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美媒稱,在日本名頃這個偏遠的山村,最後一批新生兒出生於18年前。當地人為了讓村莊「恢復生機」,製作了大量人偶。現在,這個村子裡人偶數量比活人還多。
據美國《紐約時報》12月18日報導,現在,日本四國島這個跨河的邊遠村莊裡,只住了20多個成年人,超過40%的居民年齡在65歲以上。在最後兩名學生完成六年級的學業後不久,小學於2012年關閉。
但不久前,綾野月見讓學校恢復了生機。只不過她用的不是人,而是人偶。
報導稱,70歲的綾野在已經關閉的學校的操場上,將40多個手工人偶擺得猶如一副活畫。為了重現運動會,她把真人兒童大小的人偶擺成賽跑、蕩鞦韆和扔球的樣子。
出生在名頃的綾野說,在過去的七年間,她每年都會舉辦人偶節。
她說:「這裡已經看不到小朋友了,我希望這裡能有更多孩子,那樣會更熱鬧。所以我製作了這些『孩子』。」
報導稱,日本正在經歷人口萎縮和老齡化,這種趨勢在鄉村地區尤為明顯,就業機會的減少和不便的生活方式加劇了低出生率。
在綾野的回憶裡,村裡曾經有一家醫療診所,一個老虎機遊戲廳和一個餐館。如今名頃甚至沒有一家商店。她說:「年輕人在這裡沒有機會,他們無法謀生。」
報導稱,綾野和朋友們做的350個人偶比這裡的人口多出了10倍。在名頃各處,她把這些人偶(用木頭和鐵絲製作,塞滿報紙,穿上日本各地捐獻的舊衣服)擺在各種場景中,模仿曾經居住在村子裡的真實的人。
這些人偶形形色色:一個老婦人在路邊掃墓,而另一個則坐在輪椅上;休息時抽菸的建築工人,還有在公交站等車的乘客;一位父親拉著一輛裝著好多孩子的平板車;一個淘氣鬼把慄子從樹上搖下來。
在學校裡,人偶在樓梯間閒逛或坐在書桌前,聽面前的老師講永無休止的課。綾野玩氣十足,她的人偶有種調皮搗蛋的氣質。在這樣的整體效果下,一個以人偶為主的小鎮並不像聽上去那麼詭異。
綾野一心撲在人偶的製作上。現在,她偶爾在附近的一座小鎮,或者給工作室的訪客上人偶製作課程。
有時,她會接受來自日本各地的訂單。一個醫生的妻子因癌症去世,他想做兩個娃娃,一個放在客廳,一個在臥室。
綾野在她車裡的副駕駛座上放了一個外婆的人偶。她說,開一個半小時的車去雜貨店,「我也不會覺得孤獨。」
在老學校重現運動會的前一天,綾野在一群大學志願者、村民和日本南部九州過來的妹妹、妹夫的幫助下,布置了各種場景。
在拔河比賽中,人跟綾野手工縫在繩子上的人偶一起比賽。由於兒童不夠,所以80多歲的參賽者全力以赴。
82歲的山本博之(音)來自山下的一家養老院,他撫摸著跑道上一個人偶的臉龐說:「真可愛啊,我想跟她說說話。」
67歲的元川佳子(音)說,如今名頃以人偶而不是這裡的人聞名,真是可悲。
她說:「如果是大活人的話,這會是一個真正快樂的地方。」
38歲的法國護士範妮·雷諾德說:「我不覺得這怪異。」她與55歲的丈夫克裡斯·蒙農騎著摩託車穿越日本旅行。他們在一個旅行博客上讀到關於玩偶的報導後,來到了名頃。
雷諾德說:「我認為這是使這個村子重現生機的美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