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躁的班主任,你想把親子關係引向何方?

2020-08-28 教育微思考



居家學習一個多月了,網課效果越來越不盡人意。


有些習慣差的學生,開始頻繁出現網絡直播課隨心所欲地聽:遲到、早退、打開不聽、一邊玩一邊聽、一邊聊天一邊聽、甚至有些學生直接不打開等等。提交的作業,有些學生拍的模糊不清;有些學生直播課剛結束,秒提交,內容就一個詞「ok」;有的學生同一次作業提交N次;有的學生作業自動刪減很多;有的學生作業等著老師填空;有的學生直接不交;老師退回作業讓學生重做,學生仍舊原樣提交。


01


很多班主任想到一個「妙招」,進行網上考試。


學習習慣好的學生也擔心考不好面上不好過,不願意考試;有些學生以網上考試有水分為由,直接拒絕考試,你奈我何?


家長急得熱鍋上的螞蟻,紛紛求助於班主任,畢竟班主任在學生面前有威嚴。


很多班主任紛紛給家長支招:準備一個鬧鐘,放在學生的課桌上,讓他隨時有一種被時間催著的緊迫感。列印好一張課程表,貼在學生書桌前的牆上,讓學生清楚的知道,每天的課程時間、作業安排。幫學生擬一張清單,把當天要上的課程任務、各項作業分科目列好,家長嚴格檢查等等。


其實,這對自律性比較強的學生比較有用,對自律性差的學生有用嗎?作用多大?


很多班主任會說:家長全身心陪伴啊。


可是,很多家長已經陸續復工復產,家長上班後,學生幾點起床、如何學習等家長鞭長莫及,更可況,很多家長與學生之間已經雞飛狗跳、甚至大打出手了,如何全身心陪伴?


班主任不知道給家長、學生溝通過多少次,給家長打過多少個電話,有些學生仍舊我行我素,自律性越來越差,很多班主任就對家長產生怨言:學生們直播課效果差、沒交作業,我發了多次提醒,家長就看不見嗎?氣的你說:什麼樣的學生就有什麼樣的家長,學生學不好,怨家長。


現在,甚至有些班主任給家長留言:學生安全是大事,接力安全保平安 ,一律上午接力。上午不接力的家長,我會記錄學生異常。影響你的學生復學,責任你們家長負,與我無關。我只有一個想法都要安全,儘快復學。我不相信你們忙到連一個接力信息都沒有功夫的地步。我只相信,你是看到了信息也不回復,是不是?關於網課質量、作業提交,我不相信你一天不回家,我只相信,你是不督促監督學生的學習,這樣的成績你已經滿意。孩子是你的,家長要盡好自己責任與義務。等後悔的時候就晚了!


02


親愛的班主任,其實這些家長心裡是苦悶、無助、無奈、難過的。家長心中的苦悶,你能感覺到嗎?特別是叛逆期的學生家長心中的無助、難過,你能體會到嗎?


親愛的班主任們,你通過視頻、電話、線上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說的最多的是什麼?你在通過視頻、電話、線上家長會的時候,談的最多的是什麼?學生的學習、生活、健康狀況?對於家長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你是如何根據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家庭狀況,給予個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導的?


親愛的班主任,學生在居家學習中,你是否關注過學生的心理變化、內心需求?你是否抓住關鍵節點,對學生進行過有實效的深入學生內心的引導?


我們都知道,學生的成長變化,不是在道理中變化的,是經歷了某個事情之後,內心受到觸動,內心開始覺醒而發生變化,從而提升的。


國家一直強調要立德樹人,構建四位一體的德育課程體系。所以,現在班主任應該做三件當務之急的事情,其實這些事情用心的班主任早就應該開始做了,現在做算是亡羊補牢吧。


03


開展觸動學生內心的活動,促使學生覺醒


班主任給學生布置尋找製作「戰疫英雄」、「最美逆行者」、「戰疫中最美學生」等任務,錄製成微課,供全班甚至全校師生、家長學習使用。


或者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或者愛好特長,讓學生繪畫,把自己畫的白衣天使的多張畫配上文字,做成PPT,用疫情播報的形式做成微課,在全班展示 。


或者採取手繪漫畫、手抄報等形式呈現,把他們做的做成美篇供大家學習。


或者尋找在這次「戰疫」中貢獻巨大的終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事跡,讓學生做成圖文並茂的課件供大家學習。


引導學生在家長協助下從網上尋找素材,學生在找資料過程中或許就能得到一點啟發,一點觸動,在製作微課過程中,他知道很多人會看、會聽,他一定會做的認真、仔細。學生們或許就能記住並踐行南山爺爺對他們的寄語:用知識縫製鎧甲,不遠的將來,各行各業都將由你們披甲上陣。希望你們不懼艱辛、勇敢前行!


學生做完之後,家長,老師一定發在班級群,自己朋友圈,供大家學習,對學生是一種鼓勵、一種認可。


班主任學習運用新招,抓住學生心


可以與科任老師、家長委員會集思廣益,進行思維碰撞,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碰撞出思維火花,抓住學生心。


根據學生平時交往特點、家長習慣,班主任與家長委員會協商,採取雙向選擇原則,把班級學生分成10—11個組,每組3-4人。將習慣差的幾個孩子打散了分到各個小組中去(有些學生需要班主任事先給小組長、家長做做思想工作哦),避免某一組實力特別強,或某一組特別弱。每個小組組長由組員推選自己信服的學生擔任。小組長負責作業催交與組員溝通,小組成員做完之後,報給小組長,所有作業都完成了小組長在群裡說一聲,這樣誰最早完成作業、誰還沒有交作業一目了然。面對一些比較難或者易出錯的題目,小組長提供三五分鐘講解小視頻(不要小看學生的網絡水平,有些學生拍攝小視頻、直播、抖音比老師都厲害哦。),提高了小組長水平,解決了學生不會的題目。平時小組長多與組員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變化,情緒波動,利用朋伴效應來影響帶動,促進同學之間友誼,何樂不為?


結合學校開展的全員育人導師,班主任採取導師與學生雙向選擇原則進行劃分,讓導師及時與習慣差的學生溝通、交流,多做思想上的引導,多關愛學生的心理、需求、變化,潤物無聲。


班主任時不時給習慣差的學生打個電話,視頻聊個天,多打打感情牌,戴戴高帽子,多表示理解與接納,多些鼓勵與認可,效果會更好。


其實方法很多,套用一句廣告詞「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班主任用心用情用愛去尋找,「方法總比問題多」。


班主任做家長的「心理輔導師」,給家長實用的招數


居家學習到現在,一些習慣差的學生家長很多已經快瘋了,親愛的班主任,你再給家長發強勢的信息,家校之間容易出現裂痕,開學後也難以彌補。同時加劇家庭成員之間的不和諧,或許會導致意想不到的事情。家校應該是相互攜手,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共同面對困難。


親愛的班主任,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從小學三年級下半年開始,出現問題多的學生,你給家長打電話讓家長到校協商孩子教育問題時,這些家長選擇能不來就不來啊。為何這樣,是因為家長知道自己來與不來效果差不多,背後其實就是家長的無奈與無助。


親愛的班主任,你一定從現在開始學習一點心理學知識,學習一點家庭教育知識,用心去感受學生內心,聆聽學生拔節成長的聲音。與家長用心用情、細緻到位的溝通協商讓學生習慣變好的具體方法,指導家長親子關係融洽的具體策略。


這樣,在今後你的班主任工作中,家長會越來越尊重你,與家長關係會越來越融洽,家長對教育的滿意度就會越來越高,你更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與快樂。


親愛的班主任,你不用說:皇帝不懂百姓的苦。只有你躬身入局,才能深刻體會到家長的無助與無奈。讓家庭關係和諧,讓學生習慣越來越好,這是什麼時候都不變的需求。

相關焦點

  • 蔡英文想把臺軍引向何方:或重新強調「嚇阻」
    蔡英文想把臺軍引向何方隨著民進黨在臺灣「大選」中勝出,2016年5月,蔡英文正式成為臺灣地區新一任領導人。其上臺後的施政方針,特別是「國防」政策引發了普遍的關注。多年來,臺灣根據國際形勢、中美關係、兩岸關係以及島內局勢的不斷變化,多次調整軍事戰略。陳水扁時期,臺灣先後提出了「先制反制」「決戰境外」的戰略構想,臺軍作戰指導強調「有效嚇阻,防衛固守」,攻勢行動被放在首位。馬英九上臺後,隨著兩岸關係不斷緩和,臺灣軍事戰略構想由「決戰境外」變為「決戰本土」,更加強調「防衛作戰」能力。
  • 親子關係怎麼維護,聽聽班主任老師的建議
    一位優秀的班主任老師對班級有著至關重要,對孩子的成長也很重要。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們,為什麼會這麼叛逆,到底是學生們的問題還是我們家長的事,親子關係怎麼維護,也成了我們班今天的主題班會。今天第一節下課以後,幾個學生來找我說,老師要不我們用第二節開班會吧(其實第二節是英語課),但是他們都說老師老師必須開班會,去調節我們班學生和家長的關係了,當時我還有課就想拒絕,但是學生不願意啊,我說我不在班行不行,他們說老師沒事,然後我就找了我們英語老師去協調了十分鐘時間讓他們進行班會,其實真的當時的我是沒多放在心上的。
  • 你真的懂教育和親子之間的關係嗎?
    很多父母總是太過於重視對孩子的教育,而忽視了維持和孩子之間良好的親子關係。他們有的時候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甚至有的時候逼迫孩子走自己為他選擇的道路。在父母更加側重於教育的時候,親子關係往往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孩子會變得更加叛逆,家庭的和諧也會遭到破壞。
  • 《親子關係的重建》:親子關係的精髓,是放手讓孩子成為自己
    為了讓更多父母能夠得到幫助和支持,心理學家趙玉萍老師精選了自己從業多年的諮詢案例,編寫了這本《親子關係的重建》,系統地梳理了大部分家庭都會遇到的親子關係問題。1.所以,要想改變孩子,家長首先要做出改變。要想化解親子衝突,也需要父母徹底轉變自己的育兒觀,重新與孩子建立親子關係。因為,重建親子關係是解決親子衝突問題的最佳藥方。通過20餘年的心理教學和諮詢經驗,趙玉萍老師總結出一個秘訣:要想保持長期、良好的親子關係,"愛"是唯一的秘訣。
  • 想讓孩子省心懂事,良好親子關係是基礎,簡單3招改善親子關係
    孩子嬰兒時期,是否本能的不願接受你的懷抱?幼兒時期,是否不願你來陪玩,對你教的內容不感興趣?少年時期,是否願意聽老師、同學的話,都不願意聽你的?青春期時,是否幾乎和你無話可說,他的心事你更不曾知曉?漸漸地,你是否覺得你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疏遠,遠到除了吃、穿、用度的話題外,再無其他可談?
  • 長時間「宅」在家,孩子產生焦躁情緒甚至導致親子摩擦?這些特級校長的好辦法值得試試 | 特別關注
    孩子在家煩悶焦躁,不想學習只想看電視玩手機,家長當然著急上火!「我的眼中只有你」也有變化為「越看越不順眼」的時候。如何緩解孩子的焦躁情緒?如何避免觸發家庭「內戰」?怎樣營造這段時間的親子關係?如果您也為這樣的問題困擾,不妨來聽聽班主任楊春林老師的幾條建議——總體來看,人是群居動物,一個人在家學習,更容易滋生消極情緒。倘若你沒有去單位上班,在孩子學習的時候,身為家長的你也不妨讀讀書,看看報,做點同樣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以自我提升的事。如此,孩子內心會更加寧靜,一些小的走動,諸如上廁所喝水的頻率也會下降。
  • 71 這三個時間節點召開家長會應該是最佳,班主任不妨試一下
    以往召開家長會時,往往是在期中和期末考試後,說白了就是向家長通報孩子的考試成績,以期引起家長的注意,其實這是我們班主任的一廂情願。考試成績都出來了,孩子成敗已定,家長還能有什麼想法?再就是一看自己的孩子考那個死爛成績,家長本身就滿腔怒火了或者是無地自容了,他還有心思聽老師說嗎?
  • 川普會把美國教育引向何方
    2016年年末,美國總統大選終於塵埃落定,全世界都在密切關注,當選總統唐納·川普將把美國引向何方。與貿易、外交、移民等焦點議題相比,教育政策在此次大選過程中很少被提及;川普雖然在其競選綱領中提出了教育政策的目標和方向,但並沒有詳細的實施方案。
  • 想讓親子關係更牢固?你需要聽聽這些建議
    想讓親子關係更牢固?你需要聽聽這些建議 加強親子關係需要付出努力。育兒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通過與孩子保持密切的關係和開放的溝通,可以讓你在生活的各個階段與他們保持聯繫。
  • 《親子關係的重建》:解決親子衝突的關鍵是父母的不斷修行
    著名心理學家趙玉萍在《親子關係的重建:用沙盤療法讀懂孩子的心》一書中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大多數的親子衝突由親子關係不良引起。作者通過20多年沙盤遊戲心理諮詢案例,總結出親子衝突主要表現在如下五個方面:認知、情緒情感、意志行為、人格成長和人際關係。本文主要從認知和情緒情感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 發脾氣無法拯救你的親子關係,你活好了,才是最好的育兒方法
    如今,在航線侵泡的她,說她的封印似乎被打開了,親子關係和親密關係發生巨大變化。更難得的是,和結婚多年的先生重新找回了初戀的感覺,羨煞旁人。丹尼爾.戈爾曼說:「你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著你所能抵達的高度。」
  • 心理學:什麼是「好的親子關係」?王菲教你如何建立好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朋友關係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親子關係。親子關係,指在法律上指父母與子女間權利義務的總和。那麼,什麼又是「好的親子關係」呢?「好的親子關係」就是一種相對自由、和諧、彼此尊重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更多的是通過引導、尊重孩子來教進行教育。
  • 好的親子關係,都是相互信任的
    【小蝸牛專欄】好的親子關係,都是相互信任的原創作者|小蝸牛剛剛,同事又與家裡父母發生爭吵,跑來找我傾訴。直到現在,他們之間的關係也一直沒有緩和。同事告訴我,他的想法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父母總是按照他們的想法來規劃自己的生活,所以從小他與父母之間就極度不信任。我想,信任的缺失,是他的原生家庭最大的傷。從小與孩子建立互相信任的關係,有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 時豔強對話陳雲:通證經濟將把區塊鏈引向何方
    對話嘉賓:陳雲WBF通證研究院院長時豔強布洛克科技創始人全球高校區塊鏈愛好者聯盟主席本期速覽:陳雲,WBF通證研究院院長,做客布洛克科技時點對話,以「通證經濟將把區塊鏈引向何方最近,穩定幣成了鏈圈熱議的話題,他認為想讓穩定幣實現幣值穩定,其核心是要錨定穩定的資產。一個穩定幣想保持幣值穩定需要滿足四個特點:價格穩定、可擴展性、隱私保護和弱中心化。美國推動的穩定幣GUSD和PAX,短期來看,是被媒體過分解讀了,因為他們不一定能得到廣泛共識和應用。
  • 研究顯示父母過渡沉溺手機 或影響親子關係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父母沉溺手機或許還會影響親子關係。 秘密觀察就餐過程 波士頓醫療中心行為兒科學專家珍妮·拉德斯基帶領研究小組觀察帶小孩在快餐店就餐的父母。為保證研究對象不受外界幹擾,觀察秘密進行且與觀察對象保持一定距離。 研究小組共觀察了55位父母,小孩年齡均低於10歲。
  • 優先構建積極的親子關係
    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優先構建積極的親子關係。  ---------------在疫情中一個短暫的「窗口期」,姍姍和媽媽走進了我的諮詢室。又是一個孩子與父母相愛相殺的故事,居家隔離,仿佛使兩代人相守的日子更難。假如孩子正好是畢業季,面臨中高考,那簡直壓力加倍。
  • 在大學和你的班主任搞好關係真的很重要嗎?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大學也是這樣,各種活動纏繞著我們,各種人際往來始終不斷,其中最重要的一種關係往來可能就是和大學班主任之間的吧!那麼,我們有必要和大學班主任保持較好的關係嗎?剛上大學的小萌新們又該怎麼做呢?首先,我們要明白,在大學,班主任是你最基層最直接的領導,俗話說的好「官大一級壓死人」我們在大學的各種行政上的事情基本離不開和班主任打交道,小到臨時請假要批假條,大到獎學金、各種優秀的評選,都和班主任有著直接的關係。
  • 愛孩子的方式錯了,有可能會毀了親子關係
    過了六年便和父母毅然決裂,斷絕親子關係。王猛將這一切,歸因於過度關心。親子關係何為過度關心?甚至在他參加班級全班文藝表演時,也不顧班主任穿及膝短褲的要求,硬要孩子穿著長褲。即便是他退讓一步,表示可以帶短褲過去,也被母親一口否決。最後導致他被班主任當中呵斥。這種情況並不是個例。總會有父母認為班主任的安排不盡合理,就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哪怕是破壞掉整個班級活動也毫無關係。這樣的情況發生的多,就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心理有缺陷,變得沉悶內向,甚至會使孩子成為校園暴力的受害者。
  • 【班主任家校篇】視域融合:敘事為和諧親子關係構建賦能
    成長的路上,孩子總會碰到各種問題,如果遇到了處理不好的問題,又內向或礙於面子,就會出現敘事閉鎖,不願跟老師主動說出自己遇到的問題,日積月累,極可能成為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障礙,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孩子,不能給予恰當的引導,甚至還埋怨、責備或打罵孩子,親子關係必然出現問題。培養老師的「閱力」,有利於發現問題。「閱力」即讀人讀事的能力。
  • 彭華勇:修復親子關係,你身邊的利器
    孩子一進去青春期,親子關係就開始緊張了,有些緊張屬於正常的,沒什麼大礙的。然而,有些叛逆就問題愈演愈烈了!更糟糕的是,由於現在的教育環境更惡劣,網絡不良信息的泛濫,父母陪伴的缺失等等,孩子的問題越來多了,而且越來越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