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桂林10月30日電 (唐夢憲)廣西桂林一犯罪團夥開辦7家藥業公司,專門從事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獲取暴利,涉案價稅金額高達11億元。桂林市公安局和當地稅務機關30日聯合通報稱,前述以安徽人李某為首的虛開增值稅發票犯罪團夥已被搗毀,警方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1人。
今年9月,桂林市平樂縣公安局經偵大隊接到舉報,反映桂林峰雲藥業有限公司成立後,沒有實際收購農產品,卻大量向外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涉案金額高達千萬元。
警方經調取平樂峰雲公司的工商登記資料、納稅申報資料以及銀行交易記錄,同時尋找峰雲公司開具農產品收購發票的相關農民了解情況,決定對平樂峰雲公司立案偵查。
據調查,峰雲公司有兩個股東,其一為桂林恭城人吳某,另一股東為安徽亳州人王某,經對王某的軌跡進行分析,發現其自2010年以來與安徽亳州人李某、楊某、李某乙、李某丙、恭城人鍾某、梁某存在軌跡上的交集。
結合之前桂林市發生的數起安徽亳州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警方向桂林市國家稅務局稽查局通報本案基本情況,稽查局從專業角度劃定了10家開票數據異常的企業。在這10家企業的法人代表及股東中,李某丙、鍾某的名字赫然在列;同時査出涉嫌企業開出發票金額高達數億元。
10月17日,桂林警方與當地稅務機關聯合行動,並於次日8時成功抓獲了李某犯罪團夥11人,並查扣4個公司的犯罪證據。
經訊問,11名犯罪嫌疑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犯罪嫌疑人李某通過網羅李某乙、王某等團夥成員,先後以本人以及王某、李某丁的名義成立了7家公司,隨後利用非法渠道獲取當地300餘名農民的身份信息,在無實際農產品收購情況下,為上述7家公司大量虛開農產品收購發票,作為進項進行抵扣。
然後,又通過中間人邢某、李某某等人,在無實際貨物銷售的情況下,以票面金額4%的開票費用,向河南、山東、安徽、廣東、湖南、重慶、江西等7省數十家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數千份,涉案價稅金額合計11.33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