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總感覺會比公務員差很多。現實中確實也是這樣的。比如在整體的工資待遇方面,在提拔晉升方面,這些人為的差距讓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自愧不如」。
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事業單位整體來說確實比不上公務員。可是就具體層面上的某個崗位那就不一定了。比如事業單位中專業技術崗可以走職稱,到達了一定職稱,工資收入比普通公務員高出很多。
目前來看,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分13個等級。他們分別為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初級職稱。其中高級職稱中總共分七級。一到四級為正高職稱,副高為5至7級。
對於事業單位的技術崗位人員來說,評上副高職稱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了。這是因為副高職稱及正高職稱在每個事業單位都是有職數限制的。不是你條件符合就能被評上。
在天津的某個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被評上了副高,那收入相當於公務員中的副處級幹部。小編了解到的是應發工資差不多在11000元左右,實發到手差不多在9000左右。但是天津的體制內工作人員最大的福利就是有補充公積金。
單位除了按照有關規定中的最高係數12%發放之外,單位還會按照上一年度平均應發工資,作為繳費基數,比例為30%。這樣天津體制內工作人員公積金確實很高。就拿普通的公務員來說,公積金也會超過3000。
寫在最後:可以說天津的這個事業單位副高職稱拿到手的9000多工資,公積金7000左右,已經可以秒殺中西部公務員的工資了。回頭想一下也對,畢竟天津也是一線城市,在一線城市中對比,天津的體制內工作人員收入並不是最高的了。比如深圳普通公務員的工資都是在25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