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山東省招考院正式發布了外語科目聽力考試安排,由此一錘定音。具體來看,外語聽力考試安排在2020年1月8日上午進行,考生有兩次考試機會,兩次聽力考試間隔約20分鐘,考試時間為9時開始,11時前結束,考務實施細則另文通知。
兩次英語聽力考試時間安排是怎麼樣?
我們參照12月1日模擬考兩次外語聽力考試的安排可知:
外語聽力考試9點正式開考,8點45分遲到考生禁止入場。這一點完全執行的高考政策,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時間,不要遲到!9點至9點20分為第一次聽力考試時間。兩次聽力考試之間考生不得離開座位。這裡值得大家注意,雖然兩次考試之間有休息,但不允許離開座!萬一遲到錯過第一次聽力考試,9點35分可以入場考第二次聽力。第二次聽力考試時間為9點50分至10點10分。注意:以上時間安排僅供參考,具體時間安排以當次考試為準!
連續考兩次,學生的感受怎麼樣?
12月1日下午,山東新高考模擬統考試英語科目結束。參加考試的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考點考生表示,「聽力需要高度集中精力,考完一場下來就很疲憊了,中間大約有半小時空場時間還不能出去,接著再考一次。考到第二次就很累了,感覺還不如第一次發揮的好。」
連續兩場的考試,讓很多考生、家長猝不及防。有家長對當地媒體表示,之前聽說山東外語聽力要考兩次還很驚喜,覺得如果孩子第一次考的不好,再下功夫學上一段時間,再考第二次,沒想到是連續考兩次。
對比已經率先改革的北京、上海一年兩考則稍顯不同,北京的兩考中間隔了3個月:
北京市普通高考外語聽力實行一年兩考, 英語聽力第一次考試於2019年12月14日舉行,英語聽力第二次考試於2020年3月14日舉行,均採用計算機考試模式。第一次考試取得滿分成績的考生將不再安排參加第二次考試;第一次沒有取得滿分的通過申請也可以不再參加第二次考試。
一年兩考,師生們怎麼看?
對一年兩考,師生對這個改革方案是怎麼看的呢?
▲ 高中英語教師對高考英語一年兩考的看法 (可多選)
經過對全國各地12908位老師的調研, 江蘇、上海和浙江三省市高中的受訪教師認為,一年兩考會產生積極作用的概率顯著低於其他省份。
值得注意的是,江浙滬一直是高考改革的先驅,可能對這種高考改革已經感到疲倦,尤其是上海,基本處於2年就要改一次的頻率。
除了老師,學生是怎麼看的呢?
▲ 本科一年級學生對高考英語一年兩考的看法 (可多選)
經過對18679名學生的調研, 對一年兩考改革持積極態度的受訪者居多, 這與高中英語教師對一年兩考態度的調查結果相似。
但我們也發現,學生和老師看法最大的不同在於:有接近一半的受訪學生認為多考一次,考試負擔更重,比老師選擇的比例更高。
同時,廣東,江西,重慶,安徽,河南和雲南的受訪學生對這一改革持積極態度的更高,江蘇和上海持消極態度的更高。從上邊的調查可以看到,一年兩考如果不放在一起,有利有弊。
一年兩考,連續考兩次意義何在?
之前,山東省招考院在解讀高考綜合改革政策時提到「夏季高考在每年6月份進行,把聽力拿出來單獨考試,可以避免惡劣天氣對考試的影響。」根據高考綜合改革政策,考生外語高考的總成績,為兩次聽力考試的最高原始成績與筆試考試的原始成績之和。我省將在條件成熟時,在聽力考試的基礎上增加機考口語測試,並加大聽說成績比重。
省教育廳相關人士解釋說,之所以選擇連續考兩場的做法,主要是從公平角度考慮的。「如果隔上一段時間再考第二次,沒法保證還是原班人馬參加考試。」
他表示,有些在第一次考試中成績比較滿意的考生,一般不會參加第二次考試。那麼,如果不是原班人馬參加考試,就會影響到第二次考試的成績排名。「兩次聽力考試的基數不同,會對學生的位次產生影響。連續考兩次是為了保證原班人馬參加考試。」他還解釋說,外語聽力考兩次的目的是防止突發事件。
「外語第一次考試出現什麼意外,還有第二次,而且是原班人馬。這樣公平性上是能保證的。」
全國各省市高考改革逐步進行
全國各省市高考正在逐步推進,各種新的政策將在出臺,山東作為第二批改革的省份,這次備受關注。
從以前上海的高考改革可以看出來,英語一年兩考,增加聽說考試,對師生都有一定的影響,接下來我們從上海師生的反饋來看。目前山東還不涉及口語考試,但以後會加上。
改革對高中老師的教法的改變
1.聽力教學與聽說教學有機結合
實際教學中,不同學校實施聽力教學的方法存在差異。上海市某高中高三英語王老師是位骨幹教師,她提到:以前學校不怎麼安排聽力教學,早讀課都是學生自己讀書,改革後,我們早讀課上主要練習聽力。
該高中的聽力教學要求學生在高一、高二階段通過模仿,改善語音、語調、重音以及句子的節奏。外語學習過程中,這一階段特別重要,學生的發音純正,自信心將會得到大大的提高,英語學習能力相應提上去,為聽說測試做準備。
2.閱讀教學凸顯文章邏輯和深度思考
上海市某區英語教研員孟老師對牛津教材上出現的閱讀如下評價:
高考試卷上出現的閱讀難度、長度遠遠高出教材上文章的難度和長度,上海有些較好的高中會選用大學英語教材作為教科書來教授,比如復旦附中、交大附中都選用大學英語教材,這樣,學習的文章難度與高考試卷上閱難度匹配。文章的閱讀量方面,牛津教材一冊書 6 個單元,每單元有 Reading 和 More reading 兩篇文章,算下來一個學期共學習 12 篇文章,學生很難形成較高的閱讀能力應付高考。補充大量的閱讀是老師們的當務之急,教材未改版之前,現階段要靠學校教師編輯課外讀物。很多學校採用訂報紙、統一複印拓展閱讀編校本閱讀材料、訂閱分級讀物作為泛讀材料等形式,學校採取的方法不一,但是共同點是多擴充、多讀課外讀物。但是,這也會導致一個矛盾,高一階段一星期有3節英語基礎課,2節英語拓展課,加起來一周也才 5 節英語課,既要講授課本知識,又要學習課外讀物,老師們覺得課時不夠用。
3.寫作教學強調因材施教
上海市某高中高一英語任課教師,李老師談到「一年兩考」制高考改革對自己日常英語教學產生的影響。
我在日常教學中就特別注重作文教學。每周給學生布置一篇作文。交上來的稿子,我都會逐篇認真修改,發現學生作文中出現的不足。如:I like English study very much.我會把更好的表達告訴學生,改在句子旁邊,「I immerse myself in English study.」修改稿發給學生後,學生可以自行查字典了解並掌握 immerse>第二天課堂上,關於這句話,我還會給學生一個更優化的表達:I am immersed in Englishstudy.通過幾次修改,互動,學生寫作水平一定會進步很快。有些老師改作文時直接在錯誤處劃圈,並沒有給學生訂正,如果對前面提到的那個句子,老師只是給學生用紅筆圈出 very much,並不給學生改正,下次學生可能還是不知道如何提高。這種寫作過程堅持很長時間,學生的英語作文肯定還是得不到實質性提高。
改革對高中學生學法的改變
1.英語學習時間增多
訪談中,一位學生說:
肯定會增加學習英語的時間,在第一學期中,每天做完作業後可能會去複習別的學科,但現在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後就會看英語。因為兩次考試都算高考,不由自主的就重視起來了。
還有學生這樣說:
學習英語的時間增多了,尤其是口試上機操作的次數也多了,英語老師盯的特別緊。因為有兩次機會了,就想發揮得好一點。
調研結果也顯示,65%的學生會增加英語學習的時間,無形中也增加了學生的壓力。
▲ 英語學習時間改變情況
2.英語學習方法改變
高考英語「一年兩考」制改革後,一方面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在增加,另一方面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更傾向於訓練自己的聽力和口語,且注重課外閱讀的積累,但很少有學生會注重課本文章的背誦,原因應該是課本文章比較簡單而且失去時代意義。
▲英語學習側重點的改變
3.口語練習頻次增加
從兩次考試的對比來看,可見 1 月份聽說測試參加人數多,但 6 月份聽說測試學生均分較高,可以理解為經過 1 次聽說測試後,學生經過練習,6 月的聽說測試成績得到改善。
▲ 口語練習頻次
有 9%的學生每天都練習口語,頻率非常高,38%的學生每周練習一到兩次。很少練習的學生佔 37%(其中 19%是高二學生)。
可見高三學生對口語的重視程度何其之高。上海市某高中高二、高三學生對口語的練習頻次也說明高考增加口語測試具有正面導向作用,引導外語教學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
4.高考衝刺時間提前
「3+3」的高考模式間接導致很多學生把第一次英語高考看得很重,想要第一次考到高分,後面留更多時間給其他科目。
在問卷中,上海市某區英語教研員孟老師提到:
有些學校動員學生全力應對一考,二考相對性應付。因為來年 5 月份還有加三科目,6 月份還有語文、數學兩門大科目。所以二考時學生精力不夠,學校校長希望學生儘快解決英語科目,把時間勻給其他科目。現在看來,因為不能保證兩次考試難度是等值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抱著這樣的心態,兩次考試都去參加,選取其中較高一次的分數作為最終分數,老師和學生都把兩次考試當作很重要的考試。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3%的同學說如果第一次考得較為滿意的成績(但不是滿分),就選擇不繼續參加第二次外語考試。
▲ 學生有兩次考試機會
從 2017 年高考評價會上得出的數據顯示,2017 年 1 月參加英語考試的人數為 45180,2017 年 6月參加英語考試的人數為 38915,第二次參加考試人數確實減少了 14%左右。有同學說, 新高考英語一年兩考,如果第一次英語考得好,下半年可以減輕負擔,不過英語成績好的同學還是打算再考一次,爭取更高分。周圍大概 2/3 的同學都報名參加 1 月份考試。
綜合以上教研員注意到的現象和某些學生真實心聲的反饋來看,全力以赴一考的學生數量很多。
上海英語高考改革,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語言的運用性,有助於建立多元化學生能力評價體系。 促使了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加速推進。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考試時間和難度與教材設置不相適應,未達到預期減負目標,也有可能帶來一些隱性公平的問題。
最後說幾個備考小錦囊,供考生使用:
高考聽力高頻場景詞有哪些?
我們從2011-2019全國卷I聽力材料可以看到,高考聽力所涵蓋的場景都是圍繞學生學習及其日常生活展開,有很多場景詞會在考試中反覆出現,構成聽力考試的主線。
掌握了這一部分高頻的場景詞,也就從詞彙和短語方面抓住了解題的關鍵。
做聽力的正確姿勢
①聽前
a.發試卷前可以先做深呼吸之類的放鬆活動,使自己平靜下來,集中精神考試。
b.快速讀題,並將試題中重點名詞、動詞、限定詞等標識出來,以便帶著問題針對性地去聽,可以大大提高答題的效率和準確性。
②聽時
捕捉情形中的重要信息,把重點放在實詞上,注意聽與問題相關的信息詞上,如像聽到well、unfortunately、however、but等信號詞,就要格外留意後面的內容。
聽對話時,多注意回答的內容和語氣,因為答案往往就在其中。
當聽獨白時,要重視首句,因為它通常是對短文內容的概括。
另外,要注意整體理解,不要把讓自己糾結在個別沒聽清楚的詞句上,以免影響後面內容的理解。
距離2020山東高考外語聽力考試時間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好好利用這段時間提升成績,是每一個高考學生應該做的事情。
最後,預祝所有考生都能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