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相信很多人對於分辨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現代西方美術是相當頭疼的,經常出現弄混的情況,當然在很多朋友的眼中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看不懂。而對於那些"看不懂"的作品,大家將它們統稱為"抽象派",無論是立體主義、表現主義還是野獸主義都會被歸入此類。
然而,真正的抽象派究竟是什麼樣呢?它們和印象派究竟有什麼關係?是否像一些朋友所想的那樣都差不多呢?而這些問題的答案,大家在這篇文章中都能找到。
首先,我們先來解決抽象派和印象派究竟是不是同一個的問題,答案很顯然不是,當然小編知道造成混淆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名稱。但是如果你要問二者之間有沒有關係,也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有很大的關係"。西方美術是從什麼時候、哪個畫派開始變得不再執著於具象呢?就是從印象派開始的。
印象派包括三大時期: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後印象派,後印象派的三個代表人物塞尚、梵谷和高更。這三人正是開創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三大先驅,在這之後出現的大大小小各種藝術流派均以此為基礎發展起來。抽象繪畫中的冷抽象就是以塞尚的理論為出發點,經立體主義、構成主義等發展出來。熱抽象則是以高更的理論為基礎,經野獸派、表現主義發展而來。
由此,我們又可以總結出一個很多人分不清他們的原因,這些畫派雖然有所不同,但它們之間存在著很明顯的繼承發展的關係。上文中,我們說過抽象派包括冷抽象和熱抽象,它們的代表人物為蒙德裡安和康定斯基。
冷抽象代表蒙德裡安是一位荷蘭畫家,同時也是一位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自己對紅黃藍和點線面的愛的畫家。他最知名的作品同時也是大家對抽象派印象最深的作品就是《紅、黃、藍》構成系列。這系列作品的影響範圍極為廣泛,無論是建築設計、平面設計還是服裝設計,都從中獲得了靈感,比如由伊夫·聖·洛朗設計的經典的"蒙德裡安裙"。
與冷抽象的理性特質相反的熱抽象給人的感覺則帶有明顯的浪漫傾向。對於它們之間的區別,我們並不需要列舉上一大堆資料,只要把蒙德裡安和康定斯基的作品擺在一起,就能得到很明顯的答案。雖然蒙德裡安的作品對各大設計領域有很深的影響,但康定斯基的作品奠定了大家對抽象派的普遍印象:混亂、看不懂。
由於文章的篇幅有限,關於抽象派我們今天先說到這裡。在往後的文章中,我們會單獨寫兩篇文章分別講述康定斯基和蒙德裡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