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的孩子,多半有這3種表現,將來步入社會可能吃不開

2020-10-15 父母講堂

談起孩子「玻璃心」的問題,我總會想到前公司有一個95後的男孩,是一個聰明、開朗、且有才華的孩子,因為很機靈所以剛來的時候非常受領導的歡迎。但大約待了有3個月,這個男孩就選擇辭職了,原因是一個項目沒有做好,直屬領導批評了他,讓他覺得這非常傷自尊,表示無法忍受這樣的領導。

後來聽說他又換了很多工作,但總是有讓他無法忍受的地方,最後選擇回了老家,但好在家庭條件不錯,可以幫家裡人忙活生意。但我想說這個世界上或許只有家人會給你最舒服的位置,你只要步入社會難免有挫折和委屈,而對於「玻璃心」的孩子來說,步入社會很可能會吃不開。

那如何來判斷,自家孩子是不是「玻璃心」呢?老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是有科學道理的,3-6歲被認為是性格塑造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孩子就像潮溼的水泥,捏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之後性格就會慢慢定型,再想改變就難了。所以說在7歲前,「玻璃心」的孩子,多半有這3種表現,家長可以自己去判斷。

「玻璃心」的孩子,多半有這3種表現

一、一說就哭

這種孩子天生自尊心比較強,平時做事也很優秀,可能是從小被誇到大。但是任何一個人都不能擅長所有的領域,當接觸一個新的事情時,一旦做不好大人說他幾句,立馬就哭了。這種孩子敏感、脆弱得讓家長跟他說話聊天的時候都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

二、不接受批評

不接受批評的孩子相對於一說就哭的孩子來講更加強勢,但其實也是「玻璃心」的一種表現。就像我在文章開頭舉例的那個95後男孩。心理學家指出,玻璃心的人面對批評的反應要麼是攻擊、固執,要麼是壓抑和退卻,就是無法正面面對批評去思考。

三、輸不起

有些孩子似乎事事都想爭第一,無法忍受自己的失敗,俗稱「輸不起」。比如搭積木倒了立馬就哇哇大哭;跟比人一起遊戲,一旦輸了就氣急敗壞;要麼就因為輸不起的個性因為害怕失敗就不敢嘗試。這其實就是「玻璃心」的表現,本質上是抗挫折能力差!

對於「玻璃心」的孩子,父母要如何正確幹預?

挫折未必總是壞的,關鍵在於對待挫折的態度。——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

家長不要做的事:

孩子的性格形成,與家庭教育脫不開關係。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種「捧殺式」教育就是培養「玻璃心」孩子的始作俑者。所謂「捧殺」就是一味的誇獎孩子,讓孩子對於表揚非常依賴,導致孩子只願聽好話,不能接受批評!所以家長不要做這種捧殺式的家長,表揚孩子的努力要好過表揚孩子的天賦,而且是該表揚的地方表揚,這樣才有價值。

還有一種家長屬於「碾壓式」教育永遠都期待孩子更好,在父母身上永遠都得不到肯定。你考98分的時候,會問為什麼你不能考100,能考100分的時候,為什麼你不能是全年級第一。這樣的碾壓教育,讓孩子自信心屢屢受挫,於是更加敏感脆弱。所以說家長不要做「碾壓式」父母。

家長要做的事:

1、對孩子進行吃苦耐勞的訓練

李玫瑾教授曾專門做過孩子提升抗挫折能力的專題,她在講座中提到每年別管博士生、碩士生或者什麼大學總有學生從樓上跳下去,而論文延遲答辯、失戀都會成為跳樓的理由。所以李玫瑾教授給出了建議,從小通過吃苦耐勞的訓練來鍛鍊孩子的意志力

這句話不無道理,我們爺爺奶奶輩的人似乎無論什麼條件都能笑對生活,因為苦吃得夠多。生活中讓孩子儘量做所有能做的事兒,可以給孩子選擇一些比較難的體力運動進行訓練比如跆拳道、長跑、滑雪等等,你看那些運動員,意志力多半都很強大

2、注重對逆商的培養,提升抗挫折能力

心理學家曾經提出讓孩子經歷挫折來提升孩子的逆商,比如讓孩子經歷沒有被朋友的生日派對邀請、體驗寵物的死亡、打破一件價值不菲的花瓶、努力寫一份報告,依然沒有好成績、被留校察看等等必須經歷的挫折清單。

我個人認為「心力」比智力更重要,家長別再忙著給孩子報班、補課,如果「心力」沒有培養好,再聰明、成績再高又有什麼用

相關焦點

  • 社會上「吃得開」的孩子,多半都有這4種特徵,與學好壞無關
    ,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多帶孩子出門見見世面,對孩子以後步入社會更有幫助。3歲左右的時候,都會很難控制自己的脾氣,很多時候家長無意間的一個舉動,就會讓孩子大發雷霆,這種無法控制自己情緒隨意亂發脾氣的孩子,在步入社會之後往往很難交到朋友,更難在社會上吃得開
  • 寶寶有這3種表現,將來可能更聰明,家長別埋沒了孩子的才能
    寶寶有這3種表現,將來可能更聰明,家長別埋沒了孩子的才能現今社會總是有在某一方面天賦異稟的孩子,人們都稱之為神童。但是有很多的神童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的天賦異稟不存在了,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孩子的父母沒有正確的培養方式。
  • 李玫瑾:高智商的孩子,從小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會有出息
    家長們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智商更多,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優秀,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從這句話中我們能看出,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就有徵兆。
  • 孩子有這幾種特徵,多半和高個子無緣!要少給孩子吃這3種食物
    正因為這樣,每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長得太矮,如果身材高挑,做什麼都有優勢,比如談對象、找工作等。也有人說如果父母兩個人,一個個子高,一個個子矮,這樣的家庭生出的孩子將來個子高,還是個子矮呢?其實家長們可以根據這個幾個特徵來判定,如果孩子有這幾種特徵的話,多半和高個子無緣!
  • 孩子若有這3種表現,證明記憶力「不一般」,將來可能是學霸
    ,父母也能少操不少心。那如何判斷自己家孩子是不是一個記憶力「不一般」的娃呢?建議看看有沒有這三種表現,若是有家長就偷著樂吧,你家娃將來可能是學霸。這誰會記得。似乎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三歲前的記憶似乎都消失了,大腦就好像被動了手腳一樣。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在0-3歲這個階段,大腦處於一個快速發育的過程中,首先神經元連接會達到最高點,之後如果神經元不經常使用,就會被修剪,所以一些記憶會消失。
  • 那些長大之後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種父母,蠻準的
    導讀:那些長大之後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種父母,蠻準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那些長大之後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種父母,蠻準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這四個特徵的孩子,通常情商比較高,將來步入社會更容易闖得開
    文|西紅柿媽媽踏實肯吃苦,這還不夠,要有一張「巧嘴」,才能更容易抓住機遇,風生水起。不過,「會說話、真聰明」這只是高情商的典型特徵之一,生活證明,吃苦的孩子不一定成功,但高情商的孩子卻更容易「吃得開」。
  • 哈佛教授:高智商的孩子,擁有這3個「怪癖」,將來多半有出息
    「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個天才!」這句話相信不少關注孩子智商的父母都曾聽到過。科學家們曾對此做出一項調查發現:孩子是否會把天才基因一直持續保留,取決於其兒童啟蒙時期的環境。簡單來說,孩子的智商多半取決於父母后天的教育。
  • 哈佛教授: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智商都不低,將來多半有出息
    當今社會,令所有家長羨慕的孩子往往都是「別人家的孩子」,而一看自己家的孩子多半都會垂頭喪氣,畢竟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孩子更優秀,但是很多家長其實都誤會了自己孩子的行為,孩子有些令人難以理解的「怪癖」可能就是孩子智商高的表現。
  • 哈佛教授: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智商都不低,將來多半有出息
    當今社會,令所有家長羨慕的孩子往往都是「別人家的孩子」,而一看自己家的孩子多半都會垂頭喪氣,畢竟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孩子更優秀,但是很多家長其實都誤會了自己孩子的行為,孩子有些令人難以理解的「怪癖」可能就是孩子智商高的表現。
  • 哈佛大學最新發現: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孩子有些令人難以理解的「怪癖」丫可能就是孩子智商高的表現。哈佛教授: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智商都不低,將來多半有出息一、做事時,忽略周圍的一切不知道家長有沒有發現,有的孩子一旦玩起玩具來,家長怎麼教孩子就是聽不到
  • 這3種媽媽最容易教育出低情商的孩子!長大後步入社會會很艱難
    導讀:這3種媽媽最容易教育出低情商的孩子!長大後步入社會會很艱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3種媽媽最容易教育出低情商的孩子!長大後步入社會會很艱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建議:父母從小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孩子將來才會有出息
    每個家長都會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能夠有出息,但這一切除了跟孩子智商有關之外,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家庭教育,現在的社會競爭十分激烈,如果家長們僅僅注意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培養孩子多方面的綜合能力,所以,趁孩子還小家長們把握機會。每個優秀的孩子最終能走向自己的成功之路,背後都離不開父母傾注心血的精心教育。
  • 「育兒常識」寶寶有這3種表現 將來可能更聰明 家長別埋沒了孩子的...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親子育兒指南,ID:qzyezn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寶寶有這3種表現,將來可能更聰明,家長別埋沒了孩子的才能。現今社會總是有在某一方面天賦異稟的孩子,人們都稱之為神童。
  • 如果孩子身上有這4種表現之一,說明是情商低,有些家長認為正常
    主要還是需要看孩子身上的一些表現,如果你家孩子平時有這四種表現其中一個,說明情商低,家長不要覺得正常,幫孩子改一下。,但是步入社會之後,就知道改正錯誤的過程有多痛苦了,可能是皮肉之苦,也可能是心裡苦。,在將來的某一天,會為自己的口無遮攔付出代價,並且這不僅僅是一個孩子沒有禮貌的問題,而是爸媽對其素質教育做得不到位。
  • 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卻不以為然
    與素質高的人進餐是一種享受,可餐桌上出現了某些不雅行為便使人大倒胃口,在很多家長眼中,孩子在餐桌上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只是不懂事的表現,並不重視,甚至希望得到旁人的諒解,使孩子更加無度放縱。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卻不以為然第一種、吃飯時先撥頭籌飯桌上人未齊,有些孩子已經領跑在前,直接開吃自己喜歡的食物,就如上文小吳兒子的案例,自己喜歡吃照單全收,毫無禮讓之意
  • 孕婦孕期存在這4種表現,孩子多半是個「小淘氣」,家長要費心了
    導讀:孕婦孕期存在這4種表現,孩子多半是個「小淘氣」,家長要費心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孕婦孕期存在這4種表現,孩子多半是個「小淘氣」,家長要費心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上幼兒園的孩子,如果有這3種表現,多半是學習的料
    可能一些家長會認為,話可以這麼說,但是身為家長真正會這樣做的有幾個!李玫瑾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李玫瑾的女兒在上學期間數學非常不好,考試才考15分,李玫瑾並沒有大發雷霆,反而是跟孩子說:「沒事兒,將來我們學沒有數學的專業就行!」最終她的女兒成為了音樂老師。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3種表現,你家孩子中了幾個?
    情商是一個人步入社會後需要的重要能力,情商不僅能夠幫助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還能夠讓孩子在職場如魚得水,生活也會變得更加如意,這就是情商的魅力。,情商低的孩子在吃飯時就會有這3種表現,尤其是最後一種很讓人討厭。
  • 孩子有這5種表現,說明父母把孩子教育得很好!將來會有大出息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為優秀的人,將來能有精彩紛呈的人生。而孩子是否優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帶給他的生活環境,這個生活環境不是吃、穿上有多好,而是一種在精神上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就像心理學家李維榕所說的:真正的家庭教育,重點不在教育而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