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之有法 學之有道
——小學書法課堂教學之導學策略研究
道者三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凡物皆有理,凡理皆有法;法,技法、方法而已!
自2017年的開學工作大會,湘郡未來實驗學校高曉蘇校長,在開學工作報告中,立足於當下大教育環境,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正式提出了「三學課堂」,即:導學、悟學、辯學。
作為書法老師的的我,就踐行「三學課堂」過程中,在小學書法課堂教學之「導學」策略有些許思考與研究。
導學狹義的講即是導課。它是通過一定方法引導進入新課。導課雖然在一堂課中只佔很短的時間,可它直接決定整堂的來勢如何,同時關係到整堂的教學效果。
常言道:「萬事開頭難」,因此精心研究導課之方法,是我們課堂教學勢在必行的首要問題。小學書法課,尤其如此。書法課這一向被師生視為「副課」「雜課」的學科。一開課,若能快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其立馬全身心地進入書法學習,那是為成功書法的課堂邁開了關鍵一步。
一、傳統之道—常規導法。
1.複習導學;鞏固舊知,遷移新知。
孔夫子云:溫故而知新!通過複習上次課程內容,或者以前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做好新知識的鋪墊。同時找到新舊知識與技能的連接點,很自然的導向對新知識與技能的學習。
例如我在2018年下學期,執教的對外示範課《捺》。這一堂課的導學設計,擇取的就是複習導入法。在學習「捺」之前,先複習上節課學習的「撇」畫。溫故了筆畫的造型;用筆的特點:方向、輕重、快慢;用筆的三部曲和坐姿的強調。這個為新授「捺」做好了行為上的鋪墊和準備,也減緩了新課的壓力。使學生學習起來輕鬆快捷。
當我們用心理清書法教學系統中的很多知識內容都存在內部聯繫的,不妨在平常教學中做個有心人,找找筆畫之間的關聯、偏旁之間的異同、結構之間的規律,承上啟下,舉反三,巧設導課。帶動學生觀察與比較,使學生逐漸形成「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的學書狀態。著重對學生的引導,推動孩子們的主觀能動去學。
2.直接導學: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直接導入法在書法的常規教學課堂中最常用的方法,其最大優點在於節省時間,迅速地將學生帶入學習新的內容中。可是,若經常如此,因視覺和思維的疲勞,我想多數學生會感覺乏味無趣,除了很少數對書法學習本身具有極其濃厚興趣的孩子之外。於是,我們在常規教學中,適當的採用。
二、新穎之道—激趣導法。
1.謎語導學。
就我們平時對人的本性的了解,人對未知事物都有種好奇心和探究欲。猜謎能激活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所以通過相關謎語的猜測活動,能夠很有效地導入學習的主題。
比如,我在參加十五分鐘片段教學競賽活動中,執教的《單人旁》,擇取的就是秘語導入法。一開課,就上一個秘語:
有個漢字真奇妙,
你們一定都知道。
單個出現是撇捺,
還能撇豎立正好。
這樣很好的扎住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同時調動了孩子們的思維,也很自然的導入到新課。
再如,學習「雨」字的書寫時,可出謎面「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裡都不見」,謎底一揭曉,新課教學便開始了。
2.競賽導學。
競賽不僅能調動學生練字的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競爭意識及同學之間互相合作的集體意識。在小學低段書法課的導入階段,若充分借用這一激勵措施,效果甚佳。 我們在每天的課堂作業的面批上,對於較好的字圈上紅圈,一課一小評,評出得紅圈最多者,授予獎券;以獎券數量為依據,一月一總評,評出「月小小書法家」,授予喜報。而這些獎券、喜報便可在下一節書法課始隆重頒發,以獲得榜樣效應。
與此同時,在上課開始前我們可安排小組一些小競賽活動:坐姿比賽,靜心比賽,執筆比賽等,提前說明書寫的要求,獲勝的小組在課末給予獎勵,以團隊形式開展競賽。大家有了共同目標,學生們必然相互監督,齊心協力,共創佳績。我想接下來的書法課堂,自然會用心投入。
3.情景導學。
現代的動畫片應該是低年級小朋友的最愛,而情景教學是最能廣泛應用於各學科教學的方法了,在書法教學課堂中,同樣適用,也適之有效。
當我們教授毛筆《捺》的時候,運用動畫片《滑滑梯》,可以很形象的引導孩子們如何理解「捺」的形態特點,用筆節奏。很直觀明了。同時還能很快的吸引孩子們的眼球。
當我們執教書法教學中結構規律《大與小》一課時,我們可以很巧妙引進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導學,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當孩子們的目光都聚集在這兩個動畫人物身上時,我們趁機將這兩個動畫人物「請」到課堂做學習夥伴,生動有效地開展了「大」與「小」兩個偏旁的教學。
三、融合之道—綜合導法。
我們的孩子,在學校學習了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美術等多種學科。在書法的導學中可以融合具有其他學科特色的教學方法。更好的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例如一下兩種方法:
1.故事導學。
利用學生愛聽故事的心理,我們可以誇學科,拿用語文中講故事的方法。以相關的故事吸引學生,從故事中引出學習的主題。如,毛筆教學「點」這一基本點畫時,可以講關於王獻之的《吾兒磨盡三缸水只有一點像羲之》的故事入課;若這堂課要求學生關注用筆的「筆力」,可選用王羲之《入木三分》的故事,以此強調用筆的力。若要強調刻苦練習的話,可選用《池水盡黑》的故事,激發孩子們的發奮練習。
2.塗鴉導學。
好動,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可以誇學科,拿用美術中塗鴉的方法,先來個塗鴉樂,絕對是孩子們所喜歡的。比如我們要引導孩子們進行有輕重緩急變化的線條訓練。即,教師邊說行筆過程邊在黑板上畫線條,孩子們則在自己的紙上寫,或者直接用手指在課桌上寫,還可以在自己手心上寫。在自己手心上書寫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因為他們覺得好玩。其實,這一「寫」也是自身最有「感覺」的。孩子們的手指按在手心上輕重變化、快慢變化,是最容易有「親身體驗」的。 這樣的「玩」,既滿足了孩子們的需求,又不露痕跡地進行了用筆的輕重緩急等訓練,快速地把孩子們的心拉進了書法課堂,豈不是一舉兩得嗎!
導學在整堂課的教學設計藝術中,雖然所佔的容量和所佔的時量都比較少,但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法有千種萬種,道有千條萬條。但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需要智慧的擇取,因時而變,因人而異,導之有法 學之有道!
( 作者:曹細軍,專職書法、美術老師,湖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甲骨文協會會員,長沙市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長沙市書法家協會會員、雨花區書法家協會會員、雨花區美術家協會會員。)