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宋填詞140|描寫黃山最好的宋詞,有人說是汪莘的這首沁園春

2020-12-20 老街味道

前言

歷史的長河中,不知道有多少文人騷客與英雄志士湮沒無聞,牛人們史書有傳,幸運兒史書留名。

其中有不少歷史人物,留下的故事並不多,但是卻有詩文傳世。今天說的這個汪莘並不是非常出名,但是他有《方壺存稿》流傳下來,讓我們多少了解一些他的故事。

宋詞中描寫黃山的作品非常少,汪莘的作品是少見的佳作。

一、布衣詩人汪莘

汪莘(1155~1227),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他是南宋時期的布衣詩人 。

據說汪莘「為學不屑於場屋聲病之文」,既然不參加科舉,自然難以獲得功名。宋寧宗嘉定年間「有詔求言」,因此汪莘有機會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汙之弊。可惜並沒有得到認可與答覆。汪莘一生白衣,晚年築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

《方壺存稿》中王應麟寫的序言說:

文士以逸民特招,如老泉以歐公,後山以坡公,至於韓子蒼之流,皆不由科目進。栁塘居士遇文公於慶元,遇西山於嘉定,而上不遇,豈二公不能為歐蘇哉?

蘇老泉(蘇軾的父親蘇洵)因歐陽修得以入仕,陳師道因蘇軾得以入仕,包括韓駒這類人,都不由科舉而入仕。但是汪莘在慶元、嘉定年間,分別受到朱熹、真德秀的賞識,卻沒有機會入仕,難道是這二位不如歐陽修與蘇軾嗎?

從這一段話中可以感覺出, 汪莘似乎希望像李白、陳師道、杜甫等人那樣,因自己的文才而受到掌權者青睞而不經科舉而做官。不過,這個願望終生沒有實現。

二、兩個汪莘

南宋著名詩人呂本中有詩《贈汪莘叔野》:

汪子宦不達,四海漫聲名。有弟極磊落,氣宇和而清。三冬文史足,十年書劍成。出言見瓌穎,府庫森五兵......下略。

這首詩是寫給汪莘的,不過呂本中(1084年-1145年)去世的時候,本文介紹的汪莘(1155~1227)還沒有出生。這是另外一個汪莘。

《四庫總目提要》中的額《江西通志·人物誌》介紹過這個汪莘:

汪莘字叔野,革弟。篤學有志,喜為歌詩。東萊諸呂、豫章諸洪競稱之。登建炎二年丙科,歴洪州司理,舉清白第一。

這個汪莘字叔野,通過科舉入仕。他似乎是北宋著名詩人汪革(1071-1110)的弟弟。汪革有兩句話很出名:咬得菜根斷,則百事可做。

三、汪莘與朱熹

上文中,有一句話:「栁塘居士遇文公於慶元「,文公是指朱熹。汪莘的《方壺存稿》中有一篇文章《辭晦庵朱侍講書》,這是寫給朱熹的一封信。

1194年,是宋寧宗即位之年,朱熹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汪莘《辭晦庵朱侍講書》中寫到:

財不待先生而富,兵不待先生而強,惟主上父子之間,諸公所不能濟者,待先生而濟.....

宋寧宗的父親宋光宗與爺爺宋孝宗發生了「過宮之事」,汪莘書中所言可能是這件事。

淳熙十六年(1189)宋孝宗禪位給宋光宗趙惇,結果這個宋光宗卻常年不去看望宋孝宗。1194年六月,宋孝宗重病去世,光宗始終未去重華宮問疾,也不執喪,朝中騷動。結果大臣們與皇太后合計請宋光宗退位,宋寧宗即位,改年號為慶元。

這年八月,朱熹除煥章閣待制兼侍講。因此汪莘寫信給朱熹提到此事。書呆子朱熹入朝僅僅46天就把宋寧宗和權臣執政韓侂胄惹惱了,被罷職出京。

八年以後,朱熹在建陽去世。

汪莘曾有詩《懷朱晦庵先生》:

道在羲皇孰斷金,至人出處合天心。青山白雲有生路,流水落花無足音。世外太古日色靜,洞中一片春風深。自憐晚輩服膺久,亦許杖屨來相尋。

這是一首拗體詩,春風深、來相尋是三平尾,世外太古日色靜,是少見的七連仄。

四、汪莘的報國之心

宋寧宗嘉定年間「有詔求言」,汪莘三次上書朝廷言事,可見他一直有報國之心。從其幾首詩中也能看出端倪。

1、《遊甘露寺》:

扁舟京口意躊躇,北固峰頭淚滿裾。聞道昔時兵可用,未知今日事何如。傷心南渡英雄盡,屈指中原歲月疏。待見太平心始足,不妨歸去老樵漁。

甘露寺,在長江南岸的京口北固山上,辛棄疾曾有《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可知此處是南北疆界。

扁舟京口意躊躇,北固峰頭淚滿裾。此意因何而躊躇以至於淚滿裾呢?登高遙望,想起當年宋金用兵之時,自然「傷心南渡英雄「都已經老盡,何時才能收復中原呢?

辛棄疾南渡以後不久,宋孝宗北伐大敗,於是和金國籤署了隆興和議。主戰派再也沒有得到重用。以至於辛棄疾感嘆道: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2、《夜興_》

倚天長劍為誰收,欲獻君王鎮九州。世事漫隨紅日下,壯心空逐碧江流。雁橫西【寒】偏愁客,菊綻東籬始當秋。抖擻向來塵土夢,便提蓑笠上漁舟。

雁橫西【寒】偏愁客,網絡上都是【寒】這個字,老街估計應該是仄聲的【塞】字。這應該是一首標準的七言律詩。

李賀有詩云: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主席《沁園春·長沙》,可作為兩首詩的註解: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汪莘雖有書生豪氣,但是現實中確是這番情景:世事漫隨紅日下,壯心空逐碧江流。

頸聯一抑一揚:雁橫西【塞】偏愁客,菊綻東籬始當秋。秋光正好,不如賞菊釣魚去吧:抖擻向來塵土夢,便提蓑笠上漁舟。

這兩首詩表達的意思差不多,壯志空老,朝廷苟安,不如忘卻煩惱,徜徉於山水之間。

不過,南宋君臣未必「太平心始足」。把朱熹罷免的宋寧宗與韓侂胄在開禧二年(1206年)發動北伐,結果又一次以慘敗告終。

後來韓侂胄被殺,函首入金,宋金之間又籤訂了屈辱的嘉定和議。

五、宋詞中最好的黃山詞

有人評價,汪莘的《沁園春·憶黃山》是最好的黃山詞,其實這首詞未必多麼好,只不過宋人極少寫黃山而已: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長鎖清秋。對孤峰絕頂,雲煙競秀;懸崖峭壁,瀑布爭流。洞裡桃花,仙家芝草,雪後春正取次遊。親曾見,是龍潭白晝,海湧潮頭。當年黃帝浮丘,有玉枕玉床還在不?向天都月夜,遙聞鳳管;翠微霜曉,仰盼龍樓。砂穴長紅,丹爐已冷,安得靈方聞早修?誰知此?問源頭白鹿,長畔青牛。

我記得曾經有人問,「不」這個字什麼時候作平聲用,這首詞就是個例子:

有玉枕玉床還在不?

不,在這裡就是平聲,在詩韻中屬於【十一尤】,和「否」同義。因為否是仄聲,因此用平聲的「不」來代替。

汪莘常年隱居黃山,此山因傳說是黃帝棲真飛升之地,因此名曰黃山。詞中寫的很多景點,都和黃帝、浮丘公有關。如洞裡桃花,指煉丹峰的煉丹洞中的桃花;源頭白鹿,長畔青牛, 傳說浮丘公曾在黃山駕鶴馴鹿,有青牛曾在翠微寺邊入水。

結束語

從汪莘給朱熹的信,以及其上書朝廷之事,可見汪莘有積極的入世之心。不清楚他為什麼不想參加科舉,終南捷徑不是那麼好走的。

汪莘在1227年去世,他如果再堅持7年,到1234年,就能看到金國的覆滅了。

結束時,按慣例填一首詞為作業,今天偷個懶,錄入一首舊作《沁園春·武當山》:

單柱擎天,二水縈迴,萬嶽覲朝。嘆仙風道骨,了無塵思;雄臺偉殿,都在雲霄。白練爭流,翠微奪目,煙靄蒼茫苔徑迢。登臨處,看玉虛潔淨,太嶽清寥。 幸哉 盛世重交,會真武頒書作筆邀。欲驅毫灑墨,初升浩氣;盤龍聚鳳,晚照妖嬈。可惜蘇辛,徒傷李杜,造化難參俱折腰。空相對,恁垂天巨軸,恨倚天橋。

其實我沒有去過武當山,那一年暑假老婆帶著孩子去遊覽過,他們回來後,我寫的這首詞。

@老街味道

格律詩中「出」字不是平聲,作詩的時候是不是要換掉?

相關焦點

  • 觀宋填詞131|王炎這首詞別具一格,竟然不寫風花雪月
    這是陸遊一生中唯一一次親臨抗金前線的軍事實踐,這段生活雖只有八個月,卻給他陸遊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也深刻地影響到了陸遊文學創作。。王炎後來先後出任觀文殿大學士、資政殿大學士等。淳熙五年(1178)去世。
  • 觀宋填詞76-85 秋風多少愁 10首詞10個小故事
    觀宋填詞79的故事,是秦檜手下的馬屁精周紫芝,他曾經給秦檜寫了幾十首祝壽詞。想必60多歲才中進士作官的周紫芝,早就不願意經歷無謂的風波,這些應酬之作或許不得不為之。在他的詞中,也很少看見南宋詞人力圖恢復慷慨激昂的作品。
  • 觀宋填詞98 隔打直行尖曲路 蔡伸詞中寫了象棋的什麼棋子
    有人說起源於戰國之時。明代陳仁錫編《潛確居類書》載:「雍門周謂孟嘗君:『足下燕居,則鬥象棋,亦戰國之事也。』 也有人說起源於楚漢相爭之時,棋盤中不是有楚河漢界嗎?北周時又有象戲之說,據說這是象棋的雛形,在唐朝時就有了將、車、馬、卒等兵種。
  • 觀宋填詞170|霧中花風前雪雨餘雲,周晉楊花詞兩用排比句
    周密的《絕妙好詞》卷三收錄了周晉詞三首,分別為《點絳唇》,《清平樂》,《柳梢青》。一、描寫圖書室的《清平樂》這首清平樂很有趣味,寫了詩人在自己藏書室的情景:圖書一室,香暖垂簾密。花滿翠壺燻研席,睡覺滿窗晴日。
  • 觀宋填詞110 魯逸仲竟然是孔子47代孫 填詞不亞於秦少遊
    前言《宋詞三百首》雖然沒有《唐詩三百首》地位那麼高,但也是最流行的宋詞選本。這本書收錄了宋代詞人八十八家,詞三百首。其中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名字叫做魯逸仲。魯逸仲僅有一首《南浦》被錄入,不過這首詞向來被評價很高,被認為可與秦少遊的作品媲美。
  • 觀宋填詞59 周邦彥被王國維批評與秦觀相比有淑女與倡伎之別
    前言昨天查找自己以前的作品資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上一篇觀宋填詞-58《臨江仙風箏》還是2018年7月寫完的。光陰似水,不知不覺間,一年的時間就這樣悄悄流走 。今天換一換,繼續寫觀宋填詞。後面會把《觀唐習律》和《觀宋填詞》輪流寫一寫,詩和詞還是有些不同的,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正好可以比較一下。根據《觀宋填詞》的進度,應該寫第59個詞人:周邦彥。一、王國維對周邦彥前後不同的評價喜歡詩詞的朋友大多讀過《人間詞話》,作者王國維是晚清至民國的著名學者,也是清華四大導師之一,在史學和文學上都有極深的造詣。
  • 觀宋填詞109 嶽飛的痛苦反映在這3首詞中,可以看出賦比興的區別
    說道嶽飛,每個人都會聯想到他的這首《滿江紅》。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把以為滿江紅是嶽飛詞的專有題目。只是不太理解幹嘛起了個「滿江紅」呢?在《全宋詞》中,我們可以看到嶽飛傳下來了3首詞,其中有兩首《滿江紅》、一首《小重山》。從這三首詞中,可以看出填詞的手法有和不同。
  • 觀宋填詞168|七寶樓臺碎拆下來不成片段 吳文英的爭議
    吳文英宋詞婉約派巨擘之一,南宋詞人尹煥《花庵詞選引》曾經評價道:求詞於吾宋者,前有其次,就是王國維與胡適等人所詬病的問題,他填詞和李商隱作詩一樣,從字面上朦朧幽深而且多歧義,難以理解和判斷。二、夢窗詞之妙處1、不成片段與脈絡貫通首先,關於七寶樓臺之說,就引起很多人的非議。同樣一個人的作品,有人說黑就有人說白。
  • 白衣卿相柳永——奉旨填詞,為宋詞開創了一片天,自己卻活在尋花問...
    也在隨後誕生了一個「奉旨填詞柳三變」的趣事。 柳永與歌姬 柳永對宋詞的貢獻概括起來講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流傳範圍改變,宋初詞只是士大夫舞榭歌臺的唱詞,柳永之後宋詞「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第二、柳永擴大了宋詞的描寫範圍和用詞內容
  • 觀宋填詞164|鈿誓釵盟何處尋,陳東甫只留下3首閨怨詞
    前言比起上一篇說的黃孝邁,這個陳東甫的信息更少。從他與譚宣子、樂雷發交友贈答的詩詞中,勉強可以知道他的一點情況。一、樂雷發詩中的陳東甫 陳東甫僅僅留下三首小詞,他自己的一些情況反而從他朋友的作品中略知一二。
  • 觀宋填詞73 有人稱曹組詞鄙穢 也有人稱其不亞於秦觀柳永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王灼《碧雞漫志》說,他的詞不慎雅正:今之士大夫學曹組諸人鄙穢歌詞,則為豔麗如........不過也有人稱其詞作不亞於秦觀柳永。宋真宗趙恆不是也說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2、寒食輦下(宋·曹組)海棠時節又清明,塵斂煙收雨乍晴。幾處青簾沽酒市,一竿紅日賣花聲。綵毬時向梭門過,繡轂遙隨輦路行。日暮人人醉歸去,熙熙春物見昇平①。
  • 觀宋填詞130|合同夫妻?趙長卿心上人被嶽母討迴轉嫁給了農夫
    例如這首《蝶戀花·登樓晚望,聞歌聲清婉而作此 》閒上西樓供遠望。一曲新聲,巧媚誰家唱。獨倚危欄聽半餉,長江快瀉澄無浪。清淚恰同春水漲。拭盡重流,觸事如何向。不覺黃昏燈已上,舊愁還是新愁樣。六、羈旅之詞趙長卿的這首《菩薩蠻(霜天旅思)》,一洗綺羅香態:霜風颯颯溪山碧,寒波一望傷行色。落日淡荒村,人家半掩門。孤舟移野渡,古林棲鴉聚。著雨晚風酸,貂裘不奈寒。下面的這兩首羈旅之詞,有秦觀的味道。
  • 黃承金《宋詞「倚聲填詞」作法ABCD……》
    宋詞「倚聲填詞」作法ABCD……文/雕句(金子)記:掌握作詞方法並未難,依其法免走彎路。所以其法者,文有其路,詞有其道。詞曲於樂,各按其體是也。這就是要求平、上、去、入四聲,用在「倚聲填詞」方面主要作用。而今人連字的四聲、句法、章法等不知,用軟體作詞,這不叫倚聲填詞?這平、上、去、入四聲的交錯使用,是為了表達喜、怒、哀、樂的不同情感,該作不同的安排,也就是要取得和諧拗怒的矛盾並求統一。在漢語詩歌形式的發展中,只有詞和曲,才達到了這種藝術境界。
  • 觀宋填詞106 這首詠梅詞被誤解為朱敦儒的作品 其實作者是朱翌
    但是,這首"一點香隨馬"的詠梅詞,其實不是這個詩僧覺範的作品。二、這首詠梅詞是孫和仲所作嗎?《耆舊續聞》陳鵠說,這首詠梅詞是朱翌十八歲時的作品。某一天朱敦儒去拜訪他的父親朱載上,沒有見到人。朱敦儒在桌子上見到了這首詞,讀過以後非常欣賞,於是就抄在在一把扇子上。詩僧覺範見到後,朱敦儒就告訴他這首詞的由來。二人一起去詢問司農朱載上,朱載上也很驚訝。
  • 觀宋填詞142|宋高宗趙構為俞國寶改詞,看出儒酸語和富貴語之別
    原因是他有一首詞可謂膾炙人口,關於他的宋詞選本或者關於他的故事,都會提到這首《風入松·一春長費買花錢》。因為這首詞,身為太學生的俞國寶不用參加科舉,成功解褐(解褐,脫去粗布衣服,喻入仕為官)。趙構非常欣賞這首詞,笑著說,這首詞非常好,就是結尾兩句太寒酸,於是把「明日再攜殘酒 」改為了「明日重扶殘醉,」。並且令人給這位詞人授予官職。這個詞人就是俞國寶。我們來看看這首詞。
  • 我建議你這樣學填詞
    始於唐,昌於宋,作為兩宋最輝煌、最流行的文體,被冠以「宋」為名,我們從宋詞的發展來看它和詩及散曲有什麼不同。現存最早的詞應該是在敦煌發現的曲子詞,始於販夫走卒,歌妓嫽娼,純粹就是民間胡樂入侵中原後配樂演唱的小曲,又稱「曲子詞」。中唐詩人結合樂府歌行,地方音樂(比如竹枝詞),漸漸發展出一種和詩有區別的文學形式來。
  • 觀宋填詞163|七分是恨,三分是淚,黃孝邁這首詞模仿蘇東坡
    他是嘉定十三年(1220)進士,在1220年前後大約6年,正是金宣宗南下侵宋時期,前面一篇寫觀宋填詞162記載淮上女的故事,這是發生在這一時期。黃魯庵曾經作過國子學正、南劍州添差通判 。黃魯庵的故事不多,其子黃孝邁的故事就更少了。
  • 觀宋填詞187|宋度宗昭儀王清惠,填詞引文天祥汪元量唱和
    文天祥則唱和了兩首,其一《滿江紅·燕子樓中》,序言寫到:和王夫人《滿江紅》韻,以庶幾後山《妾薄命》之意。詞云:燕子樓中,又捱過、幾番秋色。相思處、青春如夢,乘鸞仙闕。肌玉暗銷衣帶緩,淚珠斜透花鈿側。最無端、蕉影上窗紗,青燈歇。曲池合,高臺滅。人間事,何堪說。向南陽阡上,滿襟清血。世態便如翻覆手,妾身元是分明月。笑樂昌、一段好風流,菱花缺。
  • 跟我學古詩之格律詞寫作,如何填詞?
    宋詞之美,通過此詞,略見一斑。甚至有人這樣認為,詞乃是漢語文詩文學發展的最高形式。格律詞,就是我們所說的宋詞。宋詞始於梁代,形成於唐代而極盛於宋代。宋人填詞講究「依調填詞」或「因聲度詞」,即按照音樂曲調或譜式來填詞,並形成了很多曲調譜。隨著宋代音樂的逐漸消亡,宋以後的詞便在宋代曲調譜的基礎上,凝結而成格律譜或具體的作品範例來「填詞」了。其實最初的詞是用來唱的歌詞,曲調的名稱稱為「詞牌」。後人用的詞牌名跟詞的內容已經沒什麼關係了,故又另取了詞標題。
  • 《宋詞》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出自他手
    北宋最偉大詞人之一,仁宗時期的進士,因為所填「鶴沖天」中有「忍吧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而仁宗不喜,所以讓他去填詞,柳永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宋詞》這本書中,共收錄柳永所作之詞十三首,多為千古傳頌的詞作。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下其中最出名的兩首,這兩首詞你肯定知道,甚至能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