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學習一個多月了,網課效果越來越不盡人意。
有些習慣差的學生,開始頻繁出現網絡直播課隨心所欲地聽:遲到、早退、打開不聽、一邊玩一邊聽、一邊聊天一邊聽、甚至有些學生直接不打開等等。提交的作業,有些學生拍的模糊不清;有些學生直播課剛結束,秒提交,內容就一個詞「ok」;有的學生同一次作業提交N次;有的學生作業自動刪減很多;有的學生作業等著老師填空;有的學生直接不交;老師退回作業讓學生重做,學生仍舊原樣提交。
01
很多班主任想到一個「妙招」,進行網上考試。
學習習慣好的學生也擔心考不好面上不好過,不願意考試;有些學生以網上考試有水分為由,直接拒絕考試,你奈我何?
家長急得熱鍋上的螞蟻,紛紛求助於班主任,畢竟班主任在學生面前有威嚴。
很多班主任紛紛給家長支招:準備一個鬧鐘,放在學生的課桌上,讓他隨時有一種被時間催著的緊迫感。列印好一張課程表,貼在學生書桌前的牆上,讓學生清楚的知道,每天的課程時間、作業安排。幫學生擬一張清單,把當天要上的課程任務、各項作業分科目列好,家長嚴格檢查等等。
其實,這對自律性比較強的學生比較有用,對自律性差的學生有用嗎?作用多大?
很多班主任會說:家長全身心陪伴啊。
可是,很多家長已經陸續復工復產,家長上班後,學生幾點起床、如何學習等家長鞭長莫及,更可況,很多家長與學生之間已經雞飛狗跳、甚至大打出手了,如何全身心陪伴?
班主任不知道給家長、學生溝通過多少次,給家長打過多少個電話,有些學生仍舊我行我素,自律性越來越差,很多班主任就對家長產生怨言:學生們直播課效果差、沒交作業,我發了多次提醒,家長就看不見嗎?氣的你說:什麼樣的學生就有什麼樣的家長,學生學不好,怨家長。
現在,甚至有些班主任給家長留言:學生安全是大事,接力安全保平安 ,一律上午接力。上午不接力的家長,我會記錄學生異常。影響你的學生復學,責任你們家長負,與我無關。我只有一個想法都要安全,儘快復學。我不相信你們忙到連一個接力信息都沒有功夫的地步。我只相信,你是看到了信息也不回復,是不是?關於網課質量、作業提交,我不相信你一天不回家,我只相信,你是不督促監督學生的學習,這樣的成績你已經滿意。孩子是你的,家長要盡好自己責任與義務。等後悔的時候就晚了!
02
親愛的班主任,其實這些家長心裡是苦悶、無助、無奈、難過的。家長心中的苦悶,你能感覺到嗎?特別是叛逆期的學生家長心中的無助、難過,你能體會到嗎?
親愛的班主任們,你通過視頻、電話、線上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說的最多的是什麼?你在通過視頻、電話、線上家長會的時候,談的最多的是什麼?學生的學習、生活、健康狀況?對於家長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你是如何根據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家庭狀況,給予個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導的?
親愛的班主任,學生在居家學習中,你是否關注過學生的心理變化、內心需求?你是否抓住關鍵節點,對學生進行過有實效的深入學生內心的引導?
我們都知道,學生的成長變化,不是在道理中變化的,是經歷了某個事情之後,內心受到觸動,內心開始覺醒而發生變化,從而提升的。
國家一直強調要立德樹人,構建四位一體的德育課程體系。所以,現在班主任應該做三件當務之急的事情,其實這些事情用心的班主任早就應該開始做了,現在做算是亡羊補牢吧。
03
開展觸動學生內心的活動,促使學生覺醒
班主任給學生布置尋找製作「戰疫英雄」、「最美逆行者」、「戰疫中最美學生」等任務,錄製成微課,供全班甚至全校師生、家長學習使用。
或者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或者愛好特長,讓學生繪畫,把自己畫的白衣天使的多張畫配上文字,做成PPT,用疫情播報的形式做成微課,在全班展示 。
或者採取手繪漫畫、手抄報等形式呈現,把他們做的做成美篇供大家學習。
或者尋找在這次「戰疫」中貢獻巨大的終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事跡,讓學生做成圖文並茂的課件供大家學習。
引導學生在家長協助下從網上尋找素材,學生在找資料過程中或許就能得到一點啟發,一點觸動,在製作微課過程中,他知道很多人會看、會聽,他一定會做的認真、仔細。學生們或許就能記住並踐行南山爺爺對他們的寄語:用知識縫製鎧甲,不遠的將來,各行各業都將由你們披甲上陣。希望你們不懼艱辛、勇敢前行!
學生做完之後,家長,老師一定發在班級群,自己朋友圈,供大家學習,對學生是一種鼓勵、一種認可。
班主任學習運用新招,抓住學生心
可以與科任老師、家長委員會集思廣益,進行思維碰撞,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碰撞出思維火花,抓住學生心。
根據學生平時交往特點、家長習慣,班主任與家長委員會協商,採取雙向選擇原則,把班級學生分成10—11個組,每組3-4人。將習慣差的幾個孩子打散了分到各個小組中去(有些學生需要班主任事先給小組長、家長做做思想工作哦),避免某一組實力特別強,或某一組特別弱。每個小組組長由組員推選自己信服的學生擔任。小組長負責作業催交與組員溝通,小組成員做完之後,報給小組長,所有作業都完成了小組長在群裡說一聲,這樣誰最早完成作業、誰還沒有交作業一目了然。面對一些比較難或者易出錯的題目,小組長提供三五分鐘講解小視頻(不要小看學生的網絡水平,有些學生拍攝小視頻、直播、抖音比老師都厲害哦。),提高了小組長水平,解決了學生不會的題目。平時小組長多與組員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變化,情緒波動,利用朋伴效應來影響帶動,促進同學之間友誼,何樂不為?
結合學校開展的全員育人導師,班主任採取導師與學生雙向選擇原則進行劃分,讓導師及時與習慣差的學生溝通、交流,多做思想上的引導,多關愛學生的心理、需求、變化,潤物無聲。
班主任時不時給習慣差的學生打個電話,視頻聊個天,多打打感情牌,戴戴高帽子,多表示理解與接納,多些鼓勵與認可,效果會更好。
其實方法很多,套用一句廣告詞「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班主任用心用情用愛去尋找,「方法總比問題多」。
班主任做家長的「心理輔導師」,給家長實用的招數
居家學習到現在,一些習慣差的學生家長很多已經快瘋了,親愛的班主任,你再給家長發強勢的信息,家校之間容易出現裂痕,開學後也難以彌補。同時加劇家庭成員之間的不和諧,或許會導致意想不到的事情。家校應該是相互攜手,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共同面對困難。
親愛的班主任,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從小學三年級下半年開始,出現問題多的學生,你給家長打電話讓家長到校協商孩子教育問題時,這些家長選擇能不來就不來啊。為何這樣,是因為家長知道自己來與不來效果差不多,背後其實就是家長的無奈與無助。
親愛的班主任,你一定從現在開始學習一點心理學知識,學習一點家庭教育知識,用心去感受學生內心,聆聽學生拔節成長的聲音。與家長用心用情、細緻到位的溝通協商讓學生習慣變好的具體方法,指導家長親子關係融洽的具體策略。
這樣,在今後你的班主任工作中,家長會越來越尊重你,與家長關係會越來越融洽,家長對教育的滿意度就會越來越高,你更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與快樂。
親愛的班主任,你不用說:皇帝不懂百姓的苦。只有你躬身入局,才能深刻體會到家長的無助與無奈。讓家庭關係和諧,讓學生習慣越來越好,這是什麼時候都不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