實現的。每個人既是社會文明的創造者,又是文明社會的受益者。城市使生活更加美好,這不僅要靠管理者的盡職盡責,更要靠所有市民的共同維護。」
[對話]
市民不應成為被監管對象
記者:為什麼想做這個調查,能否說說你的經歷?
羅迪:2月1日,正式處罰「六亂」的第一天,我剛從老家過完年回到湘潭。我正準備橫過馬路就聽到了市容環境監督員的哨聲,差一點就被罰款了。我想到假期需要完成的社會調查,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題材,於是產生了對整治「六亂」進行調查的想法。我把這個想法與同一個調查小組的同學說了,他們也很贊成。
吳尚澤:我家就住在湘潭市建設路口附近,這裡是湘潭市人流量最大的地區之一。我經常看到一些受罰的人與市容環境監督員爭吵。整治「六亂」為什麼在執行過程中會遇到阻礙,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調查題材。
記者:這次調查花了多少精力和時間?
項憶晴:羅迪提出意見後,我們花了2天時間設計問卷調查、討論調查方式、查閱資料。2月4日周六我們進行「問卷調查」,採訪詢問市容監督員的工作情況以及感想,然後再幫監督員們一起勸誡那些差點違規之人。隨後的幾天我們整理問卷,撰寫調查報告。
吳尚澤:這是我們寒假作業的一部分。我覺得社會調查並沒有影響我們的課業任務,對於我們觀察社會和認識社會都很有幫助,我們可以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來分析社會熱點問題。
記者:有沒有老師參與指導?老師同學對調查的評價如何?
湘潭縣政教處副主任姜建遠:這份社會調查報告並沒有老師參與指導。自從實行新教程改革以來,每年的寒暑假,學校都會給學生布置社會實踐這樣一項作業,而且社會實踐計入學分之中,如果學分不能修滿將會影響畢業。目前,我們學校剛開學,還沒有對寒假作業進行評比。但是從他們造成的社會影響來評價,這篇社會調查報告肯定將評優。
記者:為什麼會想到寄信書記和市長呢?得知回信的消息是什麼反應?當時是誰最早告訴你們的消息?
羅迪:為了能讓我們的建議、意見被採納,我們用郵寄的方式把這份調查報告寄給市委書記和市長。我們就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沒想到能得到市委書記和市長的重視。有記者來採訪了我們,我們在網上看到了他們的回信。
記者:對湘潭治理六亂行動最想說的是什麼?
項憶晴:這次社會調查過程讓我們感受到,我們中學生的能力雖然小,但還是能夠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吳尚澤:市民應該擺正心態,讓自己成為城市文明建設的一份子,而不是被監管對象。
附:
四名學生致湘潭市領導的一封信
為了美化市容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建設文明湘潭,截至2012年2月1日止,《湘潭市人政府關於禁止「六亂」行為的通知》實施了近一個月,市容監督員主要採取教育和勸誡的方式。根據湘潭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規定,自2012年2月1日起,市容監督員依法依規對違規之人實行罰款。
新政策的實施讓全體湘潭人心生激動,可現實卻讓人發愁——三代都不一定能成就一代貴族,更何況區區一兩個月的努力就想造就一個城市的文明。這談何容易!所以針對2月1日通告,我們懷著憂患意識,於2012年2月4日建設路口華隆步步高附近開展了關於整治六亂的實踐調查。
經過調查了解,我們認為懲罰的手段是有必要的,這種惡習的根除也勢在必行。湘潭市委對整治六亂的宣傳教育工作從去年下半年就已開始,可見效速度太慢,違規之人大有人在。然而,自從2月1日起宣教變更為罰款,違規的市民大大減少,地面上也很少見到塑膠袋、菸頭、檳榔渣等煞風景之物,市容有了很大的改善。
可湘潭的城市治理水平與大城市相比畢竟有著十年的差距,況且目前還是這一罰款措施的實施初期,各個方面都有著許多不成熟的表現,城市管理還存在著不少漏洞。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也可以看到,有些斑馬線已變得模糊不清,讓許多市民不知道是否可以走;有些垃圾桶的一側敞開,垃圾一旦增多就有可能掉到街道上,有損市容。
在調查和實踐過程中,不少市民反映警示牌太少、市委的宣傳力度不夠。還有市民說,如果增設一些隔離護欄,亂穿馬路的現象也會減少許多,管理也就容易了許多。
取得的成就讓我們有了堅持不懈的動力,建設文明湘潭,要求我們必須將這一政策堅持下去,在不斷深入中積累湘潭在城市管理建設方面自己的經驗。當然,這期間存在的不足和漏洞也值得我們去思考,建設文明湘潭,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嘗試和改進,在不斷完善中建立適合湘潭的城市管理建設方案。
現在,我們處罰是為了不罰。讓處罰能夠起到警示作用,爭取做到「零違規、零處罰」。我們的城市需要經營、管理,處罰當然也只能是階段性的。長治久安還須管理,不能把處罰變成唯一。
湘潭縣一中羅迪、項憶晴、吳尚澤、曾嵐林
湘潭書記市長給四位同學的回信
羅迪、項憶晴、吳尚澤、曾嵐林同學:
你們好!
感謝你們就湘潭市治理「六亂」工作進行的調查,你們的來信《從整治「六亂」看湘潭市文明建設》是一個很好的調查報告,很有深度,很有價值。謝謝你們。
從你們的來信中,我們看到了湘潭市民對市委市政府治理「六亂」的高度支持,看到了大家對文明美好城市環境的期盼,更看到了湘潭城市文明的希望和未來。
你們提出了很多建議:包括加強對於整治「六亂」的宣傳,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多設立溫馨提示牌,市容監督員多使用禮貌用語、「微笑服務」,呼籲市民提高自身素質、養成文明習慣、與市容監督員互相理解……這些建議非常好,我們已轉達相關領導和部門。實際上,其中的很多內容,正是市委市政府和城市管理部門已經或者正在做的工作,我們相信,不久以後,大家一定會見到實效。
你們說:整治「六亂」行動,「讓全體湘潭人心生激動,可現實卻讓人發愁——三代都不一定能成就一代貴族,一兩個月的努力就想造就一個城市的文明,這談何容易?」誠然,湘潭的「六亂」可謂積重難返,要根除它很不容易,但是,我們一定要看到,有市委市政府的堅定決心,有一支敢於打硬仗的隊伍,有依法制定出來的過硬措施,特別是有全市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整治工作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一個多月以來市容市貌發生的可喜變化,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心。
整治「六亂」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現在的措施絕不是權宜之計,我們一定會長久地、堅持不懈地抓下去,直到實現「燈明、草綠、路暢、地乾淨」的基本目標,直到人民群眾滿意。
整治「六亂」、提升城市文明程度,需要每一個市民參與。你們的調查,就是一次非常積極和有效的參與,這是關心湘潭、熱愛家鄉的具體表現。我們倡導全市學生和廣大青年都像你們一樣,積極投身到這一工作中,為湘潭市文明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陳三新 胡偉林
2012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