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說明:
坐標北京海澱, 專注教育二十載,深耕語文學科。
關注, 帶你奔向帝都的教育高地。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亂爆發了。這次延續了八年的戰亂,使充滿浪漫氣質和理想主義的盛唐精神一掃而光。叛亂雖然最後被平息下去了,但唐王朝也從此一蹶不振,公元八世紀下半時,即大曆,貞元年間的這批詩人,都是在盛唐時期度過青少年的。正當他們樂觀自信,洋溢這豪邁的氣概走向生活時,卻突然之間天崩地裂,日月無光。時代繃出一臉的嚴峻,從社會的各個縫隙裡再也找不到迎接他們的微笑了。於是他們不得不背負著沉重的失落感,在冷漠的人情世態中,無可奈何地去尋找自己無從把握的歸宿。
劉長卿算得是大曆詩人中重要的名家,他的詩多半寫個人生活上的寂寞與孤獨,以及對自然景物的欣。筆墨簡淡,耐人尋味。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聽彈琴》)。
偶然聽到彈奏古琴曲《風入松》》,因為現今人認為這是過時的曲調,不愛彈奏了,所以聽了很感動,但詩人敞開思想,避實就虛,只用像勁風吹過松林發出帶寒意的聲音來描繪琴聲,就嘎然而,此外一切經歷都給讀者去想像。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是至今仍然活著的詩句。
日幕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這首詩寫的非常簡練的詩,標題叫《逢雪宿芙容山住人》。寫詩人在風雪之夜找人家借宿的一次經歷。妙就妙在詩人不說在這種風雪之夜。碰到有借宿的地方感到如何高興。而把自己想像成遠行的遊子終於到了家,日幕天寒風狂雪大,遠行人由小路指引著走在大山中。人生不就是這樣永遠在奔波著麼!
大曆詩人中能自成一家。對後世有較大影響的是韋應物。他有這樣一首詩。
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聞到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這是唐詩選的名篇,這首詩有幾點值的注意,第一是語言淺切。娓娓到來明白如話。第二 詩的意竟恬淡平和說明詩人是名利比較淡薄的人。第三從身多疾病想回家隱居又舍不下俸、錢可是拿著俸錢而自己管轄的地方內百姓還在流亡又不能不感到慚愧,可是看的出詩人是個有良心的地方官。正因為這樣,才會感到矛盾和痛苦。當然這也說明他比較軟弱。剛從安史之亂戰爭的恐怖中走出來的人,驚魂未定,很自然會採用低調來看待生活,把立身處事的大原則從心上摘下來掛在身上。以便要用時能用上,又不致墜的人心動過緩,這是八世紀末士大夫的普遍心態。
韋應物的《滁州西澗》更是一首廣泛流傳的名作。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朝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拘說安徽滁縣的上馬河,就是詩中所說的西澗。南方的春天是經常下雨的因而河水流量豐富。驟雨剛剛過去,河水更是迅速上漲也許詩人正想到河邊去吧。可是野渡無人舟自橫,渡船停在對岸沒人撐過來。好在河邊樹木青蔥,野草碧綠,黃鸝正在唱歌。那就一邊等著一邊欣賞這河邊的美景吧。詩中展現出一種清幽絕舒的境界,表現了詩人對林泉生活的嚮往。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順便還應當提一提崔護的《提都成南莊》這也是八世紀下半葉創作的。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應紅。人面不知何出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首詩流傳很廣,並不是因為詩又多麼高明。而他背後有個非常動人的故事。拘《太平廣記》記載崔護年輕時到長安考進士沒有考上就在長安暫住。清明日他到南郊遊玩口渴了就到一家桃花環繞的村舍前敲門討水喝。有個姑娘開門接待。給他喝水,還靠在桃花樹下含情脈脈的看他。第二年清明,他重遊舊此的時,卻敲門找不出這個姑娘來了。於是就在門上題了這首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應紅。人面不知何出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還應該提一提大曆時期的詩人張繼。也許我們對張繼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是對《楓橋夜泊》這首詩卻不陌生。
月落烏蹄霜滿天,江楓雨火對愁眠。姑蘇誠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拒考證,這是在安史之亂中。張繼逃難到江浙一帶寫的詩。逃難,就不是一般的天涯漂泊,這種逃難的苦悶。也就不是一般的鄉愁旅緒所能概括的。詩人乘船來到蘇州,停泊在楓橋鎮這裡。他站在船頭,看一彎新月顯現又往西沉落去,聽烏鴉鳴澡又終於停下來,望著江上點點漁火,還有寒山寺朦朧的輪廓。由於感到寒冷,知道正在下霜。他滿懷愁緒,睡意全無。站久了,他終於不得不回到船艙去,「對愁眠」,也就是抱著排解不開的愁緒躺下。可是睡不著,挨到半夜了還是睡不著。正在這時,忽然寒山寺響起了悠悠的鐘聲,低沉而緩慢,一聲聲敲走了剛剛襲來的一絲朦朧的睡意,敲醒了在異鄉逃難的無法排解的悲苦。於是這首是在他心頭隱現,有一鱗半爪逐漸變得清晰起來,「月落無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首詩最令人無奈的,就是在於借寒山寺的鐘聲敲醒人的夢境以後,把人撂在這荒寒中無有著落,並讓他用一生的經歷來消解這夢後的悽苦。
在文學史上,一提起大曆詩壇,人們首先就會想到號稱「大曆十才子」的一批詩人。說是十才子,其實各種文獻的記載都不盡相同,加起來有十好幾個。這些人才華橫溢,在當時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大曆十才子都喜歡參禪訪道,遊山玩水,企求借這種生活保持一定距離的方式,來緩和亂世帶給他們的痛苦。他們的詩都寫的精巧清麗,但調子是低沉的,傷感的,內容也比較單一,缺乏個性和獨創性。
在十才子中,盧綸有些特殊,他有過十幾年軍營生活的實際體驗。至今還有傳誦的名篇:
鷲翎金僕故,,燕尾繡蝥孤。獨立揚新令,千營公一呼。《塞下曲》
這種寫軍營生活的詩,要的就是氣勢。一出場就氣勢威嚴,咄咄逼人。主將發布新的軍令時。千千萬萬的戰士都一起高呼,軍容的那麼整肅。這種群體形象,重要的聲勢浩大,不怒而威。
下面的這一首詩更是教孩子們背唐詩時多半會教的。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循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盧綸並沒有到過邊塞;真正到過邊塞而且邊塞詩也寫的非常出色的是李益擅長寫七絕,研究唐詩的人認為,他的七絕足可以和李白、王昌齡媲美。
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磧裡徵人三千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剛剛下過雪,沙漠裡寒風刺骨.在這種氣候裡行軍,艱難是可想而知的.這時,出人意外地傳來了笛聲,吹的還是<<行路難>>的曲調,是月光映照下的千千萬萬的戰士都不約而同轉著頭去找笛聲傳出的地方.詩人只說到這裡為止,其餘一切就是由讀者自己去補充了.
李益不光是邊塞詩寫得出色,寫人生離和聚散的詩人也有非常感人的: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問姓驚初見,成名憶舊容。別來滄海事,語罷幕天鍾。明月巴陵道,秋山又幾重!(《喜見外弟又言別》)
詩人和這個表弟是小時候因戰亂而分手的,一別十幾年.如今都已長大.. 因而見一面一時竟認不出來了。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這一聯寫的非常傳神。初見時一驚,說明模模糊糊還有那麼一點印象,於是才互相探問姓名。這中間包含著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傷心慘目的事件。
往期付費閱讀:
高中語文
【高中語文】中國傳統文化之古代刑罰
【高中語文】中國傳統文化古詩文與古代服飾
【高中語文】中國傳統文化之古代地理與政區
【中學語文】中國文學史文體演變脈絡及作家作品風格流派
【高中古詩文】文言文中古代禮儀知識系統梳理
【高中古詩文】天文曆法
【高中古詩文】盤點一下古詩文中的那些文化娛樂活動
2021高考語文第一輪複習大作文素材集萃
【高中語文】嗯,靠譜實用的高中語文思維導圖大全來啦!
【高中語文】高中作文高分議論性散文的寫作技巧
【2020北京高考】2019北京高考滿分作文範文5篇及點評
【高中語文】洞悉中國古典詩歌鑑賞的大招兒來啦!
【2020北京高考】西城高三一模精選例文12篇(點評版)
初中語文
【考試前沿】初三考前作文「佛腳」版
【2020北京中考】2019北京中考高分考場作文五篇及踩分點精細化點評
【考試前沿】初三考前作文「佛腳」版
【寫作高地】初中語文大作文記敘文提綱模板
【中考語文】2020北京中考對聯專項訓練
【2020北京中考】語文基礎·運用病句專項訓練
【初中語文】2020北京中考古詩詞鑑賞典故和意象總結
【初中語文】往年北京初一語文上學期作文彙編及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