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詩佛」王維的繼承人,「大曆十才子」之一錢起的詩歌人生

2020-12-17 騰訊網

被譽為「詩佛」王維的繼承人,「大曆十才子」之一錢起的詩歌人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讀詩誦詞,不僅可以增加個人文學素養,而且也是一件非常文雅的事情。也有人認為只要「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但是在浩瀚的唐朝詩海中,僅僅熟讀《唐詩三百首》還遠遠不夠。

很多初級唐詩愛好者們,只知道李白、杜甫,殊不知在博大精深的唐朝詩壇上,還有很多詩紅人不紅的著名詩人。身為「大曆十才子」之一的錢起,就是這樣一位曾被後世人,譽為「詩佛」王維繼承人的中唐詩人。

錢起本人在唐朝詩壇上的影響力,雖然遠遠落後於「詩佛」王維。但是他所創作的山水田園詩歌,在遣詞造句以及詩風等方面,都與盛唐大詩人王維十分相像。因此很多人都以「王維附體」,來誇讚錢起在山水田園詩歌方面的成就。

錢起的詩風雖然與王維類似,但與「詩佛」相比題材比較狹隘,而且在詩歌創作時更偏重於寫景,尤其是他創作的「投贈應酬」之詩,更是以「音律諧婉」而著稱。甚至在中唐時期颳起了一股「錢詩」風潮。

時至今日雖然有很多人,甚至連聽都沒有聽過錢起這個名字,更不用提拜讀過他的詩文。甚至大多人對他被譽為「詩佛」繼承人都抱有懷疑態度。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其實主要的原因就是,錢起的詩名在中國文學史上,確實無法與其他著名詩人相提並論。

生不逢時的「大曆十才子」之一錢起

1. 風雨飄搖的時代,未負盛名的錢起

「大曆」是唐朝第八位皇帝,唐代宗李豫統治時期的年號,從公元766年十一月至779年十二月合計十四年。唐代宗李豫曾經在「安史之亂」中,曾以「天下兵馬元帥」的名義收復長安。

大曆年間的唐朝已經處於衰落期,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不僅無法與盛唐時期相比,而且此時的大唐王朝就像一座風雨之中的破廟,似乎在一個驚雷之下就可以分崩離析。「唐詩文化」在代宗統治時期,開始步入「詩道沒落」的頹廢階段。

出生於公元722年的錢起,就是一位生活於大曆年間的唐朝詩人。錢起字仲文別稱錢考功,如果大家在絞盡腦汁之後,依然沒有想起唐朝詩壇上,竟然還有錢起這一號人物,筆者就給大家提一個醒。

錢起雖然在詩壇上的聲望並不高,但相信一提起他的親侄兒,「懷素和尚」大家就會恍然大悟。這位「懷素和尚」的俗名為錢藏真,他是一位以「狂草」聞名於世的唐代著名書法家。作為錢起的子侄輩他的藝術成就,在唐朝藝術史上相對來說會更高。

2.「大曆十才子」與「詩道沒落」

雖然錢起也因詩作之名,位列「大曆十才子」的傑出代表,但由於這個詩歌流派,及其主要代表詩人和詩作,在唐朝時期的詩歌創作領域裡,雖然也有一定名望和詩名,但終究無法與初唐、盛唐時代的,詩歌代表人物相媲美。

筆者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比較尷尬的局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曆年間的詩歌遭遇了「詩道沒落」的悲哀。

在這種時代大背景的影響之下,「大曆十才子」詩歌流派,不免沾染了很多頹廢的習氣,所以他們創作的詩歌,總會給人一種無精打採、沒有鬥志的感覺。

3.被譽為「大曆十才子之冠」的錢起

1.「大曆十才子」詩歌流派

「大曆十才子」是唐代宗李豫大曆年間,出現的一個詩歌流派。這個詩歌流派中一共有十位唐代詩人,據《新唐書》記載十人分別是「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審」。

當然也有另外一個版本其中還包括李益,後人之所以將這十大才子歸類為一個詩派。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詩歌特點十分類似,而且在創作詩歌的時候詩風也基本雷同。這其實與他們生活於大曆年間,受到了「詩道沒落」的影響有很大關係。

這十位唐代大才子的詩歌,基本上都比較偏重於詩歌形式和技巧。「歌頌昇平、吟詠山水、稱道隱逸」,是這個詩歌流派比較常用的詩歌主題。之所以會形成這種詩歌風格,與他們仕途失意和戰亂宦旅生活都有非常大的關係。

2.「大曆十才子之冠」錢起,「錢郎」與「錢劉」為其詩正名

雖然「大曆十才子」的詩作中,也有一些反映現實生活,以及富有真情實感的詩歌,但由於受到頹廢思想的影響,所以他們所創作的詩歌藝術價值並不高。當然這種說法要經過比較才能證實。

作為「大歷史才子之冠」的錢起,他的詩歌不僅完全具備,「大歷史才子」詩歌流派的特點和風格。同時由於他在詩歌創作中,尤以景物描寫以及抒發「鄉情旅思」最為擅長。所以在這個詩歌流派中,才能被後人譽為「大曆十才子之冠」。

古人云「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錢詩在唐朝詩壇上的重要地位,恐怕就是這句諺語最真實的體現。他雖然未能躋身於唐朝著名詩人之列,但是卻以山水田園詩歌創作獨樹一幟,被後人譽為「詩佛」王維的繼承人。

如果單純的從這一個觀點去分析,無論是錢起還是他所創作的詩歌,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後人的肯定,也就是說他的山水田園詩歌成就,既承襲了王維的衣缽,同時又有比較獨特的個人風格。

在詩歌創作成就以及文學價值上,錢起與郎士元並稱「錢郎」。時人為之語曰:「前有沈宋,後有錢郎」。但是錢起卻對「錢郎」之稱不以為然,「郎士元安得與餘並稱也?」。雖然錢起多有不滿但又不忍拋棄「錢郎」之稱。

錢起還與「詩城」劉長卿並稱「錢劉」。從這一點上來看錢起的詩歌成就絕對不容小覷。但錢起為人恃才傲物,再加上詩作中多表現衰颯的習氣,這其實對其詩名的影響都非常大。

4.錢起詩歌創作方法的風格與特色

錢起特別擅長創作五言近體詩,他的五言詩歌不僅「詞彩清麗,音律諧婉」,而且還多蘊含個人的真情實感。

尤其是在撰寫自然景物與鄉情旅思詩歌時,更是以語言優美、自然和諧為特色。但由於他的詩歌題材和風格比較單調,所以並未能成為唐詩集大成者。

中唐詩人錢起在當時不僅詩名遠播,而且「朝廷公卿出牧奉使,若無錢、郎賦詩送別,則為時論所鄙」。這充分說明了「大曆十才子之冠」絕對名副其實。但是又不得不提出一點異議,那就是錢起做創作的詩歌作品,富有真情實感的詩作確實甚少。

筆者認為「贈別應酬、流連光景、粉飾太平」之作,是錢起詩作中的主旋律。不僅嚴重脫離社會現實,而且也頗具頹廢、萎靡之感。這在唐詩創作中是大忌,但是他的山水田園詩歌,又為他能夠躋身於著名詩人之列扳回了一城。

《省試湘靈鼓瑟》一詩中的感時傷亂之情

1.錢起「山水詩清逸可觀」

《省試湘靈鼓瑟》是錢起的經典之作,同時也是最能體現出感時傷亂,以及同情農民疾苦的中心思鄉。如果從詩歌創作的藝術水平角度來講,這首詩不僅具有清麗閒雅之感,而且也是錢起眾多山水田園詩作中的傑出代表。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經常能夠聽到人們談起湘水神靈,他們善於鼓 「瑟」出美妙悠揚的樂曲,這種樂曲可以讓河神馮夷聞之起舞,但是遠在他鄉的遊子,每當聽到這種樂曲之後都會陷入無盡沉思。

「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神靈們演奏的深沉而又哀婉的樂曲,不僅可以讓金石為之感動,同時也可以擴散至天地之間。梧桐樹和白芷受到音樂薰陶後也不禁吐露芬芳。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這支天籟之音順水傳到湘江,化作了悲風飛過了洞庭湖。當曲終人散之時卻未曾得見鼓瑟的湘水女神,當江面上的煙霧消散之後,青峰露出真顏山色更加蒼翠迷人。

2.生不逢時的「大曆十才子之冠」

筆者認為錢起作為王維詩風繼承人,按理來說他的詩名應該更勝一籌。但是他卻因生於大曆年間,而成為了唐朝詩史中,最具悲劇色彩的詩人之一。筆者認為錢起就是一個生不逢時之人,在這個「詩道中落」的年代,縱使他有天大的才能,也只能淹沒於歷史的洪流之中。

中唐雖然離盛唐最近,但卻並未感受到任何盛唐之景。反之卻因唐朝由盛轉衰,而承擔的更多本應該盛唐承載的災難。詩歌文化在大曆年間的衰敗,實際上也是唐朝政治衰敗的典型表現。

生活於大曆年間的錢起,他的詩歌難免會受到時代的影響,並沾染上衰颯的習氣。他作為「大曆十才子」詩歌流派的傑出代表,詩作方面總會給人留下一種,既打不起精神又無處安放的感覺。

雖然他創作的《省試湘靈鼓瑟》,以及《遊輞川至南山,寄谷口王十六》等詩歌,是中唐時期難得的山水詩歌佳作,但由於過度描寫景色,而忽略了個人的真情實感,以及詩歌本應該蘊含的思想內涵,所以雖有讚譽但終究並未被傳誦。

筆者認為雖然錢起的古體山水詩清逸可觀,尤其是早年應試之作神來之筆頗多,但是詩人終究離不開時代的影響,而時代也往往會受到詩風的牽絆。在這種矛盾而又糾結的大背景之下,錢起以及錢詩中被淹沒於唐朝詩壇之中。

結 語

錢起的詩歌特點和詩風,其實就是「大曆十才子」詩歌流派的典型體現。作為「大曆十才子之冠」,按理來說錢起的詩歌成就應該不低。而且他能夠與「詩城」劉長卿齊名,也再一次證明了錢起詩歌的文學價值。

筆者認為在很多後世之人的眼中,錢起作為「詩佛」王維的繼承人,也應該是一個可以在,唐朝詩壇呼風喚雨的著名詩人。

但事實與想像總會有很多差距,而且從錢起的個人表現,以及詩歌整體造詣上來看,雖然並未達到大家的預期,但是也絕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傑出詩人。

【參考文獻】

王定璋《錢起詩歌系年續考》

王定璋《評錢起詩歌》

李娜《錢起詩歌藝術研究》

高霞《錢起詩歌論略》

相關焦點

  • 大曆詩風的藝術特點、形成原因及大曆十才子
    正因為如此,大曆年間的詩歌總是給人了一種悽涼的感覺。韋應物詩歌的變化作為大曆年間最出名的詩人,韋應物的詩就能說明一切的問題。韋應物前期的創作展現了奮發昂揚的人生意氣,氣勢壯闊,具有剛健的盛唐氣象。大曆十才子大曆十才子是指的大曆年間活躍在詩壇的十位詩人及他們所代表的詩歌流派,關於這十個文人究竟是誰,史料沒有確定的記載。姚合的《極玄集》中最早出現了大曆十才子的名稱,在書中記載,大曆十才子指的是盧綸、錢起、崔峒等十位文人。
  • 唐代大曆十才子分別指哪十位詩人 有多少名副其實
    「大曆十才子」是指活躍於唐代宗大曆時期的一個詩歌群體,其稱號及所指人名最早見於姚合的《極玄集》:「李端,字正己,趙郡人,大曆五年進士。與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峒、耿湋、夏侯審唱和,號十才子。」
  • 冷門詩人科普:「大曆十大才子之首」錢起!
    錢起是中唐大曆(唐代宗年號)時期的詩人,是「大曆十才子」之一,而且被公認為十才子之首。在唐代的科舉詩詞中,有兩首被譽為最佳,其中就有錢起的《湘靈鼓瑟》,「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所創造的深杳詩境,悠長的韻味。
  • 史海鉤沉——大曆十才子之——韓翃
    之前筆者寫過兩則關於唐朝大曆十才子的小文,分別是:「 史海鉤沉——大曆十才子之——李端 」 和 「 史海鉤沉——大曆十才子之——錢起 」。錢起號稱大曆十才子之首,李端則是在郭子儀之子、昇平公主駙馬郭曖的座中按照錢起的要求,即席指 「 錢 」 字為韻賦詩,擅壓全場,令錢起也表示服氣。這二人於生前雖擅詩名,但並未在政治和經世治民上做出過突出的成就。
  • 詩歌賞析:詩佛王維的灑脫人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引子在盛世大唐,有一位著名的詩人,他對詩、書、畫、音樂都是非常的精通,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對他是非常的推崇,蘇軾評價他是: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對,他就是人稱「詩佛」的王維!後人稱王維為「詩佛」,不僅是指他詩歌中的禪味深厚和他的信仰傾向,更是後人對他在詩壇上的突出貢獻與重大的成就。王維的詩,以五言為長,詩歌內容多以田園山水為主,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可見王維詩歌的成就之高。
  • 詩佛王維
    重陽的山,是王維。王維自幼聰穎,不但九歲時便能作詩寫文章,後來成為開元、天寶間著名詩人,工於草書隸書,嫻於絲竹音律,擅長繪畫,是個多才多藝的才子。在青年時代便已名動京師,得到皇族諸王的敬重,寧王、薛王待他就象師友一樣。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王維右丞,年末弱冠,文章得名。
  • 王維為啥稱為詩佛?王維五首帶有空字的古詩詞賞析王摩詰的空觀!
    王維的家族顯赫,父親是當時五大望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從漢代起就世代為官,母親則出身另一大望族——博陵崔氏。王維祖父王胄曾經擔任朝廷的樂官,王維很小時候就表現出來音樂天賦。王維人生中第一份職務也是太樂丞,也就是朝廷的樂官!王維的母親篤信佛教,是唐朝著名高僧大照禪師的弟子。
  • 進退有度:學「詩佛」王維看人生之落魄
    說到王維,我們可能憶起其"詩佛"只名號,或會憶起其名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雖才藝超絕,少年英明,但其去世後的名氣卻不如唐代"雙日並曠"的"李白和杜甫"。說罷,詩佛王維的一生亦是大起大落,然,正因其起落非凡的人生,造就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代表者。而著名詩人蘇軾亦曾評價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才華早顯,幼年聰明過人。十五歲時去京城應試,由於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一至京城便立即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
  • 錢起一試成名,可你知道他是如何打造出自己的快意人生嗎?
    時常與同時期著名詩人韓羽、李端、盧綸、郎士元等人聚會吟詩作對,好不自在,時人稱他們為「大曆十大才子」。位列十大才子之首的錢起,不是浪得虛名,靠的是真才實學。號稱「五言長城」的唐代詩人劉長卿也曾說過:「今人稱:前有沈宋,後有錢郎,郎宋何得與餘並驅?」
  • 伶人出道,詩佛王維的一生到底有多少不為人知的事?
    開明的政治制度,富庶的經濟環境,以及大批才華橫溢的文壇才子,詩佛王維便是其中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一、拈花一笑,禪意山水王維的一生留下了很多優秀作品,《山居秋暝》、《鳥鳴澗》、《竹裡館》、《使至塞上》等等,作為唐朝最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詩有他個人獨有的風味在其間。
  •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終南之秀鍾藍田,茁其英者為輞川。文學史上有名的輞川,位於藍田縣南十餘裡,青山逶迤,峰巒疊嶂,奇花野藤遍布幽谷,瀑布溪流隨處可見,不僅是秦楚要衝、三輔屏障,而且是達官貴人、文人騷客心醉神馳的風景勝地。
  • 詩佛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僅僅20個字,就描繪了一幅清新脫俗的意境
    宋朝的大詞人曾這樣評價過王維的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的詩,以山水著稱,他還有個外號,就做「詩佛」。因為王維晚年歸隱的時候,潛心修佛,而且他的詩也經常融入禪理,所以被後人稱為「詩佛」。
  • 大曆十才子司空曙的這首唐詩真是詩情畫意,難怪入選小學語文教材
    初唐詩歌的朝氣,盛唐詩歌的豪氣,晚唐詩歌的低吟淺唱,說明詩歌與時代的發展乃是同脈搏、共呼吸。盛唐之後的唐詩,較之前的唐詩風格有了很大變化,尤其以大曆十才子為首的唐詩詩壇,展現出與之前詩歌迥然不同的詩歌面貌,史稱「大曆詩風」。在「大曆詩風」之中,司空曙是有著很重要的地位的。他的詩歌有多篇入選唐詩三百首,真實反映當時唐代社會現實,對於戰亂所帶來的人間冷暖給予了很好的反映。
  • 《山居秋暝》:高中學過王維的經典古詩,今天3個字讀懂詩佛之心
    這是王維《山居秋暝》的全文,也是我們高中時代必須背誦的一首古詩。雖然時光荏苒,過去了許多年,但詩情畫意長久地印記在我們的心中。尤其是詩歌當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不光勾勒出了美麗的境界,還讓我們真正意識到了什麼叫做詩中有畫。
  • 詩佛王維:隨遇而安皆有數,紅塵來去不是空
    蘇軾評價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 他是大曆才子錢起的曾孫,這首詩短短28字,卻妙筆生花
    詩歌中為了表現鮮明的形象,說明深奧的道理,同時也為了吸引讀者的注意,經常會採用擬人和比喻等修辭手法。比如杜甫的絕句,「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就將柳絮和桃花賦予人的性格。再如,賀鑄的「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更是精彩不斷。
  • 王維是一個怎樣的人?
    王維的水墨畫風,影響著中唐以後的中國山水畫發展的歷史。蘇軾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贊語,奠定了王維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明朝董其昌把文人畫的內涵,全部具體化於王維,稱王維是南宗畫之祖。這些都說明了王維的畫是一絕。接下來,我們來從他的詩去品析他的人生態度。
  • 賞析王維《使至塞上》,最負盛名的邊塞詩,頸聯成千古絕唱
    」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後人亦稱王維為「詩佛」,以思想內容而言,王維詩遠不能與李、杜相提並論;但在藝術方面,王維確有其獨特的成就與貢獻。唐代劉長卿、大曆十才子以至姚合、賈島等人的詩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維影響。
  • 王維很「嘮叨」的一首詩,對友人千叮嚀萬囑咐,最後10字也太暖了
    文/顧無【引觴漫談】王維雖然在後世被稱為「詩佛」,不過那已經是他生命後期的事情了。在王維生命的前中期,與絕大多數的盛唐文人一樣,都有著強烈的用世心和功名心,所以他才能夠憑藉自己的才華和張九齡的舉薦在朝廷中平步青雲。
  • 經典詠流傳:王維《使至塞上》| 詩佛的豪情
    我是你們語文啟蒙的酈波老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是王維的一首千古名作——《使至塞上》。詩云:「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王維和孟浩然毫無疑問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兩面旗幟,而唐代詩人能與「李杜」並稱的也只有王維了。你看李白號「詩仙」,杜甫號「詩聖」,而王維呢,號「詩佛」,正是儒釋道三家齊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