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成都養娃那些事各平臺號,收穫雞娃攻略,助您孩子早日成為牛娃!
■ 本文1935個文字,閱讀全文約3分鐘
今天我要早點把更文寫完,原因嘛,大家都懂的,6.18不是要薅羊毛麼?(到底誰是羊,購物車裡一堆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其實今天一衝動,想把更文改成探討京東的幾種優惠劵如何疊加最划算,但又擔心大家說我一天不幹正事兒,一周沒寫教育動態了,好嘛,還是整正事兒先,來擺哈教育升學中的薅羊毛。
本周,幼升小,小升初工作正「如火如荼」,「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升學季的家長一定是每天群裡消息不敢放,各種公號不敢停,本來正常的升學節奏就因為疫情打亂了,加上今年各種搖號,生怕漏掉有用信息。
看消息的同時,大家不出意外地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學校廣告,過兩天,不出意外還會有一波培訓機構廣告,因為暑期來了。(話說今年機構確實惱火,不知道北京復燃的疫情會不會再次影響到其他地區,宇宙培訓中心海澱黃莊都快熄火了。)
廣告無可厚非,但是薅羊毛薅到被通報,吃相就太難看了吧。
被通報的主要「罪狀」:
一、招生簡章未經審核報備就發布;
二、違規使用「國際」,「學府」,「天府成外」,「天府成外」名義招生;
三、違規招生非起始年級轉學生
......
具體的通報內容,成都不少號都全文轉發,可以自己去查。
其實民校招生宣傳就像主播帶貨一樣,本也無可厚非,但問題是:
1、賣貨推品要符合平臺(行政機關審核)要求吧,成都所有民校都報備了,為啥國際學校就要例外。這年頭怕是帶國際兩字得更需謹慎,報備了,讓行政機關把控一下,老百姓也放心一點。
2、違規使用名義宣傳,就跟網紅把濾鏡開過頭了,其實有沒有那麼美,本地家長心裡還是多少有數的。一年近10萬元的學費,你要說不帶上「國際」兩個字,就跟演藝圈「明星「和「國際明星」一樣,出場費能掉一圈吧,難怪政府對於「國際」「學府」這樣的詞要重點把控。
你說開在青城山腳下的學校,硬體肯定沒話說,在天然氧吧裡上課是不是腦細胞都要活躍一些?成都果然是國際學校的樂土啊,年年都有新進國際學校入駐成都。如果我家裡有礦,娃不考慮升學,我也願意讓娃去洗肺吸氧去。看來豪橫學校都有共識:成都家長捨得給娃娃投入。
3、至於新津岷江新城成外用「成外天府」名義招生被喊停,有沒有王翠花和王安娜的感覺,只有家長自己去品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這幾年,成都好多學校換個馬甲就成了名校,但學校和學校之間到底是姻親,還是血親,仿佛都不影響學校爆倉。正如西川的聲明也並沒有影響到西川匯錦都的好生意。說到底還是成都學生多,入學需求大。
好在,現在成都市教育局也在清理這種混亂的姻親關係,比如成都石室外語學校合同到期改回成都協同外語學校名字。是不是一下感覺就不一樣了呢?
有時候我們這些家長在購物平臺上因為10元8塊的羊毛沾沾自喜好一陣,轉身就被某些學校和機構褥個大羊毛。購物平臺上薅100次節約的錢怕是都不夠給學校1年學費吧。關鍵是花了錢,娃也沒教好。
今年看到一個新趨勢,不曉得是不是成都家長越來越精明了(多看類似我這種號,哈哈哈),還是疫情和公民同招的緣故?成都教育公司跟旅行社做起了省內看校團的生意(地市州的家長,眼睛擦亮點喲)。
滿滿炒房團的既視感,讓我想起了當年房博會被拉到菜壩邊看樣板房的經歷。
最後來總結下,在教育上如何減少被薅羊毛的概率:
一、信息收集環節:儘可能地提前收集和自己娃升學年齡相關的信息。
臨時抱佛腳,幼升小,小升初還有報幼兒園的時間抵攏了才開始看公告,查升學指標的,建議都採用佛系升學法,能讀啥學校就讀啥學校,反正現在義務教育階段,肯定都有書讀的。
如果臨了才發現學校不如人意,才想起要給娃娃爭取下其他可能的,除非你本人是類似金熊貓高端人才,或者學區房可以不看房隨便買,這些已經實現擇校自由了的例子,否則被房產中介和各種民校廣告薅羊毛的概率比較大。
看各種教育資訊,要能看懂裡面的隱藏信息;看教育廣告,要看明白那些套路和花樣,這比看購物平臺的滿減門道重要得多。
二、學業規劃環節:光是知道信息是不夠的,還要娃給力。成都升學,娃的成績硬實力也是避免被薅的重要法寶。不然高中考不起,就算曉得是給高價,也不得不給吧,你又不忍心TA去讀職校。只要有高中入讀指標,就算被薅了,你還是給得心甘情願。
三、比起相信學校,機構,更相信自己對於孩子的判斷,但請保證這種判斷是你對孩子長期觀察得來的。不然學校、機構一給你家孩子貼標籤,怕是你又要乖乖掏錢了。
以上三條,知道做不到的,佔了大多數,所以被薅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作者丨成都菲媽
■【關注】成都養娃那些事各平臺號,收穫雞娃攻略,助您孩子早日成為牛娃!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讚、轉發、收藏一下哦
孩子的旅程,漸行漸遠
讓我們結伴陪你走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