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當我們的孩子開始步入學習階段,家長就要和孩子的老師進行一定的溝通和交流。有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師的"特別關注",會選擇用送禮的方式拉近和老師的關係;而有的家長卻對這種行為表示反感。
案例
麗麗的孩子今年上幼兒園了,為了更好的了解孩子們的情況,家長們和老師組建了一個家長群,希望和老師更方便的溝通。
前幾天,聽說孩子的老師生了一個男孩子,每個家長都在群裡向老師表達祝福,恭喜她喜得貴子。起初老師還沒有回應家長的祝福,大家認為老師一家應該是沉浸在家裡迎來了一個寶寶的喜悅中,所以沒有在意。可過了不久,老師突然發了幾張關於手鐲、項鍊的照片,並稱:"這是學生家長送的祝福禮,我非常感謝"。
老師曬出禮物的行為卻引來了家長的不滿,很多家長都認為老師的做法是在暗示他們送禮物。所以有一個家長開口質問到:"老師你是覺得我們口頭的祝福沒有誠意,想要我們送禮物才行嗎?"
分析
面對以上的情況,家長該如何做①了解老師想表達的意思
當家長們發現老師做出了比較難以理解的行為時,家長可以向老師提出問題。但一定要注意態度要平和,避免因為誤會而導致矛盾的產生。每個人對同件事情的態度和看法是不同的,不要因為自己的錯誤看法在第一時間進行批評。
②表達歉意
如果家長發現自己誤會了老師的意思,並且說出了比較難聽的話時,要主動的進行道歉。畢竟老師和家長之間如果產生矛盾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利,而且真誠的解釋是能夠得到老師的諒解的,畢竟每個人都會有無心之過。
如何處理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係①學會合作
家長和老師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有一個好的未來,孩子就是把家長和老師連結在一起的橋梁。所以為了孩子能夠更好的成長,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學會去攜手合作。俗話說:"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長和老師都是缺一不可的。
②學會換位思考
家長和老師都是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但是每個人的做法是不同的。所以家長和老師之間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問題。就像老師布置的作業多,一方面老師是希望孩子更好的鞏固知識,另一方面家長又覺得孩子的學習負擔重。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學會互相理解。
總結
老師的職責是去教育好學生,而家長的責任是教育好孩子。所以老師和家長的出發點都是同樣的方向,一旦發生了理念的不同和偏差,要以正確的方式進行溝通和解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