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起用蘇貞昌「回鍋」的整個過程,從頭到尾就像是「醃臭了蘿蔔,舉巷子皆聞」,人云亦云的同時,一切行政團隊布局純為固守蔡英文自己的「連任之路」,更是路人皆知。
蔡英文的謀權之私也算人之常情,不料社會大眾更在意的卻是冒出了「吳音寧2.0」!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生嫩小夥子趙怡翔明明只是會「口譯」,能力經驗根本不堪配其空降「駐美代表處」政治組長的大位與薪資,但蔡英文好說歹說就是死命護航吳音寧、趙怡翔這類圍繞她身邊小圈子的善男信女,即使破壞體制也非要庇佑小男女們升官發財。
於是,很可能也就只剩1年執政的蘇貞昌又會怎麼布局他的行政團隊人事?蟄伏低迷多時的電火球麾下也有他的「蘇家軍」,怎麼可能不有樣學樣地整個倒出來用,學學陳菊那般率領一整批「菊姐幫」的阿貓阿狗攻佔臺當局人事大位,好好啃一啃執政權力資源連骨帶肉的最後滋味?
最近蔡英文過去習慣了迂迴營造聲勢的「文青語法」,如今轉為潑辣刺激的「網紅語法」,蔡英文難得贏取了前所未見的網絡聲量,一時間仿佛力克柯文哲與韓國瑜;可一旦看穿民進黨的「兩岸叫陣」始終流於某種老戲重演,20多年來也就是透過「拿北京恫嚇臺灣同胞」以獲取選票而已。
然而網絡上的熱度,向來就是一種「隨時替代、即刻轉移」。社會大眾的目光始終會回到那些真正切身相關的「根本價值」與「現實處境」。從「用人」的角度,就可以照見政治人物所有「權力貪戀」與「私心遂用」的本質。
尤其蘇貞昌以「敗選」之身回鍋接手了臺當局「行政院長」,行政官員臉孔中還包括了那些同樣因為敗選,並且都曾一度信誓旦旦「今後要在地方上堅持守護」的高雄陳其邁、臺中林佳龍,選後雖然嘗試扮演「暖男」網紅路線,卻同樣難以忘情追逐權力舞臺的欲望氣味而來,火速放棄了自己的承諾。
顯然「九合一」選舉大敗至今雖還不到1個月,整個民進黨從上到下仿佛已經「自我遺忘且陶醉」,重新回到權力人事「重組、分贓」的慣性老路,「口譯哥」與「敗選男」一起位子分來分去,所有關於敗選關鍵所涉的農林漁牧、勞工基層、青年出路、臺灣產業經濟定位等所有民生議題,又重新掩埋在政壇一片事過境遷的氛圍中了。
賭上自己政治前途的賴清德,當初言之鑿鑿「希望『蔡總統』大破大立」,豪言壯烈的檢討反省如今只是顯得傻氣可笑,如今的民進黨新舊世代各自扭曲,附著堆迭在蔡英文一心攻取連任的意圖之上,但終究沒有人對蘇貞昌行政團隊有所期待,破破爛爛,橫看豎看就是一組莫名其妙的「拼裝車上路」,值不了幾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