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今天考了100分!」放學回來的兒子在電話裡興奮地告訴我。
「真的嗎,是語文還是數學?」我在電話一頭驚得睜大了眼睛,忍不住問道。
「媽媽,是真的,語文考了100分,媽媽你等等,我拍給你看。」在電話那頭的兒子迫不及待地要與我一起分享他的喜悅。
「好,寶貝真棒!」我忍不住在電話裡親了一下遠方的兒子。
看到孩子考出的成績,我忍不住熱淚盈眶,內心激動無比。真心感謝家中爺爺奶奶的辛苦付出,感謝努力的孩子,同時也感謝一直堅持遠程輔導孩子與鼓勵孩子的自己,更感謝我生命中的貴人——龍春華老師。
因為她我才知道該怎麼遠程輔導孩子,因為我懂得正確遠程輔導孩子,孩子才取得這麼好的成績。
因為生活所迫,我和先生不得不遠走他鄉,為生活奔波,所以很少有時間去關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雖然也有遠程輔導他寫作業,但往往是雞飛狗跳的場景:
「你看,這個橫要橫直,豎要豎直,這麼簡單你都不會?」看著兒子寫字七扭八歪,在視頻另一頭的我忍不住呵斥孩子。
「我寫不直!」兒子說完竟然嗚嗚嗚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掰扯著手指。
看到上大班的兒子寫幾個字都寫不好,就知道哭,還不停掰手指,一股無名怒火從我的胸腔往外冒。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噼裡啪啦就把兒子數落了一通:
「就是這樣寫呀,你看這麼簡單都不會,還有臉在這哭……」
兒子見我兇巴巴的樣子,哭得更兇了。本想制止兒子的哭泣,誰知孩子哭得更厲害了,把在隔壁房間看電視的爺爺也驚動了,最後爺爺數落我一句:「你教孩子就靠吼呀,走,文文,拿上本子,到爺爺房間慢慢寫。」爺爺說完,就掛斷了視頻。視頻掛斷了,但爺爺的數落聲不斷在我耳邊迴蕩,想著想著不由得流下了委屈的眼淚,在淚眼朦朧中,我一次又一次為自己辯解:「我已經很溫柔說話,但孩子不聽呀!我怎麼就生了一個這麼笨的兒子。」結果,越想越覺得委屈,眼淚更像斷了線的珠子似的不停往下掉。
去年,我和大多數媽媽一樣,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加入了龍春華親子實踐高質量社群,又報名了龍老師的21天親子陪畫課與七天父母成長課,上完課後,我才明白其實之前的種種問題都不是孩子問題,而我才是問題的根源。因為我自己太過焦慮了。
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我開始嘗試接納自己的焦慮,和自己的內在小孩和解。在高質量群看大家共讀書,我也想嘗試一下,於是,我開始每天堅持讀龍老師送給大家打卡的書。當我讀完龍老師的《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一書時,我發現我內心的焦慮漸漸消散,反而變得平和而強大。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我又報了龍老師的親子寫作班。
進了寫作班後,我才發現群裡匯集了各行各業優秀的媽媽們,有法官、老師、醫生等還有很多全職媽媽。
大家只要有問題在群裡提出來,馬上就有熱心的媽媽幫忙指點迷津,遇到媽媽們不會的問題,我們的龍老師百忙之中會抽出時間指點一二。
除此以外,很多媽媽每天還堅持寫日記。一進來就感覺這個社群溫暖如娘家,而我每天不管多晚,都會爬樓看群裡媽媽們寫的日記,從她們的日記中汲取養分,我也受益頗多。看到大家如此忙碌還每天堅持寫日記,我也開始每天寫日記,把這一天感悟特別深的事寫出來,沒想到,我還上稿了兩篇文章。
因為每天都用文字與自己的內心進行對話,我慢慢地遠程輔導孩子寫作業,就變得溫和而堅定。
這天,孩子又打電話過來說:「媽媽,我要做天天練了,可是我不知道怎麼做?」
孩子說話的語氣裡充滿了焦慮,我趕緊放下手中的活說:「那你拍照過來,媽媽幫你讀題。」
我讀題目,孩子很快就做到第3題『數一數,比一比』。當孩子寫完第二個比一比後,第三個就卡殼了,並且引發了不悅的情緒,抱怨說不知道。
儘管我一再溫柔地引導他。可是,小傢伙似乎陷在自我否定的情緒不可自拔,不願回應我,只說「不會,不知道」。這時,我知道孩子的情緒需要緩解,讓他自己安靜地待一會,於是,我果斷掛了電話,我想如果我再不掛電話,估計他會把自己氣哭。
然後,我微信留言給他:「寶貝,我們遇到問題時,需要堅持一下,不是生氣就能解決問題的,你說對不對?媽媽現在要炒菜了哈?一會,等你作業寫完了,拼音讀了,錄好視頻後,媽媽再給你們講愛迪生的故事,好不好?」然後我靜靜地等待孩子的信息。
果然,不到2分鐘,孩子直接微信給我,他說自己想到了一個比較快的方法,問我對不對?我看到後趕緊回「答對了」。然後,孩子又想出一個比較法,我直接誇他:「媽媽都沒想到這個辦法,哈哈!感謝寶貝分享這麼多種方法給媽媽。」
小傢伙經我一誇,自信心爆棚,在自信滿滿和心情愉悅的狀態下,很快就做完了作業。
這次遠程陪孩子寫作業讓我明白我需要跳出孩子的不良情緒,給他時間與空間,放手讓他自己去體會和經歷。
轉眼,到了交朗讀視頻作業了,我怕他忘記,於是打電話過去提醒。沒想到,他回答說:「媽媽,我在讀,我會交視頻作業的!」聽到孩子的回答,突然感覺兒子長大了。
睡前,我如約給孩子講了科學家愛迪生的故事,孩子心滿意足地跟我說晚安。
從雞飛狗跳到現在心平氣和地遠程陪孩子寫作業,我有了很大的進步。我深深地知道,我不能被孩子的情緒牽著走。我需要跳出情緒的怪圈,讓自己變得情緒平和。
所以,以前見孩子有情緒時,我比他情緒還激動,但現在的我不僅能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還知道該如何幫助孩子調整情緒。
這個過程就是自我成長和改變,只有媽媽情緒平和,媽媽才有能力去幫助孩子調整情緒。
因為我們情緒平和,即使孩子有情緒,也會因為我們情緒平和而變得平靜下來。用龍老師的話說:「當你有情緒時,你除了發脾氣外,什麼也做不了。而當你安靜下來時,你的方法總比問題多。」
我就是在龍老師以及平臺各位媽媽的鼓勵與影響下,情緒慢慢地平和了下來,並且做到了安靜地遠程輔導孩子寫作業。那我是如何做到的呢?我總結以下四點: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因為父母的情緒是孩子情緒的導火索,我們生氣孩子自然情緒高漲,我們平和,孩子情緒自然穩定。
所以,需要我們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如果我們情緒不好,先掛斷視頻,可以先做一個深呼吸或者打打枕頭,都是不錯的方式。等我們情緒平和再跟孩子進行交流。
看見孩子內心的情緒,幫助孩子緩解情緒
當孩子遇到不會做的作業時,他的內心甚至比父母還著急。當父母看見孩子的情緒時,這時候應該緩解孩子焦躁的情緒,讓他玩一會或者讓孩子運動一下。
換一種心情和方式,等孩子心情變愉悅了,就可以繼續輔導孩子寫作業了。
遇到問題,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肯定有很多題不會做,父母在身邊還好,可以直接給孩子講解。但遠程輔導孩子作業時,難免講不清楚,講不明白。所以,當你講解了一遍又一遍後,孩子依然說不會時,父母千萬不要直接說孩子笨之類的話,而是可以選擇暫時掛斷電話,先讓自己的情緒平和下來。
父母先處理好情緒再來處理問題,也許在父母掛斷電話這段時間裡,孩子自己解答了那道題,就像文文一樣。就算沒有解答出來,父母平靜下來後,也能換一種方式跟孩子溝通交流。換一種思路,結果往往不一樣。
把肯定、讚美、鼓勵送給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當孩子做對一道題時,父母要及時給予鼓勵。當孩子被鼓勵之後就有了信心,有了信心,孩子就會做得越來越好。
遠程輔導孩子是一件繁瑣而複雜的事情,但是只要我們充滿信心,對孩子充滿希望,孩子一定會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愛和關心,從而奮發努力讀書學習。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我們要堅信我們的付出一定會有收穫,哪怕只是收穫了孩子對我們的理解和尊重,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那麼我們的教育也成功了一大步,孩子雖然不在身邊,我們也可以成為他們心靈的港灣。
作者簡介:棉花糖,80後積極樂觀的3個孩子媽媽,喜歡看書,喜歡旅遊,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喜歡和孩子們的相處時光,感覺和孩子在一起的開心和快樂。我相信越努力越幸運!相信心生歡喜,定能心想事成!
龍春華,筆名綠子靜,7歲孩子媽媽,親子暢銷書作家,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創始人(ID:lch201302)。著有《嬰幼兒行為心理學》、《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行為心理學 : 瞬 間讀懂他人小動作背後隱藏的秘密》(已出版繁體,銷量達20萬冊)、《再苦也要笑一笑》(出版第四版)等十餘部作品。目前正專注 創作家教與童書作品,從內到外地發揮媽媽養孩子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