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從「政治素人」到「政治紅人」能走多遠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柯文哲從「政治素人」到「政治紅人」能走多遠

2014-12-05 13:31:14來源:環球時報作者:責任編輯:王詩堯

  原為臺大醫院創傷部主任的柯文哲,常自嘲在臺大人緣很差,若票選臺大醫院院長都未必選得上,但他卻在藍營大本營臺北市,以無黨籍身份參選,橫掃85萬多票,超過重量級國民黨參選人連勝文24萬票。「柯文哲現象」成為島內選後總結的熱詞。從毫無從政經驗的「政治素人」,到現在炙手可熱的「政治紅人」,柯文哲的轉型之路伴隨各種爭議,未來他將如何施政,如何處理涉及兩岸關係的議題?

  與政治的淵源由來已久

  現年55歲的柯文哲出生於新竹縣,畢業於臺大醫學系,在醫學領域成就非凡,以全臺第一名成績通過醫師考試、是臺大醫院史上第一位專責重症加護的醫師、被稱為臺灣器官移植葉克膜技術第一人。其妻陳佩琪是小兒科醫生,與柯育有一男兩女,其長子患有亞斯伯格症(一種沒有智能障礙的自閉症)。

  2006年,臺中市長胡志強的妻子邵曉鈴因車禍陷入深度昏迷,柯文哲率領急救小組將被多數醫生認定「不可能存活」的邵曉鈴救活。2000年「連勝文遭槍傷事件」中,柯文哲指揮的外科急救團隊又將「只有百萬分之一存活希望」的連勝文救活。接連在藍營政治人物身上創造醫學奇蹟,令柯文哲一度被稱為「藍營福將」。

  但事實上,柯文哲與綠營更為親近。早在1994年陳水扁競選臺北市長時,柯文哲就是扁醫界後援會幹部。2000年,柯文哲又擔任陳水扁競選「總統」臺大醫院後援會召集人。蔡英文競選2012年「總統」時,柯不僅為蔡組織競選後援會進行募款,還擔任「小英之友會」常任理事。柯文哲曾多次批評國民黨,宣稱與民進黨有共同的戰略目標,「臺灣人要做臺灣這片土地的主人」。2012年柯文哲加入陳水扁民間醫療團隊並成為召集人,主張應讓陳水扁保外就醫,成為最激進的「挺扁醫師」。2013年,柯文哲還參加所謂「908臺灣國聯盟」所發起的「511新國名運動大會」,公開支持「臺灣共和國」並制定新「憲法」,最後還加入撕毀身份證的行動。

  「綠色傾向」據說緣於柯文哲的家庭背景。他的祖父出生於日據時期的臺灣,不僅曾在日本殖民當局中擔任過公職,還曾改姓氏為「青山」。不過,柯文哲對此並不在意,曾公開宣稱,他祖父出生就是「日本人」,因此在選舉中被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批評為「皇民化後代」。

  「大批國民黨,小批民進黨」

  因其醫學院教授的身份,柯文哲被學生們稱為柯P(取Professor之意)。據稱,他真正參與到政治之中,是「一轉念之間的事」。2011年,臺大醫院發生誤植愛滋病器官醜聞,柯文哲因此被「監察院」彈劾,隨後又因涉及挪用「國科會補助款弊案」被約談。經過這一系列事件,柯文哲成為媒體寵兒,不斷發表政治言論,曾開玩笑說「失業就去選市長」。今年1月,柯文哲正式宣布參選臺北市長。

  臺北市長選舉的選前民調顯示,大致以60歲為分界點,高齡選民比較喜歡連勝文,年輕族群比較支持柯文哲。島內評論人張鐵志稱,今年臺北市長選舉是一次「新舊世代價值」的對抗,相較於連勝文徹底代表舊的過去,柯文哲的形象剛好鑲嵌在轉型的門檻上。也有島內分析稱,柯文哲採取「大批國民黨,小批民進黨」的策略,看在媒體眼中,就是「第三條道路」的希望,代表「理性中道」「形象清新」,容易引起民眾認同。《中國時報》稱,柯文哲無非是「披著白皮的綠」,在綠營支持者之外又吸引了一些中間選民,可以說,對藍綠對抗的不滿、對臺灣前途的憂心,加上對改變的期望,造就了柯文哲現象。

  柯文哲能走多遠

  儘管柯在選戰中「炫耀式」表態曾18次到過大陸,「比綠營對大陸了解要深刻得多」,當選後更第一時間強調兩岸的城市合作將會「按原來的頻度和深度」繼續進行。但在選前的電視辯論中柯文哲稱「不了解九二共識到底是什麼」,有輿論擔憂,綠營背景且否定「九二共識」的柯文哲,在施政中企圖繼續通過「走鋼絲」來處理兩岸關係,恐怕會「很糟糕」。

  柯文哲面前的「直接難題」是如何進行城市治理。臺灣《聯合報》稱,「政治素人」固然是選舉的最大得分點,但在真正進行都市治理時,毫無經驗,絕對不能成為「加分項」。柯文哲3日提出,臺北應撤銷派出所,改用機動警備車,成為「移動派出所」。這種說法很快就被批「不食人間煙火」,臺「內政部長」也表示「不合適」,柯4日改口稱那「只是一個idea(想法)」。對於柯文哲提出的「8年內讓臺北超越新加坡」目標,有新加坡時事評論員直言「基本上不可能」。【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婉容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名山】

相關焦點

  • 臺北新市長柯文哲 躥紅的「素人」
    剛剛結束的2014年臺灣「九合一」大選,直接引發藍營整體潰堤,6個直轄市只剩下新北市以兩萬票的些微優勢獲勝,更造成馬英九在12月2日辭去國民黨主席大位。歷史如此弔詭,臺北曾是馬英九雄起之地,他在市長一役,擊敗陳水扁成就了藍營領袖的基礎,也在此敲響政治生命的喪鐘。臺北市長選舉在臺灣事關樞紐,陳水扁與馬英九更都在此之後,直登大位。
  • 蔡英文:柯文哲某種程度也越來越像「政治人物」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對於民進黨是否提名臺北市長人選,外界傳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會尋求2014模式再次禮讓柯文哲。不過,蔡英文近日受訪時感嘆,看著柯P從素人走向政治這條路,某種程度也越來越像「政治人物」,暗指柯P已經不是過去的柯P。­  蔡英文近日接受《年代新聞》採訪,直言對於民進黨北市人選還沒有定論。
  • 民粹與素人政治 民主主義的再生?
    臺北市長柯文哲先前因「兩岸一家親」致歉風波,遭深綠人士罵缺乏中心思想,也有人說「柯市長3年多前是政治素人,3年後則是政治老千」。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資料照片    政治上的素人和民粹看起來蔓延全球,不過事實上僅限於定期改選制度已經定著化的民主國家。也就是說,雖然歷史的源流未必如此,但是選舉型民主政治發展至今,確實生出了素人政治和民粹政治這對雙生子。    拉丁美洲的「古典」民粹政治體制,提供了比較政治學在民粹研究上的重要事例。
  • 柯文哲會面劉結一,我們最關心的卻是這件事 | 風向
    柯文哲在《光榮城市》的自述2.從政治素人到政壇明星2014年,柯文哲以臺大外科醫師、重症醫學權威的身份參政,以直言直語、凡事坦白率直的個性,快速席捲臺灣政壇,「政治素人、講話坦率、常失言得罪特定族群、衝擊傳統的政黨政治版圖,按照傳統思維,柯文哲和川普都絕無機會問鼎權力的高峰,因為他們都屬於典型的「非主流」。
  • 「五府千歲」PK「政治素人」 民進黨臺北選舉笑話一籮筐
    ,「藍綠都被柯P迷幻藥薫暈」,並質疑柯文哲「染紅」。柯文哲受訪響應說,「不要再引誘我說重話去攻擊她了!」呂秀蓮垂垂老矣卻依舊對政壇熱情依舊,在綠營臺北市長競選中始終「力爭上遊」,而柯文哲的出現讓呂秀蓮大為不滿,作為民進黨元老級人物、曾經的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如今只能在競選中淪為陪襯人選,情何以堪!而這最大的威脅人物卻始終對加入民進黨徘徊猶豫。
  • 柯文哲早就「郎無情」了,為何蔡英文還要堅持「妾有意」?
    蔡英文和柯文哲的確有過「郎情妾意」的日子,以至於2014年從未涉及政治的素人柯文哲能夠輕鬆打敗國民黨的官N代連勝文,從國民黨手中奪得了臺北市長的寶座。但是,柯蔡二人畢竟是君住長江頭,妾住長江尾,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就算一時看對眼,也不過是利益關係,最終只會越走越遠。
  • 韓國瑜蔡英文柯文哲被稱非典型政客 誰能笑到最後?
    從「謙卑、謙卑、再謙卑」,到「勞工是我心中最軟一塊」,民眾漸漸發現,蔡英文的「文青體」好聽但難兌現,最後成了一堆又一堆的「幹話」(閩南語空話)。排斥傳統政黨政治以及反感空洞的文青語言,催生出了「非典型政客2.0版」,代表人物就是2014年爆冷選上臺北市長的柯文哲。與馬英九、蔡英文長期擔任公職,陳水扁當過律師、民意代表不同,外科大夫出身的柯文哲是以政治素人的形象進入政壇。
  • 柯文哲怒飆綠媒 搶兩岸話語權
    無黨籍臺北市長柯文哲上午搭機前往上海,參加7月4日至5日2019上海—臺北雙城論壇,出發前,在機場大廳飆綠媒做假新聞,同一時間、同一場合,「獨派」的「臺灣國辦公室」也在機場大廳抗議叫囂。  這是兩岸城市交流大戲登場前,臺灣的政治現況,「獨派」與白色力量相互過招,「臺灣國辦公室」主任陳峻涵等人,機場喊喊就被航警拉走,幾乎成為柯每次出訪例行「功課」。   柯文哲為了邁向臺灣地區領導人之路,積極準備,現在許多動作,更顯「表面張力」,怎樣拿捏?是否聲東擊西?又不會過猶不及,這就是政治功力。
  • 政治個體戶柯文哲,何去何從?
    文/許億雖然柯文哲說話的時候嗡嗡嗡,但他卻是目前臺灣政壇上最會對年輕人演講的政治人物之一。他演講的內容包括很多哲學問題。有很多是他從醫生涯中觀察生死得出的結論。相對而言,他是那種能把問題相對能看得透的人物。外界的印象,是柯文哲善變,而實際上,柯從來就不是那種願意固守現狀的人。
  • 柯文哲「七步走」有玄機 目的為「躲蔡英文」
    姚立明爆料,選前柯文哲策劃「臺北七步走」活動,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躲蔡英文」,避免和她同臺。此話一出,立刻引起民進黨不悅,覺得話太傷人,有失厚道。    江湖規矩,有些事基本上「只能做,不能說」。一旦說破了,就像魔術的機關走光露餡,立刻變得一文不值。
  • 柯文哲的政黨旗開得勝,2024年他能不能戰勝民進黨?|臺灣選後觀察2
    而憑藉11.22%的政黨得票率,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也獲得2024年直接參選地區領導人的門票。6年前,當時的政治素人、自稱「墨綠」的臺大醫生柯文哲與民進黨聯手,擊敗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當選臺北市長。到了2018年,在民進黨候選人參選的情況下,他還是涉險成功連任。
  • 海峽兩岸:柯文哲、韓國瑜更有可能先見到大陸領導人
    而將這兩位並列,是因為柯、韓兩人無論是從政治素人的崛起、對藍綠的影響力,還是他們之間的淵源以及今後面臨的政治處境,都有頗多相似之處。日前,兩岸有人在醞釀「習馬會」「習蔡會」,但竊以為柯文哲、韓國瑜比之更有可能成行。 首先說兩個人之間的淵源。柯文哲任臺北市長期間,韓國瑜任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和柯文哲有過不錯的交集。兩個人隱然有惺惺相惜情分。
  • 臺北大巨蛋將全面復工,柯文哲清理戰場劍指2024?
    停工多年的臺北大巨蛋終將復工,若順利,將在臺北市長柯文哲第二任任內完工。昨被問到是否是要讓大巨蛋在任內完工列政績?柯否認,說對他而言是「善後」。柯從第一任狂打五大弊案,到二任頻頻「善後」,外界不免解讀柯為了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位」,已開始清理戰場,部署戰局。臺北市政府近來放寬大灣北段全區住宅、調降回饋金;鬆綁中山區條通使用分區;關渡平原違建政策也撤守轉彎。屢把收拾前朝爛攤掛在嘴邊的柯文哲,面對大彎北違規戶、條通違規酒店、關渡平原違規建築,最後都選擇了妥協,原本市民期待的政治素人堅持不見了。
  • 錕P對柯P,這個臺大「最狂教授」能否終結「柯文哲神話」?
    這位擁有70萬「臉書」粉絲的錕P,3月25日下午舉辦「POWER感謝祭」活動和支持者互動,並宣布投入年底臺北市長選舉,正式對上現任臺北市長柯文哲。和柯文哲一樣,李錫錕雖然教了40年的政治學,但從實戰的角度來說卻是個純粹的「政治素人」。用李錫錕的話說,他是代表「泛在野」參選。
  • 綠營官員接連撤退 柯文哲:政治有必要這麼肅殺?
    原標題:綠營官員接連撤退 柯文哲:政治有必要這麼肅殺?   臺北市長柯文哲。對此,臺北市長柯文哲27日上午受訪時表示,「這是臺灣政治要反省的地方」,若藍綠要這樣互相壓迫,臺灣沒有辦法很平順地往前進。   柯文哲27日上午出席活動前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到民進黨籍副市長陳景峻傳將請辭,外界擔心有其他民進黨官員跟進?
  • 臺媒解析柯文哲現象 改革新動力還是造神龍捲風?
    政治素人柯文哲掀起的柯P旋風,到底會讓改革大旗昂首飄揚,還是變成另一場造神龍捲風,來得快去得快?對於非典型的臺北市長柯文哲一言一行,外界興致勃勃放大檢視。(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中國臺灣網1月27日消息 以萬人迷氣勢全面攻佔臺灣媒體的柯文哲,可能是臺灣竄紅得最快、最猛的政治偶像。有關「柯P學」的論述與分析、效應與影響,毀譽與愛憎兼而有之,每天都充滿動能地牽引著全臺灣的情緒或議論。
  • 高雄市長補選,最大輸家是柯文哲?韓流柯粉退潮,民粹風結束?
    身為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當天缺席吳益政敗選記者會,而是前往臺中輔選,引發民進黨「立委」賴品妤批評「刻薄寡恩莫甚於此。」民眾黨「立委」蔡壁如回擊:「不清楚整件事隨便批評,這不好」。連日來,粉絲開槓、女將參戰,綠白政治口水你來我往。在此之餘,更多人關心民眾黨這個「臺灣第三大黨」的出路,因為吳益政大敗之後,現在民眾黨裡頭能夠一戰的還有誰?
  • 新聞人間:柯文哲 背後的兩個女人
    三年前,當「政治素人」柯文哲挾著「白色力量」席捲臺北市長選戰時,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柯媽已是寶貝兒子的超級助選員。不論媒體專訪或掃街拜票,年過七旬的柯媽都親上前線,為柯文哲賣力輔選。在柯文哲以80多萬票大贏藍營勁敵連勝文,並以首位無黨籍首長之姿入主臺北市政府後,柯媽可沒從鎂光燈中退去。
  • 是柯文哲太笨?不,他中了蔡英文的「圈套」!
    搞政治的,沒有一個是蠢蛋,唯一的區別,是誰比誰更聰明一點!最近,臺北市長柯文哲麻煩纏身。因為他為曾說過「兩岸一家親」公開道歉,導致藍綠兩大陣營群起撻伐,連一向奉他為「白色力量」領袖的中間選民也對他說了拜拜,很多人嘆息:柯文哲太笨了!
  • 郭臺銘點評政治明星 蔡英文「黔驢技窮」柯文哲「心口不一」
    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參與的臺灣「YAHOO鄉民大會」節目錄影,今日(15日)播出(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5月15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參與的臺灣「YAHOO鄉民大會」節目錄影,今日(15日)播出,除了參加「真假郭董」的QA競賽外,郭還對政治人物任意而行的作為點評並貼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