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邊的人都在手機上養青蛙,體驗一把為人父母感覺。然而真讓這些人當父母,他們卻不願意了。前段日子國家發布了出生率數據,去年二孩人數首次超過一孩,這就意味著,適齡人口不願意生孩子了,這可是個嚴肅的問題!
最近達人哥的朋友圈畫風變成了這樣:
平時大家聊天的內容也變成變得異常奇怪:
「我的蛙出去旅遊了,我好想它啊,看著空空的房間好失落啊...」
「我兒子知道給我帶特產回來了」
「我兒子終於有小夥伴了」
「我兒子是不是在外面受欺負了,怎麼六個小時了都在家裡磨棒子也不出門」
未婚男女們充滿著父性母性光輝。
大家聊的其實是一個名為《旅行青蛙》的日本手遊,簡單的說這個遊戲就是「養青(孩)蛙(子)」。
把乾糧和道具放到你的青蛙的包裹裡,然後他就可以去旅行啦。在他的旅行途中,會給你寄回明信片。
養蛙方知父母恩,玩了這款遊戲後,萬千年輕人化身「老母親」,忙前忙後為自己的蛙崽子擔憂著。
養娃不如養蛙?中國出生人口雪崩!看到各大年輕人沉迷這個遊戲後,有人露出迷之微笑,說看來年輕人蠻想生孩子的。
達人哥表示你真想多了,養蛙這個遊戲是日本的,就是那個出生率低到讓當地政府跳腳的日本。
這個遊戲在中國比在日本更火,是因為中國年輕人喜歡孩子嗎?不……最近官方的數據告訴我們,我們的出生率已經比日本還低。
2017年人口出生率比2016年下降了0.52‰,只有12.43‰,這一數據比日本的出生率還低,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了5.32‰的驚人低生育水平。
而且在去年,我國二孩出生數首超一孩!意思就是適齡男女不願生一孩了,都是一些有孩子的在生二孩。
養一個孩子成本居然這麼高!
為什麼大家情願在手機上養青蛙也不願意回家生孩子?
養青蛙多簡單,你只需要看著它乖乖地替你週遊世界,讀書寫字交友睡覺,從來不會淘氣搗亂,玩消失,就連旅行都會從世界各地寄明信片給你。
養孩子就是件大事了,曾經有人說過:
在中國,你每生一個孩子,就是放棄了一次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
隨便算筆帳:
1、懷孕生產費用:9500元
孕期檢查、B超、藥費等,1500元左右。孕期買土雞、水果及其它營養品等,3000元左右。防輻射服及孕婦裝,1000元左右。普通婦產醫院,順產各項費用加起來,約4000元。如果剖腹產,那麼費用在6000-8000不等。
2、0-3歲費用:37800元
如果寶寶不生病,0-1歲的時候,奶粉錢、衣物、尿片等錢,每個月約1500元。如果不喝奶粉,那麼每個月約900元。周歲內最少要花10800元左右。
1-3歲,買各種早教資料及玩具,約3000元。生活加衣物等錢,每個月約1000元。那麼加起來,27000元左右。
3、幼兒園(學前)3-6歲費用:46800元
普通幼兒園一個月託管費最少1000元左右,飯費200元左右,其它雜費100元左右。這樣算起來,每個月至少1300元左右,三年36個月,總共46800元。
4、小學費用:63200元
現在是說義務教育不用花錢,小學擇校費和培訓費收起來,那是條子都不打一張的。這兩項費用加起來,是很沒譜的。一般的,最少也要花2萬吧。
然後,按照不收學費算。書本費、買手機、早餐、校車、託管等各種東西,一年2000元左右,六年12000元。衣物和生活費,平均一個月最少600元左右。六年下來,總共43200元。
5、初中費用:40000元
初中也屬於義務教育階段,如果是公辦的,一學期雜費500元左右,三年3000元。學校內的補課費、興趣、班費、夥食費也不高,一學期也就1000元左右,三年6000元左右。不過,孩子在初中階段置辦學習用品的花費要高起來,電子辭典、MP3、電腦等,這三年內要花費數千元。這樣算下來,孩子在初中階段學習上花費要1.5萬元左右。
在家裡,主要是飲食、服裝和出門遊玩的費用,這三年孩子在生活費用上大約要花費2-3萬元左右。
6、高中費用:50000元
如果孩子中考順利,考上了公辦重點高中,那麼一般每學期學費只要1200-1500元,如果選擇寄宿,2000元一學期。三年學雜費五六千元。
如果考得一般,選擇公辦一般高中學習,學費是900元/學期。但如果此時選擇公立轉制高中學習,每學期學費大約2000-3500元左右,同時要交一筆5000-10000元的擇校費。三年學雜費1.5萬元左右。
如果上民辦高中,三年學雜費花個五六萬也是正常的。同時,高中的學習競爭更為激烈,因此學生都要參加各類校內校外的補課,三年也要好幾千元,甚至上萬元。
高中學生對電腦等電子產品的興趣和需求,也比初中孩子要高,為此即便是家庭條件最差的,也要花掉五六千元給孩子買電腦等物品,有些家庭更是不吝支出,完全滿足孩子的要求。
7、大學費用:70000元
高中畢業以後,有的人考上了大學。
一般的孩子考上大學後,四年學費2萬元左右;雜費、生活費一個月1000元左右,加上來回家和旅遊的費用,四年3萬元左右。總計五六萬元夠了。
有的人上了大學以後,家長給的預算比較高,總花費10-15萬元。
如果是有中外合作項目的專業,由於有一年在國外合作大學學習,則費用還要另外多20萬元左右。大學花費儉還是豐,大多數人還是看家庭情況決定。
至於考研或留學,更是看個人情況而定。如果本科之後要繼續深造,那麼也還得準備10-80萬元,以供孩子在國內讀研究生或留學。
別說養小孩成本多高了,在高房價下,很多年輕人甚至連婚都結不起。
男性沉溺屏幕女性抗拒婚姻
中國出生率降低的原因其實和日本差不多。
"日本人口和社會安全研究所"最近對年齡在18-34歲之間的年輕人所做的調查顯示,70%的未婚男性和60%的未婚女性"不在伴侶關係內",處女處男也不少。
意思就是,別說生孩子和結婚了,連戀愛都沒談!
日本從2005年開始人口負增長時,小城市缺乏就業機會,大量年輕人湧入大城市,小城市房屋大量空置,而大城市一房難求,對於男性來說,沒錢沒房的經濟壓力影響最大。
男人覺得自己婚後就像是一部掙錢機器,拼命努力,還滿足不了一家人的美好生活。而女人們也感覺到結婚生子,整天呆在家裡伺候孩子伺候老公失去人生的價值。
很多日本年輕人沉迷於屏幕。其中有些宅男和動漫談情說愛,越來越內向、害羞,然後,不去約見真實生活中的伴侶。
其實,這個傾向在中國也越來越明顯了,最近大家就一直調侃自己在和「紙片人」談戀愛,情願看動漫玩遊戲也不願意真實的去戀愛。
這種現象直接影響到你的養老金!
幾個月前,有這麼條新聞,保監會說到2020年商業險將成為個人養老主要承擔者。
如果你覺得這只是保監會呼籲大家重視商業保險,加大保障意識,那你就太天真了。
國家發出的每個聲音都要深究其意,以小見大。
為什麼保監會突然說靠商業保險來養老,可以和之前的這條新聞聯繫起來:
文章大致意思是,從多位業內人士處了解到,個人帳戶的改革路徑逐步明朗:
個人帳戶不再做實,將8%的個人帳戶作為個人權益記錄的方向正在贏得更多共識。另外,東北是少子化最嚴重的地方,看看他們那邊的養老金情況:
所以說,養老這件事還是要做兩手準備,除了國家的養老金外,我們自己也要為自己的晚年做好投資。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