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CRS後,家族信託的實操趨勢!

2020-12-24 騰訊網

隨著CRS的出臺,籤約國的金融帳戶信息會與中國實施自動交換,但是海內外信託的需求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迅速增加。今天,我們為你揭露近年來家族信託的 6大實操趨勢。

趨勢一稅改前保護『好資產』:家族信託與保險需求井噴

經常被國內外的私人銀行家與客戶問CRS對中國企業主有什麼影響,中國政府拿到資料會如何使用。答案永遠出乎他們意料- 就是增快中國的稅改 - 雖然保險與家族信託都是屬於要披露的資產,但是由於保單是披露現金價值(而一般保單生效初期現金價值都比較低),而家族信託一般在分配前不用披露受益人,所以兩者的需求都增加了不少。信託成立人都希望把好的資產保護起來,延長減低申報的時間,並在日後需要時把資產槓桿放大。

中國是2014年籤署有關協議的。可是,真正引起企業主關注是2016年下半年實施的徵求意見稿出來以後。我們過去幾年一直宣告的『全球資產聯網』時代進入了一個裡程碑,找我們求助的個案不止猛增,還更加著急了!畢竟律所對法律與執法的趨勢有較好預示能力啊!

趨勢二金稅三期不是夢:國內外家族信託一起建

不管如何,海外資產是小頭;如果保護『好資產』需求猛增,怎麼可能不是國內外的家族信託一齊成立呢?說的太對了,所以第二個趨勢是國內的家族信託需求也增大了,我們看到海內外信託一齊成立的比例也增加了。中國的信託公司加入市場的也增多了,投放的資源也增大了!

金稅三期的主題是資產聯網,CRS只是整個策略裡面的一個環節而已更何況這是國際合作,不是中國政府主觀願望說了算。本來稅務合規是必須的,信息不對稱的年代已經過去,從實際成功追稅案例來看,這也是政府抓稅(包括個稅與增值稅)的新手段

趨勢三國內外家族信託的分工功能

全球資產配置,移民與子女留學導致海外資產的增加,一帶一路的推動導致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雖然最近有創新,比例上國內家族信託還是比較少處理房產與股權。就是這樣,海外家族信託與國內的家族信託就成了很好的互補。畢竟後代如果要在海外花錢,海外的家族信託就可以在海外完成分配。

為配合趨勢1與2的稅務合規需求改變,更多的客戶也開始重新設計合規的企業交易安排與企業重組,例如重新安排貿易的關聯交易結構。並希望把好資產保護起來。

趨勢四保險金信託作為試點未嘗不可

從來我們都認為保險金信託比較適合中產階層,而不是高資產淨值人士的。原因很簡單:高資產淨值人群不可能只有保單要保護的,總會有其他金融資產,公司股權等。而且總不可能全部流動資產買保險,總希望有一部分自己作投資決定吧(適當規劃,家族信託裡的資產也可以自己作投資決定的)!

但是去年我們看到保險金信託的比例也增加了,原因是中產都看到自己的信託需求了,只是資產規模不夠大,所以做了一個入門版。這個是市場走向成熟的必然趨勢。有一些高資產淨值人士,也以保險金信託入手,以了解家族信託流程與運作 。

不管如何,任何國家的繼承流程都不容易走。中國繼承法的繼承公證流程,第一順序父母份額,代位繼承,轉繼承等規定,直接影響繼承人的不確定性,例如我們看到有些離異家庭,資產是給前妻掌控的。或者二代去世後父母才去世時,資產就可能給到有離婚/喪偶再婚傾向的兒媳婦掌控。一定要記住:保險與信託才是定向傳承的工具,這兩個生前已經生效的文件是減少了很多糾紛與不確定性的

趨勢五成立人年齡以40-60歲為最多,而且愈偏年輕

資產透明是趨勢,中國稅改效果有待揭曉。美國減稅是事實,問題是下任總統政策並不確定。其他國家的應對是否讓美國達到預期的增加收入的效果呢?愈來愈多有遠見的人群認同個人的長遠目標(例如資產保護與傳承),已經沒有辦法綁定不可預估的政策上。例如財政部去年澄清不會出臺遺產稅,可是也沒有說永遠。如果80歲的時候出臺,81歲就被氣死了,辛苦的勞動所得還是應該主動保護!所以主動建立資產防火牆的人群愈來愈年輕。他們大多不以傳承為目標,更多是以資產安全為短期策略。

事實上,80後成立人的比例也愈來愈高。當中有創一代,有接班的富二代,也有沒有接班的富二代。有關注自己的婚姻或業務風險的,有關註上一代的,或產權不清晰的繼承風險的。可以這樣說,50歲以下的信託成立人佔70%以上。2017年招商銀行的中國高淨值人群財富需求分析裡,「家族財富保障與財富傳承」繼續是首要財富目標,主要需要提及率在超高資產受訪者佔59%的高比例,他們不是說說而已。

趨勢六 女性成立人比例不少

母愛是偉大的,女企業主成立信託的比例本來就高。但是不要以為富太太掌握的資產未必很多,保護家庭都是男士為主動。很多富太太時間比較充分,確實更適合做家庭的長遠規劃,盡女主人的責任。女性成立人的比例差不多有一半的。當然,配偶一齊參加討論的,甚至二代一起參加討論的趨勢也愈來愈明顯。

女性的擔憂一般是以下幾種情況的:

1)未成年子女的照顧,與海外教育金的保護

2)二代婚姻風險(婚後財產混同,婚姻協議不好籤,也可以私下取消,海外離婚也不一定承認,有些國家還承認事實婚姻等)

3)沒有代持協議的代持關係,沒有借據的貸款關係,在老公突然去世,或遺囑糾紛時導致維權困難

4)企業主無限擔保企業債務,融資時籤訂對賭(沒法滿足上市時限或達到業績指標需要賠償)

2018年1月18號,國家對婚姻法夫妻共有債務出臺了新的解釋,並沒有消滅以上說的壞後果:小馬奔騰的案例,遺屬金燕的怒號「喪偶離婚都不行」,「已經坑害了無數無辜婦女」,就是很好的借鑑。

文章來源:邦士家族辦公室

註:引用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END

相關焦點

  • 華潤信託籤約首單家族信託業務
    本報訊 5月22日,華潤信託與財富客戶成功籤署業界領先的標準家族傳承信託產品,意味著華潤信託首單家族信託業務成功落地。此單家族信託委託人為華潤信託廣州財富中心自有客戶,希望通過家族信託實現財產的保值和傳承,為子女提供教育金保障。
  • 家族信託實務中的三大難題拆解
    一、受託人對委託人的盡調問題對於家族信託業務,不論客戶來自合作的渠道方還是信託公司內部挖掘,第一步都是要做盡職調查。目前,行業內對於家族信託客戶盡調並未有統一標準,信託公司自行掌握尺度,各家公司在寬嚴之間差異較大,但在嚴監管的形勢下,整體來說盡調標準趨於嚴格。
  • 家族信託治理中信託保護人的功能
    整體而言,在家族信託治理過程中適當引入第三方參與機制對於降低潛在的代理成本、提升家族信託的運行效果、保障受益人的信託利益是有利的。當前,參與家族信託治理的第三方主要是信託保護人和家族治理組織。本文將從國內角度,對境內家族信託引入信託保護人機制的原因及信託保護人扮演的角色進行分析。
  • 中國家族信託產品發展現狀及缺陷探究
    業務實操中面臨客戶認知、系統建設、盈利等痛點。  在我國改革開放以後,遵照我國「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總體經濟發展戰略,我國出現了一整代的富人階層,在三十多後的今天,隨著這一代高淨值人士邁入老年,財富傳承已經成為他們不得不面對的一項重要人生任務。
  • 中信銀行與中信信託聯手打造家族信託
    中信銀行聯合中信信託日前成功籤約了業界領先的家族信託。與常見的長期資金管理型家族信託所不同的是,該信託除包含現金資產外,還涵蓋房產、股權、古董收藏品等多類家族財產,不僅可幫助財富客戶實現財富規劃,還可永續傳承其子孫後代,更好地滿足財富客戶對資產隔離、世代傳承等家族財富的需求。
  • 中信信託發力家族信託市場
    中信信託6日在京正式推出「中信信託·家族信託」品牌,並提出600萬元標準化產品,3000萬元定製服務。  為了滿足高淨值人士的財富管理需求,中信信託於2013年起開始全方位布局家族信託業務。截至2015年底,已經或確定即將設立家族信託的客戶超過了200位,管理資產達到數十億。
  • 遺囑信託的真相及家族信託的正確打開方式
    生前信託和遺囑信託是家族信託中兩種常見的類型,兩者在信託設立的時間和設立的方式上都有所不同。簡言之,遺囑信託是委託人以遺囑的方式設立的信託,該類信託在立遺囑人去世後方成立;而生前信託是委託人生前以信託合同或其它形式1設立的信託,在委託人生前即成立生效。 那麼上述標題中提到的這些名人的信託均是遺囑信託嗎?
  • 10個案例告訴你:家族信託功能多 設計靈活
    家族信託作為一種財富傳承和保護的重要工具,究竟可以為客戶解決哪些問題?中融信託家族辦公室自2014年立以來,為高淨值客戶提供了大量的定製化家族信託服務。我們在此分享幾例具體案例,希望為高淨值人士設立自己的家族信託提供參考。
  • 關於信託3個帳戶,為何需要家族信託?
    信託的募集帳戶受到銀保監會的嚴格監管,如果信託公司在異地開設信託募集帳戶時,需要上報銀監會的批准,不經批准的帳戶屬於非法帳戶。 2 信託保管帳戶 和信託募集帳戶不一樣,信託保管帳戶一般開在項目公司也就是交易對手的所在地。
  • 中信銀行力推家族信託服務
    從理財功能來說,家族信託在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上,都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法律功能 家庭資產隔離  家族信託特殊的架構決定了,籤訂家族信託也就是意味著財產所有權的轉移。如果客戶籤訂家族信託,並擔任委託人,那麼自信託成立之日起,該筆資產名義上已經不再存在於客戶本人名下,而是轉移到了信託公司,以家族信託這款產品的名義存在,但客戶仍然擁有對這筆資產的全權支配權和處置權。從這個角度來說,家族信託可以幫助高資產淨值客戶達到家庭資產隔離的目的。 婚姻財產保全  有一種說法叫做,高淨值人群的婚姻其實就是一次資產重組!
  • 華澳信託曾珊珊:家族信託給資管業務帶來三大改變
    如何提早做好財富規劃安排,使企業與家族(家庭)資產有效隔離、家人生活安康,確保財富在委託人的意願下得到有效傳承與有序流動,成為不少人關心的話題。近期,華澳信託家族信託辦公室正式成立。針對後疫情時代的家族(家庭)財富管理問題,證券時報·信託百佬匯記者專訪了華澳信託副總裁曾珊珊。曾珊珊認為,家族信託的發展將給信託公司資產管理帶來三大改變。
  • 阿拉丁家族辦公室與北京信託正式籤約,合力提供家族信託服務
    5月20日,阿拉丁家族辦公室總裁柏瑞敏、阿拉丁控股集團機構事業部總經理張莽會見了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信託)家族信託與慈善信託業務部總經理周劍平一行並籤署協議,雙方成為戰略合作夥伴,開展家族信託等方面合作。雙方圍繞如何更好為家族客戶提供家族信託、保險金信託和慈善信託服務進行了深入交流。
  • 再行CRS盡調「避稅天堂」信託帳戶或交換
    來源:中國經營報本報記者杜麗娟北京報導在開曼、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進行首輪CRS涉稅信息覆核後,越來越多的稅務管轄區加入到CRS(共同申報準則)盡調行動中。5月中旬,備受關注的「避稅天堂」英屬維京群島(簡稱BVI)也收到OECD(經合組織)發布的金融帳戶盡職調查的通知。
  • 家族風險管理 為什麼離不開家族信託?
    財富家族並不像普羅大眾所想像的那樣「風光」,事實上是,其面臨的風險較常人不是更少了,而是更多了。應對風險的最好方法不是消滅風險,因為風險是不可能被消滅的,而是像曾國藩所說的那樣「盛時常作衰時想,上場當念下場時」,自覺主動地提前做好規劃家族信託就是一種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既可以用來保護財產又可以用來保護人。
  • 中信信託王楠:家族信託不是一個理財產品
    家族信託作為財富傳承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資管業重塑之際,也迎來了發展的關鍵之年。中國信登最新數據顯示,家族信託憑藉靈活的制度安排優勢成為各信託公司加速轉型方向之一,2019年3季度全行業家族信託實現較快增長,其規模較2季度末提升50.99%,是目前增速最快的創新業務類型。
  • 家族信託、理財子公司、帳戶服務信託 聽博士怎麼說
    根據普益標準數據顯示,自2012年國內第一單家族信託落地到2017年末,近30家信託公司存量的家族信託規模合計僅為500億元,存量產品數約在3000單左右。較之貝恩諮詢測算的國內同期的187萬高淨值人士及其可投資資產58萬億元,市場開拓嚴重不足。如何提高家族信託業務拓展能力,應成為各家信託公司關注的焦點。
  • 中信、外貿、安信搶攤家族信託
    18日,中行信託20位客戶通過眾籌方式成立3500萬元的家族信託,而中信信託、外貿信託等則從家族信託的分支入手,推出保險金信託、養老信託。  「無論是保險金信託還是養老信託,大家是想抓住機會,為家族信託業務開展打基礎。」位於中部一家信託公司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隨著我國超高淨值人群的增長,市場對財富管理以及傳承的需求將日益旺盛,未來家族信託也將大有可為。
  • 中國式家族信託問題與挑戰
    圍繞家族信託,不少國內的信託公司推出了各種各樣的類似家族信託的產品或服務。同時,鋪天蓋地的宣傳也讓人應接不暇,難以辨別真偽。眾所周知,家族信託是英美舶來品,引入到中國後如何與中國的法律制度和實踐進行磨合,卻少見深入的法律分析。  資產隔離和資產保護功能。將家族資產轉入家族信託後,由於家族資產的法律所有權歸屬信託,而不是某一位個人,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隔離資產的功能。
  • 中信銀行私人銀行發力家族信託
    中國的財富管理行業十幾年來也經歷了不斷發展、逐步成熟的歷程,高淨值客戶的需求從儲蓄、低風險理財產品,到投資房產、股票及高槓桿金融產品,再到開始關注財富的風險管理、保全與傳承問題。中信銀行通過「1+1+N」的服務模式,進一步整合總分行投資顧問財富顧問、信託及保險專家、資深律師及稅務師組成家族信託業務專屬團隊,為私行客戶提供真正意義上的家族信託服務,信託財產的種類可包括:現金、不動產、股權、易於保存的貴重物品、合同收益權等。
  • 神秘的家族信託 那些富豪財富傳承的印記
    用益信託的分析師李暘則告訴記者,國外的普遍做法是直接將律師設為受託人。  大型的財閥家族擁有自己的律師、會計師,也有自己專門的信託機構。掌握著寶馬的科萬特家族就有自己專屬的信託機構,家族財產都由這個公司打理,家族成員定期領取收益。該機構在香港成立了投資分支機構,同時也是大陸PE公司九鼎投資旗下一隻基金的LP之一。  美國總統幾代更迭,洛克菲勒家族的王朝卻始終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