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曾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和臘月23有些聯繫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在上千年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我們勤勞智慧的先祖經歷了無數朝代的更迭,不過他們始終對自然,保持著一顆敬畏之心。大家也都知道古代生產能力不發達,所有人幾乎都是仰仗老天爺吃飯的,氣候好了來年就是一個豐收年,若是天寒地凍的,那莊稼少不了要減產很多了。所以古人在漫長的生產生活作息中,總結出來了很多有道理的俗語,用來教導後人,避免犯和之前一樣的錯誤,盡最大的可能獲得更高的收穫。
古人總結出來這些真理,有很多都是和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除了一些關於天氣的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和逢年過節的規矩有關,現在馬上就要過年了,筆者就為大家帶來關於過年的一個俗語,叫做「男不拜月,女不祭灶」。這個俗語在臘月二十三會用得到,大家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前面的「男不拜月」是說在八月十五的時候,男子最好不要去祭拜月亮,眾所周知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闔家團圓的日子,古代的眾多文人雅士,還會選擇在這一天舉辦賞月大會,才子們在大會上作詩吟誦,十分快哉。女子們在這一天就選擇祭拜月亮,許下自己的願望,那麼為什麼男子不可以拜月呢?這是因為古人認為月亮是陰柔的代表,但是男子是陽剛的化身,若是男子拜月就是對月亮的不尊重,這個男子以後很有可能,會遇到諸多倒黴事,甚至有可能為家族埋下禍端,所以古人才說「男不拜月」。
後面這句「女不祭灶」則是說,女子是不可以祭拜灶王爺的,灶王爺是管理廚房的神仙,據說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王爺會回到天庭之中,上報每家每戶的一年總結。老百姓們為了讓灶王爺多說些好話,就會烹飪美食來祭拜他,順便也祈求來年有吃有喝。
古人之所以說女子不祭灶,是因為古代我國女子地位十分低下,祭拜灶王爺在古代是一件很隆重的大事,這個時候必須家族中的男子出面,才顯得足夠尊重,所以古人才說「女不祭灶」。不過現在這些在我們看來,早就是過去的習俗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女子的地位有了顯著的提高,這句俗語在現在已經不適用了。月亮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顆小星球,女子也能撐起半邊天,自然也不存在這樣的說法了。
本文由小奇講歷史原創,內容素材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