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四川省眉山市召開市委常委會議,專題研究全國文明城市長效管理工作,明確指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是要以創建為抓手,推動城市實現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要全面鞏固提升創建成果,將3年創建期間摸索出來的舉措固化下來,形成一整套抓常態、管長效的工作制度,推動城市品質和市民文明素養再上臺階。作為四川最年輕的地級市,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中,眉山一度面臨基礎設施薄弱、治理經驗缺乏、文明素養亟待提升等現實。為此,2017年以來,眉山將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與開放發展示範市建設和「公園城、文化城、活力城」建設等中心工作結合起來,實現了城市競爭力、城市美譽度和人民幸福感的顯著提升。近4年來,眉山不僅先後摘得國家森林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桂冠,成功入圍國家衛生城市擬命名名錄,還成功引進了一批高端優質項目,實現了區域經濟快速發展,讓居民生活幸福指數長期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陣。用創建助力區域發展,把創建融入城市治理,以創建促進民生改善,眉山以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為抓手,走出了一條城市建設和治理的新路徑。
發展為要
用創建助力區域發展
眉山擦亮開放宜居城市品牌
12月7日,眉山市住建局傳來好消息,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施工,作為2020年眉山市政工程重點項目之一,眉州大道中心城區段提升改造進入竣工倒計時,一條通暢美麗的城市新主軸將為眉山市增添一道亮麗風景線。
不只是眉州大道,歲末年初,類似重點市政工程竣工的好消息正不斷傳來。
「這些重點市政工程,都是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和國家衛生城市創建與地方重點工程項目結合的產物,也是創建工作在眉山中心工作上的延續,以創建為抓手,我們在補齊眉山城市基礎設施短板的同時,提升了眉山城市的品質。」眉山市委主要負責人介紹。
眉山是四川最年輕的地級市,也是省委確定的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面對自身現實和歷史使命,眉山該如何白紙作畫建好這座城,又該如何高位求進,搞好開放發展的示範市?
在眉山主政者看來,無論是全國文明城市,還是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其創建涉及的方方面面指標任務,都與眉山打好三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開放發展示範市等工作目標一致、方向一致,推動城市建設,提升區域經濟發展,創建以上城市榮譽,是最好的切入點。
近年來,眉山系統梳理對標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的創建要求,堅持「創建」與「發展」統籌推進,把創建工作與51個重點項目相結合,與老舊小區改造、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78項重點工作相融合,以創建引領開放發展示範市建設和「公園城、文化城、活力城」建設,在補齊地方基層設施短板的同時,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對地方森林覆蓋率、生態優良率提出了較高要求,嚴格對標,2018年7月,眉山在深入實施「綠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園之市」三大生態工程的基礎上,啟動了全域公園城市建設行動,建成各類公園163個,在建公園10餘個,實現了「出門見綠、500米見園、1000米見水」的優美生態環境格局。
優良的營商環境是開放發展示範市的重要內涵,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徵程中,眉山啟動營商環境和行政效能提升行動,把文明城市的標準內化為區域經濟發展的軟實力。從2018年開始,眉山對負面清單制度之外違規設立的準入許可、準入環節隱性門檻等進行全面清理,強力推行「模擬審批」「並聯審批」「容缺審批」等改革,出臺損害營商環境行為責任追究辦法,劃定52條工作紅線,堅決杜絕機關單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現象,多措並舉,眉山將項目落地時間從原來的120個工作日縮短到60日內,讓政務服務的「一窗受理」事項達80%以上,網上可辦率達95%。
為提升城市的宜居度,眉山以國家衛生城市的八大類、40小項、184個指標為引領,推動城市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補齊城市功能短板,塑造靚麗城市容貌。
良好的生態、高效的政務服務、宜居的城市環境,成為眉山經濟發展的助推器。2017年至2019年,眉山GDP年均增長達到6.8%;2019年全市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6743元和18177元,分別是2015年的1.39倍和1.42倍。
治理為本
把創建融入城市治理
眉山走出「青年」城市治理新路
12月2日,眉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宣布備受矚目的《眉山市物業管理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由此,眉山將終結城鎮小區物業糾紛調解法律不全的歷史,讓小區物業治理走上法治化軌道。
作為一個新建之市,眉山小區治理一度欠帳較多,以中心城區為例,在城區的564個封閉小區中,僅有195個成立了業委會,佔比僅為35%。由於法律法規的不健全,近年來,眉山的小區頻頻出現物業糾紛。
「自啟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來,我們結合創建要求以及城市基層治理的實際需要,開展了《眉山市物業管理條例》的制定工作。」眉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眉山市物業管理條例》的出臺和實施,對於眉山城市治理而言,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事實上,近年來,在城市治理工作中,走上法治化和規範化的不僅是物業管理。
作為四川最年輕的地級市,建市之初,眉山主城區只有「九街十八巷」,面積不足10平方公裡。建市20年,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大量人口從農村進入城市,讓眉山的城鎮化率由15.6%提升至48.44%,中心城區人口從9.7萬人增加到55.6萬人。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治理問題也逐漸暴露,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現象時有發生,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現象屢禁不止,車輛亂停亂放、機動車斑馬線不禮讓行人等現象比較突出,公共場所不排隊、大聲喧譁等現象依然存在。
為推動城市治理提檔升級,眉山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考核大綱變為城市治理操作手冊,把創建任務轉化為城市治理法則,推動了城市建設和治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為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眉山堅持傳承弘揚東坡文化,對標創建「文化」指標,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公民道德建設、文明創建提升、志願服務培育「四大工程」,深入開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遊、文明網絡「四大行動」,出臺《眉山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文」化人,眉山在激發群眾積極參與創建的同時,更改變了群眾的諸多傳統陋習,不到3年時間,全市湧現出448名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
鞏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2020年眉山做出《關於構建新型城鄉基層治理體系的決定》,把城市治理工作推向縱深,並啟動黨建引領基層自治工作,動員4萬餘名在職黨員回歸小區參與基層治理,穩步提升城市新型小區治理水平。截至目前,眉山共推動建立了900餘個城市小區黨支部,覆蓋3051個小區。
把創建融入城市治理,眉山走出「青年」城市治理新路。如今,眉山的市容市貌已煥然一新,城市管理水平顯著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城市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達92.12%,城市居民對環境衛生狀況滿意率達90.15%。近年來,眉山還向全省乃至全國輸出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網格化服務管理、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訴非銜接」等工作經驗,連續兩次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稱號,併入圍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市。
民生為重
以創建促進民生改善
眉山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指數
12月3日,作為眉山年終網絡熱點事件,「開門聽音-網絡問政——眉山邀您一起寫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活動進入高潮。該項活動自11月23日啟動以來,共徵集到317條群眾建議,網絡點擊量超過20萬次,一批事關民生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醫療事業等熱點問題被群眾提出,直抵眉山決策層。
網絡問政,邀請市民一起寫政府工作報告,是眉山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和城市治理實際推出的一項創新舉措。該項工作於2018年啟動,已連續開展了3年,共徵集到群眾建議900餘條,且大部分為民生建議,這其中共有40餘條被採納吸收進市政府工作報告,並被轉化為了新一年的政府民生舉措。
「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出發點是追求城市更美麗、生活更美好,落腳點是為了人民群眾更加滿意、更加舒心、更加幸福。」眉山市政府主要負責人介紹,為了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近年來眉山堅持把城市創建與民生改善結合起來,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導向,統攬城市建設和管理工作。
在創建過程中,眉山堅持把新增財力主要用於民生改善,對標創建「硬體」標準,逐一破解了眉山市民的「運動難」「如廁難」「居住難」「停車難」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面兌現十大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通過創建,眉山在全面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和文明素養的同時,更提升了群眾生活幸福指數。
把民生工作辦實,眉山積極穩妥推進解決困擾了10餘萬人10多年的徵地拆遷「徵而未安問題」,並在2019年完成安置2.1萬人;2020年眉山啟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推進樓道、環境、管理「三大革命」,實施改造老舊小區440個以上……
以創建促進民生改善,眉山加快了民生工程的實施進度,切實提升了群眾生活幸福指數。
2019年一季度,在西南財經大學指數研發中心發布的「四川民生滿意度指數報告」中,眉山的民生滿意度指數在當季度排名全省第一位。
以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為抓手,眉山全面加強了城市治理,提高了社會文明程度,形成了政府、社會、市民多方參與、良性互動的現代城市管理大格局,不僅提升了城市的競爭力,還引來一批大項目、大企業和高端人才落戶紮根。
近3年來,眉山累計引進國際國內高端優質項目379個,總投資超過9000億元,相繼刷新眉山設市以來的產業項目投資紀錄;全市招商引資到位省外資金連續10餘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陣,眉山成為四川除成都之外落戶世界500強企業最多的地區,並成為全省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光榮榜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召開,會上表彰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以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
眉山市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受到中央文明辦通報表彰,眉山實現全國文明城市首創即成目標。此外,眉山還有一批村鎮、單位、家庭、學校受到表彰。
難忘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瞬間
孕奇蓄秀當此地,鬱然千載詩書城。
千年以前,大文豪蘇軾從眉山出發,走向了他不平凡的一生。千年後,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繼續演繹著自己的傳奇。
當歷史的車輪邁向21世紀的第3個10年,秉承先賢遺風,坐擁1500多年歷史文化傳承的眉山,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
11月20日上午,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眉山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桂冠。在這一國內城市綜合類評比最高榮譽的創建中,作為四川最年輕的地級市,眉山實現了首創即成的目標。
自2018年啟動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是對眉山城市綜合實力、發展質量、文明程度和治理能力的綜合考評,不僅深刻改變了眉山的城市肌理,更在350萬眉山兒女心中,鐫刻下了新時代的文明痕跡,並演繹出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文明故事。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取得成功的今天,眉山那些感人瞬間值得銘記,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眉山將繼續弘揚和傳承文明精神,開啟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篇章。
350萬人的文明選擇
2020年11月,位於眉山市主城區的穿越城水街爆紅網絡,引來遊客如潮,最多時一天有5萬餘人湧入這條400餘米長的街道,然而水街爆紅之後帶來新的煩惱:周邊停車位緊張,遊客活動空間嚴重不足,旅遊體驗效果不佳。
為了把有限的空間讓給遊客,眉山市民在地方網絡平臺率先呼籲:本地人周末少去水街,本地車輛儘量減少在水街附近的停靠時限。緊隨其後,眉山市和東坡區相關部門相繼發出倡議,希望市民理解包容。
讓人動容的是,倡議發出後便得到了眉山群眾的積極響應,每到周末,「開車繞道水街」,成為眉山人的一種自覺行為。「為遊客讓路」,眉山市民的這一集體文明行為迅速廣為流傳,成為一段文明佳話。
20年的公益堅守
2020年4月,為將精力投入到公益事業中來,眉山市東坡區崇禮鎮洪廟村黨支部書記李天玉做出辭職決定,此舉引發了眉山公益圈的熱議。
李天玉是誰?他是眉山大名鼎鼎的公益達人和「熱心老闆」,是眉山市桂花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在崇禮鎮洪廟村村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崗位上幹了13年。
李天玉是眉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湧現出的傑出群眾代表,他不僅20年如一日堅持公益事業,並帶領志願者開展志願活動490餘次,救助貧困群眾和弱勢群體6760餘人次。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他積極組織志願者開展愛心助困、關愛抗戰老兵、愛國主義教育等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因為事跡突出,他不僅被評為眉山市十佳志願者、東坡好兒女,更被評為了四川省十大最美志願者。
20年堅守公益事業,他成為眉山的文明標杆。
5分鐘的帳篷婚禮
2020年2月9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值關鍵時期,作為基層衛生工作人員的東坡區富牛鎮衛生院駐村醫療工作人員孫雪英和志願者男友李波,在防疫點的帳篷裡,在一群抗疫志願者和網格員的見證下,僅用了5分鐘便完成了婚禮這樁人生大事。更讓人感動的是,新婚宴爾的小兩口,剛戴上婚戒,便又奔赴抗疫一線。
「5分鐘的帳篷婚禮」經媒體報導後,感動了無數網友。孫雪英和李波的故事在溫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所有眉山人的同時,更彰顯出了眉山志願者們衝鋒在前,甘於奉獻的文明精神,這也成為眉山文明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一家人的文明奉獻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眉山萬千家庭發揮了巨大作用,眉山市交警支隊直屬三大隊的輔警劉凱一家便是典型的代表。
為支持創建工作,劉凱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受劉凱影響,還在上幼兒園的女兒、帶有殘疾的老父親和兩鬢斑白的母親也紛紛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女兒成了幼兒園的文明小衛士,父母成了義務交通勸導員。
三年來,劉凱一家的生活寫照與普通人家大不相同: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一家人,時常打不上照面;父母兩人站在同一條道路的兩邊,卻是同一空間不同時間;兒子與父母擦肩而過,卻說不上一句話;送女兒上幼兒園,道別的話是互相鼓勵今天也要當好「文明衛士」……
一家五口人,4人參與,劉凱一家的文明故事感動了無數市民群眾。(邦平 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