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部和國際發展合作署支持「光伏+生態修復」」
2020年5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代表姜希猛和吳小怡在本次會議上提交了第4799號建議《關於在「一帶一路」國家開展光伏+生態修複合作的建議》。人大代表姜希猛為致公黨樂山市委委員,樂山太陽能研究院院長。
-
中國綠化基金會:2030年建成3條「一帶一路」胡楊林生態修復帶
中新社甘肅武威9月13日電 (張文絞)「一帶一路」生態治理民間合作國際論壇13日在甘肅武威舉行,中國綠化基金會發起的「一帶一路」胡楊林生態修復計劃暨生態治理國際合作基金啟動。圖為挺拔在藍天之下的胡楊樹在秋季顯得遒勁。
-
「關於對科技部科研項目管理的建議」的答覆
國科發提字〔2007〕359號對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1279號建議的答覆> 王恩多、褚君浩等兩位代表:你們提出的「關於對科技部科研項目管理的建議」收悉,經研究,現答覆如下:你們對科技部科研項目管理提出的建議,特別是對973計劃和863計劃項目管理提出的具體建議,對於我們不斷改進科研項目管理有重要的價值。
-
青島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 「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最高給予500...
各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是集聚國內外科技創新資源、開展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的有力抓手。如,依託青島大學建設的「國家雜化材料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和「國家高分子雜化材料國際合作示範基地」,建設以來匯聚美國、韓國、白俄羅斯、烏克蘭、瑞典等5個國家的16位國際著名海外材料科學家,圍繞「雜化材料光工程」這一核心領域開展了廣泛的國際合作研究。
-
「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
在複雜多變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帶動沿線經濟生態迸發生機。日前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視頻會議上,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指出,面對新冠疫情衝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為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
-
發布丨科技部徵集適宜向「一帶一路」轉移的可持續發展技術
11月30日,科技部國際合作司發布通知公開徵集適宜向「一帶一路」國家轉移的可持續發展技術成果。通知要求,技術成果需符合「一帶一路」國家的產業政策、標準和相關法律,契合「一帶一路」國家可持續發展需求,技術智慧財產權明晰、風險可控、經濟性突出等條件。申報截止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將根據徵集結果編制《適宜向「一帶一路」國家轉移的可持續發展技術清單》。
-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
(二)發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政策建議報告》。(八)中國政府將繼續實施綠色絲路使者計劃,未來三年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環境部門官員提供1500個培訓名額。「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網站正式啟動。中國生態環境部成立「一帶一路」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中心。
-
綠色、合作、可持續 三大關鍵詞解鎖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打造綠色命運共同體 生態環保部部長李幹傑指出,圍繞促進綠色發展這一目標,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開展了領域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交流與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果。通過健全合作機制,「綠色之路」的朋友圈不斷擴大,中國已與共建國家和國際組織籤署雙、多邊生態環保合作文件近50份,啟動了「一帶一路」綠色供應鏈平臺,成立瀾滄江—湄公河環境合作中心。同柬埔寨環境部共同建立中柬環境合作中心,在肯亞籌建中非環境合作中心,在寮國籌建中老環境合作辦公室……在政策溝通,正不斷形成共識。
-
國際時評 | 「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
原標題:國際時評|「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 回望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發展挑戰前所未有。在複雜多變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帶動沿線經濟生態迸發生機。日前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視頻會議上,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指出,面對新冠疫情衝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為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中方已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各方面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
國際時評:「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題:「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 新華社記者李蓉 回望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發展挑戰前所未有。在複雜多變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帶動沿線經濟生態迸發生機。
-
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伴關係論壇在京召開
12月3日,由國家能源局主辦、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承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伴關係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本屆論壇以「綠色能源投資推動經濟包容性復甦」為主題,聚焦疫情後全球能源轉型與綠色發展,推動「一帶一路」國家經濟包容性復甦,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林山青出席論壇並發表致辭。
-
國際時評|「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
在複雜多變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帶動沿線經濟生態迸發生機。日前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視頻會議上,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指出,面對新冠疫情衝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為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疫情下「一帶一路」項目建設助力當地民眾克服困難。
-
【一帶一路】泰國光伏需求分析
泰國光伏政策泰國光伏市場發展歷史早,光伏政策最早可追溯至1993年推出針對離網項目的發展計劃開始,到了2007年實行Adder隨後FiT銜接上來,未來政策預計朝向屋頂型自發自用租稅減免光伏電持片和原料能享有8年免課所得稅以及光伏相關產品設備或零件的廠商可享5年免課所得稅以及免除相關進口關稅。泰國光伏發展泰國,擁有較為低廉的人力、電價等相關製造成本、並且擁有相較其他東協國家較為完善的基礎建設,因此在全球光伏產業被定位為代工製造的角色。
-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環境狀況與主要問題
「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開始,中國就非常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2015年3月28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中,就明確提出要「在投資貿易中突出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共建綠色絲綢之路」。
-
關於徵集適宜向「一帶一路」國家轉移的可持續發展技術的通知
關於徵集適宜向「一帶一路」國家轉移的可持續發展技術的通知 2020-12-08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創新合作助力「一帶一路「 醫療健康產業大有可為
去年是《中法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籤署40周年,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作為中法科技外交合作的一張名片,近年來依託兩國的資源優勢,通過巴斯德強大的全球網絡,正在成為帶頭走通「一帶一路」的科研機構之一,將中法合作惠及沿線人民。「我們已經聯合了巴斯德在亞非拉歐洲和大洋洲的研究所,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開展病原發現、檢測診斷、治療預防一體化項目。」
-
日本橫濱國立大學教授:「一帶一路」加強各國沙漠化治理合作
當日參觀的嘉賓共244名,他們是來自65個國家締結方代表、專家、學者,其中各國副部級以上領導有20人。環球網記者隨也隨團進行了近距離採訪。近30年來,億利企業通過「生態修復、生態牧業、生態健康、生態旅遊、生態光伏、生態工業」的「六位一體」產業體系綠化庫布其沙漠6000多平方公裡,累計帶動了10萬農牧民脫貧,對於庫布其沙漠的荒漠化治理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
(受權發布)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
中國與俄羅斯、寮國、緬甸、越南等周邊國家開展跨境電力貿易,中巴經濟走廊、大湄公河次區域等區域電力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合作機制不斷完善。中國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力資源開發和電網建設改造,中興能源巴基斯坦QA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單體光伏發電項目,吉爾吉斯斯坦達特卡-克明輸變電、寮國胡埃蘭潘格雷河水電站、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等項目有助於緩解當地電力不足的矛盾。
-
光伏補貼什麼時候下發?國家能源局這樣答覆
通俗點解釋,就是如果您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包括光伏和風電等,如果符合國家補貼標準,您可以諮詢當地電網和財政部門,詢問具體發放時間和發放標準。此外,在9月23日的答覆函中,國家能源局還就「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平價上網、可再生能源消納、綠證交易」等方面的問題給予了答覆。
-
防災減災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的「最大公約數」
劉釗 攝 考察中巴經濟走廊災害風險,為尼泊爾地震次生災害做評估,在阿爾卑斯山考察地質災害風險……近年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崔鵬及其團隊的足跡遍及「一帶一路」沿線的各個國家,為「一帶一路」自然災害風險與綜合減災國際研究計劃(以下簡稱「『一帶一路』減災計劃」)多方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